2022-08-20|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顏氏家訓(三)-風操】

    風操篇,風操是三小?
    顏之推說,現在世上在說的士大夫風操,就是禮法演變來的。
    禮法是公定標準,各人解讀不同,傳之於家,互稱長短。順便提一下的是,即使是現代法律,也是一樣的「公定標準,各人解讀不同」。
    不然要法官幹什麼,要大法官幹什麼。
    這些都是自古至今存在的「人類問題」。
    顏之推今天不是要說,我有最棒的風操你們要照著做。風操篇要講的,是他在江南所見所聞。
    先講「諱」這件事。
    我們都有學過「避諱」。諱的本意就是佛地魔,不能說的名字。包含你跟人提到你的祖父,你不會說他的名字,這就是「避」諱。
    為什麼要避?因為睹名思情。
    不提佛地魔因為怕。 不提阿公因為想念他。
    但諱應該要因時因地制宜,不可太過。
    禮經說寫文章不該避諱,祭祖不該避諱,在家裡也不應避私諱。諱分很多種這樣。
    顏之推在梁朝時,聽說陳郡謝氏(謝安他們家的意思)的謝舉很有名(其實當過尚書令)。
    謝舉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聽到「諱」就哭,被大家取笑。
    有什麼好笑,再說第二個故事就懂了。
    第二個主角,是臧嚴的兒子,很有名的文士。他去擔任地方官的時候,只要是書信,公文,狀紙,上面寫到「嚴寒」這個詞,他就會痛哭流涕。
    公事也沒辦法辦了,案子也沒辦法斷了。
    注意到,嚴就是他爸的名字,這舉例是說他爸的諱實在非常容易出現。你沒有辦法正心以對,什麼事情都要停擺了。
    所以說,不可太過。
    反過來也有案例,顏之推聽說有個人的名是審,我們隨便假設一下叫顏審好了。
    那顏審有個好朋友姓沈,沈公子每次寫信給顏審,不稱顏君不稱表字,都叫他審君。
    這又太故意了一點。
    顏之推接著聊聊避諱。
    齊桓公名叫小白,所以當時的博戲五白,就又稱為五皓。但是布帛(白)就沒人會說布皓吧?
    這種他舉很多例子,我留一個就好。主要是在說進行避諱代換,不是Ctrl+H那麼單純。
    接著又說到很多古人的名字都是動物啊,昆蟲,植物啊。以前很自然的事情,現在人覺得很可笑。
    北朝如今仍有很多幫兒子取名驢馬豬狗的,這個稱呼的時候不避諱,你不覺得像在罵人嗎?
    對,他後面有說江南就是會罵人禽獸:「你豬喔,你牛喔。」
    提醒一下,北周的開國皇帝宇文泰,本名就是黑獺。
    顏之推你好大膽啊,我看這家訓應該是還沒去北周就寫了的。
    除此之外,有很多重名的,或者名字本身就帶著對先人的思念:許思妣(想媽媽)、孟少孤(小時候老爸就死了),這些確實是避一避比較好。
    不過現代人(南北朝)在避諱,比古人更超過。一家子一串避諱下來,說的人也辛苦聽的人也辛苦。
    說個八卦,你知道江東四大家之首的顧雍,是因為他很尊敬蔡邕,才取了這個名字嗎?不過後來有些人搞到字顏回,名晏嬰,把古人連名帶姓拿來當自己的名字,就顯得俗氣了。
    兩漢曹魏,稱自己的親人會說家父,家母,家祖。但南北二朝貴族不會這樣說,只有鄉下人才這麼說。
    那貴族怎麼說?史書常常寫:二世祖,三世祖。世家大族就是這麼來的。
    題外話,我們現在講二世祖也是要被笑的。
    那稱呼別人的長輩呢?尊父,尊母,尊XX。
    東晉都還不是這樣的,王羲之留下的書法,稱呼別人的媽媽也是叫媽媽。
    風操篇很長,現在大概走了三分之一而已。
    但是我想顏之推要表示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社會在走,時代在變。
    重要的不是計較一字一句的意思,也不是一味尊古,一味趕流行。更不是南方就是好,北方就是差。
    自己心裡的那把尺,就是風操。
    接下來就盡量避免說明,多看一些當代風俗吧。
    南方人如果在冬至到過年前收到白帖,是不會去弔喪的。要嘛致上書信,要嘛就是等年後「束帶以申慰」。
    束帶應該解釋為整肅衣冠,正裝去慰問人家這樣。
    北方人則會在過年當天舉辦喪禮弔唁,這個是古禮所沒有的,我們家就不用遵守了。
    與人往來的部分,南方人不會出門迎接賓客,見面的時候也就拱個手而已,送客也就離席。
    北方人則是送迎都會到門口,見面時也會完整拱手做揖。
    這方面北方較合古禮,我就會遵守。
    以前,只有王侯貴族才會稱孤道寡,就算是孔子那樣的老師,跟學生交談也是直呼自己的名字。
    論語很多:「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第二個丘就是孔丘。子路在跟人家說話,也是直接稱呼老師孔丘。
    孔子不會稱孤道寡,子路也不會說什麼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這種東西。
    江南就很流行根據地位身分不同有不同稱號,北方人則還是以直接稱呼名字居多。
    這有古風,我也認為應該這樣。(我都是顏之推)
    再說到提及先人,顏之推這裡舉個親身經驗。
    梁武帝的大將羊侃,本是北朝人,很多親人這時候也都還在
    顏之推流落北齊後,有一次羊侃的姪兒羊肅來拜訪。兩人聊到羊侃,顏之推就說「卿從門中在梁,如此如此。
    羊肅說:「那是我親第七亡叔,不是『從』」。
    《三國志》常寫嘛,從兄弟,從祖父。
    從就是分支的意思,在兩漢來說親從有別,南朝人也繼續沿用。但北人就不這麼認為:叔父也是親啊。
    不好意思忍不住還是要說,這就是為什麼要讀顏氏家訓。
    先秦兩漢之學,傳統,在魏晉南北朝期間,一部分留在北方,一部分留在南方。我們常說古代如何如何,其實這邊完全是個分水嶺。
    大部分由政治與社會風氣決定保留的方向,小部分則是像這樣自各家族的風操,自由心證的傳了下去。
    比方我們上面說姪兒。先秦其實只有「姑姪」,是由女性嫁娶產生的關係網(所以姪是女部)。晉朝開始有叔姪的說法,發展至南北朝末年。
    雖不遵古,但顏之推認為使用上是有道理的。
    還有像南朝人保留著古代交通通訊不便的習俗,對於分離是非常傷感的。
    可北朝人不覺得耶。
    這阿前我有點訝異,因為草原民族對客人非常親切的習俗,其實就是這件事的另一面。你不容易碰到客人,每次的相遇都是上天安排,一期一會,所以才要分享。
    但再認真想想就明白了,笑死,華北中原的交通跟通信便利,人口密集度,跟大草原比起來真是LP比雞腿。
    大躍進了啊,自然變得沒什麼大不了了。
    不過顏之推認為有些人的生理遺傳本身就沒那麼容易流淚,也不要太苛責了。繼續來談親屬稱呼。
    他認為親屬的名稱,是要好好區別的,不要這個也阿公那個也阿公,外公就是外公。不能只叫阿伯阿叔,要加上二伯三叔才知道誰是誰。阿姨阿嬸,請附上姓氏。
    如果是很遠親,最好加上人家的爵位或姓氏。
    但河北的讀書人不用這一套,江南的鄉下人也不用這一套。
    那根據輩分關係不同,有從父,有從祖,有族祖等等稱呼(這在三國志裡常常出現)。
    如果是跟外人交談,那一律用「族」來代替前綴即可。
    據說梁武帝曾經跟河北人說到親族,他們都還是以從叔從伯來稱呼,梁武帝就覺得很怪,難道河北人不講究族的嗎?
    當時那人說,北方親屬很容易流離失所,所以他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族」。
    嗯,稍微想想,北方在北魏孝文帝漢化之後,就已經出現「同土同地非同族」的情況。
    也就是鮮卑人被封到你家來跟你融合。北方士人意圖維持區別倒也是挺有趣的……不過顏之推只是想說你各位不合禮法。
    他也跟南朝詩人聊過,這種他們毛多的東西就不錄了。
    「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名終則諱之,字乃可以為孫氏。」
    其實古大概只能追到漢朝啦,不過顏之推舉了一些很有趣的例子。
    我想要強調一下,這些內容都屬於他的個人體感經驗,並不能就此斷定,當代真的是這樣。
    比方說,孔子的弟子跟後人在寫論語,都直接叫他仲尼。 劉邦之所以大家說他字季,那是在民間時呂后對他的稱呼。
    江南到今天,也不會去避諱稱呼先祖的表字,因為字以表德,用字稱呼本身就是尊重。但河北其實名跟字都混在一起了。
    這不能算「都是」,但北齊書確實有一些人是被記錄「重名無字」。
    比方魏蘭根、宋欽道,其實不算很多。
    不過重名之字輩的,傳說五斗米教徒像王羲之那種就不會漏字,也算是個趣聞。
    又說到喪禮。
    「江南喪哭,時有哀訴之言耳;山東重喪,則唯呼蒼天,期功以下,則唯呼痛深,便是號而不哭。」
    這是在講怎麼樣哭大小聲才符合禮,他覺得很重要我是懶得管。我就想看看風俗民情而已。
    江南如果家裡有重喪,同城的朋友三天內沒來就絕交了。 北方不會。
    在江南你去參加公祭,除了喪主之外,不認識的人你不可以跟他握手。你如果相識的只是喪禮遠親,那就請回吧,改天再去人家家裡拜訪就可以了。
    說到這,我們大儒顏之推就要砲一下,有一些邪門歪道的書說,死者會回家殺人。子孫要嘛不敢待在家,要嘛畫符做一堆驅邪物。出殯的時候,門口要點火灑灰,不是在送迎先人而是祓除家鬼。顏之推覺得真是太誇張了。
    太誇張了。
    《暫時停止呼吸》系列有沒有看過?殭屍傳說跟這一套非常符合。
    這其實應該就是江南道教的一些習俗,往上可以追到漢中張魯的五斗米教。也算是歷史悠久了。
    父母過世後,子女會保留他們的房間,不再進入,避免觸景傷情。
    吳郡有陸襄,父親因受肉刑而死,他終身不再吃肉,就連菜都要吃原型的不能有切割過。
    江寧有姚子篤,母親在火場中喪身,他就再也不吃火煮過的食物。 豫章人熊康,父親喝醉被奴僕刺殺,他也是一輩子戒酒。
    不過你各位不要太超過,要是父母噎死,你們飯還是要吃的。
    下面舉例太多我們照慣例跳一下。
    說到江南風俗,新生兒滿周歲時,家裡會為他縫製新衣,置辦用品。
    男生要準備弓箭紙筆,女生則是刀尺針布,以及其他珍寶,放在小孩面前,讓他們自己抓取。
    後來叫抓周,當時稱為「試兒」。
    那這天也要宴請賓客,此後每年不再抓,還是要請客,也就是誕辰壽宴。 父母過世的話,誕辰宴基本上就不辦了。
    好有道理。
    人啊,在痛苦憂慮的時候,呼天搶地哀爸叫母的是本性,自古如此。但現在人搞避諱,於是江東人會喊「禰」。 北方人會喊「侑」。
    字音會因各地不同,其實我覺得比較像老外喊「GOD」。
    梁朝的時候,如果你被關被彈劾,你的子孫弟姪(男性三等親吧),要連續三天光著腳去官署拜謝。
    如果子孫有官職,則必須自動辭職。
    兒子更要蓬頭垢面,草鞋粗衣,去馬路上等辦案的官員路過,磕頭申冤。
    萬一遭到流放,兒子們都要去官府門口搭草屋,不宜回家。
    搭帳篷抗議要到複審或者官府出來把你們趕回家才能結束。
    江南在做這種人事監察,一般罪刑都不重,但汙辱性極強就是這樣,大家都會知道你家人出來嘛。
    所以做監察官的,很容易跟人家結怨。一旦有仇,那是三代都不來往的。
    那南朝在打仗,基本上也是當喪事在辦理。正所謂「天子喪服以臨師,將軍鑿凶門而出」。
    家裡有人在前線打仗,就不宜辦宴會搞歌舞,甚至婚禮冠禮這些喜事都要暫停。如果已經身陷圍城了,親屬更要除下裝飾玩樂,每天像是準備要迎接悲報這樣。
    碰到父母生病,就算醫生是個低賤的職業,年紀又比你小,你也是要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好好哀求人家。
    顏之推常常告誡子孫不要太超過,但他還滿多作法對現代人而言也是頗超過。
    最後,除了家族親屬,我們有時候也會跟志同道合的朋友結為兄弟。這可不能隨隨便便,一定要好好考察對方的人品,始終如一,才能提出結拜的要求。
    結拜之後,要叫自己的孩子去拜你的義兄弟,稱為丈人。更要孩子對丈人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
    這個古禮我知道,劉邦就跟項羽說我爸就是你爸,你要煮你爸記得分我一杯羹。
    很遺憾的是,正在消失當中。
    北方人出門在外,就稱兄道弟,也不管對方是什麼人,甚至比你長一輩的你也叫人家大哥。比你晚一輩的你也叫人家弟弟,這豈不就是虯髯客與李靖的故事嘛哈哈哈。
    卡早的時候,周公洗一次澡有三次還沒整理好衣冠(一沐三握髮),吃一次飯有三次要把東西吐出來(一飯三吐餐),就是為了接見客人。
    他一天往往要接見七十多個客人。每個面試十分鐘一天都不夠用了。 而晉文公因為在洗澡不接見「豎頭須」,就被人家譏諷了。
    現在就是沒家教的人,常常會拒絕見客,我們江南是很看不起這樣的人的。梁朝的黃門侍郎裴之禮就是這樣的人,連帶著他的家人也是對客人很不尊重。
    戒之慎之。
    裴之禮原本跟顏之推一樣是荊州封國人,屬於隔壁國,也可以說是敵國。看來顏之推只知道人家當到黃門侍郎,不知道後來裴之禮就變成領兵打仗的大將軍?
    其實應該知道,但黃門侍郎是裴之禮最後在梁武帝手下的職務,後來他就為侯景政權服務。所以顏之推才要嘴一下他是個賤人。
    風操篇到這邊結束,下一篇是慕賢。
    聰明如你應該已經發現,慕賢篇從周公那裡就開始了。
    顏之推一開始就說過,家訓共二十篇,所以這些篇名應該也是他定的。那我們或許就可以注意到,這種行文手法不知道是他個人嗜好或是常見風氣。
    你看他從家屬轉到義兄弟,再由義兄弟講到接待客人為門風作個完結。接下來是不是要說這些客人的故事呢?
    我也不知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