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感(201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沉下心在看量子力學。
(偷偷推薦一下《量子力學基礎》 關洪著  五南圖書出版)
現在看到一個段落,有點感想。
剛剛才知道為什麼近物要從黑體輻射開始,要講普朗克常數,要講光電效應,要談比熱容...等等。(因為古典物理無法解釋這些問題XD)
題外:感覺在談到普朗克的貢獻時,意外的不同資料出處還會特地標註日期,讓我覺得好有趣XDD,所以偷偷的提一下好了XDDD
Planck principle是在1900年10月19日出生的!!!
(以下為突然進入的回顧式心得文XDDDD)
在當廢廢研究生的這段時間,以為自己可以做理論的愚蠢起頭。
後來死命抓著模擬軟體的HELP不放。
知道自學的極限,知道討論的重要。
在上禮拜去國網中心上課,給一位老師提醒到。
『當你能問對的問題時,其實你已經懂很多了』
高中升大學時,我並不知道志向為何物XD
所以老實說一路念上來......對知識是很無感的。
基本上都只是做大人期望的事,反正也不知道要幹嘛,認真做事的感覺也不壞。
(再加上有種不念好就會完蛋的奇怪錯覺一直鞭打我)
就這樣到大四時,因為常常去圖書館抱書的習慣(但不見得會看完哈哈)。
開始有點涉獵一些科普書。
第一次被打到是看到某本書在講Pauli's exclusion principle。
那個高中用來填原子軌域的奇妙必背法則。
然後書裡說,如果沒有這個定理,人穿牆是可能的XD。
如果沒有這個定理,我可能無法坐在椅子上XDDDDDDD
那時候第一次感覺到...「哇賽,這個法則超厲害的耶!」
沒有它我都要掉到地球的另一端去了。
然後在自學的這段期間,還是會不時的啃一些很硬看不懂的東西。
因為...如果自己沒有弄懂我就無法解釋,
如果心裡產生的為什麼沒有得到解答,我就會覺得很痛苦。
以前念書沒這種煩惱的XD
把老師教的東西邏輯大致順過,能寫出「標準答案」就可以了。
去了解「為什麼」多半只是為了可以更順更快的寫題目。
好好的考試拿分,然後其他時間就是屬於自己的悠哉度日。
所以剛上研究所時,算是第一次遇到很大很大的挫折。
習慣找標準答案,對於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是很恐慌的。
所以我一直看書,希望有一本書有標準答案,然後我去理解它就好了。
這個挫折讓我到現在還在念書狀態喔啾咪XD  阿真是沒救了。
感覺有點離題很遠,我的心得是什麼呢?
嗯,就是,我不曉得,是因為累積了很多枯躁的時候(就只是準備標準答案考試的時候)
所以當我在科普書上遇到它們時,才能看到它們的生命力嗎?
如果一剛開始有人跟我說這些東西很有趣很神奇,我能體會嗎?我能理解嗎?
如果沒有先前這段枯燥,那這些知識之於我會變什麼樣子?
avatar-img
2會員
16內容數
金閃閃波赫士 #cheyrl33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闇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拿生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正什麼。」
如果說【追風箏的孩子】像瀑布一樣,情節緊湊帶著許多高潮迭起,那【不存在的女兒】就像細水長流的小溪,沉穩的,流過小說裡四分之一的時光,流過你我的心裡,點起波波漣漪。
《阿米爾》 故事的主人翁,在巷子裡目睹自己的摯友─哈山被虐待強暴卻逃走。 其實看到那個章節,身為讀者的我也很想衝進書的世界裡好好教訓那混帳。 但,轉念一想,如果我是阿米爾呢? 那時一定會很希望自己有超能力,可以瞬間讓情勢轉換,救了哈山,讓阿塞夫真的成為"一支耳朵的阿塞夫"。 那是本能。 《哈山》
「為你,千千萬萬遍。」 內容是以回憶的方式敘述,很多事情,也許真的只有在你去回憶它的時候,一切才會豁然開朗。在前幾章,阿米爾(第一人稱)從一段話,描述他和哈山,以及他和他父親的關係。同一個屋簷下,幼小的阿米爾所講的第一字,是「爸爸」,然而,哈山所講的,卻是「阿米爾」。 事情是這樣的。
看電影,三個傻瓜(three idiots) 心得寫一寫又跑到劍道去了,整個劍道腦。
「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拿生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正什麼。」
如果說【追風箏的孩子】像瀑布一樣,情節緊湊帶著許多高潮迭起,那【不存在的女兒】就像細水長流的小溪,沉穩的,流過小說裡四分之一的時光,流過你我的心裡,點起波波漣漪。
《阿米爾》 故事的主人翁,在巷子裡目睹自己的摯友─哈山被虐待強暴卻逃走。 其實看到那個章節,身為讀者的我也很想衝進書的世界裡好好教訓那混帳。 但,轉念一想,如果我是阿米爾呢? 那時一定會很希望自己有超能力,可以瞬間讓情勢轉換,救了哈山,讓阿塞夫真的成為"一支耳朵的阿塞夫"。 那是本能。 《哈山》
「為你,千千萬萬遍。」 內容是以回憶的方式敘述,很多事情,也許真的只有在你去回憶它的時候,一切才會豁然開朗。在前幾章,阿米爾(第一人稱)從一段話,描述他和哈山,以及他和他父親的關係。同一個屋簷下,幼小的阿米爾所講的第一字,是「爸爸」,然而,哈山所講的,卻是「阿米爾」。 事情是這樣的。
看電影,三個傻瓜(three idiots) 心得寫一寫又跑到劍道去了,整個劍道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某段時間,會非常懶惰於閱讀,荒廢了一陣子。 這知識,就是你學習的時候,會覺得心靈豐盛,總是滿滿的。 要是你荒廢了一陣子,就覺得心空空的。 有個故事是真實發生在你我之間的一個故事~ 有位名人叫馬克斯.普朗克,在獲得諾貝爾獎後,到德國各地演講,而每次演講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關於量子物理理論
心創造了實相,能量回應了你的專注信念 我們也是有能力能夠「塌陷」進無限多個可能的實相。這意味著,量子場中包含著這麼一個實相,是完全符合你想要有的未來。身為觀測者的你,一旦思想和感受一致,將可以用心靈來塌陷量子粒子,以構成你想要體驗的那個物理事件成真。
Thumbnail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科學家是 Max Planck (普朗克) 。 普朗克是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20世紀最重要的物理學家之一,因發現能量量子而對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並在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算是理論派的物理學家。
Thumbnail
這篇來經驗分享,筆者怎樣將之分類,並逐漸融入的過程。首先,當然要曉得自己在讀什麼書,購買的時候都可以先確認,是屬於百科、導讀、科普、專業等等不同層次。像筆者自己出過的兩本《阿共打來怎麼辦》,依照分類屬於科普(軍普),絕不能真的以為你讀完就有專業能力,這本書非但不是專業導讀的層次,連當軍事百科都不行。
量子是什麼,有什麼特性 1. 波粒二象性 這是量子力學中最奇特的概念之一,指的是粒子(如電子、光子)具有同時顯示波動性質和粒子性質的特性。譬如,光在某些情況下表現為波(如干涉和衍射現象),而在其他情況下又表現為粒子(如光電效應)。 2. 不確定性原理 由海森堡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指出,我們不能同
這本書輕鬆易懂,結合生活例子來闡釋底層邏輯,包含選擇的智慧、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以及社會進化的底層邏輯,作者強調拋棄過去經驗,運用假設-驗證-結論-調整的方法面對問題,並不被利益、立場左右。
Thumbnail
阮小妹早上傳了一張照片給我,問我看不看得懂。我打開是一張高職的物理考券,查某孫仔要我教他,我一眼晃過去,內容是基本電磁學還有相對論原理,物理離我比較遠,有些我要查維基才能解答,看起來比我那個年代的高一物理難一些。 小妹說查某孫仔考試要考,跟我求救,我仔細看了一下,拒絕了。
Thumbnail
自人類古老文明開始,我們對於宇宙的起源、結構以及存在的意義總是充滿了好奇。宇宙的奧妙和真理是許多哲學、神秘主義和宗教思想中探索的核心主題。然而,在20世紀初,隨著量子力學的誕生和發展,我們有了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理解這個宇宙。
原本是覺得自己的思路塞住了, 才去看書​後來就感覺, ​書中作者的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看書,是想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 後來就參加了邱奕霖老師的圖解讀書會。 2024年第一本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習慣,但經常都夭折,我也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某段時間,會非常懶惰於閱讀,荒廢了一陣子。 這知識,就是你學習的時候,會覺得心靈豐盛,總是滿滿的。 要是你荒廢了一陣子,就覺得心空空的。 有個故事是真實發生在你我之間的一個故事~ 有位名人叫馬克斯.普朗克,在獲得諾貝爾獎後,到德國各地演講,而每次演講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關於量子物理理論
心創造了實相,能量回應了你的專注信念 我們也是有能力能夠「塌陷」進無限多個可能的實相。這意味著,量子場中包含著這麼一個實相,是完全符合你想要有的未來。身為觀測者的你,一旦思想和感受一致,將可以用心靈來塌陷量子粒子,以構成你想要體驗的那個物理事件成真。
Thumbnail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科學家是 Max Planck (普朗克) 。 普朗克是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20世紀最重要的物理學家之一,因發現能量量子而對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並在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算是理論派的物理學家。
Thumbnail
這篇來經驗分享,筆者怎樣將之分類,並逐漸融入的過程。首先,當然要曉得自己在讀什麼書,購買的時候都可以先確認,是屬於百科、導讀、科普、專業等等不同層次。像筆者自己出過的兩本《阿共打來怎麼辦》,依照分類屬於科普(軍普),絕不能真的以為你讀完就有專業能力,這本書非但不是專業導讀的層次,連當軍事百科都不行。
量子是什麼,有什麼特性 1. 波粒二象性 這是量子力學中最奇特的概念之一,指的是粒子(如電子、光子)具有同時顯示波動性質和粒子性質的特性。譬如,光在某些情況下表現為波(如干涉和衍射現象),而在其他情況下又表現為粒子(如光電效應)。 2. 不確定性原理 由海森堡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指出,我們不能同
這本書輕鬆易懂,結合生活例子來闡釋底層邏輯,包含選擇的智慧、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以及社會進化的底層邏輯,作者強調拋棄過去經驗,運用假設-驗證-結論-調整的方法面對問題,並不被利益、立場左右。
Thumbnail
阮小妹早上傳了一張照片給我,問我看不看得懂。我打開是一張高職的物理考券,查某孫仔要我教他,我一眼晃過去,內容是基本電磁學還有相對論原理,物理離我比較遠,有些我要查維基才能解答,看起來比我那個年代的高一物理難一些。 小妹說查某孫仔考試要考,跟我求救,我仔細看了一下,拒絕了。
Thumbnail
自人類古老文明開始,我們對於宇宙的起源、結構以及存在的意義總是充滿了好奇。宇宙的奧妙和真理是許多哲學、神秘主義和宗教思想中探索的核心主題。然而,在20世紀初,隨著量子力學的誕生和發展,我們有了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理解這個宇宙。
原本是覺得自己的思路塞住了, 才去看書​後來就感覺, ​書中作者的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看書,是想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 後來就參加了邱奕霖老師的圖解讀書會。 2024年第一本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習慣,但經常都夭折,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