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學到哲學喜歡探索的原由丨推薦小品丨文庫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讀書人之_評論篇15:〔宜探索〕


摘錄:


  在我學習幾何學之前,曾有人告訴我幾何學就是要驗證事物,因此當我哥哥說他願意教我時,我的內心雀躍不已。幾何學在當時仍然是歐幾里德幾何。我哥哥先從基本定義開始教起,這些我吸收得非常快。但是接下來便談到公理,他說道:『這些是無法被驗證的,但是在用來證明其他事物之前,它們必須被視爲理所當然。』因爲這幾句話,我的希望開始瓦解。

  

  過去我認爲尋找可以被證明的東西是非常美妙的事。然而結果卻只能藉由某些無法獲得證明的假設纔可達到目的。我以某種憤怒的眼光看着哥哥說道:『既然無法證明這些公理,我們又如何要接受其真實性?』他回答說:『如果你不承認,就無法繼續我們的課程。』我心想知道後面的故事也沒什麼不好,就暫時同意去承認這些公理。然而對這個我希望從中找到明確無誤的真理的領域,我仍然充滿狐疑與困惑。




raw-image




評論:


  所有事物真如它們在陽光下或月光下所顯現的樣子嗎?同樣的問題以現代的觀點詮釋則爲:所有事物真如我們肉眼所見或是顯微鏡下的表象嗎?

  

  人為何探索一個哲學層面?

  是因為人對於解釋不了的自然定律或宗教信仰感到迷惑,想從中找到解釋的答案,繼而探索這些議題。

  作者在他的自身故事談到雖然他很感興趣且有天賦於數學這個領域。可是,隨時間的推移,漸漸地,他發覺,自己不是太能接受數學裡的所謂不能解釋的定律;而後,又慢慢地,不習慣數學越發偏重的公式和考試模式。

  最後,作者選擇「離開」,離開他故有的領域,探索那可能解釋一切不可能解釋的哲學領域。

  作者,是為很有勇氣,踏出這一步。

  回顧我的數學和哲學「生涯」,抱歉,這兩領域我都不擅長以及不喜歡。

  沒數學天賦的我是徹底受不了數學的數字模式,以至連公開考試也是「放飛自我」。

  不怎麼喜歡哲學的我,是因為更相信人在世,擁有著有限的智慧和生命,自然解釋不了這世界或這宇宙的無限定律。

  所以我理解的是,我們可以探索數學哲學或其他智慧知識領域,但我們要明白:我們是人,不是神。



  

PS. 下回繼續每日推薦文章

  咱下回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IUCHEUK的沙龍
3會員
20內容數
這裡是一個分享書藉的過程,靜靜地聽著書對我們說話,而後喝著咖啡,分享著書的內容給友人。
KIUCHEU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27
一個人不管白天多麼強大,輾轉反側睡不着,此刻是弱的,也不掩飾自己的弱,對人性和自身的看法都是坦然和樸素的,此刻就接近老實人、天真漢。
Thumbnail
2021/01/27
一個人不管白天多麼強大,輾轉反側睡不着,此刻是弱的,也不掩飾自己的弱,對人性和自身的看法都是坦然和樸素的,此刻就接近老實人、天真漢。
Thumbnail
2021/01/20
在無孔不入的資訊面前,人群中呈現著一張張冷漠的臉。在城裏,已經很難看到純樸生動的臉了。這和多種因素相關,與無法回避的喧囂也有關。
Thumbnail
2021/01/20
在無孔不入的資訊面前,人群中呈現著一張張冷漠的臉。在城裏,已經很難看到純樸生動的臉了。這和多種因素相關,與無法回避的喧囂也有關。
Thumbnail
2021/01/16
人生在世,非苦即累,一定會佔一樣。在艱難得不知所措時,踏出第一步,順着慣性繼續走下去,不要多想,走過一段,你多少就會成為一個新的自己。如果一直在原地發呆,那你永遠是原來的自己,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無論在任何惶惑的時刻,朝着自己喜歡的方向,邁出一步,試試看。
Thumbnail
2021/01/16
人生在世,非苦即累,一定會佔一樣。在艱難得不知所措時,踏出第一步,順着慣性繼續走下去,不要多想,走過一段,你多少就會成為一個新的自己。如果一直在原地發呆,那你永遠是原來的自己,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無論在任何惶惑的時刻,朝着自己喜歡的方向,邁出一步,試試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本文是身為理科生的我從高中到現在大學快畢業的期間,在我腦海中上演的一場長達多年的論戰。
Thumbnail
本文是身為理科生的我從高中到現在大學快畢業的期間,在我腦海中上演的一場長達多年的論戰。
Thumbnail
學數學其實就像學一種新的語言,是一扇帶你進入未知世界的門。而這本數學書,就像一本實用的生活會話書,而非硬邦邦的文法課本,以輕鬆而深入淺出的筆法,讓我們體會數學的趣味與美──由最基本的算術、方程式、基本幾何、畢氏定理、機率等國高中數學,到大學的微積分,以及更進階的複數系統、群論,透過真實生活中的例子及
Thumbnail
學數學其實就像學一種新的語言,是一扇帶你進入未知世界的門。而這本數學書,就像一本實用的生活會話書,而非硬邦邦的文法課本,以輕鬆而深入淺出的筆法,讓我們體會數學的趣味與美──由最基本的算術、方程式、基本幾何、畢氏定理、機率等國高中數學,到大學的微積分,以及更進階的複數系統、群論,透過真實生活中的例子及
Thumbnail
「為什麼要學數學?」是許多人心中的困惑,對很多小孩來說,數學就像張牙舞爪的大怪獸,分秒鐘就能吃掉自己,我就是其中之一。遇見「數學想想國」,我才恍然大悟:不是我學不會數學,而是學數學的路上充滿太多迷思!那些迷思如大霧模糊我的方向;然而,數學想想國彷彿海上的燈塔,引領我這隻迷航的小船找到方向,突破迷思!
Thumbnail
「為什麼要學數學?」是許多人心中的困惑,對很多小孩來說,數學就像張牙舞爪的大怪獸,分秒鐘就能吃掉自己,我就是其中之一。遇見「數學想想國」,我才恍然大悟:不是我學不會數學,而是學數學的路上充滿太多迷思!那些迷思如大霧模糊我的方向;然而,數學想想國彷彿海上的燈塔,引領我這隻迷航的小船找到方向,突破迷思!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沉下心在看量子力學。 (偷偷推薦一下《量子力學基礎》 關洪著  五南圖書出版) 現在看到一個段落,有點感想。 剛剛才知道為什麼近物要從黑體輻射開始,要講普朗克常數,要講光電效應,要談比熱容...等等。(因為古典物理無法解釋這些問題XD)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沉下心在看量子力學。 (偷偷推薦一下《量子力學基礎》 關洪著  五南圖書出版) 現在看到一個段落,有點感想。 剛剛才知道為什麼近物要從黑體輻射開始,要講普朗克常數,要講光電效應,要談比熱容...等等。(因為古典物理無法解釋這些問題XD)
Thumbnail
上次提到演化論,接著要稍微大範圍一點談以下問題: 神學與科學會有衝突嗎? 你說難道我就知道? 對,我就是知道,不然勒! 當然,你可以去查字典、查維基百科,他們會告訴你很多科學的操作型答案,但如果你只知道這些,絕對是不夠的。 你該知道的是範圍與限制。 而且越發現越多,直到今日還在繼續「發現」。
Thumbnail
上次提到演化論,接著要稍微大範圍一點談以下問題: 神學與科學會有衝突嗎? 你說難道我就知道? 對,我就是知道,不然勒! 當然,你可以去查字典、查維基百科,他們會告訴你很多科學的操作型答案,但如果你只知道這些,絕對是不夠的。 你該知道的是範圍與限制。 而且越發現越多,直到今日還在繼續「發現」。
Thumbnail
#批踢踢徵友板的往事 差不多讀神話學上到李維斯妥的結構主義時 我就知道為什麼了 對於音符、數字這種近乎世界通用的「符號」 我一向有種神奇的嚮往 所以當老師說起世界上創世神話的共通性時 神話學簡直就把我迷得不得了 成天在那裡尋找神話故事背後的「符號」 所以在那個msn space和奇摩交友並存的年代
Thumbnail
#批踢踢徵友板的往事 差不多讀神話學上到李維斯妥的結構主義時 我就知道為什麼了 對於音符、數字這種近乎世界通用的「符號」 我一向有種神奇的嚮往 所以當老師說起世界上創世神話的共通性時 神話學簡直就把我迷得不得了 成天在那裡尋找神話故事背後的「符號」 所以在那個msn space和奇摩交友並存的年代
Thumbnail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Thumbnail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