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養】舉辦家庭會議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阿德勒學派重要概念之一,意指個體感知到自己是社群的一部分,產生對社會事務的態度,包含個人對於世界上的其他人都抱持正向的態度,與人合作並做出貢獻〕、相互尊重、如何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傾聽技巧、腦力激盪的技巧、解決問題的技巧、解決問題前先冷靜的重要性、考量他人、合作、信賴感,以及如何與家人共享樂趣。

生活大不同

  當女兒Elena出生後,我和老公的生活就和先前截然不同,從原本甜蜜的兩人世界,搖身一變,變成更甜蜜的三人世界。包含原本雙方都有自己的收入,住在小套房裡,只要顧好自己、偶爾為對方買點小禮物、下下廚。轉換成住家庭式的新家、我在家當全職主婦、老公在外面打拼,收入與支出方式不同。而生產完的賀爾蒙影響、轉換成全職主婦的落差、孩子各式各樣的開銷,開始累積我們對彼此的怨言與不滿...
  還記得從月中接孩子回家後,正好老公的公司突然有一批離職潮,導致老公需要大量加班,而第一次當爸媽,身邊的恩典牌也不多,要買的東西也是琳瑯滿目,導致我們幾乎隔幾個月就要大吵一架,崩潰大哭。後來經過了表姊的勸導,發現是因為缺乏溝通,而後我們就決定要定期舉辦家庭會議,好好的溝通與一起決定重要的事。

家庭會議變批鬥大會

  開了兩三次之後,發現我們的會議又臭又長,常常開一開變成批鬥大會,開始翻舊帳,常常開完會之後就筋疲力盡,更是容易會忘記召開,變成是快要爆炸的時候才趕快開一下會。儘管這樣,還是有感受到家庭會議的魅力,它的魅力在於,可以讓彼此有個特殊的時光,這個時間是獨一無二的,而討論的每一件事都感受到對方的參與。
  而在後來,我又閱讀到了《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用鼓勵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裡面提到舉辦家庭會議,在正向教養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我認為在孩子小(目前一歲3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先由爸媽開始召開兩人家庭會議,待孩子大一點,至少會說話可以對話的時候(應該兩三歲),再邀請孩子參與也不錯。畢竟也是跟家中長子開會阿(誤)

正向教養的家庭會議

流程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用鼓勵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書中提到的家庭會議有效舉行的10個步驟,有興趣的人可以去閱讀一下,而我濃縮成以下步驟:
  1. 每一位家庭成員輪流給所有家人一個感謝(1 mins)
  2. 上次會議結論執行結果討論(5 mins)
  3. 針對家中所遇到的議題,進行腦力激盪與評估解決方案 (15 mins)
  4. 決定下次會議時間
  5. 決定會議完的娛樂
  6. 擁抱一下,結束會議
評估解決方案的三R與一H為 一、相關(related);二、合理(reasonable);三、尊重(respectful);四、有效(helpful)。

2022/09/17 第一次家庭會議

  我採用notion進行家庭會議的紀錄,並在大門前貼了一個白板,用來記錄議題與會議結論,作為提醒(不寫下來,我兩天就忘記上次會議結論了....),過程中我們互相針對每個議題進行腦力激盪,並由老公寫下最後結論,而留下腦力激盪,當解決方案不理想的時候,可以回頭看看先前討論內容,再做調整或者是可以激發出更多想法。
而會議記錄的方式,因為老公習慣用手寫,所以我就用拍照留存,不強迫其他人一定要照著你的方式走,很重要。
使用Notion進行保存與紀錄
保存腦力激盪的各種想法
老公的會議紀錄
放在大門口,隨時經過都可以提醒自己 

後記

  一開始的讚美讓這場會議開場的很溫馨,結束後大大的擁抱讓我們彼此更加親密,而老公也大讚說開會時間縮短真的會更輕鬆,畢竟晚上的休閒時光是很寶貴的。大推家庭會議,沒有小孩有小孩的家庭都可以執行看看呦,
avatar-img
1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的女兒在幼兒園處境下的談判經驗分享,書中深入探討了談判在家庭和教育領域的重要性及應用。
Thumbnail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學好課題分離越來越重要。課題分離的概念源自Alfred Adler,在《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廣為人知。阿德勒指出:「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例如,做父母的總想替孩子的未來多想一點,卻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
Thumbnail
瞭解什麼是「親子公事」,以及為什麼每天跟孩子談一兩句除了親子公事之外的對話對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家長之間在育兒過程中亦須「溝通協調」,以有效率、有目標地使事務順利運作。身為母親經常扮演主要照顧者,但父親相較於母親,對於訂下的規則較能夠徹底執行,父母應做好示範。這篇文章強調共同配合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你有想過讓家務成為孩子的快樂源泉嗎?家務不只是日常的必須,也是孩子學習責任、合作與家庭價值觀的絕佳機會。 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從「命令」轉變為「邀請」,透過具體的指示與正面鼓勵,激發孩子的參與感與成就感,讓家庭生活充滿歡樂與學習。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培養孩子成為家中的小幫手,共創溫馨的家庭氛圍吧
Thumbnail
一個學期一次的親師座談會&家長日又來了,但說實在的,我是到了都市才知道有這種活動。印象中,以前小時候,家裡的長輩平日都非常忙碌,學校也不會舉辦什麼親師座談會這種活動,因為家長壓根不會想出席。所以,那時候老師們一個學期或學年會安排時間,在課後去拜訪學生家中做家庭訪問,好好瞭解學生平常在家的生活習慣。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溝通方式往往成為了家庭關係和諧與否的關鍵。過去許多父母習慣以命令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卻不知這正逐漸拉遠了彼此的距離。 現在是時候從根本上轉變我們的溝通策略了!一起來探討如何透過改變語言的選擇和溝通的方式,從「命令式教育」轉向「共情溝通」,不僅能夠增加孩子的參與感,更能加強親子間的情
Thumbnail
描述我與兩個孩子之間的溫馨時刻,以及在教養孩子過程中的成長與領悟。 通過孩子們的天真行為,讓我深刻體會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從中汲取了寶貴的教訓。希望透過我的育兒故事溫暖人心,也反映了家庭中的愛與成長的教養歷程。
Thumbnail
  全家在一起,不管做什麼都開心,但最讓我覺得幸福的事,莫過於在家庭會議中談心,透過表達與傾聽讓彼此更緊密。 新的一年到來,我們會在家庭會議中,寫下新年計畫,然後互相祝福彼此心想事成。 通常我會請家人在家庭與人際、工作、個人三大方向,分別寫出3-5盡量具體的目標,然後在家人的手牽手祝福中大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的女兒在幼兒園處境下的談判經驗分享,書中深入探討了談判在家庭和教育領域的重要性及應用。
Thumbnail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學好課題分離越來越重要。課題分離的概念源自Alfred Adler,在《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廣為人知。阿德勒指出:「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例如,做父母的總想替孩子的未來多想一點,卻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
Thumbnail
瞭解什麼是「親子公事」,以及為什麼每天跟孩子談一兩句除了親子公事之外的對話對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家長之間在育兒過程中亦須「溝通協調」,以有效率、有目標地使事務順利運作。身為母親經常扮演主要照顧者,但父親相較於母親,對於訂下的規則較能夠徹底執行,父母應做好示範。這篇文章強調共同配合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你有想過讓家務成為孩子的快樂源泉嗎?家務不只是日常的必須,也是孩子學習責任、合作與家庭價值觀的絕佳機會。 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從「命令」轉變為「邀請」,透過具體的指示與正面鼓勵,激發孩子的參與感與成就感,讓家庭生活充滿歡樂與學習。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培養孩子成為家中的小幫手,共創溫馨的家庭氛圍吧
Thumbnail
一個學期一次的親師座談會&家長日又來了,但說實在的,我是到了都市才知道有這種活動。印象中,以前小時候,家裡的長輩平日都非常忙碌,學校也不會舉辦什麼親師座談會這種活動,因為家長壓根不會想出席。所以,那時候老師們一個學期或學年會安排時間,在課後去拜訪學生家中做家庭訪問,好好瞭解學生平常在家的生活習慣。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溝通方式往往成為了家庭關係和諧與否的關鍵。過去許多父母習慣以命令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卻不知這正逐漸拉遠了彼此的距離。 現在是時候從根本上轉變我們的溝通策略了!一起來探討如何透過改變語言的選擇和溝通的方式,從「命令式教育」轉向「共情溝通」,不僅能夠增加孩子的參與感,更能加強親子間的情
Thumbnail
描述我與兩個孩子之間的溫馨時刻,以及在教養孩子過程中的成長與領悟。 通過孩子們的天真行為,讓我深刻體會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從中汲取了寶貴的教訓。希望透過我的育兒故事溫暖人心,也反映了家庭中的愛與成長的教養歷程。
Thumbnail
  全家在一起,不管做什麼都開心,但最讓我覺得幸福的事,莫過於在家庭會議中談心,透過表達與傾聽讓彼此更緊密。 新的一年到來,我們會在家庭會議中,寫下新年計畫,然後互相祝福彼此心想事成。 通常我會請家人在家庭與人際、工作、個人三大方向,分別寫出3-5盡量具體的目標,然後在家人的手牽手祝福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