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小孩愛摳手怎麼辦】

上週未我與孩子們去參展時,館內一個背板上寫了幾個問題。
Q:你覺得變老是一件好事嗎?
翎:「是~」
燁:『不是~』
Q:遇到挫折時你會能夠從容以對嗎?
翎:「可以~」
燁:『啊~我不喜歡挫折、不行!』
Q:你是個願意嚐鮮勇於挑戰的人嗎?
翎:「是!」
燁:『哼,我不是!』
就這樣幾個問題問下來,
再次看見兩個孩子的天生氣質大不相同:
翎是個本質快樂的孩子,特質較開放有彈性;
燁敏感纖細、需要規律和安心感、面對新事物趨避性偏高。
晚上與老公分享,我從這些QA問題和孩子的回應中,對孩子的一些主觀評論。突然我不自覺地唉了一句:「講一講怎麼突然覺得,燁真的跟我以前好像啊!」
是啊,我以前也是個偏負面思考的人
在有了孩子後,才開始學習和改變自己。
人生似乎總是得發生些什麼事,出現了一個trigger,連結了我們內在的渴望,一個人才會由內而外地想要改變、想要自己有些不同。
我因為愛孩子,所以願意學習,也因為學習,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懂得如何愛自己,這才是我無法好好愛孩子的根本原因。最終,所有的學習還是回到自身。當我慢慢學會了先把自己照顧好,我也越來越有餘裕,能更自在、更快樂、更放鬆的去愛孩子。
那麼現在,燁才7歲而已。
我允許燁可能會像我一樣,要跌跌撞撞個30才會遇到他自己的trigger,展開我定義中的「有覺察的生活」嗎? 如果燁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我也願意讓他過著屬於他自己的人生嗎?
問完自己後,我的心打開了。
孩子摳手,很可能是他有情緒、有壓力、有焦慮。
我允許孩子可以感到焦慮嗎?
可以。
那麼,我允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焦慮的感受嗎?
可以。
是的,孩子摳手,也許是說明了他有情緒、有壓力、有焦慮,
不代表我就是不夠好的媽媽。
人感到焦慮時,總是會想「做點什麼」。其實成人在焦慮時,不也會以煙酒、暴飲暴食、購物、甜食、跑趴、手遊、滑3C…等方式釋放焦慮嗎? 我自己也會啊!
理性來說,孩子若無法以「摳手」的方式釋放情緒,很可也會有其它症頭像是:扣頭皮、咬指甲、過動、注意力不集中、身體不適…等毛病跑出來。
如此,我可以給孩子一些引導,告訴他,他可以考慮以:上彈跳床動一動、伸展身體、跑步、畫畫、或把專注放在某件事上(ex:彈吉他、拼拼題)…等等的方式,來抒發焦慮的感受。
同時,我也願意接納孩子不採用我的建議、允許孩子有他自己獨特的方式,來釋放壓力及焦慮。
突然,我再次看見自己的成長了。
更早之前,每次只要看到燁在摳手,我就會也跟著焦慮起來,忙著叫他『不要再摳了』『手都破皮了』『要摳到流血再來喊痛嗎?』
現在,因為我整理了我的內在,再看到孩子有「摳手」的行為時,我反而能接納、甚至從容看待了。那就是孩子釋放壓力和焦慮的方式而已。
生活在資訊流動如此快速的網路世界,不論對大人或小孩來說,焦慮,都是正常會有的感受啊。
也許摳手,孩子的手指頭會醜一點,但也不致於造成多大的傷害。我小時候也摳手,現在…手也沒有多醜,而且我因為長大了,已經不摳手了。
只要我允許他們不需要當完美的小孩、接納他們會有一些微小習性,那麼…摳手似乎也不是什麼天大的問題了。
看著眼前兩個摳手的孩子,
這畫面…其實也挺可愛的。
#把孩子的感受還給孩子
#允許孩子感到焦慮
#給予引導而不是禁止
#因育兒而學會的事
#阿蕯母高小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