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2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評論】日本晶片式數位身分證My Number Card的健保IC卡功能(2022年版)

マイナンバーカード示意圖
マイナンバーカード示意圖
最近日本再度為了晶片式數位身分證My Number Card(マイナンバーカード,下稱「My Number晶片卡」)引起了新一波討論,但這次引發話題的原因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本站從 2019年就提過的「要把My Number晶片卡當作健保卡使用,來提升My Number晶片卡的辦卡率」。
開通健保卡功能的「My Number晶片卡」,日文簡稱「マイナ保険証」,但以下不會使用這個簡稱。

一年前和一年後

大家如果還有印象的話,去年這個時候(真的是一年前的今天),為了要慶祝日本數位廳(デジタル庁)成立,以及作為 10月10號「數位之日(デジタルの日)」的造勢記者會,當時日本數位廳非常盛大的宣布,從去年 10月20號起,就可以將My Number晶片卡當成健保IC卡使用。
欸?所以現在大家在吵什麼?不是已經啟用了嗎?
問題出在,新任的數位大臣河野太郎(對~他現在是數位大臣,本站在短短 3年就見證了 3任)在今天(10/13)早上的記者會 上宣布,紙本的健保卡將在 2024年秋季退場,全部改成「My Number晶片卡」。意思就是,日本居民最慢也要在 2024年秋季辦好「My Number晶片卡」,不然之後就醫、領藥就有問題囉~
事實上,日本內閣在前一天(10/12)成立「醫療數位轉型推進本部(医療DX推進本部)」時,醫療數位轉型推進本部長aka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表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表明,2年後要廢掉現行的健保卡,全部整合在「My Number晶片卡」裡面了。
對於早已習慣隨身攜帶國民身分證和健保IC卡的台灣人來說,可能覺得這沒什麼(?)這就是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日本不是如此。(基本上一個國家要求所有國民或居民外出時都一定要配戴個人身分證件,而且個人身分證件上需要公開這麼多資訊、大家動不動就要拿出國民身分證給別人做影本之類的,絕對是一件值得討論的事情)

「My Number晶片卡」作為健保卡會遇到的問題

回到日本的情況。基本上將「My Number晶片卡」作為健保卡會遇到的問題,就和這 3年來本站的論點一樣,沒有什麼變化:

1. 「My Number晶片卡」的持有率太低
截至今年 10月10日,日本全國的「My Number晶片卡」持有率終於來到 49.5%,也就是還有半數民眾沒有申辦晶片卡。
關於日本爲什麼可以不辦晶片卡,以及換卡率為什麼這麼低,可以參考這一篇舊文:《日本數位身分證My Number(上)|只能報稅和申請幼托福利,換卡意願低》簡單一句話就是,日本政府並沒有硬性要求申辦「My Number晶片卡」,沒有晶片卡的人,只要使用印在紙卡上的號碼即可
「My Number」和「My Number晶片卡」上路以來,日本政府已經推出各種好康優惠要大家辦卡了,最近已經加碼到,立刻辦卡最多可以領到價值 2萬日圓的點數,這 2萬點當中就有 7,500點是只要開通「將My Number晶片卡作為健保卡」的功能就可領到。就算已經各種利誘了,還是有半數民眾沒有辦卡,距離日本政府表定明年 3月要讓所有人都有「My Number晶片卡」的目標還很遠。
不僅如此,目前也只有 2成左右的日本居民(約 2,480萬人)開通「My Number晶片卡」的健保卡功能。也就是說,持有「My Number晶片卡」的半數日本居民當中,只有 4成左右有開通這個功能,還是很少。

2. 即使已經上路一年,但可以使用「My Number晶片卡」作為健保卡的醫療院所還是很少
目前日本境內只有 7萬間醫療院所,相當於只有 3成(31%)的醫療院所設有「My Number晶片卡」讀卡機。日本政府預定從明年 4月起,要求各大醫療院所及藥局有義務裝設「My Number晶片卡」讀卡機及相關系統,是不是真的能在半年內讓剩餘的 7成醫療院所都架設好相關系統,還是個未知數。
就算是已經開通「My Number晶片卡」健保卡功能的民眾,也未必會直接將「My Number晶片卡」作為健保卡使用。很早期就有相關設備、也很鼓勵患者將「My Number晶片卡」作為健保卡使用的常喜醫院院長常喜眞理就坦言,他們醫院過去 1年內只有 1名病患拿「My Number晶片卡」當健保卡,對於多數民眾來說,「My Number晶片卡」就像護照一樣,不是平常出門會帶在身上的東西,要民眾外出時隨身攜帶「My Number晶片卡」有難度。

推行「My Number晶片卡」當健保卡的真正理由

對於日本政府來說,鼓勵民眾將「My Number晶片卡」作為健保卡,當然不是只是為了要提高「My Number晶片卡」辦卡率而已。
正如同台灣的健保IC卡,「My Number晶片卡」是一張IC晶片卡,所以將「My Number晶片卡」作為健保卡,就能整合民眾的健保、就醫及藥歷資料。民眾去看診時,只要插入「My Number晶片卡」,醫生就可以看到這名患者在其他醫院或其他科別就診時醫生開了哪些藥,這樣在開藥時就可以避免開到藥效會互相衝突的藥物。民眾拿著「My Number晶片卡」去藥局領藥時,藥劑師也可以看到這名患者所有藥歷資料,避免讓患者服用過多藥物。
理念很棒,但目前在實務上沒有辦法完全發揮這個功效。原因有二:
(1)這是附加功能,所以不是開通健保卡之後,以後去看醫生或領藥,所有的藥歷和健診資料都會被看光光,民眾可以自己選擇要讓哪一家醫療院所看到自己在其他地方的就醫紀錄。
(2)過去的資料根本沒有數位建檔,所以在讀卡機直接插入「My Number晶片卡」也讀不到過去的資料。現階段一定要和紙本藥歷(お薬手帳)並行。
其他關於使用「My Number晶片卡」作為健保卡的好處,例如:「My Number晶片卡」有附照片,所以比較方便確認是不是本人、或是什麼結婚、搬家不用再換一張健保卡,是不是真的有比較方便,就見仁見智了。相信不少台灣人健保IC卡上的照片都還是 20年前的照片或是寶寶照,健保IC卡上路這麼久,卡片上的照片是不是還有「確認本人」的功效,我想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

將「My Number晶片卡」作為健保卡的爭議

話雖如此,一個科技或技術很好用,就一定要使用這項技術嗎?不必然。就如同舊文《【閒聊】接觸者自主提醒APP/社交距離APP》所說的:「市面上有這個工具、有這個技術,不等於我們就要使用它」,市面上有這個工具或技術,並不能作為我們非得要使用它的理由。
要讓「My Number晶片卡」帶有健保卡功能,這其實不是什麼新的新聞,而是早就在做的事情。但這波反彈最大問題其實是:原本說好「My Number晶片卡」並不是必須的,民眾並不一定需要申辦「My Number晶片卡」,要不要辦卡取決於個人。然而,河野太郎這次突然明確的說出 2024年秋天之後,就一定要改用「My Number晶片卡」作為健保卡,等於強迫(硬性要求)所有民眾申辦「My Number晶片卡」,這就和當初說好的自由申辦不同。目前相關法規並沒有立法要求民眾一定要申辦「My Number晶片卡」,政府是否有這個權限可以要求所有民眾必須辦卡?也是個大哉問。

2024年秋季後沒辦卡會怎麼樣?
目前有這麼多民眾還沒有「My Number晶片卡」,更別提開通健保卡功能。而且想要自己開通健保功能,還必須要有台裝有讀卡機的電腦,或是具有指定規格以上的智慧型手機才行,絕對需要一定程度以上的電腦操作能力。假如 2024年秋季全面改用「My Number晶片卡」作為健保卡時,手邊還沒有「My Number晶片卡」的民眾怎麼辦?難道沒「My Number晶片卡」就不能使用健保看病了嗎?關於這個問題,河野太郎在記者會上只有含糊地說,會加強宣導讓民眾願意使用「My Number晶片卡」。
事實上,根據日本數位廳今年 1-2月的調查結果,不願申辦「My Number晶片卡」的理由包括:擔心資料外流(35.2%)、申辦方式很麻煩(31.4%)、感受不到辦卡的好處(31.3%)。這 3點當中,日本政府如果沒有辦法積極消除民眾對於「My Number晶片卡」的資安疑慮,就很難進一步提升辦卡率。

上路一年內接連出包
實際上,民眾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日本政府原本預訂 2021年春季就要讓「My Number晶片卡」新增健保卡功能,但卻發現約有 3萬名民眾的健保資料和「個人身分證字號My Number」對不起來,才不得不延後上路。實際上路之後,也曾發生過因為登錄資料時出了問題,可以讀取到陌生人藥歷資料的狀況。
這一年來更大的問題是,日本政府在今年 4月推出「My Number健保卡加成(マイナ保険証加算)」制度,也就是你用「My Number晶片卡」當健保卡看診,要負擔更高的費用。雖然厚生勞動省在短短 2個月內立刻取消這個制度,但很多患者根本不知道也沒注意到,自己那時候莫名其妙負擔更高的醫藥費。

駕照及其他功能

說了這麼多,「My Number晶片卡」當初規劃的功能當然不是只有健保IC卡,原本應該要搶在健保IC卡之前開通的附加功能,是要將駕照併入「My Number晶片卡」。不過目前因為卡在警察廳方面的作業問題,是不是能如預期,在 2025年3月底前將駕照資訊整合到「My Number晶片卡」裡面,還是一個問號。
駕照方面目前比較確定的是,目前持有黃金駕照(ゴールドカード)的優良駕駛需要換發駕照時,可以選擇線上講習課程。預定從 2023年度起,將陸續在部分地方政府開放讓一般駕駛換發駕照時,也能選擇參加線上講習課程。
此外,河野太郎本次記者會還有一個重大宣布:那就是從明年 5月11日起,Android手機用戶可以搭載「My Number晶片卡」的功能,直接讓手機變「My Number晶片卡」,就不用隨身攜帶IC晶片卡。
不過這個説法是有點誇大。根據科技媒體《IT Media》的整理,目前Google Play和Apple Store都有一個叫做「マイナポータル(My Port)」的應用程式,不過應用程式版可以做的事情比網頁版的「マイナポータルMy naportal)」少很多。河野太郎的說法,其實就只是把以前只能透過網頁版才能申請的公家電子文件,以後透過Android的手機版也可以辦到。雖然iPhone用戶還需要再等等,但也不用太羨慕Android手機,因為太舊的Android手機(沒有NFC Type B通訊功能及搭載GP-SE元件)也不能用。
本文同步刊載於 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張郁婕(CHANG, Yu-Chie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