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迴圈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Photo by Tine Ivanič on Unsplash
每個人不論在生活上、工作上都存在著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習慣迴圈,小則如每天的生活習慣(起床、刷牙、洗臉、吃飯…),大則如思考的習慣、情緒的反應、工作的態度…等,這些習慣迴圈有些是能幫助個人更好的,但也有許多是會影響個人的生命、工作…,所以保持覺察性,並時時檢視自己的習慣迴圈,就變得非常重要。
在去年開始承接了越來越多的工作後,工作壓力快速累積,一時之間還未覺察到,也就在這樣的壓力下出現了身體與心理的變化,無形中形成了一個習慣迴圈
上班→大量工作→無法完成→降低工作品質以求完成→無法達到自我要求標準→壓力增加→情緒低落→飲食不正常→胃出現問題→就醫吃藥→上班
而以上這個迴圈就對自己造成身心上極大的壓力與傷害,所幸此迴圈,在形成不久之後便被覺察,此時便有機會開始思考如何改變這一個迴圈。
改變一個迴圈看似不容易,其實也很簡單,我們不用想著要全部翻新一次,只需要在迴圈中找到一個自己可以掌控、決定,最容易突破、調整的點,進行移動即可,所以在上述的迴圈中就先找出自己能掌控的部分
1.調降自我標準要求
2.保持飲食專注力(不邊吃飯邊做事或想事情)
3.下班後找一些自己喜歡的事來做,提高情緒度
以上三點又以第2、3點較為容易,所以以此為突破口,吃飯就是好好品嘗飯菜,知道自己今天每一口吃了什麼、味道如何、自己喜不喜歡…,假日到農場做著農務,將精神及專注力放在當下的作業,如除草、種菜、搬木頭、挖土…,讓自己在這一個當下先脫離工作上的一切(包括思考公事)。
如此執行一段時間後便有了另一個迴圈出現,工作當然還是存在,壓力當然還是需每天面對,但能知道自己在面對大量工作及壓力下,思維已經不同,原本100分的要求調整到90分(其實別人也還是覺得我們做得很好),有些作業懂得請人協助(所幸平常已有培養良好互助的人際關係)。
在新迴圈的運作下,自己身心有時間空了出來,也就更有能力看著這個迴圈是否還有改善空間,思考、辯證能力恢復了,此時就能再針對自己的職涯發展進行思考與規劃,在一切思考、安排妥當之後便找了新工作,離開了原有的環境,往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在迴圈的調整中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一切衡量標準都須回歸自己身上,這樣做有沒有比較自在、輕鬆、愉悅、活得更像自己,如果有那就對了,每個人的決定與作法都會因自身需求與成長環境而不同,所以也不需太過在意他人想法(當然也勿去批判別人的決定),只要確定過程中自己是保有理性的思考與辯證即可,當然有可能犯錯,因為這也是學習的一部分,錯了改過來就好,重點是在這過程中我們是否有學到一些東西,能作為下次的參考與決策依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在自己漫長的自我成長道路上,經驗了自我覺察與接納、珍愛自己,一路以來跌跌撞撞,所幸有導師指引與夥伴相伴,讓人生道路慢慢地平順與廣闊,自己經驗過最谷底的黑暗,也經歷過從谷底往上爬的艱辛,願藉由分享生命經驗來陪伴正在從谷底往上爬的朋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承擔責任與獨裁專制只在一線之隔,而這條線應該就在於將勇氣用在哪裡
『黃金圈』理論也是能有效協助思考職涯規劃,為自己釐清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要如何做?為什麼要做?
職場與職涯,二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不應為了其中之一而忽略甚或拋棄了另一個
“當責”是每家公司都期待主管、人員所需具備的一種態度,但何謂“當責”呢?
找到有興趣的工作或是從工作中找到興趣,感覺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不過不管先後順序為何,二者皆需投入自己的時間與專注,經過努力的過程從而獲得甜美的果實
每個在職場上努力奮鬥的人都希望遇見一位能識自己這匹千里馬的貴人,希望能遇到一位賞識自己能力的人,然後在職場上可以得到提拔、晉升,進入人生勝利組
承擔責任與獨裁專制只在一線之隔,而這條線應該就在於將勇氣用在哪裡
『黃金圈』理論也是能有效協助思考職涯規劃,為自己釐清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要如何做?為什麼要做?
職場與職涯,二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不應為了其中之一而忽略甚或拋棄了另一個
“當責”是每家公司都期待主管、人員所需具備的一種態度,但何謂“當責”呢?
找到有興趣的工作或是從工作中找到興趣,感覺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不過不管先後順序為何,二者皆需投入自己的時間與專注,經過努力的過程從而獲得甜美的果實
每個在職場上努力奮鬥的人都希望遇見一位能識自己這匹千里馬的貴人,希望能遇到一位賞識自己能力的人,然後在職場上可以得到提拔、晉升,進入人生勝利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戒除焦慮和不良習慣的具體步驟,強調了覺察和好奇心在過程中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的「習慣迴圈」模型,包括觸發、行為和獎勵,是理解如何打破不良習慣的關鍵。透過專注當下感受、感恩和不批判的態度,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更新獎勵資訊,並尋找內在的潛力和機會,最終達到戒除習慣的成功。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焦慮與負向情緒往往成為一種習慣循環,本文介紹一本《鬆綁焦慮習慣》的書,作者提及了習慣迴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覺察、更新獎勵價值以及好奇心、慈愛來打破習慣循環。文章內容包含了由觸發點、行為和獎勵組成的習慣迴圈,並強調了專注當下的重要性。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而且可能對想要改善情緒狀態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某些習慣對我們的影響力遠超過其他,這些習慣被稱作「核心習慣」。《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作者Charles Duhigg指出「核心習慣」的行為模式,在重塑商業運作和個人生活方式上具有顯著的力量。透過核心習慣所引發一連串的行為改變,逐漸地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在從原本固定規律的工作模式,轉變成要可以較為自由掌控的模式,而且再也不用每年去體檢、體能檢測,因為如此在健康層面上就需要更多自我要求!能夠健康三要素(飲食、睡眠、適度鍛煉)去努力,去成就在好的狀態中,而要如何去維持良好的生活管理就是一門值得省思的課題。畢竟不管從事什麼職業的人生目標...
Thumbnail
男人困境 38 要對抗混亂的生活,你需要建立習慣系統   有的人很難建立習慣,甚至生活一團亂,是因為沒有固定行程的概念。   多數人能夠固定的行為通常為上班與睡覺兩者,而剩下的三成時間才是自己能掌控的,大約是 4~7 小時不等。   如果你每次習慣下班後在找有什麼事可以做,那往往都會飄向
Thumbnail
在日常中,常有重複性相當高的事情,不斷地重複在做,重複的事做久就會慢慢變成是一個習慣,這個習慣就會讓人下意識地完成一些事情。 習慣是一種自動化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在重複進行的過程中變得固定且容易自動化。 在Python程式語言中,for迴圈就類似這種概念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戒除焦慮和不良習慣的具體步驟,強調了覺察和好奇心在過程中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的「習慣迴圈」模型,包括觸發、行為和獎勵,是理解如何打破不良習慣的關鍵。透過專注當下感受、感恩和不批判的態度,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更新獎勵資訊,並尋找內在的潛力和機會,最終達到戒除習慣的成功。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焦慮與負向情緒往往成為一種習慣循環,本文介紹一本《鬆綁焦慮習慣》的書,作者提及了習慣迴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覺察、更新獎勵價值以及好奇心、慈愛來打破習慣循環。文章內容包含了由觸發點、行為和獎勵組成的習慣迴圈,並強調了專注當下的重要性。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而且可能對想要改善情緒狀態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某些習慣對我們的影響力遠超過其他,這些習慣被稱作「核心習慣」。《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作者Charles Duhigg指出「核心習慣」的行為模式,在重塑商業運作和個人生活方式上具有顯著的力量。透過核心習慣所引發一連串的行為改變,逐漸地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在從原本固定規律的工作模式,轉變成要可以較為自由掌控的模式,而且再也不用每年去體檢、體能檢測,因為如此在健康層面上就需要更多自我要求!能夠健康三要素(飲食、睡眠、適度鍛煉)去努力,去成就在好的狀態中,而要如何去維持良好的生活管理就是一門值得省思的課題。畢竟不管從事什麼職業的人生目標...
Thumbnail
男人困境 38 要對抗混亂的生活,你需要建立習慣系統   有的人很難建立習慣,甚至生活一團亂,是因為沒有固定行程的概念。   多數人能夠固定的行為通常為上班與睡覺兩者,而剩下的三成時間才是自己能掌控的,大約是 4~7 小時不等。   如果你每次習慣下班後在找有什麼事可以做,那往往都會飄向
Thumbnail
在日常中,常有重複性相當高的事情,不斷地重複在做,重複的事做久就會慢慢變成是一個習慣,這個習慣就會讓人下意識地完成一些事情。 習慣是一種自動化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在重複進行的過程中變得固定且容易自動化。 在Python程式語言中,for迴圈就類似這種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