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自己的【負】迴圈,讓自己可以再度出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記得以前學系統理論的時候,
學習到迴圈的時候,有分成正迴圈負迴圈
簡單來說正迴圈慢慢變大負迴圈慢慢變小
但是應用在人的工作或是生活上
最怕遇到【負迴圈的狀況】。
自己工作上還真的遇上,
更沒想到的是自己陷入了負迴圈的狀況。
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狀況,
工作很累,壓力大這時候就會有抒發管道,
有些人可能會去狂購物,狂運動,但是我卻是去
大吃大喝吃大餐
這時候問題來了,因為飲食過度,熱量過度…
之後變成
身體變差/體重增加】導致自己的抵抗力變弱。
後面變成常常【身體不舒服,或是生病】。
每次生病的時候就會像說自己不能大吃大喝,要節制。
可是身體好了之後工作壓力大又來紓壓大吃大喝。
後面進入一個負迴圈的循環…
直到我下定決心,《開始運動,開始節制飲食》,才真的【打破這個負迴圈】。
負迴圈
其實真實人生裡面很多的負迴圈,只是大家沒有自覺或是發現。
像是:賺錢-->月光族--->賺錢--->月光族
工作了好多年,卻是〔沒有存到錢〕,〔存款簿還是少少百元〕。
你身旁的朋友或是家人甚至你自己有沒有這樣負迴圈的例子呢?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0會員
82內容數
學校不會學到的東西,真正去受傷之後才有的覺悟,更多的是人生,職場生存術。將自己18年來在頂尖世界級IC設計公司的經驗,及負責眾多知名的客戶SONY, Microsoft , Philips, Panasonic, BBK, Samsung, LG , Sanyo , 等十幾家客戶等寶貴經驗匯集成的職場和生活小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dor Ch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次要來談一談低薪的影響!! 清朝時期和邦額的著作《夜譚隨錄》: 濟南某富翁,性極慳吝, 鄉人號之為'鐵公雞',謂一毛不拔也。 近五旬無子,議納妾, 價欲極廉,而又欲至美。 眾笑曰:翁所謂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也。 看起來以前就有類似【慣老闆】例子 有些老闆的想法, 我就是要 cost down
現代文明,人與人之間距離更疏遠。 很多時候,人人常常【自掃門前雪】, 加上有一陣子【碰瓷事件】, 更是讓大家將伸出去的手收了回來。 之前有過一個印象非常深刻的新聞事件, 一位老太太不知道什麼原因跌倒在馬路旁, 並且唉聲連連…… 一些路人走過去似乎冷漠以待, 過了一陣子沒人搭理。 此時有位年輕人跑過去
很多人總覺得自己佔便宜, 實際你是消耗自己的生命。 有許多人總是花很多時間在【蠅頭小利】上面, 看似很划算, 但是花了幾個小時卻只省了幾十元, 這樣其實在消耗自己的生命。
大家有沒有發現,周邊有存在一種人,三不五時就是在抱怨, 好像人生就只有抱怨這件事。 我曾經在公司上面遇過類似的人, 每天不是一直抱怨一些小事情,或是小題大作。 不然就是跟合作的一些同仁,一直吹毛求疵, 一直說別人都做不好。
很多的時候,大家都會認為一些成功者,都是很聰明的。【其實不然】。 阿里巴巴的創辦人馬雲,算是一位特別傳奇人物。 其中馬雲高中畢業,參加第一次高考(大學入學考試),大家應該不敢相信其中數學考了1分。
一般來說,人們遇到一些重大事故,大部分會比較悲觀, 覺得人生是黑白的,看不到周遭其實充滿了各種顏色。 其實,如果你接觸的人夠多,再加上遇到敢講的人。 你會發現到原來 『家家有本難念經』 『人人有苦難說出』
這次要來談一談低薪的影響!! 清朝時期和邦額的著作《夜譚隨錄》: 濟南某富翁,性極慳吝, 鄉人號之為'鐵公雞',謂一毛不拔也。 近五旬無子,議納妾, 價欲極廉,而又欲至美。 眾笑曰:翁所謂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也。 看起來以前就有類似【慣老闆】例子 有些老闆的想法, 我就是要 cost down
現代文明,人與人之間距離更疏遠。 很多時候,人人常常【自掃門前雪】, 加上有一陣子【碰瓷事件】, 更是讓大家將伸出去的手收了回來。 之前有過一個印象非常深刻的新聞事件, 一位老太太不知道什麼原因跌倒在馬路旁, 並且唉聲連連…… 一些路人走過去似乎冷漠以待, 過了一陣子沒人搭理。 此時有位年輕人跑過去
很多人總覺得自己佔便宜, 實際你是消耗自己的生命。 有許多人總是花很多時間在【蠅頭小利】上面, 看似很划算, 但是花了幾個小時卻只省了幾十元, 這樣其實在消耗自己的生命。
大家有沒有發現,周邊有存在一種人,三不五時就是在抱怨, 好像人生就只有抱怨這件事。 我曾經在公司上面遇過類似的人, 每天不是一直抱怨一些小事情,或是小題大作。 不然就是跟合作的一些同仁,一直吹毛求疵, 一直說別人都做不好。
很多的時候,大家都會認為一些成功者,都是很聰明的。【其實不然】。 阿里巴巴的創辦人馬雲,算是一位特別傳奇人物。 其中馬雲高中畢業,參加第一次高考(大學入學考試),大家應該不敢相信其中數學考了1分。
一般來說,人們遇到一些重大事故,大部分會比較悲觀, 覺得人生是黑白的,看不到周遭其實充滿了各種顏色。 其實,如果你接觸的人夠多,再加上遇到敢講的人。 你會發現到原來 『家家有本難念經』 『人人有苦難說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活上很多時候感到停滯不前,我們會萌生出是否該「跳脫舒適圈」的急迫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該怎麼評估新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跳脫舒適圈,還是只是為跳而跳呢?
Thumbnail
「跳出舒適圈」這個詞,在前幾年很像口號一樣 我也曾經在這裡面一直打轉過 那時候的我一直拼命地 改變東 改變西 好像拼命得要跳脫那個也許本來就不存在的框架 直到後來我才發現 原來我的舒適圈是『一直改變』 所以如果我要跳出舒適圈 那不就等於『什麼都別做』
Thumbnail
能量這件事現在似乎變得很流行,我想你一定和我一樣很好奇,什麼是能量,看不見又摸不著,真的會有這種事嗎?而且我也一直在想很多事,怎都不像別人說的,什麼心想事成,其實當我了解能量之後才發現要心想事成,是有很多訣竅的,要做到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因為人生總是有很多的不如意,你不可能一直維持好正
內耗,是一個現代詞語,指一個人反覆陷在內心的漩渦裡。內耗型的人,有大部分也是高敏感型人,他們的情緒較為敏感,對事情和情緒的解讀稍微更多一點。內耗的人,很容易被環境事情和負面情緒影響,內心的小劇場豐富,會對過去的事情反覆糾結,也會預設未來,反覆演習。
Thumbnail
現代人因工作壓力大,透過網路購物所獲得的「片刻」舒壓,似乎也不算是個好方法。當隔個月看到卡費帳單上金額的那一瞬間,壓力又隨即上漲,莫名的恐懼再次浮現,腦海立刻閃過:「我要更努力工作、賺錢!」這樣其實只是惡性循環,並沒有改變任何事,對吧?所以告訴我們三個值得我們留意之處。
方格子休耕的這半年,我認真地上班、生活,同時開始觀察、適應職場的各種甘苦。 一個月前,我和S說:「如果生命有低潮,那這半年或許是我近年來生命的低潮吧。」 過程中曾有的迷惘、徬徨、無助、不安,以及有時仍舊對強調比較、競爭的「社會縮影」感到排斥的複雜心情,後期時常將我捲進情緒黑洞裡。 「我不開心。
Thumbnail
在我的顯化班裡,許多同學都提到他們因為負債而感到壓力重重,覺得生活完全失控。但你們知道嗎🤔,問題其實出現在更早之前。其實,是你的生活一開始就變得混亂,這才讓你感到匱乏,最終導致了負債。
許久沒寫文了,想不出甚麼開場白,趁著最近人生的波動期,加減寫寫關於我的精神科工作和身心靈學習的過程,事實上走在科學跟靈性的兩邊,摩擦的途中還是有很多矛盾的。 先說,我覺得我的工作,是在陽光稀微的地方,盡量找陽光,所以曾經有陣子我常說,就當作是心理的感冒,感冒了就要吃藥,然後好好養著。如果把這種不會
你曾陷在負面漩渦中,難以自拔? 你曾鑽牛角尖,重複思考無法改變的事? 你曾輾轉反側,焦心憂慮於未知的答案? 別總是把情緒低潮推給水逆、賀爾蒙作祟 你要做的事是認清負面思考的影響與運用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不是付出不好,做某件事不好, 而是你的付出和做事,在頭腦的應該與內心的感受之間,失去平衡了, 所以你感到不開心、不舒服、沒有喜悅感, 你可能拒絕再付出,或者干脆不做了, 這些都是極端,是長期失衡的結果。 練習覺察,設定界線, 去找到在付出、在做的同時,內心是舒服的, 當你設定了這樣的內在界線,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活上很多時候感到停滯不前,我們會萌生出是否該「跳脫舒適圈」的急迫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該怎麼評估新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跳脫舒適圈,還是只是為跳而跳呢?
Thumbnail
「跳出舒適圈」這個詞,在前幾年很像口號一樣 我也曾經在這裡面一直打轉過 那時候的我一直拼命地 改變東 改變西 好像拼命得要跳脫那個也許本來就不存在的框架 直到後來我才發現 原來我的舒適圈是『一直改變』 所以如果我要跳出舒適圈 那不就等於『什麼都別做』
Thumbnail
能量這件事現在似乎變得很流行,我想你一定和我一樣很好奇,什麼是能量,看不見又摸不著,真的會有這種事嗎?而且我也一直在想很多事,怎都不像別人說的,什麼心想事成,其實當我了解能量之後才發現要心想事成,是有很多訣竅的,要做到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因為人生總是有很多的不如意,你不可能一直維持好正
內耗,是一個現代詞語,指一個人反覆陷在內心的漩渦裡。內耗型的人,有大部分也是高敏感型人,他們的情緒較為敏感,對事情和情緒的解讀稍微更多一點。內耗的人,很容易被環境事情和負面情緒影響,內心的小劇場豐富,會對過去的事情反覆糾結,也會預設未來,反覆演習。
Thumbnail
現代人因工作壓力大,透過網路購物所獲得的「片刻」舒壓,似乎也不算是個好方法。當隔個月看到卡費帳單上金額的那一瞬間,壓力又隨即上漲,莫名的恐懼再次浮現,腦海立刻閃過:「我要更努力工作、賺錢!」這樣其實只是惡性循環,並沒有改變任何事,對吧?所以告訴我們三個值得我們留意之處。
方格子休耕的這半年,我認真地上班、生活,同時開始觀察、適應職場的各種甘苦。 一個月前,我和S說:「如果生命有低潮,那這半年或許是我近年來生命的低潮吧。」 過程中曾有的迷惘、徬徨、無助、不安,以及有時仍舊對強調比較、競爭的「社會縮影」感到排斥的複雜心情,後期時常將我捲進情緒黑洞裡。 「我不開心。
Thumbnail
在我的顯化班裡,許多同學都提到他們因為負債而感到壓力重重,覺得生活完全失控。但你們知道嗎🤔,問題其實出現在更早之前。其實,是你的生活一開始就變得混亂,這才讓你感到匱乏,最終導致了負債。
許久沒寫文了,想不出甚麼開場白,趁著最近人生的波動期,加減寫寫關於我的精神科工作和身心靈學習的過程,事實上走在科學跟靈性的兩邊,摩擦的途中還是有很多矛盾的。 先說,我覺得我的工作,是在陽光稀微的地方,盡量找陽光,所以曾經有陣子我常說,就當作是心理的感冒,感冒了就要吃藥,然後好好養著。如果把這種不會
你曾陷在負面漩渦中,難以自拔? 你曾鑽牛角尖,重複思考無法改變的事? 你曾輾轉反側,焦心憂慮於未知的答案? 別總是把情緒低潮推給水逆、賀爾蒙作祟 你要做的事是認清負面思考的影響與運用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不是付出不好,做某件事不好, 而是你的付出和做事,在頭腦的應該與內心的感受之間,失去平衡了, 所以你感到不開心、不舒服、沒有喜悅感, 你可能拒絕再付出,或者干脆不做了, 這些都是極端,是長期失衡的結果。 練習覺察,設定界線, 去找到在付出、在做的同時,內心是舒服的, 當你設定了這樣的內在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