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思維】開立課程與團體前需具備的三大思維|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心理師往往擁有很多的隱性知識,還沒傳遞出去便開始想要舉辦一些團體,開一些課程。然而,這卻可能造成別人不認識這個人,卻要別人花時間、花錢來賭他是會作團體或是會上課的人。這樣一個課程或是團體,很容易就因為沒有客戶宣告失敗,努力那麼久也無法讓人知道非常的可惜。
我曾經去一個講師說明會,會中這個講師雖然說了很多道理,也談了很多自己曾經有過在哪裡服務的經驗,要價幾萬元的課程,就一堂說明會是無法讓人相信這個人的能力,所以現場即使有打折,後來還是沒有人願意刷卡,買他的課程,原因就在於他沒有降低了解他能力的門檻(增加信任),這些降低了解能力的門檻增加信任感的資訊包括:書籍、文章、youtube、還是podcast,都是將知識轉化成有形的看得見的內容,後續才有可能有人願意跟著你學習。
有些人或許有著炒短線的心態,賺一筆就離手,有這樣的心態實在不適合做個人品牌,因為做品牌的每一個舉動都需要事先規劃,需要看的是長期、大局,而非短期獲利,如此經營很容易讓自己出現汙點,未來就翻不了身了。
受眾也就是學員,若沒有適當的知識轉化,讓他們知道講師的能力與程度,勢必很不容易讓他人信服,參加這個團體或課程。所以知識轉化便很重要了,如何呈現出內容,這些內容其實便是學員評估的標準。
圖片|來源

1、能力不同會有不同的呈現方式

分別有幾個層次,初階的新手是直接找資料,自己整理出來,用這個方式的表現可以想到的是剛畢業的學生,如同撰寫碩士論文,每一個論述都有文獻作為依據,內容非常的僵硬,也不會描繪出自己太多的想法,深怕出錯,以致於無法接地氣。而進階的人則是可能用理論加上實務,常出現一個案例使用一、兩個理論,這樣的內容常出現在工作幾年後的心理師身上,經驗不太多,每個個案常會用幾種自己熟悉的處理方式,以致於不容易應用到其他不同的場景。最後一種則是高手模式,已經能把不同的理論整合在一個個案身上,取用不同理論的優勢去幫助一個個案,我曾經遇到一個督導,修習過許多不同的門派的治療法,後來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模式。他不僅會不同的治療方法,還熟悉策略,知道何時用什麼是有效的。
整體觀察起來,就課程或團體內容便可以了解一個心理師的能力如何。在此可能會有人問,一個學員還沒上課,怎麼知道心理師的能力呢?其實這就是心理師平時的知識轉化到哪裡—媒體內容、網路足跡,這些就是表現你的能力之所在了。

2、講師必須要有實務經驗

我們都常常看到按照資料、書本內容宣讀的講師(請參考:為什麼辦免費的講座,無法增加你的客源),卻不能夠解決學員的問題,否則盡是書本或網路上找到的東西,一方面會讓人覺得我自己找就好了,這些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就可以做的事,就會讓人覺得不值錢,便很容易被視為低價講師;另一方面,則在於如果不能解決學員的問題,為何要來聽你的演講呢?為什麼經常在文章提到講師最好有幾年的相關工作經驗,才能從個案中萃取出學員所需要的能力(請參考:心理師的工作經驗萃取產出)。

3、對心理師心理的信任

除了上述兩點對於工作能力的信任,對心理師心理的信任更是重要。多數心理師常會要處理私密、不方便顯露在別人眼前的問題,就像家暴、上癮、夫妻關係、自己的脆弱問題等,這些需要建立高度深層信任感,才有可能進入你的課程,加入你的團體。作為心理師的我們如何鋪陳信任感,也就是透過上述的知識轉化,在過程中讓受眾知道你的同理、細緻、傾聽的協助個案的方式,才有可能建立更深層的心理信任度。
透過知識的轉化成為不同類型的資訊,可幫助受眾容易取得譬如:有人喜歡用聽的,有人則喜歡用閱讀的;適時的取得,有人期望獨處的時候閱讀相關資訊,有人則要在搭捷運時沉浸式聆聽,這些都也有助於更容易的建立起信任感。所以信任感在課程/團體開設前便需要長期的經營,並非倉促成軍可以做得好的。
臉書搜尋【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思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2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初入職場的人常常都會想要一個穩定的工作,什麼是穩定?也就是儘量不要有任何的改變,包括職位上、工作內容上,對某些人而言,舒適圈過久了,會讓自己捨不得那些「沉沒成本」,也就是努力了那麼多年,放棄那麼多年在這個位置上累積的人脈、公司對我那麼好、我還等著這家公司領退休金!呆得越久,在社會上競爭力越少...
所以你在自己的部落格或是臉書裡到底寫甚麼?那些訊息是你的受眾需要的? 哪些訊息是你的受眾所遇到的困境? 這些往往都左右了受眾對你的信任感,千萬別小看這些內容,持續累積下去,你就會讓人看到。
以往還在醫院的經驗,當時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構思自己的課程或講座內容,我也曾經以多數心理師會的內容,憂鬱,正念,自我情緒調適,常見的講題作為題目。然而,用這些題目作為講題會遇到一些缺點: 由於題目單一,所以一般能接的講座時間不會太長,如果太長就會開始往深度去講。如果應用在課程設計中...
過去的文章中,我常常提醒時間成本的重要,投入的任何心力都與自己的未來有關。在任何決定之前要先調查好市場,定位,切入點,這些不是馬上到位的,所以更需要花時間去考量。在做個人品牌之前,我還在醫院,覺得我離開之後應該只有高齡者心理我比較在行,但還是膽怯,膽怯的是未知的未來,出去以後除了這個我還能做甚麼?
我們剛畢業的時候,很期待找到工作,所以會以幾件事情作為選擇的依據,包括距離家裡的遠近,薪水是否足夠,公司的名氣大小等,不少人因為有了這些好處,就一直待在同樣的工作上十幾年,只要工作穩定,公司沒倒,就繼續做,甚至想呆到退休...
本文重點: 1、4種不同設立治療所的模式。 2、設立治療所與設立醫院的差異。
初入職場的人常常都會想要一個穩定的工作,什麼是穩定?也就是儘量不要有任何的改變,包括職位上、工作內容上,對某些人而言,舒適圈過久了,會讓自己捨不得那些「沉沒成本」,也就是努力了那麼多年,放棄那麼多年在這個位置上累積的人脈、公司對我那麼好、我還等著這家公司領退休金!呆得越久,在社會上競爭力越少...
所以你在自己的部落格或是臉書裡到底寫甚麼?那些訊息是你的受眾需要的? 哪些訊息是你的受眾所遇到的困境? 這些往往都左右了受眾對你的信任感,千萬別小看這些內容,持續累積下去,你就會讓人看到。
以往還在醫院的經驗,當時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構思自己的課程或講座內容,我也曾經以多數心理師會的內容,憂鬱,正念,自我情緒調適,常見的講題作為題目。然而,用這些題目作為講題會遇到一些缺點: 由於題目單一,所以一般能接的講座時間不會太長,如果太長就會開始往深度去講。如果應用在課程設計中...
過去的文章中,我常常提醒時間成本的重要,投入的任何心力都與自己的未來有關。在任何決定之前要先調查好市場,定位,切入點,這些不是馬上到位的,所以更需要花時間去考量。在做個人品牌之前,我還在醫院,覺得我離開之後應該只有高齡者心理我比較在行,但還是膽怯,膽怯的是未知的未來,出去以後除了這個我還能做甚麼?
我們剛畢業的時候,很期待找到工作,所以會以幾件事情作為選擇的依據,包括距離家裡的遠近,薪水是否足夠,公司的名氣大小等,不少人因為有了這些好處,就一直待在同樣的工作上十幾年,只要工作穩定,公司沒倒,就繼續做,甚至想呆到退休...
本文重點: 1、4種不同設立治療所的模式。 2、設立治療所與設立醫院的差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繼上一篇分享兩年來備考的心路歷程後,這一篇主要分享個人資料準備及撰寫的方法。在開始前想先邀請大家把以這句話放在心中,並在準備備審資料這段期間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總是會有新想法產生、有地方需要修改,絕對沒有完美的狀態。」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演講?怎麼可能?!我耶⋯⋯」 去年底,我收到來自台中大屯扶輪青年服務社社長的訊息。 他看見了我在網路上分享的文章,覺得我的堅持精神令人佩服, 想邀請我到社團分享自己的經驗。這對我來說真是莫大的榮幸! 不過,當我收到邀約時,第一反應是拒絕。 因為我打從心裡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教別人,也沒有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學習助人技巧時,我們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吸收大量知識,對某些學派很感興趣,另一種是對所學內容感興趣,但進入晤談情境中很害怕。這其中的誤區有三種,包括學派過早應用、無法找到心理師的位置、以及忽略基本功。這些誤區都可以透過學習避免。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心理師跨領域學習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以及晤談技巧,從事心理領域的人士必須花時間學習新的領域語言和技巧,以備面對不同的個案挑戰。
Thumbnail
從小對於心理學懷著一份好奇又崇敬的心理,夢想著有一天也能成為心理師 ,無奈學習成績與心理師的距離實在遙遠,只好放棄心中的夢想。 遇到如萍:一位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才知道要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不僅要取得研究所碩士學位外,且要正式通過嚴格的國家高考取得證照資格,才能成為正式的諮商心理師。
Thumbnail
沙龍房間導覽 德意志黑眼圈沙龍分享的內容包括德國生活、戀愛感情、閱讀及創作。 ➡️對德國生活、社會現況有興趣 👉 德國大小事 ➡️想知道怎麼調整戀愛思維、打造戀愛體質 👉 感情教練 往下拉閱讀感情教練詳細介紹 👇 ➡️聊聊AI繪圖運用和創作電子書上架通路 👉 AI輔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繼上一篇分享兩年來備考的心路歷程後,這一篇主要分享個人資料準備及撰寫的方法。在開始前想先邀請大家把以這句話放在心中,並在準備備審資料這段期間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總是會有新想法產生、有地方需要修改,絕對沒有完美的狀態。」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演講?怎麼可能?!我耶⋯⋯」 去年底,我收到來自台中大屯扶輪青年服務社社長的訊息。 他看見了我在網路上分享的文章,覺得我的堅持精神令人佩服, 想邀請我到社團分享自己的經驗。這對我來說真是莫大的榮幸! 不過,當我收到邀約時,第一反應是拒絕。 因為我打從心裡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教別人,也沒有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學習助人技巧時,我們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吸收大量知識,對某些學派很感興趣,另一種是對所學內容感興趣,但進入晤談情境中很害怕。這其中的誤區有三種,包括學派過早應用、無法找到心理師的位置、以及忽略基本功。這些誤區都可以透過學習避免。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心理師跨領域學習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以及晤談技巧,從事心理領域的人士必須花時間學習新的領域語言和技巧,以備面對不同的個案挑戰。
Thumbnail
從小對於心理學懷著一份好奇又崇敬的心理,夢想著有一天也能成為心理師 ,無奈學習成績與心理師的距離實在遙遠,只好放棄心中的夢想。 遇到如萍:一位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才知道要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不僅要取得研究所碩士學位外,且要正式通過嚴格的國家高考取得證照資格,才能成為正式的諮商心理師。
Thumbnail
沙龍房間導覽 德意志黑眼圈沙龍分享的內容包括德國生活、戀愛感情、閱讀及創作。 ➡️對德國生活、社會現況有興趣 👉 德國大小事 ➡️想知道怎麼調整戀愛思維、打造戀愛體質 👉 感情教練 往下拉閱讀感情教練詳細介紹 👇 ➡️聊聊AI繪圖運用和創作電子書上架通路 👉 AI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