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案頭書: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案頭書: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這次旅行,深刻體認到這句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生,無法避開的喜樂與變數,上天都安排天使在旁,只要妳細心與態度謙卑,就會發覺。
一切都是緣分,即使是跟一本書,一切的智慧與理解早都準備好在那裡,緣到了,閱讀就只是最後的臨門一腳。
【你如何衡量你的生命?】和【不再試著修補生命】,這兩本書名就這樣撞進我眼眸。
這兩本書內容竟然道盡了我這幾個月,內心、情感與思緒的轉折。
真是,太奇妙,太美好的安排了。
讀完【不再試著修補生命】,激動的思緒一時無法化為文字,先放一旁,繼續閱讀【你如何衡量你的生命?】。
連續數個晚上都埋進這本書裡。內容實在是非常精彩,正中我擅長且長期關注的方向,有管理面、人性面、策略規劃面、職場高中低階不同的觀點,還有近期開始關心的信仰。
【你如何衡量你的生命?】書名,已是整本書內容的關鍵句,且既是疑問句,也是結尾句。
人的一生,每天都在做抉擇與決定,不管那個腳印,都是在形成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過去的累積造就了現在的樣子,那未來,又會是什麼樣子的自己?
我深受【Little Woman】影響,不想跟書中姑婆那樣難相處,讓人不想親近的孤傲。於是會想成為一位和善親切,好配合,無太多意見的家人。
我的百年之後,想讓晚輩知道,在工作上、朋友裡,我是清廉、客觀、公正、善良且講道理的人。
看起來設想得不少,直到看了這書,方明瞭,還很不足。
哪裡不足?不夠?
原來,這些目標裡面,沒有『我』,『沒有我自己的期盼與希望』。
以為是自己無冀無求,真相應該是對自己沒有盼望,也就沒有要求。
當不知道要什麼,就只能跟著別人,以為是共享目標的達成,可那裏面,沒有一絲是自己的意念。
也就會常感覺到自己像是插花的,只是旁觀者,只是過客。
我的第三人生,就是想跟Christensen教授說的這樣,『每天早晨一睜開眼睛,為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欣喜。』
教授說,『飛行真正的突破不是知道如何做出更好的翅膀或使用更多的羽毛』,真正要研究的是理論,好的理論可幫助分類、解釋,更可預測未來,要懂得利用理論,不斷思考這個問題,就可知道,若依那個理論,會有什麼結果。
在旅行途中,仍在找尋新工作機會,因對安全感的渴望更勝以往了。卻在進入求職公司大門的瞬間,恐慌和懼怕竟然自心底深處竄出。這樣的心理和情緒變化,始料未及。
原本連自己都以為我是眷戀職場,離不開的。一場颶風,幾日海上的飄蕩,確診的不安,就這樣一天一點,一次一些得洗滌了我對未來的想望。
現在可以確認了,職場已是我無法再踏入的地方。
再會了,我那強大氣勢的職場人生。結束了。
「我的第三人生」是我給自己現階段的名稱定義,我認為,孩童和學生時代是我的第一人生,學校畢業,進入職場,我的第二人生就這樣翻滾了20多年。
走出了第二,當然,也就踏進了第三。
第三人生,不是退休階段,除了還是需要有收入,最主要考量是需要與外界接觸。
與我差不多同齡的朋友都還在職場工作,所以得注意,別讓自己和社群脫軌了。
我想要的第三人生,是生活。
確切明白,宏大的目標太遙遠,照顧好自己,身體及心靈,才是最優先,最必要馬上著手進行的。
人生目的與衡量人生,這麼廣大的範疇,現在還無法思索,不過看完這書,確實有很多想法。
刪除已確定無法繼續的職場,我還能做什麼?
我要的是什麼?要的快樂是什麼?什麼是我的快樂?
我如何會感覺到快樂?快樂是我生活的重心?
若想要快樂,要面對哪些取捨?我有哪些資源可支持快樂?
Christensen教授還特別在Part 3 提到『遠離監獄』,如何100%堅持,謹守承諾與界線,如何跨越「下不為例」的惋惜心情,別輕易妥協,教授說,『有違原則,那就不要猶豫,請立刻回頭,轉身離去。』這樣帥氣的轉身,很水。
讀完這書,讓我著迷這位Christensen教授,很遺憾,他在2020年已因癌症離世。還好,仍能在網路世界裡,看到他的身影,聽到他的聲音,還能看著他的著作,認識這位『溫柔的巨人』。
Clayton M. Christensen教授,這是他於2012年7月18日在TEDx Talks演講的錄影連結:
書名: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你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