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自學生的貼文中看到一個讓人反思的題目
不讀書就等於不學習嗎??
我覺得這個問題給我們極大的反思
在網路上你或許曾經看過這類的文章
在小時候,或許老師家長也告訴你
「你要好好讀書,將來就會有好工作」
「不讀書,未來怎麼辦」
「你不讀書,那你要做什麼?」
「你現在不讀書,你會後悔一輩子」...
但是,我們仔細想想從師長口中講的讀書,其實就是我們在學校要讀的基本學科與升學考試的書本嗎?
在這個世代中,已經不是以前「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世代了。
現在是一個全新數位學習的世代。
讀書只是學習這個大類別的其中一個分類而已。
我們所學的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僅是從書本上學習,還可以從參加過的議題討論、模擬聯合國、工作坊、培訓課程、服務學習、偏鄉志工、比賽、校園大使...這些項目中去學習如何寫企劃、如何團隊分工與單位合作、如何執行能力、如何從討論與交流中去同理與發現大家的想法…。
我們人生可怕的不是沒有讀書,而是沒有「學習」與「不求進步」,書本只是學習的一種媒介,不代表任何學習一定要透過書本。
所以,我不認同不讀書就等於不學習這句話。
當學生說他不想讀書時,我們應該要帶領他去思考、去探索,他喜歡的領域在哪?他喜歡做甚麼?他喜歡學習什麼?並且教他如何規畫這些課程的學習與安排。
有句話說,我們要把對的人放在正確的位子上面。當孩子勇敢去學習去探索他想學習的領域時,已經代表他跨出自主學習的第一步了。
在現今這個社會中,不論教育或是社會我們應當做到「以人為本」以及「教育即生活」(杜威-民主與教育)這兩大目標。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想法,並且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不同。沒有所謂什麼年齡應該做什麼(例如高中生創業…),也沒有所謂年齡,只能擁有什麼能力。當我們在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就應該學習去解決。儘管大人覺得你還小,你沒辦法解決,但是這些都是你成長必經的養分,當你獨自去面對現在正在發生的問題,那才是一個人有所長進的標誌。
所以再次強調,讀書只是學習的一種模式,不讀書不代表不學習,每個人有不同的學習方式與模式,找到孩子正確的道路,才是人生最重要,最有意義的事情。記住,要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社會而活。
參考資料
1.杜威(2019)。民主與教育(二版):教育對民主社會的特別意義。
2.念書當然不是成就的唯一指標,但不愛讀書,不代表不需要學習,反而得更加倍地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