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自聊】轉型正義,到底是對誰正義?

今早看了一篇新聞【內政部重金鼓勵「清除威權象徵」 拆一座兩蔣銅像補助10萬】,讓我陷入一陣思考。
雖然有了長輩在家中強行安裝窗台的經驗後,我可以理解當有人違反你意願強裝你不想要的東西,居處弱勢時即使抗議也能阻擋,然一旦將來有機會握有權勢時,必定會將強加在我身上的東西拆除,這是捍衛界線和重新自主的歷程。
我理解拆除兩蔣銅像的心情也是如此,那是反映對過去威權文化的一種抗議。
但我好奇在我們這一世代,在解嚴後出生的孩子來說,我並沒有深刻被感到壓迫或被威權統治的經驗,拆除權威象徵的銅像,對我們這世代或對我來說這樣的經驗是什麼?
談到銅像,我想起我國小正門口的確有座蔣公銅像,我還在我一年級時曾經看到老師要求進校的學生要先脫帽鞠躬在陸續魚貫地穿過中堂,我當時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的理由,但就傻呼呼地跟著大家做;但這樣的要求似乎在我中年級時,我再也沒有被要求的印象。
我對銅像的感覺僅只記得校園裡流傳了很多蔣公銅像的鬼故事,說銅像底下有死人骨頭。我也記得我心情低落時曾經躲在銅像的後方,和銅像爺爺(對當時我來說感覺是爺爺阿)喃喃自語,我感到我被陪伴了。
因此對我沒有歷史共感壓迫經驗的我來說,拆除銅像對我來說是我很難理解的事,可能會減損我的回憶,或為了拆除而封路,我只感到擾民和厭煩。
或許有些孩子生在家庭有長輩受到威權迫害的經驗,他們對於壓迫、權威的議題更有感;但對我來說,沒有歷史共感的強拆,我感到也是一種壓迫,這與初建造銅像的人的行為其實也沒有兩樣。
這就像是長輩在我家強行加裝窗台,有一天長輩不在我能自立了,我或許會決定移除這長輩權威的痕跡,但我可能遲遲還沒移除,但在我賣掉房子的前一刻,我決定拆窗台,抹除這歷史痕跡,但對房子新買家來說,他可能不能理解,甚至他也許是因為覺得窗台也是他買房子的一部分原因阿。
買賣房子的比喻或許有點牽強,但或許就好比有一天我老了,我的小孩大了,他們很習慣這家中是有窗台的環境,但我卻說阿公阿嬤不在了,我要拆窗台,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不能理解,因為窗台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威脅,孩子反而感到強拆窗台的父母破壞他們的生活環境,但他們沒有置喙的餘地。
或許比起拆除,為拆而拆,我想更需要的是世代之間更深層的撫慰和對話。或許我能和孩子敘述當初這窗台怎麼來的,對父母和孩子各自的意義和感受是什麼,我們能一起討論是否要拆除或保留。
或許哪天孩子跟我說,或我能對孩子說,這樣的壓迫事件再也不會出現在我們彼此生活中,那麼窗台就只是窗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