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家有情緒容易哭泣崩潰或生氣的孩子嗎?調節幼兒情緒從遊戲與生活中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以前覺得生氣時候要人深呼吸緩解情緒,這個方法爛透了。
直到自己成為心理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呼吸來緩解自己與他人緊張、焦慮的心情後,才接受這是一個可以平穩情緒的方法。思考後發現,以前感到生氣時用深呼吸調節情緒方法很爛,並不是深呼吸這方法不好,而是突然要在日常都沒有做過呼吸練習的人,在生氣的當下使用深呼吸方式調節,這樣的方法很無效。
因此要用深呼吸來做為調節情緒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有練習和成功藉由呼吸讓自己感到平緩的經驗,這樣在生氣或崩潰哭泣大軍來襲時,深呼吸的方法才能順利派上用場。
介紹一本適合引導幼兒學習深呼吸的有趣繪本,那就是「企鵝體操」。圖文內容簡單有趣,裡面就是大企鵝帶著小企鵝做些體操活動,從張開手臂吸氣、垂下手臂吐氣、拍拍翅膀、抬腳、跳躍、扭屁股等,由大人一邊看繪本一邊帶領孩童一起動作,非常生動有趣,孩子很容易將深呼吸融入活動遊戲中。
米奇巴克出版社
摘錄一點內圖有興趣可自行搜尋喔
一開始本來是想要一本可以親子互動的圖文書,從孩子一歲多就帶領一起玩呼吸、體操的遊戲。直到某天家中小寶兩歲多,開始進入容易崩潰哭鬧不講理的階段,而且時常哭泣到嗆咳時,爸爸突然大喊要小孩深呼吸,並起帶著孩子一起做,本來心想小朋友怎麼聽得懂指令,但孩子竟然跟爸爸一起吸氣和吐氣,也學著繪本裡的企鵝隨著呼吸開闔自己的雙臂,最終在五六個呼吸循環後平緩下來,小孩冷靜下來後,也比較能接受大人的安撫與引導。
至此孩子雖然崩潰在線的場景依舊沒有少過,但每次藉由呼吸引導都能將崩潰時間縮短,也讓大人的存留耐心更多,更能幫助孩子穩定情緒。
從孩子的冷靜經驗發現,日常的練習有助於情緒崩潰的當下,有過去學會的招式,來協助他們冷靜下來。如果家中已經會走路和蹦跳的孩子,不妨和他們一起來玩玩這本企鵝體操繪本遊戲吧,為將來的情緒調節之路,種下一顆小小的種子吧。
#還有影片可以一起共玩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u7ua0vXE8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聊。自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孩子可以坐在我盤腿後的雙腳上,我經常就抱著他們讀書,一開始從布書、厚紙板的書,到現在故事結構比較完整,或是科普的書等,涉略比較廣泛。 一開始孩子還不會說話,我只帶他們看圖片,然後命名,搭配各種圖片的狀聲詞或動作,例如看到狗狗就汪汪,小羊就咩咩,有蝴蝶的就把書當作蝴蝶的翅膀開闔,小孩就感到看書是好玩
最近心理治療個案量下滑,舊案結束新案還未進來,治療量下滑最直接影響的當然是收入,但是冷靜思考,即便是手邊僅存的工作量,得到收入安然度日是沒問題。 即便理智上思考是如此,但對金錢焦慮的情緒會不自主的襲捲而來。有時會心底自嘲,心理師在意金錢,好像不免有銅臭味,這麼不空靈怎麼渡人焦慮。對於心底這樣批評自己
我是一位心理師,聽別人說話和為別人治療是我的工作。 我也是一個人,人類會有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承擔的社會責任、期待框架,這些我一個也沒有比別人少過。心理師訓練的其中不成文的手則,成為別人治療師之前得自己也進行過治療。這是手則,比較是成為一位心理師的教戰方針,而不是守則,規定得遵守這件事。自聊自療是
從孩子可以坐在我盤腿後的雙腳上,我經常就抱著他們讀書,一開始從布書、厚紙板的書,到現在故事結構比較完整,或是科普的書等,涉略比較廣泛。 一開始孩子還不會說話,我只帶他們看圖片,然後命名,搭配各種圖片的狀聲詞或動作,例如看到狗狗就汪汪,小羊就咩咩,有蝴蝶的就把書當作蝴蝶的翅膀開闔,小孩就感到看書是好玩
最近心理治療個案量下滑,舊案結束新案還未進來,治療量下滑最直接影響的當然是收入,但是冷靜思考,即便是手邊僅存的工作量,得到收入安然度日是沒問題。 即便理智上思考是如此,但對金錢焦慮的情緒會不自主的襲捲而來。有時會心底自嘲,心理師在意金錢,好像不免有銅臭味,這麼不空靈怎麼渡人焦慮。對於心底這樣批評自己
我是一位心理師,聽別人說話和為別人治療是我的工作。 我也是一個人,人類會有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承擔的社會責任、期待框架,這些我一個也沒有比別人少過。心理師訓練的其中不成文的手則,成為別人治療師之前得自己也進行過治療。這是手則,比較是成為一位心理師的教戰方針,而不是守則,規定得遵守這件事。自聊自療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當孩子表現出怒火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本文提供了三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家長理解與管理孩子的情緒:深呼吸、猜測情緒和行動。這些策略能幫助家長在激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並有效地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與找到解決方案。透過理解與適當的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管理將更加順暢。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生氣是一個正當且正常的情緒反應,不論是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受到挫折、被攻擊,生氣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反應。而學齡前的孩子,因為口語表達還不完善,更容易在累績需多負面情緒後直接爆炸,2-3歲的孩子也因為心智年齡的發展開始要求"獨立",各種不要不要以及反抗大人的協助與意見,反覆的遭遇挫折而容易暴躁生氣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這本童書的序是由臨床心理師 曾心怡所撰寫 -------------------------------------------------------------------------------------------- 給孩子一個擁抱,用愛安撫壞情緒。 「心理師,請問我的孩子一不如意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當孩子表現出怒火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本文提供了三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家長理解與管理孩子的情緒:深呼吸、猜測情緒和行動。這些策略能幫助家長在激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並有效地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與找到解決方案。透過理解與適當的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管理將更加順暢。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生氣是一個正當且正常的情緒反應,不論是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受到挫折、被攻擊,生氣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反應。而學齡前的孩子,因為口語表達還不完善,更容易在累績需多負面情緒後直接爆炸,2-3歲的孩子也因為心智年齡的發展開始要求"獨立",各種不要不要以及反抗大人的協助與意見,反覆的遭遇挫折而容易暴躁生氣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這本童書的序是由臨床心理師 曾心怡所撰寫 -------------------------------------------------------------------------------------------- 給孩子一個擁抱,用愛安撫壞情緒。 「心理師,請問我的孩子一不如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