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別人說話的方式讓我很生氣,通常我們只有二種選擇,直接反擊回去或是忍下來,但是無論哪個選擇都會留下後遺症,也許我們無法在當下立刻回應,但是可以在事後釋放這個憤怒,當我說釋放憤怒的能量之後,我便靜下來,被動地注意跟等待浮現的念頭、情緒或畫面等等。
也許浮現的是小時候爸爸用命令、強勢的方式對我說話,當時有很多害怕跟不服氣,所以我真正生氣的不是眼前這個人,而是父親,當我繼續釋放這些未了結的情緒,過去被命令的傷害一層一層流動之後,一方面我輕鬆了,同時對現在這個人也不會那麼生氣了,我就可以有空間跟輕鬆地選擇如何回應他的講話方式。
釋放讓我們不需要發洩情緒也不用隱忍,而是從苦惱中深入自己,連結自身的力量。
然而在一開始,釋放很容易被視為只是消除負面情緒的工具,如果煩惱起來了,我們去清除煩惱,可是我另一方面又同時在製造新的煩惱,那麼同樣的困擾就會反覆需要釋放,所以釋放的精神是靜心覺知,我不但鬆開煩惱的果,同時看到煩惱的因,並且停止製造。例如看到了我對小孩的生氣來自他沒有達到我的期望,因為我的英文很差,所以我要求小孩學好英文來填補我的缺憾。
釋放不單單鬆開生氣,而是放下這個期望,兩個人就不會因為這個期望製造新的痛苦了。所以釋放能深入到什麼程度,也跟我們對自己的了解有關,這本書就是帶領我們認識心念的運作,進一步瞭解它如何影響氣場、關係與命運,在這樣的認識之下,釋放將會是個自我發現的神奇之旅,原來一切的遭遇都是「自心所現」。
總結釋放的學習面向與助益:
1. 疏通與深入了解情緒。
2. 不需要借助轉念來壓抑或說服負面情緒,造成更多身心衝突,釋放帶來身心的放鬆和諧。
3. 釋放就是面對自己的痛苦,不論多麼不堪或醜陋,都沒有批判的如是同在,這份態度就是愛。
4. 因為了解情緒,跟自己連結而能夠更坦承表達自己。
5. 因為釋放與同在,能夠看見指責、批判、情緒勒索等等背後真實的感受而停止傷害性的表達。
6. 因為深刻了解自己的受苦,自然的能夠同理他人。
7. 清理讓我們不再從受傷的眼光曲解對方,消解情緒地雷的過激反應或固著的期望。
8. 即使是對方讓我們覺得受到傷害,也可以回到自己,停止跟對方情緒共舞,不再陷入一來一往的惡性循環,隨著自己的障礙鬆開,也會有空間理解對方所受的苦,真正的包容與轉化就會出來。
9. 疏導阻塞的能量可以緩解因為情緒引發的病痛。
10. 不明原因的情緒或心理困擾也能夠經由釋放了解源頭、從根本鬆開。因為它超越頭腦,所以只需釋放表面症狀,靜心同在的等待深層意識的展現。
11. 行為模式或生命劇本常來自過去的傷害與思考慣性,也因此又複製類似的困境,釋放能夠清理傷痛,鬆開受苦的劇本,等於是改變命運的種子。
12. 換句話說,深入的釋放重點已經不是解決表面的情緒困擾,更重要的是它停止製造痛苦的因。
13. 經過簡單的學習,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練習釋放,自我療癒,無須依賴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