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最黑暗處仍有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過去小孩英文考不好,我曾為此感到生氣。當我有所學習之後,靜下心來覺察,發現是因為小孩無法達到我的期望。
在職場上我曾經英文不好失去工作機會,因此我要求小孩能夠學好英文,以填補我自己的缺憾。當我能看到這點,就有機會鬆動我的情緒與觀點,做出不一樣的決定與選擇。
就像「 #最黑暗處仍有光」這本書所述,學習釋放( #靜心覺知),可以讓我們穿透表面問題,看到真正的問題點。
只要負面能量停止的時候,你就是正能量
只要願意,一切的遭遇都可以是一面鏡子,藉由這些發生,我可以看到我的解讀、反應模式和信念。
當事件發生,我可能就戴上綠色的濾鏡,看出去所有東西都是綠色,認為這世界只有綠色。
我的執念和觀點,讓我看不到這個世界的其他顏色。唯有覺察到自己的狀態,鬆動之後,不再執著只是綠色。
很多時候,真正讓我們受苦的,不是外在事件,而是我們的 #解讀與反應,它們就只是記憶,也就是能量。
每個人散發的能量、氣場有如鏡子,真實反映出內心狀態。
心裡有愛的時候,看到每一個人都感覺包容。
心理若住著仇恨和憤怒,看待每一件事就都有問題。
我們的行為模式或生命劇本,常來自過去的傷害與思考慣性,也因此又複製類似的困境。
為什麼老是同樣的問題一直在發生?
為什麼這些問題來到我面前?
為什麼我會重複經歷這些痛苦?
這個問題可能就是要讓我去鬆動。要去探究問題背後真正的原因和障礙,是來自過去的經歷,才有機會從困境中真正的解脫。
我們的行為觀念皆來自上一輩教導,不知不覺複製到下一代,或者反其道而行。
可能我被上一代逼著念書逼得很緊,現在我反而處處順著小孩,這是出自被逼迫而形成的另一面,所以一直走不出這些制約。
原本的痛苦或悲傷始終存在,只是被我們壓抑埋藏,也許逃避久了,遲鈍無感了。可是這些被忽略的能量,會轉成任何形式,一直掌控著我們的生命。
書裡提到,有學員問, #如何增加正能量。作者回應,只要負面能量停止的時候,你就是正能量,如果你的負面能量、痛苦很多,你要再加一些正能量,豈不是衝突嗎?
我們習慣向外尋求幫助,卻未曾檢視自己的內心。如果面對自己的痛苦,不論多麼不堪或醜陋,都可以沒有批判的如是同在,這份態度就是愛。
保持一顆安靜的心,一種安靜的態度,一個安靜的頭腦,我們才能看到、意識到。
當煩惱起來的時候,慢慢的把心安靜下來,注視你的痛苦,看著他,就會開始不一樣,慢慢在變化。
學習靜心與釋放,可以讓我們透徹地看到問題的根源,回到我們的心,找到安靜與幸福。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那是很久以前的一個夏日午後,我帶著孩子們讀情緒繪本。 大概都是學齡前的孩子,他們戴著口罩,明亮的雙眼盯著我,咕嚕咕嚕地轉著,很是天真。 我印象很深的是,當我問道:「你們可以生氣嗎?」 「....不可以...」異口同聲,而且聲音聽起來都有點怯懦。 「不可以生氣啊?! 那你的生氣要往哪裡去呢?」 「..
在團體中,我們常希望所有人都能喜歡我,樂於跟我相處,那是人類生存的渴望,認同感和價值感。 但是現實生活中,往往不是這個樣子,有人就是看你不順眼,跟你唱反調;要不就擺臉色給你看,或是處處與你作對。
「臣服實驗」是一本非常好看的真實故事經歷,像小說般的敘事,高潮迭起,又令人有所啟發。 作者麥克辛格曾經在森林靜心冥想,有過美好的經驗,感受到生命平靜、超脫自我的喜悅,因此想不斷的追求那個夢寐以求的理想狀態。他試著隔絕各種生活的瑣事雜訊,找一片緊鄰森林原野的僻靜土地離世獨居,好去靈性修行他想要的境界。
公司中午休息時間剛結束,正在整理準備上班的情緒,突然看到手機來電顯示,是學校電話。我感覺心跳有點用力,通常學校來電,都不是好的事情。 我深呼吸一口氣,接起電話,是妹妹導師,她跟我說明,學校最近有幫孩子做心理評估測驗,問了一些問題,妹妹有幾項回應,達到需要進一步了解跟輔導的標準。
大學時期,我最不喜歡哲學課。 思考「你是誰?」這件事,我覺得很難,老師講的都聽不懂,所以我對這方面敬而遠之。 在出社會工作許多年,人生經歷結婚生子之後,到這個年紀的我,卻開始主動探尋自我。想想也蠻有意思的。 我們常活在自己的期待與他人的眼光之中,日復一日的過生活,但好像沒有真正的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這是一本成人療癒繪本,後來也被做成動畫電影。 我比較喜歡看繪本,因為可以停在自己很有感覺的字句上,細細感受體會。故事架構很簡單, 敘述一個男孩尋找家的過程,途中遇到了鼴鼠、狐狸與馬,共同展開一段旅程。 鼴鼠陪在男孩身邊,常想著要吃蛋糕;狐狸受過傷,總是抱持距離防衛著,馬充滿智慧又讓人感到安心。
那是很久以前的一個夏日午後,我帶著孩子們讀情緒繪本。 大概都是學齡前的孩子,他們戴著口罩,明亮的雙眼盯著我,咕嚕咕嚕地轉著,很是天真。 我印象很深的是,當我問道:「你們可以生氣嗎?」 「....不可以...」異口同聲,而且聲音聽起來都有點怯懦。 「不可以生氣啊?! 那你的生氣要往哪裡去呢?」 「..
在團體中,我們常希望所有人都能喜歡我,樂於跟我相處,那是人類生存的渴望,認同感和價值感。 但是現實生活中,往往不是這個樣子,有人就是看你不順眼,跟你唱反調;要不就擺臉色給你看,或是處處與你作對。
「臣服實驗」是一本非常好看的真實故事經歷,像小說般的敘事,高潮迭起,又令人有所啟發。 作者麥克辛格曾經在森林靜心冥想,有過美好的經驗,感受到生命平靜、超脫自我的喜悅,因此想不斷的追求那個夢寐以求的理想狀態。他試著隔絕各種生活的瑣事雜訊,找一片緊鄰森林原野的僻靜土地離世獨居,好去靈性修行他想要的境界。
公司中午休息時間剛結束,正在整理準備上班的情緒,突然看到手機來電顯示,是學校電話。我感覺心跳有點用力,通常學校來電,都不是好的事情。 我深呼吸一口氣,接起電話,是妹妹導師,她跟我說明,學校最近有幫孩子做心理評估測驗,問了一些問題,妹妹有幾項回應,達到需要進一步了解跟輔導的標準。
大學時期,我最不喜歡哲學課。 思考「你是誰?」這件事,我覺得很難,老師講的都聽不懂,所以我對這方面敬而遠之。 在出社會工作許多年,人生經歷結婚生子之後,到這個年紀的我,卻開始主動探尋自我。想想也蠻有意思的。 我們常活在自己的期待與他人的眼光之中,日復一日的過生活,但好像沒有真正的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這是一本成人療癒繪本,後來也被做成動畫電影。 我比較喜歡看繪本,因為可以停在自己很有感覺的字句上,細細感受體會。故事架構很簡單, 敘述一個男孩尋找家的過程,途中遇到了鼴鼠、狐狸與馬,共同展開一段旅程。 鼴鼠陪在男孩身邊,常想著要吃蛋糕;狐狸受過傷,總是抱持距離防衛著,馬充滿智慧又讓人感到安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身心靈和宗教的教導常常令人感到振奮,但如何將這些正面能量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卻是許多人忽略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在教師面前能量滿滿,卻在生活中難以保持,以及如何突破舒適圈,將身心靈的理念實踐於生活。透過改變生活模式和心態,我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現實挑戰,成為自己人生的貴人,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Thumbnail
至善意願之光   乙太․星光體 目的與要素 p.497   「運用這能量的目的是要釋放內在自我中的敵意與惡念。這些敵意與惡念是實現較高意願與天命的障礙。每一個人在實現自己願望或天命的過程中,都會面對一些阻礙。這是因為靈魂自我為了更大的至善興完美而設立的。」   之前我不喜歡這個光,講
Thumbnail
智慧之光   ▓摘句和我的體悟   ●乙太․星光體,p.471 「目的與要素:使用藍色之光的目的是要破除深藏在意識與潛意識裡的恐懼與焦慮。」   嗯!當恐懼和焦慮去除了之後,智慧自然就出現了。反過來說,比較沒有恐懼和焦慮的人是比較有智慧的嗎?哈!我的恐懼和焦慮很多,那我……   就
Thumbnail
這三本書都讓我們確定,為了成為更好的人,我們得試著保持內心平靜,去看待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種種。然後,我們終究會通過時代、性格、家庭、命運所打造而成的隧道。如若不然,至少我們知道終點,有光。
內心力量弱的時候 修行智慧是第一課 心理力量弱的時候 先找一個好的環境 讓環境帶來的好作用在內心上面
Thumbnail
當我剛進入靈性修習時,對能量非常敏感,會想躲避負能量的人事物,而且遇到許多靈性圈的朋友,對能量也有近乎神經質的敏銳,讓我經常懷疑情緒排毒的自己,是不是曾不經意的用負面能量污染到別人,也盡量避開負面的情境或言語,如此便加深了人我之間的分隔對立。 然後我進入擴大療癒法以及光的實修,發現這兩門課程頻
Thumbnail
聖者之心,如照世明燈, 先教人覺察自心,明了種種得失、禍福的因由, 人們便可以修改痛苦及痛苦的因,廣種快樂及快樂的因。 如能潛心聖人之學,便是點亮自己的心燈。 這盞燈會照亮自己,也會照亮他人。 有一天,會照亮世界。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文化
Thumbnail
明白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復原力」,好好增強感受著個部分並學習如何妥善利用「後設認知」,能夠幫助我們在工作、學習、人際關係、自我探索上達到更高程度的發展,以及更舒服的順應在這些關係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個案求助心靈能量淨化的過程,過程中遇到了負能量的清理和轉化。作者以清理能量為例,介紹了需要針對具體問題進行能量淨化的步驟,並提出了對抗負能量的建議。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身心靈和宗教的教導常常令人感到振奮,但如何將這些正面能量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卻是許多人忽略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在教師面前能量滿滿,卻在生活中難以保持,以及如何突破舒適圈,將身心靈的理念實踐於生活。透過改變生活模式和心態,我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現實挑戰,成為自己人生的貴人,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Thumbnail
至善意願之光   乙太․星光體 目的與要素 p.497   「運用這能量的目的是要釋放內在自我中的敵意與惡念。這些敵意與惡念是實現較高意願與天命的障礙。每一個人在實現自己願望或天命的過程中,都會面對一些阻礙。這是因為靈魂自我為了更大的至善興完美而設立的。」   之前我不喜歡這個光,講
Thumbnail
智慧之光   ▓摘句和我的體悟   ●乙太․星光體,p.471 「目的與要素:使用藍色之光的目的是要破除深藏在意識與潛意識裡的恐懼與焦慮。」   嗯!當恐懼和焦慮去除了之後,智慧自然就出現了。反過來說,比較沒有恐懼和焦慮的人是比較有智慧的嗎?哈!我的恐懼和焦慮很多,那我……   就
Thumbnail
這三本書都讓我們確定,為了成為更好的人,我們得試著保持內心平靜,去看待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種種。然後,我們終究會通過時代、性格、家庭、命運所打造而成的隧道。如若不然,至少我們知道終點,有光。
內心力量弱的時候 修行智慧是第一課 心理力量弱的時候 先找一個好的環境 讓環境帶來的好作用在內心上面
Thumbnail
當我剛進入靈性修習時,對能量非常敏感,會想躲避負能量的人事物,而且遇到許多靈性圈的朋友,對能量也有近乎神經質的敏銳,讓我經常懷疑情緒排毒的自己,是不是曾不經意的用負面能量污染到別人,也盡量避開負面的情境或言語,如此便加深了人我之間的分隔對立。 然後我進入擴大療癒法以及光的實修,發現這兩門課程頻
Thumbnail
聖者之心,如照世明燈, 先教人覺察自心,明了種種得失、禍福的因由, 人們便可以修改痛苦及痛苦的因,廣種快樂及快樂的因。 如能潛心聖人之學,便是點亮自己的心燈。 這盞燈會照亮自己,也會照亮他人。 有一天,會照亮世界。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文化
Thumbnail
明白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復原力」,好好增強感受著個部分並學習如何妥善利用「後設認知」,能夠幫助我們在工作、學習、人際關係、自我探索上達到更高程度的發展,以及更舒服的順應在這些關係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個案求助心靈能量淨化的過程,過程中遇到了負能量的清理和轉化。作者以清理能量為例,介紹了需要針對具體問題進行能量淨化的步驟,並提出了對抗負能量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