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筆記+心得 | 最高自主學習法 | 適用於知識類的學習技巧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概述

本書是一本教人如何學習的書,先從打破學習迷思–天份、方法、動機及時間開始,引出人人都可學習的好的概念,再提出幫助學習的技巧。從宏觀–制定計畫,到微觀–執行細節,最後再提出如何改善影響學習的壞心態。本書算是一本相當完整的教授學習法的書籍。

本書筆記

學習的迷思

是否需要某些特定的條件才能學習好?本書釐清了四項必要條件的學習迷思:
  1. 學習需要天生的智力或才能:典型的定型心態想法,只要懷抱成長心態,不怕失敗,任何事情都可學習。(兩種心態的差異可以參考「心態致勝」這本書)
  2. 需要特定的學習方法:作者對於此項迷思,認為學習的方式或許有其影響,但不大。影響更大的會是「教材的呈現方式」,適合學習的教材,才能學習提升效果。比如說使用文字描述一堆物品的關聯性,不如直接以圖示呈現,後者不僅讀起來簡單,效果也好。
  3. 需要特定的動機:不需要有「特定」的動機,只要「相信」自己可以學會、學好就行。我認為假使有這個「特定」動機,那麼它會是「我一定可以成功學習這項技能」、「我想要學習它,並且可以做到!」
  4. 需要一定的時間:耗費的時間是依學習的效率決定的。若能尋找到有用的指導,提升學習品質及效率,那麼未必會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個人認為,此處應是針對「一萬小時天才理論」概念提出的辯駁)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任何一項世界級的才能都需要進行至少一萬小時的訓練。
學習的必要條件迷思

制定宏觀計畫

想要學習一門知識,該如何開始呢?先從宏觀層面–總體學習目標開始制定計畫!
  1. 決定要學習的目標,常見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好奇心或是想補強自己的不足之處。
  2. 分析自己現有的技能、知識和經驗,與預計要學習的項目做個比較,找出落差。
  3. 找出能彌補落差的解決方案–看書、看文件、實作等,以及想要達成的目標,該使用什麼方法達成?
  4. 繪製學習藍圖,找出要完成的項目有哪些?
  5. 訂下時程表,並依時程表進行。(這一步個人認為還蠻難的,因為要學習的項目是新的,面對未知時程總是難以估算。)
  6. 評估效果,確立學習的成效,同時增加預估時程的經驗。
以我最近的學習經驗來做個例子:
  1. 要學習的項目:Zephyr作業系統的build system。
  2. 現有的技能:build流程,較詳細的內容有缺漏。
  3. 缺漏的部分:DeviceTree及Configuration相關知識,去官網學習。
  4. 預計的學習項目有:DeviceTree及Configuration。(也許後續會再增加)
  5. 先指定兩個項目各需要一周完成學習。
  6. 學習過程發現DeviceTree的內容比預想的多,重訂步驟4及5。
學習的宏觀計畫

執行微觀細節

定好了學習的目標及時程,接下來就是要了解如何有效率地學習。作者提出了四個幫助學習的技巧:
  1. 轉換和整合資訊(作筆記、用自己的話表達)
  2. 結合嶄新與熟悉的知識(與現有的知識產生共鳴及關聯)
  3. 自我測試及提取練習(考自己)
  4. 吸收需要時間(大腦空間有限,吸收新知後需要時間去消化吸收)
先來說明微觀目標第一項—轉換和整合資訊,主要以筆記法的方式呈現。本書介紹的筆記法有三種,一一概述如下:
第一種筆記法為「彼得法」,是作者自創的筆記法。
  1. 依自己平日的方式做筆記。
  2. 用自己的話再次整理步驟的1筆記,此時可以列出疑問及不懂之處,供後續查詢釐清。
  3. 寫下與自己已知知識的關聯。
  4. 為第2、3步驟再次做筆記整理,同時補上第2步驟疑問的解答。
可以看到作者的方法包括了步驟1–我們平常就在做的筆記,之後透過步驟2加深認知,並且了解不足之處。透過步驟3,再次加深認知連結,最後,再次整理筆記並釐清疑問。可以想見,這三次的筆記功夫(日常、整理、整理新加舊),雖然可能要耗費較多時間,但我想效果應該蠻好的。
本書介紹的第二種筆記法是「結構化分析」,主要流程如下:
  1. 將筆記分為左、右兩部分。
  2. 在左邊的區塊填入日常的筆記。
  3. 在右邊的區塊填入以下問題:這些資訊是什麼意思?背後要表達些什麼?重要的訊息有哪些?
  4. 右邊的區塊也可以與已知的知識做比較,並品評優劣。
「結構化分析」除了日常的筆記外,加入了提問,引動筆記者進行思考,也增加了相關知識的比對,增添關聯,促進理解及記憶。
最後一種筆記法為「塗鴉效果」,將學習到的知識用圖畫出整理,算是比較簡單不費時的方法,也是我比較常用到的筆記法。以下是我的使用方式:
  1. 使用日常的方式做筆記,並在筆記內容間稍微留一些空白處。
  2. 在往後的學習過程中,若有遇到關聯處,在第1步驟的留白處直接添加標註。若內容不多可直接填寫筆記,內容太多可以使用索引(數字1、2、3…)作為筆記連結,將實際的筆記先寫在後面。
  3. 複習整體筆記,繪出完整脈絡。
比較可惜的是未加入已知知識的比較,或許日後可以再加以改良!
以上為筆記法,除了做筆記之外,閱讀的時間又該如何分配呢?閱讀學習的時間分配上可以採用50-50法則,前50閱讀,後50思考作筆記。或是不做筆記,將思考過程透過以下方式進行:分別想像思考要如何將學習內容對5、15、25歲的人進行解說(簡單、細緻、深入的程度不同),並且彌補在解說時卡住(理解不足)的部分知識。
透過筆記及吸收後,接下來要對新舊知識進行結合(微觀目標第二項)的動作。此處本書有提出兩項小技巧:
  1. 搜尋已有的知識領域,使用舊知識的概念來類比新知。舉例來說,我學到了銀髮族有較高的品牌忠誠度,我會拿我已知的經驗來佐證這個敘述的可靠性;或是參考大腦的系統一,透過決策產生的好結果的確可以讓下次的決策更偏向與這次相同,久而久之,就營造出了品牌忠誠度。
  2. 找出新舊領域的不同之處,同上述的舉例,若是身邊的銀髮族喜愛新事物,或者是大腦系統二參與決策,那麼可能對於品牌的忠誠度是會變化的。
透過這兩種類比思考,我可以認為品牌忠誠度高的銀髮族可能佔大多數,這項敘述的可信度還蠻高的。透過類比思考及強迫應用,可以更容易將新知記錄下來,也更可以鞏固舊知識。
※大腦系統一的決策:憑直覺以及情緒做決定;大腦系統二的決策,較艱難的決策,有理性加入。
充分理解學習到的新知後,接下來就是要將其轉換成長期記憶。本書對此提出方法是「自我測試和提取練習」以及「給大腦時間」(微觀目標三、四項),主要就是利用間隔式問答(複習)的方式來加深記憶。
「提取記憶」該如何做呢?可以利用「閃示卡」這項工具。作者提出兩種使用方式:
  1. 在卡片的一面寫入問題,另外一片寫入解答。
  2. 在卡片的一面寫入新學的知識及概念,另外一面寫入類似或相關的概念。
每次透過卡片問答,都是在加深記憶,在記憶中提取答案。這一種方式在「超速學習」這本書中也有提及,我目前也在利用「閃示卡」這項工具來記英文單字,搭配手機APP「AnkiDroid」,自動為「閃示卡」做排程,個人覺得是便利又有效的加深記憶法。
「間隔式複習」又該如何完成呢?作者提出以下的複習排程:
學習、記筆記→複習筆記,從記憶中回想筆記內容→直接回想筆記並查閱遺漏的部分補強→複習筆記→直接回想,並確認遺漏處→複習筆記→直接回想…直至可以直接回想起所有內容。每個「→」都有經過半天至兩天的時間,給大腦消化的時間。
除此之外,還有個小技巧,可以給大腦吸收的時間。就是依據學習目標的強度,來決定學習頻率和學習時間。若學習強度(難度)高,則適合高頻率及低持續時間的學習方式;若學習強度低,則可以採用不限頻率,高持續時間的學習方式。原則就是強度、頻率、時間這三項要素,最多只有兩項成立,才會有較佳的學習效果。
第二項小技巧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的新知,我自己在高強度、高持續時間且高頻率的狀態下學習,學到後來會覺得頭昏腦脹、提不起勁;後來把持續時間調低後,真的發現可以吸收得更快更好!非常推薦這項概念及方法。
學習的微觀細節
除了上述觀點,作者還有提出提升專注力的方法:番茄鐘工作法、改變學習地點以增進知識連結點以及如何克服拖延的學院浮力5C法。在我看來,這些內容與其他關於提升效率、制訂計劃、解決問題類的書籍也有提及,因此此處就不特別進行說明了。(有興趣者可以參考「大局思維」、「意志鍛鍊」、「極度韌性」、「大腦就是你的超能力」等書籍,其實都是類似的概念)
※番茄鐘工作法: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的工作法,在第四個循環做一次大休息(30分鐘),此處作者有再提出延伸,習慣25分鐘的專注之後,可以試著拉長到工作50分鐘,休息10分鐘的頻率,個人還是比較喜愛傳統的番茄鐘時程安排。

總體心得

本書的筆記法及學習強度的概念對我來說啟發還蠻大的,它改變了我目前閱讀做筆記的方法。「作筆記就是學習」讓我不禁想到「卡片盒筆記」提到的概念,本書的筆記法就是此概念的一種體現方式。
但我認為本書的方法似乎較不適用於需要動手實作類的學習,而是偏向於知識類的學習方法,(歷史、地理、人文…等等)且真要好好完整的學習完一門知識真的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若你有想要學習「知識類」的新知且擁有充裕的時間,也許本書介紹的方法會適合你。

本書資訊

最高自主學習法
書名:最高自主學習法
作者: 彼得.霍林斯
原文作者: Peter Hollins
譯者: 陳圓君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0/12/03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67內容數
這個專欄主要是紀錄佩姬個人的學習歷程及觀點分享,學習及分享的素材主要來自於與兒子共讀的童書、經由彭蒙惠英語學習時得到的新知、過去閱讀過的書籍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悟以及新閱讀的書籍筆記。內容可能會有些過於雜亂,但可以確保的是隨著每次發布文章我都會有所成長,也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閱讀此專題的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佩姬觀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書是一本介紹強迫症的書,從日常常見的強迫症狀–購物、產後、晚睡及愛情強迫等近在咫尺的行為開始說明,讓讀者更有興趣了解強迫症相關資訊。後續輔以真實的案例分享解析,讓完全無概念的讀者也可以輕易了解相關的知識。
本書主要是在說明如何打造銀髮族喜愛的商品、服務。從銀髮族的消費迷思開始澄清,進行分析。並依銀髮族可能的消費型態為基礎,推薦可能的商品或服務類型。個人認為本書的思考方式不僅僅適用於銀髮族,也適用於其他族群。
本書分為情商和情境兩部分,情商篇主要介紹作者認為重要的12種情商以及作者認為自己不擅長,僅有0.5強度的情商。(坦誠說明對方不好的能力)作者將此12.5種情商喻為調味料,在情境篇中的不同情況下,說明他會如何利用這些調味料來應對。
如同書名衝刺計畫,本書是一本教導讀者如何快速確立商品方向的書籍。從組建適宜的團隊開始,利用五個工作天的時間,進行確立目標、制定方向及解決方案、決定解決方案、製作商品原型,最後請合適的使用者進行詳細測試,擷取有效意見以決定該商品的發展方向是否正確以及後續可能的改進方向。
這是一本說明支付方式的書。從支付的定義以及可能產生的問題開始,到各類支付方式:現金、信用卡、支票、手機支付……等等各類支付的解說介紹。以及支付之後,後端(銀行)是如何進行操作的,最新的金融科技又會對使用者及銀行帶來哪些衝擊?個人認為這本書算是對於金融運作的解說方面非常淺顯易懂的一本書籍。
這是一本照顧大腦的書,許多大腦慢性病痛的原因都是源於發炎反應,作者以此為基底,說明發炎反應如何產生,又該如何減少發炎反應及改進大腦健康。本書側重的面向在於飲食,以及多項慢性疾病的發生原因,該攝取那些營養素以進行改善,對於運動及心智活動方面則是稍稍提及,算是一本促進大腦健康蠻全面的書籍。
本書是一本介紹強迫症的書,從日常常見的強迫症狀–購物、產後、晚睡及愛情強迫等近在咫尺的行為開始說明,讓讀者更有興趣了解強迫症相關資訊。後續輔以真實的案例分享解析,讓完全無概念的讀者也可以輕易了解相關的知識。
本書主要是在說明如何打造銀髮族喜愛的商品、服務。從銀髮族的消費迷思開始澄清,進行分析。並依銀髮族可能的消費型態為基礎,推薦可能的商品或服務類型。個人認為本書的思考方式不僅僅適用於銀髮族,也適用於其他族群。
本書分為情商和情境兩部分,情商篇主要介紹作者認為重要的12種情商以及作者認為自己不擅長,僅有0.5強度的情商。(坦誠說明對方不好的能力)作者將此12.5種情商喻為調味料,在情境篇中的不同情況下,說明他會如何利用這些調味料來應對。
如同書名衝刺計畫,本書是一本教導讀者如何快速確立商品方向的書籍。從組建適宜的團隊開始,利用五個工作天的時間,進行確立目標、制定方向及解決方案、決定解決方案、製作商品原型,最後請合適的使用者進行詳細測試,擷取有效意見以決定該商品的發展方向是否正確以及後續可能的改進方向。
這是一本說明支付方式的書。從支付的定義以及可能產生的問題開始,到各類支付方式:現金、信用卡、支票、手機支付……等等各類支付的解說介紹。以及支付之後,後端(銀行)是如何進行操作的,最新的金融科技又會對使用者及銀行帶來哪些衝擊?個人認為這本書算是對於金融運作的解說方面非常淺顯易懂的一本書籍。
這是一本照顧大腦的書,許多大腦慢性病痛的原因都是源於發炎反應,作者以此為基底,說明發炎反應如何產生,又該如何減少發炎反應及改進大腦健康。本書側重的面向在於飲食,以及多項慢性疾病的發生原因,該攝取那些營養素以進行改善,對於運動及心智活動方面則是稍稍提及,算是一本促進大腦健康蠻全面的書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在開始學習計畫前的三個問題 為什麼學? 該學什麼? 如何去學? 為什麼學的主要歸類 本質性的學習 為了學習而去學習 不確定將來如何使用 功能性的學習 學習這個技能或主題可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該學什麼? 概念 若某些事物需要被理解而非只是記憶,就屬於概念 ex: 學習人工智能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前期先針對整體流程模仿 可以快速理解一個主題如何拆解成不同的要素 快速取得一個學習的利基點 一個好的方式就是以完成專案為目的下去學習 為何要做Project Based的學習,而非一步一步完成課程? 因為直接做專案可以最快的碰到問題,知道自己還缺少哪方面的認知 人類無法用抽象的事物把事情
Thumbnail
6 篇文章|9928 字 學習觀|教育心理學|學習技巧 序 親愛的讀者 在現今,學習已成為終生的旅程。每一次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自我實現的階梯。這本書是為了那些渴望深化自我,追求成長的您準備的。 我們從一章「建立學習基礎」開始,探索如何透過正確的心態和基本技巧來打造學習的良好基礎
●學習的源動能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有什麼剛性需求? ●學習的領域?為什麼選擇這些? ●學習該具備的基本心態? ●學習新知識的策略? ●有哪些閱讀技巧?可以善用那些閱讀技巧?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可以用哪些技巧? ●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盲點?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成癮式學習法 大家好,今天想跟各位 大家好今天想跟各位介紹一本書 成癮式學習法 為什麼會想介紹這本書,是因為他提出了一個利用我們自己本身成就回饋機制,去達成困難學習的一系列步驟,想辦法享受學習,讓身體的成就機制推動自己去學習,是對我很有啟發的一個想法 如何喜歡學習這件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在開始學習計畫前的三個問題 為什麼學? 該學什麼? 如何去學? 為什麼學的主要歸類 本質性的學習 為了學習而去學習 不確定將來如何使用 功能性的學習 學習這個技能或主題可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該學什麼? 概念 若某些事物需要被理解而非只是記憶,就屬於概念 ex: 學習人工智能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前期先針對整體流程模仿 可以快速理解一個主題如何拆解成不同的要素 快速取得一個學習的利基點 一個好的方式就是以完成專案為目的下去學習 為何要做Project Based的學習,而非一步一步完成課程? 因為直接做專案可以最快的碰到問題,知道自己還缺少哪方面的認知 人類無法用抽象的事物把事情
Thumbnail
6 篇文章|9928 字 學習觀|教育心理學|學習技巧 序 親愛的讀者 在現今,學習已成為終生的旅程。每一次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自我實現的階梯。這本書是為了那些渴望深化自我,追求成長的您準備的。 我們從一章「建立學習基礎」開始,探索如何透過正確的心態和基本技巧來打造學習的良好基礎
●學習的源動能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有什麼剛性需求? ●學習的領域?為什麼選擇這些? ●學習該具備的基本心態? ●學習新知識的策略? ●有哪些閱讀技巧?可以善用那些閱讀技巧?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可以用哪些技巧? ●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盲點?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成癮式學習法 大家好,今天想跟各位 大家好今天想跟各位介紹一本書 成癮式學習法 為什麼會想介紹這本書,是因為他提出了一個利用我們自己本身成就回饋機制,去達成困難學習的一系列步驟,想辦法享受學習,讓身體的成就機制推動自己去學習,是對我很有啟發的一個想法 如何喜歡學習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