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會死 —— 旅行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其實我很少看遊記,這本書是一位朋友在我臨離開香港前送給我的,所以我就看了。一翻開,我便一頁接一頁地看,很快就看完了石田裕輔先生七年半的單車環球旅程。
石田先生自高中時已嘗試騎自行車環遊日本的和歌山縣和近畿,大學時更完成了環遊日本一周。騎自行車環島,聽起來就很熱血。石田先生完成了之後,當然還有更大的目標想達成。
這是他第一次出國旅行。1995年,是互聯網仍未普及的年代,所以石田先生四十公斤的行裝裡,就包括了厚厚的旅遊書、字典和紙本地圖。對現在機不離手的我們而言,簡直就像原始人吧!
但你以為他就是勇字當頭一往無前嗎? 載着過重的行李,歪歪斜斜地踩了一天之後,他就敵不過心底的恐懼和疑惑,窩在小旅館中不敢繼續前進。
石田先生原本和很多人一樣,在企業中有穩定的工作,應該從此就會過着不愁衣食的安穩生活。但為了對抗算命師傅對他的人生一錘定音,即使面對着身體毛病復發,也決意要辭掉工作,踏上截然不同的人生旅途。
想起自己的初衷,克服了內心的恐懼,他又重新上路了。他以北美洲的頂端阿拉斯加為起點,開展了橫越五大洲的旅程。
以單車環遊世界,許多人或許會想: 何苦難為自己? 想看美景,有哪裡是飛機和汽車到不了? 這的確是如苦行僧一般的修行之旅,不管是烈日當空,或是狂風暴雨,旅途中就只有自己和單車,再崎嶇的山路都只能咬緊牙關挺過去,是對意志力的考驗。但石田先生指出了旅行的真正意義:在這個幾乎人人都可以輕鬆出遊的年代,只是轉換了身處的地方,但仍舊是一樣的生活模式,失卻了旅行「探險」的樂趣。
我很佩服石田先生的決心和勇氣,也很羨慕他踏遍了風景絕美、人跡罕至之處,印象最深刻的要數加拿大育空河十多天的獨木舟之旅,以及美國瑰麗而魔幻的紀念碑谷。不過我大概不會選擇單車旅行,因為對體力的要求真的很高,而且也很危險,石田先生就曾在沙漠遇到強盜,幸好他撿回一條命。但艱辛的旅程,也是對意志力的磨練,亦帶給他美好的回憶。
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種,最重要的還是好奇心和勇於探險的精神。之前聽過一些背包客以電單車去旅行,或是開着改裝過的van去公路旅行,也有人試過hitch-hiking (順風車旅行),這些旅行方式的共通點是,比較迂迴曲折,旅途中充滿着未知,也有更多機會接觸到當地的風土人情,這是集郵式地走馬看花的旅遊觀光做不到的。
這本遊記的重點不在於作者去過多少個國家和景點,而是他在旅途當中遇到的人。他們相遇的故事,可能是偶遇而同遊一段路的旅人,也可能是在酷熱沙漠中遞上一瓶冰水的路人。相遇或長或短,但都深深地感動着他,也改變了他看待世界的方式。當他跳出了「日常」,走進不同的文化之中,才能看到那個「平常」的自己的模樣。旅行與人生的相似之處大概是,你愈能拋開固有的「自我」,就愈能感受和得着更多。
現在的世界的確變得更平、更有效率,「旅行」二字在現今又有了更多不同的意思。讀這本遊記,讓我們跟隨石田先生冒險,思考旅行的意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搬進新居一個星期有多了,頭幾天都在忙着搬行李、安裝傢俬、買各種日用品和做清潔,之後就慢慢安頓下來了。這也是我第一次租房子和自己選傢具,是真正的自主生活啊。
無法阻擋的漂流,渴望紮根的浮萍
「曾經眼裡只有你」的迷妹,也踏上了探索廣大世界的旅途。謝謝妳與我同行,期盼自己也會真誠地活着。
人的記憶很奇怪,總是對痛苦比較深刻,可能是演化而來的保護機制吧,提醒自己不要犯錯。 但快樂的回憶理應與痛苦佔同樣的比重才公平啊。以前聽過一個故事,是叫人把美好的東西刻在石頭上,不好的事情就寫在沙子上,讓它們隨風飄散。希望此後提醒自己,記得快樂😊
和抑鬱交手的經驗告訴我,抑鬱的感覺很可能冷不防地出現,我不可能叫它完全消失,那就唯有面對它。
搬進新居一個星期有多了,頭幾天都在忙着搬行李、安裝傢俬、買各種日用品和做清潔,之後就慢慢安頓下來了。這也是我第一次租房子和自己選傢具,是真正的自主生活啊。
無法阻擋的漂流,渴望紮根的浮萍
「曾經眼裡只有你」的迷妹,也踏上了探索廣大世界的旅途。謝謝妳與我同行,期盼自己也會真誠地活着。
人的記憶很奇怪,總是對痛苦比較深刻,可能是演化而來的保護機制吧,提醒自己不要犯錯。 但快樂的回憶理應與痛苦佔同樣的比重才公平啊。以前聽過一個故事,是叫人把美好的東西刻在石頭上,不好的事情就寫在沙子上,讓它們隨風飄散。希望此後提醒自己,記得快樂😊
和抑鬱交手的經驗告訴我,抑鬱的感覺很可能冷不防地出現,我不可能叫它完全消失,那就唯有面對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練習自己去旅行聽起來好像是一件事,但其實裡面可以拆分出好多東西喔~ 好啦,我想這是獨旅的最後一篇文章了,這趟旅程老實說到現在我都沒什麼實感,彷彿從來沒去過?就像去的人不是我一樣。 想自己去旅行有很多出發點、想出發的原因,但當我到東京後發覺一切都與我的想像不同,一個人吃飯不難、一個人逛街不難、獨自
Thumbnail
最近都在看藤井樹“回程”這本書,這本書的內容還蠻觸動過客的心,男主角計畫了一趟覺得這輩子最重要,也最有意義的一次長途旅行,由北到南就是去見曾經交往過的女朋友,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每個人都有曾經,每一段旅程也都有刻苦銘心的地方,過客當然也不例外,過客的每段感情都有美好的地方、也有不美麗的
Thumbnail
這次半自助旅行點燃了體內的旅遊魂,這才發現自己熱愛以自主探索方式去看世界去看人。
Thumbnail
旅行,就是偏離日常軌道的探險,讓自己永遠在重新定位中。旅行既是觀點轉換,又是身分的轉換,地方因為你而有了意義。
Thumbnail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多采多姿的,從年少的憧憬到隨著年齡增長的思考,旅行意義不斷變化。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旅行觀唸的轉變,認為應該用心感受當地文化和人情才能真正體會旅行的意義。他喜歡紀錄旅行的點滴,這些回憶成為了他的寶藏。此外,他更傾向於在國內進行深度旅行,探索臺灣的風土人情。
Thumbnail
值得回憶的一趟旅程,獨旅其實並不孤獨,更多的是與內心的自我進行更深刻的對話,肉體的逛街並不是逛街,而是體驗當地的人文風情,在世俗上都會想擁有更多物質上的體驗,珍惜此時此刻的美好,其實能夠豐衣足食沒有在街上捱餓、掙扎、戰爭,已經是人生上很棒的開端了。
Thumbnail
第一次出國獨旅,選擇難度較低的日本,出發前沒有做太多功課,但一個人晃晃也得到許多發想,對於四年未出國的我,好像重新充電了一番,旅途中也發現自己的內心深處,讓我帶你一起文旅吧!吉卜力美術館之旅,下北澤、中目黑、代官山的探索與感悟,以及在東京車站與好友相遇的故事。
Thumbnail
挑戰一年讀100本書之2/生命跟自然跟命運的相遇 19歲開始騎單車、騎馬、坐船、步行在世界各地的法國作家西爾萬•泰松(Sylvain Tesson 1972~),把他在各個國家和不同文化底下的發現跟感受,改寫成短篇小說集《命若漂蓬》。 發生在十五個地方的十五個故事裡,他們跟自然跟命運交會的刹那,通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練習自己去旅行聽起來好像是一件事,但其實裡面可以拆分出好多東西喔~ 好啦,我想這是獨旅的最後一篇文章了,這趟旅程老實說到現在我都沒什麼實感,彷彿從來沒去過?就像去的人不是我一樣。 想自己去旅行有很多出發點、想出發的原因,但當我到東京後發覺一切都與我的想像不同,一個人吃飯不難、一個人逛街不難、獨自
Thumbnail
最近都在看藤井樹“回程”這本書,這本書的內容還蠻觸動過客的心,男主角計畫了一趟覺得這輩子最重要,也最有意義的一次長途旅行,由北到南就是去見曾經交往過的女朋友,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每個人都有曾經,每一段旅程也都有刻苦銘心的地方,過客當然也不例外,過客的每段感情都有美好的地方、也有不美麗的
Thumbnail
這次半自助旅行點燃了體內的旅遊魂,這才發現自己熱愛以自主探索方式去看世界去看人。
Thumbnail
旅行,就是偏離日常軌道的探險,讓自己永遠在重新定位中。旅行既是觀點轉換,又是身分的轉換,地方因為你而有了意義。
Thumbnail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多采多姿的,從年少的憧憬到隨著年齡增長的思考,旅行意義不斷變化。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旅行觀唸的轉變,認為應該用心感受當地文化和人情才能真正體會旅行的意義。他喜歡紀錄旅行的點滴,這些回憶成為了他的寶藏。此外,他更傾向於在國內進行深度旅行,探索臺灣的風土人情。
Thumbnail
值得回憶的一趟旅程,獨旅其實並不孤獨,更多的是與內心的自我進行更深刻的對話,肉體的逛街並不是逛街,而是體驗當地的人文風情,在世俗上都會想擁有更多物質上的體驗,珍惜此時此刻的美好,其實能夠豐衣足食沒有在街上捱餓、掙扎、戰爭,已經是人生上很棒的開端了。
Thumbnail
第一次出國獨旅,選擇難度較低的日本,出發前沒有做太多功課,但一個人晃晃也得到許多發想,對於四年未出國的我,好像重新充電了一番,旅途中也發現自己的內心深處,讓我帶你一起文旅吧!吉卜力美術館之旅,下北澤、中目黑、代官山的探索與感悟,以及在東京車站與好友相遇的故事。
Thumbnail
挑戰一年讀100本書之2/生命跟自然跟命運的相遇 19歲開始騎單車、騎馬、坐船、步行在世界各地的法國作家西爾萬•泰松(Sylvain Tesson 1972~),把他在各個國家和不同文化底下的發現跟感受,改寫成短篇小說集《命若漂蓬》。 發生在十五個地方的十五個故事裡,他們跟自然跟命運交會的刹那,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