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也是人,人都是不完美的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不知道這種想法對不對,是不是有點挑戰觀念,只是悶了一段時間,想要說說自己的想法。
  看了一些貼文,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無法理解為什麼大家對父母的要求這麼高?有貼文說,雖然現在不能體罰,但是言語上的傷害,有時所造成的陰影會跟著小孩一輩子,就算父母物質上滿足小孩,也不一定是好父母。有貼文說,父母只會出一張嘴,因為未成年想騎車說要等成年,成年了叫他自己想辦法,所以才會一堆小朋友跟一對無照的朋友學,產生一堆移動神主牌。
  所以我想說,父母到底為什麼要滿足小孩?為什麼沒有符合小孩的期待就不是好父母?
  以第一個貼文例子來說,同樣一句話,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我曾經遇過一個人,説他某件事做得不錯,然後對方沒有開心的感覺,還有點不高興的樣子,追問才知道,因為他認為「不錯」表示不好,表示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還反問為什麼諷刺他他要開心?如果這個人面對的是父母,父母說他做得不錯,然後他不覺得這是鼓勵,反而覺得父母在諷刺他,這是父母的問題?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小孩還可以配合改說法,如果好幾個小孩呢?一個小孩覺得,父母稱讚的時候拐彎抹角是在敷衍他,要用正面說法,直說他好棒好厲害,另一個小孩覺得直說很假,要明確一點說什麼事情怎麼樣覺得很棒,又一個小孩覺得,父母對每個小孩稱讚的說法都不一樣,他覺得父母沒原則,他要父母公平對待,說法都要一樣,請問這是父母的問題?如果稱讚就難以滿足所有小孩,那怎麼要求父母不能有言語的傷害?每個小孩認為的傷害根本不同,可能一句平常普通對話的話,小孩就受傷了。
  以第二個貼文例子來說,未成年為什麼父母要教騎車?如果今天父母根本不會騎,甚至根本不知道騎車有駕訓班呢?發文者回:未成年就是不會才要學,父母不教,所以只好找旁門左道學,所以是父母的錯。但,未成年根本就不能騎車,父母為什麼要教?再來,如果父母是因為不懂也沒資源才不教,發文者認為父母也會有認識的人或聽過不可能不知道,所以是父母的錯,小孩提出問題,父母不懂可以學,所以父母不上進。但,要騎車的不是父母,父母不會為什麼要學?為什麼要為了教小孩而花時間去學?那是小孩自己的事情,更何況,小孩也要成年才能學,都成年了,還要父母幫他找資源,不幫成年人找資源就叫做出一張嘴?到底是成年人的事還是父母的事?這種情況就像是小孩叫父母教他英文,然後父母不會,小孩就覺得父母很爛,如果父母為了小孩而去學,但教錯了,小孩就覺得父母教他錯的不如不教,小孩只是因為父母不如他預期而否定,但父母本來就不可能什麼都如他所願。
  舉這兩個例子,是因為我在這兩個例子跟貼文下的留言者發現,大家對父母的要求好高,好像一定要符合小孩期望的那種完美才能當父母,可是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完美的人,當大家在要求父母的時候,都是用自己的過往在評斷自己認為的好父母,那就跟找對象、找工作一樣,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當你覺得你的父母不完美而要求他們如你期望的那樣的時候,是否只是因為不滿意自己的不完美?是否嫌棄的是自己?如果今天要求父母的是未成年人,父母有某種程度需要滿足小孩,但不是全部,本來就沒有人能夠完全符合別人的期待。如果今天要求父母的是成年人,我會想反問這些要求父母滿足自己所有需求,要求父母如自己所想的完美的成年人,請問,你確定你成為父母眼裡完美的小孩了嗎?如果回答是,請問是父母認證他們眼裡完美的小孩呢?還是自認為呢?
  最後,我想說,我小時候也有被傷害的感覺,影響成年後的一些處事或陰影,但我覺得父母就是父母,我不覺得他們是完美的,因為他們一定有不符合我期待的地方,就像我一定也有不符合他們期待的地方。對我來說,跳脫身分,所有人都只是「人」,不屬於其他任何人,也無法成為其他任何人所期望的樣子,這不是標準低,而是學著不去要求別人照自己的期望走,那就變成情勒了。人所能要求的只有自己,要求自己成為自己認為的完美,但不可能成為別人認為的完美,當認清只有自己會是那個自己認為的完美,無法成為別人認為的完美時,才會開始懂得沒有人會照著自己期望的,開始懂得欣賞每個人的有好有壞。一直記得日本漫畫「NANA」裡面的台詞,「如果因為獨自期待那些事,而使自己無法獲得幸福的話,那就沒有意義了。」與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共勉之。
  補充,發文前看到一篇貼文,覺得有相關,就一起談。貼文內容是說,一個媽媽住大樓怕一歲兒子會吵到鄰居,有鋪地墊降低影響,但鄰居還是常常反應覺得吵,要求有小朋友應該住透天,於是照鄰居要求另外買透天住,原本大樓住所租給有小朋友的家庭,鄰居再跟貼文者反應的時候,貼文者反嗆鄰居可以去住透天。然後,留言內容幾乎都說貼文者有問題,應該管好小孩。我想反問留言者,如果他們父母看到留言然後叫他們以後不要留言,他們會不會照做?我想應該不會照做的機率比較大吧?那小孩比留言者更聽不懂人話,這些留言者為什麼會覺得父母叫小孩不要這麼活潑,小孩會照做呢?父母真的不是萬能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文字走著走著,畫筆繞著繞著,卻深藏在最愛的藍色裡。 目前文字為主,情緒抒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帶了一些怒火跟失落,盡可能心平氣和去談這個問題:「設計出來的東西不合客戶期待要不要收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不管上什麼課,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會問一個問題:「有沒有問題?有問題要提出來喔!」可是我覺得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基於這種說法,我想談的是另一件事。最近在一個朋友的臉書上看到,他分享一些容易造成男女筆戰的討論串,
<11>   前陣子,發生一些事,情緒崩盤了,我不知道出來的是媽媽?小男孩?還是誰?第一次遇到情緒直接失控的狀況,
<10>   今天想要說的是立場,很多時候老闆跟員工的立場是不一樣的,
<9>   兩個星期前開始吧?不記得A客人說了什麼,不記得B客人要做什麼風格尺寸,不記得哪個客人有回哪個客人沒回
   帶了一些怒火跟失落,盡可能心平氣和去談這個問題:「設計出來的東西不合客戶期待要不要收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不管上什麼課,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會問一個問題:「有沒有問題?有問題要提出來喔!」可是我覺得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基於這種說法,我想談的是另一件事。最近在一個朋友的臉書上看到,他分享一些容易造成男女筆戰的討論串,
<11>   前陣子,發生一些事,情緒崩盤了,我不知道出來的是媽媽?小男孩?還是誰?第一次遇到情緒直接失控的狀況,
<10>   今天想要說的是立場,很多時候老闆跟員工的立場是不一樣的,
<9>   兩個星期前開始吧?不記得A客人說了什麼,不記得B客人要做什麼風格尺寸,不記得哪個客人有回哪個客人沒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4hSwxSbAtkm9fsHx/?mibextid=oFDknk 不時看到一些團友訴說 由於父母的不為或不諒解 讓自己長期陷於傷痛 或者其實是我們對父母的期望太高 可惜父母並不是無所不能 也不總是能涵容孩子 也可能對我們無知 他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世上確有失職的父母(或監護人),棄兒虐兒事件時有所聞,然而,每次看到有人一副為正義發聲的吶喊:為了防止沒資格當父母的人禍害下一代,所以,「當父母要考證照」時,我先搖頭,然後想罵髒話!
Thumbnail
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和社會經常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優劣」,這種觀點認為孩子的行為和表現,應該符合某些既定的標準和期望。 然而這種觀念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對孩子來說,他們的行為不過是自我的直接表達,無關乎成人定義的「好壞」。因為孩子的天性和成長階段,使他們的行為更為直接與率真,只是在大人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4hSwxSbAtkm9fsHx/?mibextid=oFDknk 不時看到一些團友訴說 由於父母的不為或不諒解 讓自己長期陷於傷痛 或者其實是我們對父母的期望太高 可惜父母並不是無所不能 也不總是能涵容孩子 也可能對我們無知 他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世上確有失職的父母(或監護人),棄兒虐兒事件時有所聞,然而,每次看到有人一副為正義發聲的吶喊:為了防止沒資格當父母的人禍害下一代,所以,「當父母要考證照」時,我先搖頭,然後想罵髒話!
Thumbnail
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和社會經常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優劣」,這種觀點認為孩子的行為和表現,應該符合某些既定的標準和期望。 然而這種觀念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對孩子來說,他們的行為不過是自我的直接表達,無關乎成人定義的「好壞」。因為孩子的天性和成長階段,使他們的行為更為直接與率真,只是在大人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