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淬煉(一)真正的『英雄』:羅曼 . 羅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會寫這一篇文章,是因為受到吳軍老師閱讀與寫作講義的啟發,我收錄在另一個專欄,這個專欄會多一些人文的味道。有看我Only Two 學習成長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定位在,自我成長與思想發展上,那跟文學看似關係並不深,但是有一個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人,避不開的一個問題,就是市儈與內心真正的聲音,該如何選擇
比如說醫院應該要注重的是,病床的週轉率,還是病人的妥善率。
律師該幫正義護航,還是該幫有錢人竟可能脫罪。
或者你應該是要創造有意義的產品,還是讓人上癮的毒藥產品。
綜上所述在醫學、法學與商學的課本都沒有教你該怎麼做,唯一有給答案的我想是文學、歷史與哲學的人文素養學科(我個人認為還要加上藝術與音樂),所以今天就要給出羅曼 . 羅蘭的答案那就是呼吸英雄的氣息。
那首先就要看羅曼 . 羅蘭所定義的『英雄』了
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是只靠心靈而偉大的人。好似他們之中最偉大的一個,就是我們要敘述他的生涯的人所說的:『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認還有什麼優越的標記。』
我聽完這段話,在我小時候所定義的英雄,如稱霸三國的曹操,很能打的劉備、關羽、張飛,以及橫掃歐亞大陸的成吉思汗與拿破侖,這些王侯將相,頓時都已經矮了一大截,而創造文明的牛頓,貝多芬與梵谷頓時地位大增
而在羅曼 . 羅蘭生活的年代(19世紀末),市儈氣非常重,其實清醒的人非常痛苦,因為他們面對這樣的世界,無能為力,而且又不知道去哪裡發聲,找尋痛苦的人一起互相取暖,所以他又說了一句經典名言,這次我喜歡更白話版的翻譯:
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真相,卻依然熱愛生活的人
當時的羅曼 . 羅蘭,透過文學寫了巨人三傳(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米開郎基羅傳),就是在散播,以及找尋他定義的『英雄』,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突破社會的市儈,依仁慈本性面對世界,他一生都在用他的筆,試圖解決這個問題。
可惜他沒有成功,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上演。他的晚年一定感到非常痛苦,因為他還是無能為力。
羅曼 . 羅蘭的文學卻流傳了下來,又有諾貝爾文學獎的頭銜,他的作品世世代代的流傳,相信他即便沒有改變當時世界對『英雄』的看法。但至少給了我一個偉大的志向,我立志要成為羅曼 . 羅蘭定義的英雄。
avatar-img
191會員
275內容數
我的沙龍有五種主題,自我成長、健康、職場、投資理財與有趣的心情隨筆,目前深耕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的系列,常常能給不少格友與讀者啟發。希望能給路過的你,也有收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場講座很開心能夠《吾土》創作過程當中的兩位重要人物再次相聚,一位是飾演劇中主角馬水生的王靖惇老師,另一位則是為劇中台語腔調把關的賴昭男老師。⁣在映後的交流裡,我們跟現場的朋友再次經歷了《吾土》製作的整個過程,交流在地方拍攝電影的資源投注,各方各面都存在著細緻的考量。
Thumbnail
『一個求好心切的人,也許是自己,也許是朋友,也許是老師一句無心的「我覺得你寫得很好,你應該繼續寫下去」。從此我們就踏上了不歸路。「文學獎」這個標的忽地就豎立在遙遠的山頭,我們要好努力跨過路上的頑石與激流。最恐怖的是,沒有人可以保證你會抵達。』── 〈我怕文學獎〉洪萬達⠀
Thumbnail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在路人甲的時候就敢做大夢的男人,最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號稱霸王的強者,最後卻輸給了一直打敗仗的弱者。這種反直覺的結果,不禁讓人對其中的原因感到好奇。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我卻覺得思維才是決定命運的根本。
Thumbnail
看他寫書的風格就可以看見他和這個世界的互動方式,他從生活中引例的方式,他文章的行文結構,從文本之外的地方都可以看見工巧。 不愧是大數學家,簡潔凝練的習慣被他應用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在自己的生命中觀察到的細枝末節出發,每一個例子應用的巧妙,陳述事實時的客觀和貼切。 「只有天才可以辨識天才」。他
Thumbnail
本文繼上一篇,引用「自強不息者最終能得到拯救的主題」探討東西文化差異。在文章中提到了亞斯蘭、彼得、愛德蒙、露西和蘇珊等角色,以及他們在納尼亞世界中的冒險和成長。文章指出人生中充滿了善惡拉鋸的現象,只有忠於展現獨特自我的生命冒險,才能達到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
Thumbnail
就跟多數物理學家,或泛稱科學家的人們,一樣,巴比倫認為情感回饋無法量化,在過去的人際交旋中,他也明瞭自己與他人的理解不見得同步,就像宇宙裡不同頻率的波,人們眼中的可見光,在他眼裡純是稀薄得可忽略不計的散光折射。 與之相對,定理是堅實且具有普世性的,不會發生我跟你認知的1有差異的盲區,可是快樂與難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場講座很開心能夠《吾土》創作過程當中的兩位重要人物再次相聚,一位是飾演劇中主角馬水生的王靖惇老師,另一位則是為劇中台語腔調把關的賴昭男老師。⁣在映後的交流裡,我們跟現場的朋友再次經歷了《吾土》製作的整個過程,交流在地方拍攝電影的資源投注,各方各面都存在著細緻的考量。
Thumbnail
『一個求好心切的人,也許是自己,也許是朋友,也許是老師一句無心的「我覺得你寫得很好,你應該繼續寫下去」。從此我們就踏上了不歸路。「文學獎」這個標的忽地就豎立在遙遠的山頭,我們要好努力跨過路上的頑石與激流。最恐怖的是,沒有人可以保證你會抵達。』── 〈我怕文學獎〉洪萬達⠀
Thumbnail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在路人甲的時候就敢做大夢的男人,最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號稱霸王的強者,最後卻輸給了一直打敗仗的弱者。這種反直覺的結果,不禁讓人對其中的原因感到好奇。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我卻覺得思維才是決定命運的根本。
Thumbnail
看他寫書的風格就可以看見他和這個世界的互動方式,他從生活中引例的方式,他文章的行文結構,從文本之外的地方都可以看見工巧。 不愧是大數學家,簡潔凝練的習慣被他應用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在自己的生命中觀察到的細枝末節出發,每一個例子應用的巧妙,陳述事實時的客觀和貼切。 「只有天才可以辨識天才」。他
Thumbnail
本文繼上一篇,引用「自強不息者最終能得到拯救的主題」探討東西文化差異。在文章中提到了亞斯蘭、彼得、愛德蒙、露西和蘇珊等角色,以及他們在納尼亞世界中的冒險和成長。文章指出人生中充滿了善惡拉鋸的現象,只有忠於展現獨特自我的生命冒險,才能達到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
Thumbnail
就跟多數物理學家,或泛稱科學家的人們,一樣,巴比倫認為情感回饋無法量化,在過去的人際交旋中,他也明瞭自己與他人的理解不見得同步,就像宇宙裡不同頻率的波,人們眼中的可見光,在他眼裡純是稀薄得可忽略不計的散光折射。 與之相對,定理是堅實且具有普世性的,不會發生我跟你認知的1有差異的盲區,可是快樂與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