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2/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技術的產生與傳承

    講到這個主題,很多讀者可能會認為人類科技的發展是仰賴著科學家的研發就可以,完全不關我們一般人的事,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下面我們就技術的產生與其發展環境做討論。

    石器時代以前的技術依靠人類對自然界的觀察與摸索

    首先來聊聊數百萬年前的猿人是如何學會用火的,一開始這些猿人發現到森林火災過後,有些來不及逃出去的動物被火「煮熟」,這些被煮熟的動物們散發著香氣,肉質也比較軟嫩,於是猿人們以各種方法嘗試生火,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後,最後發現盜用尖銳的木棒在放著乾草的乾燥木板上持續摩擦久了就會產生火花,再用引子將火花導到燃料堆上便完成生火。
    有了火除了可以煮熟食物令食物更容易咀嚼吸收,在夜裡也可以利用火把照明並驅趕野獸。同時也因為食物變得容易咀嚼吸收,人類的大腦便迅速發展,到了二十萬年前現代智人的祖先的大腦便發展出抽象思維與大範圍彈性的群體合作的能力,而這兩者尤其是後者更是人類稱霸地球的關鍵能力。
    沒錯,雖然抽象思維能力很重要,但若缺少超乎其他物種的群體合作能力,單一個體或少數幾人實在難以再與其他物種的競爭中得以產生壓倒性的優勢(事實上隨便一隻黑猩猩的體能素質都強過人類頂尖的運動員),而且筆者在這裡還要提一件事,那就是人類從古至今各方面的知識與技術都是極少數個體發展出來的,倘若沒有群體傳承之下,那很快就會失傳而無法促成知識技術的累積,更遑論往後的農業革命以後的技術發展了。
    擁有更發達大腦的人類,更進一步的打製精細的石器,並建立一個可以技術傳承的群體,人類社會的雛型便由此產生。

    當人類進入近八千年

    約八千年前,世界上某些人群發現有些會結穗的禾本植物,其種子經風乾日曬後得以長期保存,於是農耕技術由此產生。同時由於剩餘糧食產出,許多動物也被吸引至田地周遭,久而久之人類也逐漸學會如何馴養動物並從動物身上取得蛋白質與皮毛。
    那上面講的是不是技術呢?當然是啊,沒有他們人類還是得像動物一樣自己去找吃的,沒有穩定的農牧業,就沒有穩定的糧食產出,也不可能產生出國家文明,只是這些技術並非如近代一般靠專業技術人員研發出來,都是靠人類世世代代的觀察與嘗試,在由上一代傳授給下一代。
    而後由於糧食剩餘及國家村落需要,也出現專職手工業的作坊,如打鐵舖、磨坊與麵包坊等,而這些作坊的技術傳承即俗稱的「學徒制」,學徒剛進入作坊先幫忙師傅作坊內打掃等雜務,而後再從最簡單的技術練起,經過數年乃至數十年的磨練而出師並獨當一面,在將技術傳授給下一代的人。
    人類歷史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仰賴者家族與師徒制傳授知識與技術,而為了對抗自然與其他群體的威脅,必須進行自發性的組織互助(通常以村落或同行為單位組織並聚居),產生地方派系、行會等民間政治組織,在歐洲中世紀及近代,這些民間團體與國王、貴族及教會其他團體的競爭合作,促成了當代民主政治的產生。
    政治權利從來都不是從天而降,即便在英國美國等老牌民主國家,民主政治也不是一夜間就成熟的,也是經歷各個團體勢力間的對抗折衝下才逐漸成形,而平常忙著工作賺錢,假日各過各的幾乎不參加各種座談會的戰後上班族階級只是歷史上的意外,倘若未來大環境一變這些對參與社區事務冷感的群體也將隨之走進歷史,回歸人類社會的常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