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夠好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時候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會抒發自己對現況或工作表現的小小不滿與自責,因為總是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然後朋友們給我的回應通常是「妳已經做得夠好了!」、「妳太要求完美了!」、「妳就放過自己吧!」。這種暖心的回應在當下總令人覺得放鬆,並相信自己真的已經盡力了,但是長久下來,我發現這種心靈雞湯式的語言,已經不太適合現在的我。

我已經歷經一輪身心靈考驗了,不再是那種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小女孩,我不會無端的嫌棄自己不夠好,也不會無來由的討厭自己。我會指責自己,就是因為我太清楚自己的問題是什麼。所以當我有點沮喪地說:「我覺得自己沒有做好。」那就是真心地認為自己其實可以做得更好,而我只是在怪自己沒有堅持去做更好的自己。

在認識自己的旅途當中,我的習氣與慣性思維慢慢清晰可見,我深知自己需要進化、需要鍛鍊、需要清理的面向還很多,十幾年來始終輪迴尚未跳脫的業力,都是我還沒有為自己努力改變的。我是一個看見智性之路卻還沒啟程的愚婦,或許只有我自己才會知道,我是一個可以讓自己更好卻選擇擺爛的人。

這也警惕了我自己,不要隨意去定義別人的樣態「好」或「不好」,我實際上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或許我看到的是能量-90%,所以就傲慢的定義了他的軟弱頹廢,但誰又知道,或許他剛從-200%的情況下靠自己的意志力慢慢好轉?反之,一個表現很好的人,或許明明可以讓自己潛力發揮到20000%,但他抱著懶惰與僥倖,只拿出了120%的成績,看在很多人眼裡會覺得已經夠完美了,但事實上他正在埋沒自己。若要比較-90%和+120%兩者的狀態,乍看之下會以為+120%的能量更為強大,但實際上,讓自己從-200%走到-90%的那位,才是心智更強壯的人。

我知道我長的還像個人,身材也因為運動所以沒有太過擴散,有一份福利佳、收入穩定、工時正常、可發揮創意的工作,而且生活自由來去自如。但如果你是上帝,然後看著我心想:「我明明是讓她來發光發熱成為亞洲富豪的,她現在是在給我銃X小?」你還會覺得我應該滿足於現況嗎?我該覺得自己已經活出「夠好」的自己嗎?我難道不需要去檢視自己的每個念頭,是否都在限制自己的可能性嗎?

前述上帝的內心OS純屬一個概念式的舉例,我不確定上帝要不要讓我當亞洲富豪,我實際上也還在探索自己的歸屬之地。但不管我要去哪裡,我可以確定的是,我的修行就在我的念頭裡。我給自己什麼樣的設限?我的慣性思維是什麼?我喜歡用什麼藉口去逃避什麼?如果我看見了,就要設法去改變,我已經不想再看著自己掉入無止迴圈卻無所作為。

人都應該要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不管是在哪一個位置、哪一個處境、哪一段關係、哪一個角色,都應該要明晰覺察自己是否正在「成為自己」,不屬於你但附著在你身上的包袱,你看見沒有,你有沒有要褪除它的重量?有沒有無懼地斷捨離?在「成為自己」的路上,當自己真的沒有長進、沒有盡力的時候,可不可以不再討拍,而開始認真靠自己的力量從「負」走向「正」?看見千瘡百孔的自己不可怕,無知無明比較可怕。

我夠好了嗎?不,我不夠好,但我會變得更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笑眼狐狸-avatar-img
2023/02/09
當有了覺知,開始改變的行動上,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avatar-img
Cindy Chi的沙龍
3會員
4內容數
Cindy Ch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05
學習形象管理的過程,對我來說是一種自我探索,因為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設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2023/03/05
學習形象管理的過程,對我來說是一種自我探索,因為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設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2023/02/20
錯的決定不存在,如果從更高的維度來看。任何一步,你以為自己愚蠢至極,其實再也合理不過。快的話,你可以一個禮拜看見背後脈絡,久的話,十年以上。但終究你會發現,這一切的確是完美的原創作品。
Thumbnail
2023/02/20
錯的決定不存在,如果從更高的維度來看。任何一步,你以為自己愚蠢至極,其實再也合理不過。快的話,你可以一個禮拜看見背後脈絡,久的話,十年以上。但終究你會發現,這一切的確是完美的原創作品。
Thumbnail
2023/02/17
如果我現在再看一次駭客任務,應該會非常有感覺。多少人選擇活在幻象當中,只為了讓自己可以遊戲,可以不無聊。他們沒有看見那個程式,這是我深深感到恐怖的事情。
Thumbnail
2023/02/17
如果我現在再看一次駭客任務,應該會非常有感覺。多少人選擇活在幻象當中,只為了讓自己可以遊戲,可以不無聊。他們沒有看見那個程式,這是我深深感到恐怖的事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感謝皇冠文化邀約給予試讀機會,<現在這樣就很好>,作者將人性剖析的淋漓盡致一覽無遺,不禁讓我點頭如搗蒜般的樣樣認同,彷彿在某個闡述裡看到自己,腦袋也浮現很多問號,好或不好,對或不對,有標準答案嗎?其實都在一念之間而已,情緒的失控往往也是一線間的變化,極小的問題在情緒負面時,讓人挫折感加倍,好或不好沒
Thumbnail
感謝皇冠文化邀約給予試讀機會,<現在這樣就很好>,作者將人性剖析的淋漓盡致一覽無遺,不禁讓我點頭如搗蒜般的樣樣認同,彷彿在某個闡述裡看到自己,腦袋也浮現很多問號,好或不好,對或不對,有標準答案嗎?其實都在一念之間而已,情緒的失控往往也是一線間的變化,極小的問題在情緒負面時,讓人挫折感加倍,好或不好沒
Thumbnail
有時候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會抒發自己對現況或工作表現的不滿與自責,但朋友們給我的回應通常是「妳已經做得夠好了!」、「妳太要求完美了!」、「妳就放過自己吧!」。而這種暖心的回應,對我真的有幫助嗎?
Thumbnail
有時候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會抒發自己對現況或工作表現的不滿與自責,但朋友們給我的回應通常是「妳已經做得夠好了!」、「妳太要求完美了!」、「妳就放過自己吧!」。而這種暖心的回應,對我真的有幫助嗎?
Thumbnail
朋友總是跟你說:「當你不斷讓自己變好,自然就會有感情運了。」你堅定的相信著這句話,於是開始打扮、化妝、學習知識和談吐,努力讓自己配得上「好」,期待著感情會就此順遂的到來。 等了好久,卻發現依然杳無音訊,於是又會有各式的文章,輕描淡寫的列出「太好卻沒人要」的原因。你反覆的翻閱著內容,卻發現…
Thumbnail
朋友總是跟你說:「當你不斷讓自己變好,自然就會有感情運了。」你堅定的相信著這句話,於是開始打扮、化妝、學習知識和談吐,努力讓自己配得上「好」,期待著感情會就此順遂的到來。 等了好久,卻發現依然杳無音訊,於是又會有各式的文章,輕描淡寫的列出「太好卻沒人要」的原因。你反覆的翻閱著內容,卻發現…
Thumbnail
自從我有意識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是非常正確的,自己卓爾不凡,未來定是人中龍鳳。 說實話,這種思想直到這兩年才漸漸的從我心裡淡去。 我開始發現自己並不是那麼完美的,自己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人,我拼了命的,也不會達到人中龍鳳的地步。 最多就是讓自己的餘生過得更好一些。 這兩年,我越來越接納庸俗的自己,因
Thumbnail
自從我有意識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是非常正確的,自己卓爾不凡,未來定是人中龍鳳。 說實話,這種思想直到這兩年才漸漸的從我心裡淡去。 我開始發現自己並不是那麼完美的,自己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人,我拼了命的,也不會達到人中龍鳳的地步。 最多就是讓自己的餘生過得更好一些。 這兩年,我越來越接納庸俗的自己,因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當身邊優秀的人不斷進步與收穫,在鎂光燈下閃閃發亮,不知道妳/你心中有甚麼感覺與反應?羨慕?忌妒?自責?還是詛咒?在人比人氣死人的世界裡,收不住的競爭焦慮與憂鬱,要怎麼樣練習與調適才會比較容易呢?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當身邊優秀的人不斷進步與收穫,在鎂光燈下閃閃發亮,不知道妳/你心中有甚麼感覺與反應?羨慕?忌妒?自責?還是詛咒?在人比人氣死人的世界裡,收不住的競爭焦慮與憂鬱,要怎麼樣練習與調適才會比較容易呢?
Thumbnail
給看到這篇文章的你: 你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種價值,一份感恩。 無論你對現在的自己滿不滿意,你都應該跟自己說:沒關係的,你不用勉強自己,也不用做任何改變,你已經很棒了,我有看見! 每個人都等待一把鑰匙,它會讓你看見,你一直以來的努力是被累積下來的,並沒有白費。
Thumbnail
給看到這篇文章的你: 你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種價值,一份感恩。 無論你對現在的自己滿不滿意,你都應該跟自己說:沒關係的,你不用勉強自己,也不用做任何改變,你已經很棒了,我有看見! 每個人都等待一把鑰匙,它會讓你看見,你一直以來的努力是被累積下來的,並沒有白費。
Thumbnail
「”我沒有做好” vs “沒做好的我不好”」這句很經典。 這一直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即便是2年後的我,有時都會不小心掉進這樣的情緒陷阱中。尤其是對身邊親近的人,特別會讓自己失去理智,把別人”善意的提醒”,或是”無心的比較”給聽進心裡,任其無限發酵…
Thumbnail
「”我沒有做好” vs “沒做好的我不好”」這句很經典。 這一直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即便是2年後的我,有時都會不小心掉進這樣的情緒陷阱中。尤其是對身邊親近的人,特別會讓自己失去理智,把別人”善意的提醒”,或是”無心的比較”給聽進心裡,任其無限發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