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需要構音治療嗎?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我婆婆都一直嫌我小孩講話不清楚要趕快去矯正,可是我就覺得還好啊我都聽得懂。」

「我爸又說小孩子長大發音就會變清楚了,不用上什麼語言治療啦,所以他到底有需要去語言治療嗎?」

有一次我和一個已經有小孩的朋友聚餐,聊到小孩講話不清楚的話題,我才發現,原來每個爸爸媽媽身邊常常都有很多「關心」孩子的親朋好友,七嘴八舌給予很多意見。爸媽有時候想讓孩子再自己發展看看,不想過度要求,又不免擔心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日後矯正不易。

其實「長大發音就會變清楚」這句話說的也不算錯,因為孩子的語音發展,確實是隨著年齡增長,有些2-3歲時發不出來的音,再大一點就自然而然地學會了。

原則上,語音清晰度的判定由爸爸媽媽或熟悉的家人來聽比較不準,因為對小孩常講的話比較了解,很容易聽懂小朋友講的內容。以下提供清晰度的標準給家長參考:

【對孩子不熟的人來聽能聽懂孩子說話內容的比例】
2歲前-25-50%
2-3歲-50-75%
4-5歲-75-90%
5歲後-90-100%(可能仍存有少許錯音)

當然,最重要的問題是,到底孩子幾歲的時候該學會什麼音呢?

根據鄭靜宜教授2017年的研究,表列孩子語音發展的順序如下:
3歲前-ㄅㄇㄋㄏ、所有母音
3歲   - ㄉㄌㄍㄐ
4歲   - ㄆㄊㄎㄑㄒ
5歲   - ㄈㄗㄘㄙ、ㄢㄣㄤㄥ
6歲後-ㄓㄔㄕㄖ
(這裡列出已發展,指的是有75%以上的同齡孩子已經學會。)

如果以上述兩個標準比較,發現:

1.他人聽孩子說話清晰度不符年齡水準
2.有好幾個以孩子年齡應該已經學會的音還發不出來
3.孩子已經滿四歲或快滿四歲
就建議找語言治療師評估,及時讓孩子接受矯正!

總之,不管是「講話不清楚就要趕快去矯正」還是「長大發音就會變清楚」都各對一部分,就請各位爸媽參考一下以上內容囉!有任何想法或疑問也歡迎留言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說說事務所 x Lynn的沙龍
5會員
7內容數
2023/03/07
一般而言,家長都會期待小孩在一歲多到兩歲之間能夠叫爸爸媽媽,說一些簡單的語詞。最近疫情較為緩和,也有不少家長帶著兩歲左右的小孩來到治療所尋求幫助,多半是因為小孩只會說很少的語詞而來...
Thumbnail
2023/03/07
一般而言,家長都會期待小孩在一歲多到兩歲之間能夠叫爸爸媽媽,說一些簡單的語詞。最近疫情較為緩和,也有不少家長帶著兩歲左右的小孩來到治療所尋求幫助,多半是因為小孩只會說很少的語詞而來...
Thumbnail
2023/01/30
最近有一位來治療構音的孩子,進入治療室的時候總是拳打腳踢的。目前為止上了三次的課,孩子很聰明、反應很快,但每次都顯得情緒非常不穩,常常暴怒或突然放棄本來表現不錯的練習,讓人覺得不太尋常。 今天他一走進教室...
Thumbnail
2023/01/30
最近有一位來治療構音的孩子,進入治療室的時候總是拳打腳踢的。目前為止上了三次的課,孩子很聰明、反應很快,但每次都顯得情緒非常不穩,常常暴怒或突然放棄本來表現不錯的練習,讓人覺得不太尋常。 今天他一走進教室...
Thumbnail
2023/01/29
去年差不多萬聖節時,我接了一個新的語音障礙個案,是個表情豐富的小男孩。經過詳細評估後發現他的語音問題是由於先天神經損傷...
Thumbnail
2023/01/29
去年差不多萬聖節時,我接了一個新的語音障礙個案,是個表情豐富的小男孩。經過詳細評估後發現他的語音問題是由於先天神經損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孩子還沒開口發聲帶去讓醫師看過,醫師建議家長多跟孩子互動,多聊天、多講繪本。家長疑惑著,醫師建議的爸爸媽媽該做的都有做,但孩子卻還是不開口,下一步家長可以怎麼辦呢? 過程中是不是MISS掉了什麼細節呢?
Thumbnail
孩子還沒開口發聲帶去讓醫師看過,醫師建議家長多跟孩子互動,多聊天、多講繪本。家長疑惑著,醫師建議的爸爸媽媽該做的都有做,但孩子卻還是不開口,下一步家長可以怎麼辦呢? 過程中是不是MISS掉了什麼細節呢?
Thumbnail
孩子學習外語已經是現在必備的標準之一,也有家長規劃讓孩子成為「雙母語」或「多外語」能力,這讓不少家長都十分煩惱,到底應該在什麼時間點開始讓孩子學習外語?太晚學擔心孩子排斥外語、太早學又怕對孩子壓力太大?
Thumbnail
孩子學習外語已經是現在必備的標準之一,也有家長規劃讓孩子成為「雙母語」或「多外語」能力,這讓不少家長都十分煩惱,到底應該在什麼時間點開始讓孩子學習外語?太晚學擔心孩子排斥外語、太早學又怕對孩子壓力太大?
Thumbnail
WHY~~~~為什麼孩子聽得懂但都不說呢? 有一個原因是,孩子不習慣要說話、不知道要說話…。 有一個原因是,孩子真的不是天生就知道要開口說話的! 【說話】是被引導、鼓勵、誘發練習出來的~~~~
Thumbnail
WHY~~~~為什麼孩子聽得懂但都不說呢? 有一個原因是,孩子不習慣要說話、不知道要說話…。 有一個原因是,孩子真的不是天生就知道要開口說話的! 【說話】是被引導、鼓勵、誘發練習出來的~~~~
Thumbnail
我們等阿等,等到孩子終於開始說第一個字開始會仿說了,但為什麼好像很多東西都還是不懂,仍然不會自己說,仍然需要大人說一次孩子才有辦法跟著說。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問過幼稚園,老師說是認知還不夠好…..
Thumbnail
我們等阿等,等到孩子終於開始說第一個字開始會仿說了,但為什麼好像很多東西都還是不懂,仍然不會自己說,仍然需要大人說一次孩子才有辦法跟著說。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問過幼稚園,老師說是認知還不夠好…..
Thumbnail
#孩子的懂了,不一定是我們認為的懂 在於國小的小孩的大腦或是心智還沒發展成熟,很能理解我們大人的邏輯思考或是框架,很多時候我們都都已經說了好幾遍,以為孩子們懂了,就懂,或是他們說「懂了」就覺得他們懂我們要表達的事情,但其實他們只是懂得表面的內容,卻不知道深沉的涵義
Thumbnail
#孩子的懂了,不一定是我們認為的懂 在於國小的小孩的大腦或是心智還沒發展成熟,很能理解我們大人的邏輯思考或是框架,很多時候我們都都已經說了好幾遍,以為孩子們懂了,就懂,或是他們說「懂了」就覺得他們懂我們要表達的事情,但其實他們只是懂得表面的內容,卻不知道深沉的涵義
Thumbnail
#Dilemma15 安靜一點 🍎情境 常會叫小孩安靜一些,但又說要讓他們勇於表達,怎麼抓那個分寸? 都已經叫了很多次「安靜一點」說完之後只安靜幾秒,孩子還是一樣吵,是發生什麼事情? . 如果這兩條你有中任何一條,這篇文章是適合你看的。 🍎怎麼了 #你想過孩子大聲的可能原因嗎? 儘管看起來都
Thumbnail
#Dilemma15 安靜一點 🍎情境 常會叫小孩安靜一些,但又說要讓他們勇於表達,怎麼抓那個分寸? 都已經叫了很多次「安靜一點」說完之後只安靜幾秒,孩子還是一樣吵,是發生什麼事情? . 如果這兩條你有中任何一條,這篇文章是適合你看的。 🍎怎麼了 #你想過孩子大聲的可能原因嗎? 儘管看起來都
Thumbnail
一般而言,家長都會期待小孩在一歲多到兩歲之間能夠叫爸爸媽媽,說一些簡單的語詞。最近疫情較為緩和,也有不少家長帶著兩歲左右的小孩來到治療所尋求幫助,多半是因為小孩只會說很少的語詞而來...
Thumbnail
一般而言,家長都會期待小孩在一歲多到兩歲之間能夠叫爸爸媽媽,說一些簡單的語詞。最近疫情較為緩和,也有不少家長帶著兩歲左右的小孩來到治療所尋求幫助,多半是因為小孩只會說很少的語詞而來...
Thumbnail
「我婆婆都一直嫌我小孩講話不清楚要趕快去矯正,可是我就覺得還好啊我都聽得懂。」 「我爸又說小孩子長大發音就會變清楚了,不用上什麼語言治療啦,所以他到底有需要去語言治療嗎?」...
Thumbnail
「我婆婆都一直嫌我小孩講話不清楚要趕快去矯正,可是我就覺得還好啊我都聽得懂。」 「我爸又說小孩子長大發音就會變清楚了,不用上什麼語言治療啦,所以他到底有需要去語言治療嗎?」...
Thumbnail
英文,目前可以說是比較多家長會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啟蒙的一門語言。有些孩子還在媽媽的肚子裡時就開始聽英文歌,大一點時看英文卡通,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而有些家長則覺得不需要這麼早就讓孩子學英文,現在的學習壓力已經很大了。我知道很多幼稚園大班因為符合生長發展的關係,沒有讓孩子練習寫字。 怎麼做到的?
Thumbnail
英文,目前可以說是比較多家長會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啟蒙的一門語言。有些孩子還在媽媽的肚子裡時就開始聽英文歌,大一點時看英文卡通,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而有些家長則覺得不需要這麼早就讓孩子學英文,現在的學習壓力已經很大了。我知道很多幼稚園大班因為符合生長發展的關係,沒有讓孩子練習寫字。 怎麼做到的?
Thumbnail
  工作中時常被家長問到,學齡前的孩子在學說話過程中常常會講錯,例如看到有毛的動物都說「狗狗」,或是說出像「昨天太陽很大,今天太陽比較小。」這樣的句子。常讓家長們疑惑,這種時候,到底要不要糾正孩子說話的內容呢? 
Thumbnail
  工作中時常被家長問到,學齡前的孩子在學說話過程中常常會講錯,例如看到有毛的動物都說「狗狗」,或是說出像「昨天太陽很大,今天太陽比較小。」這樣的句子。常讓家長們疑惑,這種時候,到底要不要糾正孩子說話的內容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