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不願意把這兩個主角成為加害人、受害人
因為這兩個孩子都是因為社會的環境而被牽連
最近剛讀完漫畫《我的孩子是霸凌者》(娘がいじめをしていました)。
沉重、壓抑。
漫畫中只有兩個色調:粉色是被霸凌者,藍色是霸凌者。
兩個校園霸凌背後的小家庭,讓我不禁反思,當我們成為父母後,究竟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的錯誤與困難?
故事從母親發現女兒成為班上的霸凌者展開。
其實我覺得,小愛一開始就不認爲這是在欺負小春,只是在開玩笑,而且大家都在笑。或許是爲了人際關係,小學的她並不知道給別人帶來怎樣的痛苦。而自己母親因為過去曾遭受校園霸凌,對於孩子的行為無法接受,內心的創傷再度浮現。她陷入深深的自責,甚至在女兒哭訴自己也被同學欺負時,冷冷地回應:「自作自受」。
母親未曾解決的內心陰影,最終把這些未解的痛苦投射到女兒身上。
原本被霸凌所苦的媽媽,長大之後發現自己的孩子竟然是讓別人痛苦的其中一員。
小愛的父親認為,女兒能誠實說出自己參與霸凌的事,是一種勇氣,他對此表示肯定。然而,小春的父親卻選擇忽視,認為這只是「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不願介入。他認為孩子之間的事情不值得大驚小怪,甚至拒絕深入了解。這樣的態度讓孩子失去了對成人世界的信任。
不知道是不是這本漫畫特別刻意描寫出來的,但是我覺得爸爸對於小孩的關注,真的不太夠。許多父親認為處理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問題是母親的責任,而自己則只需關注更大、更重要的事情。
但是這些小小的事情積累累積起來,就會變成燎原之火。
如果、假設這樣的冷漠態度僅僅是逃避責任?還是代表了一種不同的教養風格?在傳統的家庭結構中,父親往往被賦予「理性」和「權威」的角色,因此他們更傾向於對孩子的問題保持距離,以免「干涉太多」而顯得軟弱。
孩子應該學會自己處理問題,而不是依賴父母來解決。但是以現代教育觀念看來,父母雙方都應該給予足夠的安全感(而不是媽媽而已),孩子才會信任愛與美好。
起初,老師針對霸凌問題有進行小春談話,但是對於「停止霸凌」沒有什麼效果。然而到後來,小愛的媽媽懇求老師:「請站在小孩這邊」老師的內心掙扎漸漸浮現。他從最初的逃避,到最終承諾「我也會一起背負,陪妳一起往前」。
老師在現實中也常常面臨巨大的壓力。
可能害怕介入後會引發更大的糾紛,甚至遭到家長指責,畢竟這種事情沒有絕對是「對」的處置方式。
然而,當他們意識到自己有能力改變孩子的命運時,終究選擇了責任與支持。這提醒我們,即使在面對困難的處境下,只要有勇氣承擔責任,就能為孩子帶來希望。
小愛的家人選擇帶著孩子去向受害者道歉,試圖達成和解。
然而,對於受害者而言,道歉並不是解決問題的特效藥。當孩子被長期霸凌後,心理創傷並不會因為一句「對不起」而消失,只可以讓時間去淡化,但是不會不見。
受害者家長一度想為孩子爭取公正,然後霸凌的孩子,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作為家長和老師,認爲只是道歉就結束的話,其實我們是否在試圖簡化問題、追求表面上的和解,而忽視了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
真正的道歉,應該是基於深刻的反省和行動,而不是僅僅為了平息紛爭。
但是小朋友知道道歉的意義在哪裡嗎?大人有告訴他嗎?
我覺得先應該了解孩子為什麼會被排擠,如果是因為性格問題就欺負自己的孩子,或許考慮讓孩子轉學。
如果有一個成年人和我說職場不愉快,老闆很機車,同事一直嘲笑他——就像在一個隨時會被PUA的職場中。你會勸他繼續待在那裡嗎?不會!你會勸他快點換工作,因爲我們都知道繼續下去身心健康都會受到影響。
但為什麼變成小朋友的時候就變成——你要去適應?
有人說一直換學校小孩要重新適應好難好難之類的,有時候是因爲大人麻煩……
當然,如果問題是孩子的行為問題,那就需要帶回家好好教育了。
霸凌者最終也成為了被霸凌的對象。霸凌並不是單純的善惡對立,而更像是一個殘酷的循環。當加害者的行為被揭發,原本的霸凌者就會成了被排擠和報復的對象,讓人不禁反思:這種循環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問題?
孩子們在學校中為了融入群體、尋求認同,可能選擇霸凌他人,而當他們成為被排擠的對象時,也無法找到健康的出口。這是一個殘酷的循環,而非簡單的「因果報應」。
那假設,如果孩子不去欺負別人,就會成為被欺負的人呢?
這個不是溺愛,我的孩子都對的概念。
漫畫的最後一幕,當小愛的父母選擇對孩子說:「我也會一起背負,陪妳一起往前。」
因爲是家人,所以我會帶着你一起走。這句話讓整個故事達到情感的高潮。它告訴我們,作為父母和教育者,無論孩子犯了多大的錯誤,都應該與他們一起承擔,陪伴他們走向修復與成長的道路。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犯錯,作為父母和老師,我們不能一味責罵或逃避,而是要學會傾聽、理解,並真正陪伴他們。這不是在縱容錯誤,而是幫助他們在困境中學習如何面對、如何成長。只有當我們選擇與孩子共同承擔責任,他們才能學會面對未來的挑戰。
逃避不是解決之道,真正的支持才能讓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