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長輩的溝通技巧 你可以這麼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於失智症長輩來說,他們常常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在面對失智症上,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很辛苦。長輩常因為重複問相同事情,導致照顧者變得很不耐煩,或是將長輩的行為當作無理取鬧,漸漸地失去了溝通的耐心,也造成了家庭的失和。
會造成這樣情況,最大的原因就是認知機能的衰退,一旦認知機能退化,記憶力、空間與社會認知能力、注意力與語言能力都會受到影響,越來越多事無法自己處理,若沒有別人幫忙,連生活都有困難,那正是生活機能障礙。
而失智症也不像癌症一樣經由診斷就能確定是哪裡出了問題,每個失智長輩所展現出的情況都有些不同,也不像一些病症可以藉由特效藥治好,唯有照顧者也一起關心與傾聽再進行照護,才能情況得到緩解。心境上則需要不斷調整與適應這種「變了一個人」的感受,再加上失智病情的變化不定,照顧失智家人,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由於失智是不可逆的,對於一些主要照顧者,會出現疲於照顧的情況,在疲勞與壓力逐漸地增加,照顧者可能就會傾向於極端的方式照顧失智者。照顧久了以後,從原本的關心,變成控制與限制,這對於失智長輩來說,更是一種心理虐待。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轉變照顧長輩的方式,從只有一方的付出,變成維持對等的狀況,例如請對方做一些簡單的小事並稱讚他們,在被照顧者的心理來說,也會降低心理負擔,而照顧者也能減緩壓力,不要只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是兩者能建立對等的關係,讓雙方心裡不要有太大的分歧。
若是如果照顧者並沒有辦法撥出太多時間陪伴與照護,也可尋求專業的服務,最好是找有失智照顧經驗的照服員為優先。首先因為有失智照顧經驗,對於一般人會感到困惑的舉動,會知道如何去對應,也較熟悉對話溝通技巧。
在失智長輩不斷重複說一樣的話時,有經驗的照服員會傾聽而轉移注意力,而不會指責或否定失智長輩。當失智長輩有想要說的話卻難以表達時,照服員也會以肯定、同理的態度,和引導表達的技巧,協助長輩慢慢表達。
失智症變化快速,照顧並非易事,要適時地尋求外界協助。當我們自己穩定了,才能好好的照顧失智者,用正向的態度面對,不只能更溫暖地照顧長輩,照顧者也能更樂意於照護。
avatar-img
8會員
127內容數
「優照護」是全台第一家,針對短期居家照護、居家看護需求成立的第三方預約照護平台,核心價值是: 一、讓有需求的家庭能夠方便尋找到安全又合適的照顧服務員、護理人員、治療師等。 二、讓照護人員能自主管理個案,安全地提供服務,並且增加收入來源。 最終目的是讓台灣照護市場的資訊更加流通,創造優質照護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優照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醫院看護主要的服務場域在醫院,配合病人的需要在醫院提供照護的服務,主要是在病人住院、開刀時協助醫護人員照顧病人的需要、協助治療。因住院人數上升,醫院看護越來越難找....
為甚麼要接受預防照?邁入中老年的所有人都應該認識預防照護,理由很簡單,你是希望生病之後痊癒還是保持健康?相信大部分人都選擇後者吧,如果能維持健康誰會想生病,在身體有狀況之前,就及早處理,不要等到了疾病纏身之後才接受治療。 而預防照護的階段分為三個層級,包括初級預防、次級預防及三級預防。
肌少症是人體肌肉在強度,及質量數量減退的一種症狀,會導致身體功能的下降,一般來說,肌少症沒有明顯疼痛或不適的感覺,是高齡者很容易忽略的健康問題,但若出現肌少症後,走路時容易跌倒骨折,就會危及到長輩們的生命安全。
聘僱外籍看護工所需具備的資格: 年未滿80歲,巴氏量表評估35分以下或需要24小時照護者。 年滿80歲以上,巴氏量表評估60分以下者。 年滿85歲以上,巴氏量表評估輕度依賴照護。 持有以下項目之重度身心障礙手冊,不須診斷證明書即可提出申請。 特定身心障礙項目: 平衡機能障礙 智能障礙 植物人
幫家中長輩找看護,不論是在醫院,或是居家照顧,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來說,費用是優先考慮的因素。
醫院看護主要的服務場域在醫院,配合病人的需要在醫院提供照護的服務,主要是在病人住院、開刀時協助醫護人員照顧病人的需要、協助治療。因住院人數上升,醫院看護越來越難找....
為甚麼要接受預防照?邁入中老年的所有人都應該認識預防照護,理由很簡單,你是希望生病之後痊癒還是保持健康?相信大部分人都選擇後者吧,如果能維持健康誰會想生病,在身體有狀況之前,就及早處理,不要等到了疾病纏身之後才接受治療。 而預防照護的階段分為三個層級,包括初級預防、次級預防及三級預防。
肌少症是人體肌肉在強度,及質量數量減退的一種症狀,會導致身體功能的下降,一般來說,肌少症沒有明顯疼痛或不適的感覺,是高齡者很容易忽略的健康問題,但若出現肌少症後,走路時容易跌倒骨折,就會危及到長輩們的生命安全。
聘僱外籍看護工所需具備的資格: 年未滿80歲,巴氏量表評估35分以下或需要24小時照護者。 年滿80歲以上,巴氏量表評估60分以下者。 年滿85歲以上,巴氏量表評估輕度依賴照護。 持有以下項目之重度身心障礙手冊,不須診斷證明書即可提出申請。 特定身心障礙項目: 平衡機能障礙 智能障礙 植物人
幫家中長輩找看護,不論是在醫院,或是居家照顧,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來說,費用是優先考慮的因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藝術創作更是集合了動作、認知、情感的多元刺激活動。然而當藝術創作成為治療方式,其理論架構、操作方式、治療目標,便與腦部運作和疾病特性密不可分。
Thumbnail
隨著台灣社會高齡化現象日益嚴重,高齡環境和失能照護需求逐漸成為重要議題。長壽是珍貴的禮物,但也伴隨著健康的挑戰。許多高齡者面臨著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其中一部分人可能因為年齡或慢性疾病導致失能。這使得高齡環境建設和失能照護成為社會共同關心的議題......
Thumbnail
在傳統機構的照護情境中,透過對一位失智症病患的觀察,看見病人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困境與照顧者的無奈。每個病人在成為病人之前都先是一個人,我們面對快速高齡化的社會,要如何應對愈來愈多類似這樣臥床和需要長期照護的長輩呢?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用溫柔的方法與長輩溝通,尤其是面對失智症患者時,如何讓長輩更樂於接受建議。透過孫子與奶奶的互動範例,展示了有效的溝通技巧,強調從長輩的立場出發,運用柔性的語氣,避免強迫,進而改善家庭關係。
Thumbnail
失智,是我們的生命仍在前進,而記憶卻已經步入盡頭的一種認知障礙。 失智的感覺,就像被困在迷霧森林裡,面對逐漸失序的家人,面對逐漸被抹去的記憶,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呢? 任何看似失衡的行為問題,其實,背後都蘊含著一個療癒的機會,面對失智症家人,唯有多一分理解,我們才能少一分的身心負擔。
Thumbnail
特別設計這門課程,讓子女在初期照顧的時候能夠作思維的引導, 協助指引可以讓自己日子過得不會那麼辛苦的方法; 如果你已經照顧了好幾年,感覺照顧這件事情, 一直都在撞牆,沒辦法跳出這樣的框架。 我誠心的建議你,試試看使用這門課程的方法去做, 一定會有一些程度上的改變。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天下雜誌〈「大齡小偷」5年增40% 失智長輩偷竊怎麼辦?會被起訴嗎?〉報導中訪談摘要,以及對於其他領域意見、犯罪統計,關於刑事司法程序的補充: 1.對於警察犯罪統計數據的補充說明;2. 「大齡小偷」不等於人人都有失智症;3.偵查法定原則;4.失智症患者的症狀不一而足;5. 司法精神鑑定
Thumbnail
甲的父親乙失智,甲擔心其他兄弟姊妹會趁乙失智時騙取乙的財產,於是甲詢問律師可以怎麼做,才能避免乙遭欺騙因此任意處分財產呢? 在高齡化社會,面對失智、中風的親屬的財產管理問題難以避免,本篇文章即要分享什麼是監護宣告,以及如何聲請監護宣告。
Thumbnail
藝術創作更是集合了動作、認知、情感的多元刺激活動。然而當藝術創作成為治療方式,其理論架構、操作方式、治療目標,便與腦部運作和疾病特性密不可分。
Thumbnail
隨著台灣社會高齡化現象日益嚴重,高齡環境和失能照護需求逐漸成為重要議題。長壽是珍貴的禮物,但也伴隨著健康的挑戰。許多高齡者面臨著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其中一部分人可能因為年齡或慢性疾病導致失能。這使得高齡環境建設和失能照護成為社會共同關心的議題......
Thumbnail
在傳統機構的照護情境中,透過對一位失智症病患的觀察,看見病人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困境與照顧者的無奈。每個病人在成為病人之前都先是一個人,我們面對快速高齡化的社會,要如何應對愈來愈多類似這樣臥床和需要長期照護的長輩呢?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用溫柔的方法與長輩溝通,尤其是面對失智症患者時,如何讓長輩更樂於接受建議。透過孫子與奶奶的互動範例,展示了有效的溝通技巧,強調從長輩的立場出發,運用柔性的語氣,避免強迫,進而改善家庭關係。
Thumbnail
失智,是我們的生命仍在前進,而記憶卻已經步入盡頭的一種認知障礙。 失智的感覺,就像被困在迷霧森林裡,面對逐漸失序的家人,面對逐漸被抹去的記憶,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呢? 任何看似失衡的行為問題,其實,背後都蘊含著一個療癒的機會,面對失智症家人,唯有多一分理解,我們才能少一分的身心負擔。
Thumbnail
特別設計這門課程,讓子女在初期照顧的時候能夠作思維的引導, 協助指引可以讓自己日子過得不會那麼辛苦的方法; 如果你已經照顧了好幾年,感覺照顧這件事情, 一直都在撞牆,沒辦法跳出這樣的框架。 我誠心的建議你,試試看使用這門課程的方法去做, 一定會有一些程度上的改變。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天下雜誌〈「大齡小偷」5年增40% 失智長輩偷竊怎麼辦?會被起訴嗎?〉報導中訪談摘要,以及對於其他領域意見、犯罪統計,關於刑事司法程序的補充: 1.對於警察犯罪統計數據的補充說明;2. 「大齡小偷」不等於人人都有失智症;3.偵查法定原則;4.失智症患者的症狀不一而足;5. 司法精神鑑定
Thumbnail
甲的父親乙失智,甲擔心其他兄弟姊妹會趁乙失智時騙取乙的財產,於是甲詢問律師可以怎麼做,才能避免乙遭欺騙因此任意處分財產呢? 在高齡化社會,面對失智、中風的親屬的財產管理問題難以避免,本篇文章即要分享什麼是監護宣告,以及如何聲請監護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