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2/0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會也不必然是問題

    食療分享課
    有一組介紹自己說因為是「無炊命」所以只好都買現成。第一次聽無炊命,覺得有趣。這個班都是年輕女性除,少數未婚其他都是已婚,孩子也都高中大學了!
    無炊命笑著說:「因為自己不會炊!」一炊,全家都抗議,乾脆就被賜「不用炊」金牌,所以「無」不是沒有,是不用!也因為無炊命,所以較知道哪裡有好吃的特色菜與點心。果然幾堂課下來,無炊命帶來的菜都較讓人驚艷;天天炊的媽媽,平時家常是特色。還有另一無炊命的老師,因為連家長都知道自己不會炊,所以每逢老師有難,就有很厲害的幫手,幫忙下廚!
    好像在團體中若自己不具備的技能,又不害羞示弱,常常都能有人出來代打,幫忙解決困境!反之,若自己很會,或者普通會,自然旁人也覺得不需要插手,有時自己也不願別人幫。高手旁常就會有懶人圍繞,只要給表演者拍拍手,各得其歡!
    想想,以前在辦公室,無能力又會撒嬌的,有時反而人緣好,甚至爬得比有能力的快。
    我想是有能力的人,著眼的焦點是將「事情」做得更好;而本來就不會的人,自己與他人本就對做好事無啥期望,所以反而將焦距放在尋找好的產品,或者給會做的人拍拍手!
    學思
    有時示弱或者不理,也是培養旁人能力的(特別是孩子)方法,訓練它們想辦法自己解決,不再依賴!
    無炊命生活在方便的都市,是可廣結人緣並更能促進消費的。但若在鄉間,我想無炊命遲早也要親自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