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內化的軌跡 以輸出為前提來輸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輸入的材料要經過消化才能輸出
之前看了一本書,是樺澤紫苑寫的「OUTPUT 最高學以致用法」。OK,時間已久,我其實記不太起來裡面寫的很多內容了。不過總之樺澤紫苑強調的就是輸出的必要性。
相信大家也一定都聽過教學相長,可能也都體會過這樣的情況,教了人以後,自己對那個東西的認知、理解及內化也會進一步提升成熟。我自己是很習慣想辦法說明的人(特別是跟父母親),所以這樣的經驗並不少見。
例如,當我經營方格子MBTI那個系列時,我每寫完一件,就會有一些新的體悟和認知。實際上從我寫第一篇到現在,我已經有不少推翻自己原先想法,或者是釐清原先不明白東西的經驗。不過壞處就是我對自己現有的認知很沒信心,我會懷疑事後發現自己錯了的可能性,且會想要多收集點資訊再說。
總之,輸出之後會使得輸入的材料被消化,然後進一步轉化為自己的養分。所以反過來說,在輸入的時候就先想著要輸出,腦袋和身體就會被騙,就會主動地開始消化輸入的材料。因此,明明沒有真正實行輸出這件事,卻可以產生一點輸出的效果了。
這就是,以輸出為前提來輸入 的意思。就是想著輸出來輸入,使得輸入的效果和消化都變得更好。
這件事情如下所示,我把他列入想要安裝的APP之一。
具體的作法有,我在念書的時候,就會想著如果我要跟誰說明這件事,我會怎麼說明這個東西呢。如果難以進入狀況的話,可以設定具體人物,然後針對這個人物來說明。畢竟有個真實對象可能比較好想像。不過,沒設定也沒有關係。或者是設定是跟陌生的學生講述這件事。或者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告訴自己之後我要教人這個東西喔.........就只要讓身心意識到這件事就好。
這樣一來,身體和腦袋就會得到暗示和刺激,且馬上就會開始消化和編組正在吸收的輸入材料,就我的測試結果,雖然比不上真正輸出的效果,但確實能夠提升輸入消化的效率和成果。
然後也可以實際運行一種半輸出過程。我有養貓,所以這個過程很常發生在清理貓砂的時候,我有時會對著空氣心裡默念講解一個我想釐清的輸入材料。碎碎念的講解完以後,就會更好更有系統的理解這件事。
當然上面只是舉例,我有時也會在搭公車時做這件事,並不限定於是什麼時候。不過,開車的時候還是不要做這件事比較好。還有,上面的作法只是參考,可以有很多種作法。
所以總結一下,大致上就是可以分成這三個層面:
  • 1. 實際的輸出 (真的有對象)
  • 2. 假設性的輸出 (模擬輸出但沒有對象)
  • 3. 假裝自己要輸出來輸入 (在輸入的同時就哄騙身心要輸出)
由於可能不是每個事物都可以獲得機會去輸出,所以2和3是一個自己學習時,有助於幫助自己消化編組輸入材料的方式。
我目前正在持續內化安裝這個項目,特別是針對自己特別想學好的事物,更是會持續間歇性的採取2和3 (因為這個過程可能比一般輸入還久,所以也不會所有輸入過程都採取)。然後,有機會的話,也不會吝於採取1。
承上,我並沒有什麼成就也不算是學習得特別好的人,絕對比不上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們,但這樣實施的結果確實對我有一些助益。所以可以真心的分享這件事情給大家參考,然後再順便完成一次實際的輸出 (笑)。
avatar-img
104會員
81內容數
為個人研究MBTI的心得雜談,雖然可能會試圖解釋概念,但並不代表絕對正確。 請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當作是消遣閱讀即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山毛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手機本身不是什麼問題,問題在於沒有意識的使用手機
知道是件容易的事情,內化才是困難的部分
盡量地把期待和時間心力放在「自己本身可以控制的事物上」。
手機本身不是什麼問題,問題在於沒有意識的使用手機
知道是件容易的事情,內化才是困難的部分
盡量地把期待和時間心力放在「自己本身可以控制的事物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Animation Presets 是預設的動畫效果和屬性設定,套用後就可以做出動畫效果,無需從零開始進行複雜的調整。 其中 3D Text 是模擬 3D 字體的外觀或動態表現,不是真 3D 但可以表現出類似的立體視覺效果。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一段靈性與自我意志的對話,探討了內心渴望與外界期望之間的矛盾。文章強調忠於內心的重要性,並指出掙扎是成長的一部分。透過靜心、信任與感恩,我們可以找到面對不確定性的勇氣,實現與自我和世界的和諧共處。
Thumbnail
我們的日常決策究竟是如何受到影響的呢?希望在閱讀完這次的書評後,你能對日常行銷手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無論你是哪個領域的專業人士, 這篇文章都適合你。 通過參與特定社群, 你可以獲得外部無法輕易獲得的專屬知識。 這些知識可以幫助你在專業領域中脫穎而出。 ▋方法1 - 擁抱社群的力量 當你參與特定的社群時, 像是我長期參與的Nick Milo的Linking
Thumbnail
你花了多少時間吸收知識,又花了多少時間使用這些知識呢? 你是否曾經花了大量時間學習新知識,卻在真正需要用到時發現無法清楚表達出來?這種情況很多人都經歷過,而根本問題在於輸入與輸出的平衡。今天,我們將探討如何在學習過程中找到這種平衡,讓知識真正成為你的工具。 所謂的輸入,指的是吸收資訊,把資訊記起
Thumbnail
最高學以致用法是由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所撰寫關於如何有效學習的書籍。本書最大的重點就是「輸出」,也就透過透「說」、「寫」等主動行為來幫助自己進行學習。
Thumbnail
剛開始要寫作,一定會遇到「不知道要寫什麼」、「如何持續地寫」等的困擾。參考樺澤紫苑的心得分享四個關於輸出的改善問題,包括擅長輸出的方法、提升輸入效率和質量的建議、快速寫出文章的技巧,以及長期持續寫作的祕訣。
Thumbnail
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閱讀或學習的機會,但如果只有單純輸入,沒有輸出的話,其實等於白白浪費掉當初看書/閱讀/學習的時間了。想提升自己,最有效的鍛鍊方法就是「寫讀後感想」。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寫讀書心得的方法,讓你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學習。
Thumbnail
1.自我介紹: ❤️2024年二月中里程碑:追蹤破700人,小自介! 🌱嗨 !我是小倉鼠!狂賀第100集Podcasts完成!!第一季完結!一同來慶賀!!小倉鼠完成podcast100集+部落格200篇or more+粉絲追蹤數破700位,頻道經營心法只有一個:現在就開始!不求完美,只求完成!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明白輸出的重要性,但一直無法督促自己輸出資訊,以致他人感到意外。這本書改變了我的觀念,發現輸出是為了讓自己輸入的內容更加深刻烙印在大腦上,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過程。通過實踐,我開始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擅長做什麼。
Thumbnail
Animation Presets 是預設的動畫效果和屬性設定,套用後就可以做出動畫效果,無需從零開始進行複雜的調整。 其中 3D Text 是模擬 3D 字體的外觀或動態表現,不是真 3D 但可以表現出類似的立體視覺效果。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一段靈性與自我意志的對話,探討了內心渴望與外界期望之間的矛盾。文章強調忠於內心的重要性,並指出掙扎是成長的一部分。透過靜心、信任與感恩,我們可以找到面對不確定性的勇氣,實現與自我和世界的和諧共處。
Thumbnail
我們的日常決策究竟是如何受到影響的呢?希望在閱讀完這次的書評後,你能對日常行銷手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無論你是哪個領域的專業人士, 這篇文章都適合你。 通過參與特定社群, 你可以獲得外部無法輕易獲得的專屬知識。 這些知識可以幫助你在專業領域中脫穎而出。 ▋方法1 - 擁抱社群的力量 當你參與特定的社群時, 像是我長期參與的Nick Milo的Linking
Thumbnail
你花了多少時間吸收知識,又花了多少時間使用這些知識呢? 你是否曾經花了大量時間學習新知識,卻在真正需要用到時發現無法清楚表達出來?這種情況很多人都經歷過,而根本問題在於輸入與輸出的平衡。今天,我們將探討如何在學習過程中找到這種平衡,讓知識真正成為你的工具。 所謂的輸入,指的是吸收資訊,把資訊記起
Thumbnail
最高學以致用法是由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所撰寫關於如何有效學習的書籍。本書最大的重點就是「輸出」,也就透過透「說」、「寫」等主動行為來幫助自己進行學習。
Thumbnail
剛開始要寫作,一定會遇到「不知道要寫什麼」、「如何持續地寫」等的困擾。參考樺澤紫苑的心得分享四個關於輸出的改善問題,包括擅長輸出的方法、提升輸入效率和質量的建議、快速寫出文章的技巧,以及長期持續寫作的祕訣。
Thumbnail
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閱讀或學習的機會,但如果只有單純輸入,沒有輸出的話,其實等於白白浪費掉當初看書/閱讀/學習的時間了。想提升自己,最有效的鍛鍊方法就是「寫讀後感想」。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寫讀書心得的方法,讓你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學習。
Thumbnail
1.自我介紹: ❤️2024年二月中里程碑:追蹤破700人,小自介! 🌱嗨 !我是小倉鼠!狂賀第100集Podcasts完成!!第一季完結!一同來慶賀!!小倉鼠完成podcast100集+部落格200篇or more+粉絲追蹤數破700位,頻道經營心法只有一個:現在就開始!不求完美,只求完成!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明白輸出的重要性,但一直無法督促自己輸出資訊,以致他人感到意外。這本書改變了我的觀念,發現輸出是為了讓自己輸入的內容更加深刻烙印在大腦上,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過程。通過實踐,我開始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擅長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