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 理性主義和敬虔主義 Rationalism and Pietism
這是讀《教會歷史》一書時寫下的Notes
十六世紀馬丁路德,加爾文以及清教徒帶來的新教讓一個個過去教皇管轄的國家脫離了羅馬天主教的宗教轄制成為新教的國家。然而,教會始終沒能脫離與政權的關係。教會中的神職人員,在政府的安排下,形同公職,造成靈性上的低落。此外,路德所重視個人與神主觀經歷的概念,也逐漸被條理式的信仰所取代,發展成了經院哲學般的信條主義(dogmatism)。名義上根據聖經,實際上卻是另一種版本的僵化教理解釋。短短一百年,各個新教派別也從原先開始注重與神相交的信心體系中,再度落入了死沉的道理與儀式。教會彌漫著一種隻要謹守洗禮、領受聖禮、遵守規章、定時禮拜、講道,就被稱得上是一位好信徒。
十七世紀后期,這種以信條為追求的理性主義者試圖把認識和信仰的根據從羅馬天主教神權轉變為理性認知和條理感受,借精細地以規條來界定純正信仰卻教條化信仰失去了帶來的生命活力。在此一前提之下,又有一些人士開始追求的更深、更有意義的基督徒生活。這種屬靈生活實踐是以注重信心與重生的經歷,重視讀經體驗,並追求一種活潑的敬虔禱告生活,追求個人靈命的成長及生活中的喜樂。因此人們稱其為敬虔主義者。追求敬虔主義的信徒並沒有脫離教會,他們乃是將新教主張的回歸起初的理想,這也是路德一開始重視個人與神相交的經歷,一件件地實行出來。他們在個人家中聚會,幾家人會來在一起讀聖經和禱告,屬靈分享。聚會並非一人講、眾人聽,乃是在人人都是祭司的原則下,共同分享。他們十分重視聖經,認為讀經不重在知識,乃重在生命與餵養。聖經必須應用於實際的生活中,以活出聖潔、道德的生活。在個人經歷方面,他們注重信徒悔改與重生的主觀經歷,並且以基督為中心,被祂的恩典所充滿。這類聚會往往在教會之外的家中或小范圍的召聚信徒讀經、禱告、分享,甚至吃餅喝杯,盼望恢復使徒時代人人盡功用、彼此互相的聚會方式。此外,他們也實行社會救濟,極力推行海外佈道,為當時陷入僵化的新教教會,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力。
追求活潑的屬靈生命,不過多在神學的爭辯及抽象的理性思維上糾纏,而在實際的敬虔操練中體驗及實踐聖經的真理。過度追求敬虔主義從而將信仰變得個人化及內在化。追求敬虔便完全等於追求個人內在屬靈經歷,強調內在的光照(inner illumination)群體教會文化活動便似乎拉不上關係。這類體驗往往把主觀的屬靈經歷往往與客觀的啟示真理混爲一談。敬虔主義將信仰變得很個人化和主觀化,助長了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所標示的個人主義與主觀主義(subjectivism),把對信仰中以神為中心偏移至以人個人感受為先導,對日后自由派神學(Liberal Christianity) 和靈恩運動(Charismatic Movement)有極大的影響。所以將信仰極度理性化或敬虔化都會讓我們生命的成長有偏移,從而沒有完整地實踐神的心意。從歷史的教訓,我們今天教會應該避免這兩方面的極端化的發展。
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