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未來》三部曲
「時間穿越」一直是一個特別吸引人的科幻點子。這次想和大家聊一聊的是時間穿越的經典電影系列:《回到未來》三部曲。作為系列開頭的《回到未來》是一部帶有科幻元素與校園元素的家庭喜劇,除了富有創意和想像力的劇情架構外,其獨特又風趣的幽默感也讓這個在科幻設定上其實不夠嚴謹的故事受到大家喜愛。於是,當1985年上映的《回到未來》得到空前反響後,續作便展開緊鑼密鼓的開發。
很快地,《回到未來續集》和《回到未來第三集》於1989與1990上映。雖然說票房與評價相比第一集略有下滑,但與眾多狗尾續貂的電影續集相比,串接並呼應原作的第二集、以及將前面的鋪陳完善收尾的第三集,仍舊是非常優秀且值得一看的作品。
好玩的時間戲法
根據導演與編劇的說法,雖然《回到未來》的最後留了一個「未來有危機」的開放式結局,但在電影如此成功之前,並沒有續集的規劃。令人慶幸的是,後續的兩部作品還是很好地繼承了第一集的理念與關懷,也在方法上有很多有趣的承接。其中最為明顯的,是從第一集就明確有所表現的「因為人物性格而反覆重現的情境」。在故事開始沒多久時,導演就透過老師的嘴來講出「麥佛萊家的人一直都是這樣」,並展現出父親喬治受人欺侮卻從不試圖反抗的模樣。而當馬蒂第一次回到過去之後,很快就將父親與上司畢夫的互動以高中生的外表再展現了一次。這種「歷史一再重演」的戲碼成為了整部系列的一種重要表現方式,「再次看到相似的事物」本身就容易帶來一種熟悉的親切感,加上故事的喜劇屬性,會更容易讓觀眾隨時保持在一個「這真有趣」的狀態,以此來很好地吸收故事各處的笑點。
另一個從形式上讓故事更有趣的操作主要應用在第二集中,當馬蒂再一次回到當年父母定情的舞會上時,它不只要完成它這次要做的事情,還要避免干擾到自己上一次回到過去時(也就是第一集中)完成的工作。那些自己和自己擦肩而過的片段既刺激又有趣,也和前一種方式一樣,給人一種熟悉感與親切感。這種「之所以事情這樣發生,其實是因為這個」以及「為了不妨礙事情按原來的發展,主角必須在原來那個時間上做這些事」本就是時間穿越題材一種很好運用的情節手法,本作的這種處理方式也就此成為了後續許多作品的學習對象。
而除了形式上的反覆,後續的兩部續集也把故事圍繞的核心主旨強調了出來。事實上,埋藏在科幻式的「改變歷史引發的蝴蝶效應」之下的,其實是一更普遍的宣稱「改變自己就是改變未來」,而標題所說的「回到未來」,便意味著在經歷並理解了過往之後,重新回去續寫自己的生命故事。博士在第一集結尾所說的那句經典台詞「我們要去的地方不需要路」除了是在說它已經把時空穿越車改裝為浮空車之外,更是在說「未來的發展並不是已經寫好,而需要我們自己將其走出來」。而這一點,也在第三集的結尾,更直白地再說了一次。雖然或許有點太直白,但也讓我們能從中看出,即便從一集延展為三集,故事的初心一直都在。而那些賦予「回到未來」積極意義所需的改變,也在三集的跨度中,很清晰地表現為兩位主角的成長。令人玩味的是,這一老一少的成長,是朝著恰恰相反的方向。
一老一少的成長
馬蒂的缺點與成長在兩部續集中展現得很明顯,最主要表現為「不想被人當作膽小鬼」的「年輕人的衝動」。而博士雖然始終腦洞大開,好像隨時都有各式各樣的新奇想法。但編導還透過「不能影響時間線」這一批著科學倫理外衣的教條來呈現老年角色很常出現的「害怕改變」。
在這樣展開兩者的缺點後,三部曲的角色成長方向就明確了起來。馬蒂在博士和祖先的提點下,讓自己逐漸能夠不再因為他人的挑釁而情緒化行事;而博士則是在與克萊兒相遇後,不再害怕改變,終於願意面對自己情感來行事。這組「從感情用事到願意理性」和「從理性至上到為了情感勇於追求」的對比相當有意思,也提醒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在成長上要面對的不同課題。
而面對這兩種不同的成長,在穿越時空這一主題上,兩人也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結局。掌握自己未來的馬蒂再也不需要再穿越時空,年老的博士則不需要再為了科學畏懼穿越時空,可以在最後的時光中四處雲遊、重新探索與人共處的生活。雖說第一集就已經給出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和有趣的開放式結尾,但透過三部曲,除了讓我們可以看到更多兩人的冒險之外,也把這個故事和它想說的主題交代得更清楚,成就了難得一見的好續集。
*
幾年前陸續看了經典的《回到未來》三部曲,覺得手法精彩,喜劇效果又非常好。但當時還沒有開這個部落格,一直沒有機會和大家分享。由於是更早之前看的,這次年度回顧裡還是沒有機會寫到。但轉念一想,剛好可以以它做為新系列的第一篇。未來我也會持續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喜歡的,至少包含三部作品的「被我們記得的系列」。在這個什麼都要拍續集的時代,讓我們一起重新探索這些已經深入我們文化中的作品,重新回憶那些最經典的系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