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12/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宅爾摩斯的萬事屋

圖片來源:博客來
三年前搬來桃園的時候,很快地在住家附近看見徵信業者謝智博的看板,當時第一個印象是:「這麼年輕,到底是老闆還是員工呢?」
在社會上有些行業遊走灰色地帶,而身處在這些行業中的人也很少會大聲嚷嚷,像徵信業者謝智博如此坦然的人實在不少,即便他勇於露臉現身媒體,但要真正能讓人感受到信任還是非常不容易。
有鑒於社會大眾對於傳統徵信業者的負面印象,作者謝智博在書中也毫不避諱,更沒有企圖想要替徵信業反轉社會形象,他在書中說投入徵信業很容易走偏,價值觀也很容易歪掉,也因為如此時時提醒自己當初加入這個行業的初心,也因為看不慣傳統徵信業者不老實且敲詐委託人的行徑而決定自行創業。
我不難想像徵信業者苛扣員工薪資,但卻很訝異於作者竟然偶爾會評估委託人狀況而予以酌減費用,有時候甚至還免費服務,這都肇因於謝智博從小生長在單親家庭,也對弱勢家庭的處境特別能同理,他在書中提到「母親的淚水」總是讓他心軟,或許是聯想到童年時期缺乏母愛的自己,也被每個母親所展現的愛所感動之故吧!
書中以一篇篇改編真實案例的故事呈現,委託的類型千奇百怪,但有個共同點即是每個委託人都想要找一個「答案」,而作者在書中引導我們思考的是有些答案一定非找不可嗎?即便徵信業者找到了委託人想要的答案,難道問題就解決了嗎?委託人會更快樂嗎?作者在書中提到有個婦人一直想找先生外遇的證據,結果徵信業者跟監的結果是先生根本沒有與任何異性有所接觸,但這樣的「答案」並不符合婦人內心所想,即便照片影片攤在眼前仍然不相信;一名女孩想要尋找生父,結果徵信業者是順利找到人了,但女孩的生父已另組家庭,當告知女孩實情的時候,女孩不僅沒有表露開心的神情,連一句道謝也都沒有說便離開。
從以上的兩個例子來延伸思考,是否我們在尋找答案之前要先想清楚,我們找答案是要達成什麼樣的目的?而不同結果的答案又會對我們的人生造成什麼影響?很多事情或許不知道答案會比較好過,又或者真正的答案是在我們心中?
作者在書中除了有許多非常精彩的故事之外,也不藏私地把偵信社平時所使用的工具及技巧簡單地在書中呈現,最重要的是揭穿那些無良的徵信業者敲詐委託人的伎倆其中也包含偽造證據,所以千萬別傻傻的單憑照片及影片便全然相信徵信業者所提供的證據,那很有可能是為了要請委託人再進行下一階段委託的詐騙手法,但作者也不諱言地表示當委託人的所有個人資料都被徵信業者掌握在手中,還真的很難去判斷與預防,只能在委託之前先做好功課找比較值得信任的業者。
這本書非常引人入勝,作者的文筆也實在不錯,我認為作者在書中所呈現的人格特質是冷靜理性但同時保有對人的關懷與同理心,作者說投入這一行在某種層面上也治癒了自己,因為小時候沒辦法幫助自己,長大成人後希望有機會能幫助更多人。
作者說:「這些委託人猶如我心中一塊塊失敗的拼圖,在幫助他們找到家人的同時,我彷彿也在過程中,找到那一處消失已久的缺憾。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