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教養理念不同,該聽誰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是個很強勢的媽媽,
特別是初為人母時。
兇悍如貓媽護崽,
誰敢碰不對我的寶貝兒,
貓爪伺候!(兇)
從生物學的角度解釋,
是人類擁有的優秀育幼行為。
可奇怪的是,
育兒期怎各家長度不ㄧ?
約18年到60年這樣⋯⋯🙄
◾️
ㄧ邊手持煙火謀生,
ㄧ邊育兒的年歲中,
讓人漸漸明白,
原來也是那不斷取捨與選擇的過程。
那些得到的與得不到的,
想要的與不想要的。
其實都是好的伴著壞,壞的隨著好來。
都是苦摻著樂,樂裡又帶著苦澀。
怎麼樣選擇,
你都定有遺憾,都得面對煎熬。
◾️
面對育兒壓力,
我想說:何不放鬆點呢?
住在全台平均富豪最多的城市,
傾力打造優質育養環境的家長多得比高。
我內心攀比的焦慮,
也跟著可怕的物價、房價水漲船高⋯⋯
豬爸爸是那個最放鬆的人,
他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說:
「沒學也沒關係~那都是小孩的命!」
什麼鬼啦?
是小孩自己的命都敢說出來了!
是不想負責任,還是真的看得這麼開啦!
育兒,
我倆有著明顯的差距⋯
◾️
怎麼樣選擇都定有遺憾、都得面對當下的煎熬。
豬爸爸長我近十歲是沒白活呀!
現在看來,
那不看別人只看向自己的「認命」,
何嚐不是一種智慧呢?(笑)
◾️
夫妻教養理念不同,到底該聽誰的?
我說:請你接受差異。
夫妻教養觀念的差異不是問題,
問題在爭吵對錯輸贏的過程中產生的情緒,
會讓孩子陷入混亂和矛盾之中。
如果有矛盾,
也請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評否定對方。
要知道,
差異對孩子的成長其實是有一定的幫助。
單一化的教養,
反而是侷限了孩子!
尊重彼此的差異,
不是說一定要去妥協對方的觀點,
但至少要放棄想控制對方的想法,
放下情緒坦承的交流。
我再說:
親密關係永遠大於親子關係
想要教育好孩子,
首先得維護好夫妻之間的感情,
給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兩敗俱傷的親密關係當中,
孩子才是那個最大的受害者。
想想教育孩子,
根本上是不存在唯一正確的方法的。
努力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才是對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呀!
#豬爸爸當孝子帶婆婆與小孩逛老街
#不忘買盒老婆最愛的客家麻糬
#口口都是幸福都是愛呀🤭
avatar-img
12會員
119內容數
當一個大人(教師)懂得使用正確的對話方式,孩子(學生)會喜歡跟你在一起,你也會更喜歡孩子。正確的對話讓人生命經驗一致性的連結,教育只要往這個方向走,問題將不會是問題了。茶米老師的校園日誌,分享校園對話的實際案例,也紀錄茶米老師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茶米老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面對事件,大人的介入步驟參考: 「聊一下嗎?」 「我看到你……,發生什麼事了?」 「願意多說一點嗎?」 「我感覺….,我需要你……。」 「你是怎麼想的呢?」 「從什麼時候開始,你有了這個想法?」 「沒關係的,我們一起再想想辦法。我會一直陪著你。」 「我相信你,你自己決定吧!」 ▪️ 「聊一下嗎?」
繼續來說一說兩個孩子衝突的後續處理。 我們家的哥哥脾氣天生火爆, 再加上金牛座的固執, 當情緒來時根本無法溝通! 這頭金牛, 裡頭實質上是隻大獅子, 生氣就會用他的大嗓門盡情嘶吼發洩! 然而, 選擇用哭叫發洩情緒, 已經是這頭獅子很大的進步。 弟弟則是情感細膩、注重面子的處女男, 絕不允許別人來破壞
小虎是老爸養的大黑狗, 喜歡在田野裡鑽來跑去。 三個大孩子最愛追著牠的屁股後頭, 說要一起去探險。 大年初二回娘家, 家人齊聚一堂,好不熱鬧! 小米兄弟👬和布丁三人, 又再次相約跟著小虎去田裡玩了。 雄赳赳的小虎踏著輕快步伐, 領著三個人類小跟班, 在後坡大片田野間穿來梭去, 玩得不亦樂乎。 大
吉米問:「為什麼大人都把紅包拿走?拿去做什麼?」 我:「爸爸說要拿去買基金呀!」 吉米:「為什麼?!為什麼可以拿我們的紅包去花掉?你們大人怎麼都這樣不尊重小孩!」 我:「幫你們投資呀!」 吉米:「什麼是投資?我同學說他爸爸媽媽會拿去花掉耶!你們不可以花掉喔!」 機會來了!😃 ◾️ 我和豬爸爸都認為
今天和朋友聊到不想要吼孩子的話題, 看了很多書上了很多課, 道理都知道, 但爲什麼就是好難做到? 我馬上想到網上看過的一種症頭, 形容因急切想要改變現況, 而不斷跑去上課、找專家諮詢的人, 有可能是患了: 「工作坊成癮症」 說這樣的人深信, 我只要不斷的學習, 認真的請教專家, 有ㄧ天ㄧ定可以解決擔
那天和個案輔導老師在洗手間碰見,我們寒暄短聊了一下。 輔導老師說: 有許多個案問題的根源其實都來自家庭,家長不願意覺察調整,常常只能無奈囉! 輔導人員的角色,就只能調整到陪伴孩子(陪聊天),平安地渡過這三年啦! 我說: 你們也真是辛苦了!每天都要接受這麼多負面的情緒,不是只有學生耶!還要處理家長……
面對事件,大人的介入步驟參考: 「聊一下嗎?」 「我看到你……,發生什麼事了?」 「願意多說一點嗎?」 「我感覺….,我需要你……。」 「你是怎麼想的呢?」 「從什麼時候開始,你有了這個想法?」 「沒關係的,我們一起再想想辦法。我會一直陪著你。」 「我相信你,你自己決定吧!」 ▪️ 「聊一下嗎?」
繼續來說一說兩個孩子衝突的後續處理。 我們家的哥哥脾氣天生火爆, 再加上金牛座的固執, 當情緒來時根本無法溝通! 這頭金牛, 裡頭實質上是隻大獅子, 生氣就會用他的大嗓門盡情嘶吼發洩! 然而, 選擇用哭叫發洩情緒, 已經是這頭獅子很大的進步。 弟弟則是情感細膩、注重面子的處女男, 絕不允許別人來破壞
小虎是老爸養的大黑狗, 喜歡在田野裡鑽來跑去。 三個大孩子最愛追著牠的屁股後頭, 說要一起去探險。 大年初二回娘家, 家人齊聚一堂,好不熱鬧! 小米兄弟👬和布丁三人, 又再次相約跟著小虎去田裡玩了。 雄赳赳的小虎踏著輕快步伐, 領著三個人類小跟班, 在後坡大片田野間穿來梭去, 玩得不亦樂乎。 大
吉米問:「為什麼大人都把紅包拿走?拿去做什麼?」 我:「爸爸說要拿去買基金呀!」 吉米:「為什麼?!為什麼可以拿我們的紅包去花掉?你們大人怎麼都這樣不尊重小孩!」 我:「幫你們投資呀!」 吉米:「什麼是投資?我同學說他爸爸媽媽會拿去花掉耶!你們不可以花掉喔!」 機會來了!😃 ◾️ 我和豬爸爸都認為
今天和朋友聊到不想要吼孩子的話題, 看了很多書上了很多課, 道理都知道, 但爲什麼就是好難做到? 我馬上想到網上看過的一種症頭, 形容因急切想要改變現況, 而不斷跑去上課、找專家諮詢的人, 有可能是患了: 「工作坊成癮症」 說這樣的人深信, 我只要不斷的學習, 認真的請教專家, 有ㄧ天ㄧ定可以解決擔
那天和個案輔導老師在洗手間碰見,我們寒暄短聊了一下。 輔導老師說: 有許多個案問題的根源其實都來自家庭,家長不願意覺察調整,常常只能無奈囉! 輔導人員的角色,就只能調整到陪伴孩子(陪聊天),平安地渡過這三年啦! 我說: 你們也真是辛苦了!每天都要接受這麼多負面的情緒,不是只有學生耶!還要處理家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現在的父母,就是我們這個年紀的,甚至比我們年輕的,我很難理解他們對小孩的教養方式,也許我們兩個都不是父母所以不懂。。。我每天在店裡見到那些年輕媽媽對小孩一直哄一直哄,就著“不能對小孩say no”的宗旨教育小孩, 最後就像你說的,培養出一個動不動就鬧情緒的人。。。當然啦,我媽以前動不動就發癲鬧人也是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原生是母親的天性。現在的母親和以前的母親不一樣,因為我們這一代的母親有夢想,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樣了。所以你們不要說原生活法是永遠的教育,雖然原生是母親的天性。母親想什麼?就是要孩子贏,這是次生活法。因此有沒有想過,贏就要贏一個更好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末法時代,有母愛還是法。原生母親知道世
親子衝突,已經歷經了4年 我家孩兒的青春(叛逆)期,戰線也拉太長了 愛妳,不代表要順著妳,;要求妳,是希望妳往好的方向走 我努力了,但結果不如預期,未來,妳就纂著老媽曾經的碎念往前走吧 我要試著放下,我也有我剩下的人生要過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面對困難抉擇時的善良和正確之間的抉擇。作者分享了她和家人的一些個人事例,並提出了一些對於教導孩子和與年長家人相處的感悟。藉由這些真實生活中的例子,希望能啟發讀者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抉擇時,選擇善良。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先照護好自己、愛自己,難題將有機會解決。
Thumbnail
只要家長真心想陪伴孩子,不管多忙碌,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方法,而且,孩子也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愛,這將會是他們長大後面對挑戰與困境的力量。
Thumbnail
我總想不清楚,養女孩跟養男孩究竟有什麼不同? 女兒總是說,「媽~我長大後,都要一直跟你住,才不要搬出去住。」 兒子總是說,「媽~我長大後,找到老婆結婚,就要搬出去住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現在的父母,就是我們這個年紀的,甚至比我們年輕的,我很難理解他們對小孩的教養方式,也許我們兩個都不是父母所以不懂。。。我每天在店裡見到那些年輕媽媽對小孩一直哄一直哄,就著“不能對小孩say no”的宗旨教育小孩, 最後就像你說的,培養出一個動不動就鬧情緒的人。。。當然啦,我媽以前動不動就發癲鬧人也是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原生是母親的天性。現在的母親和以前的母親不一樣,因為我們這一代的母親有夢想,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樣了。所以你們不要說原生活法是永遠的教育,雖然原生是母親的天性。母親想什麼?就是要孩子贏,這是次生活法。因此有沒有想過,贏就要贏一個更好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末法時代,有母愛還是法。原生母親知道世
親子衝突,已經歷經了4年 我家孩兒的青春(叛逆)期,戰線也拉太長了 愛妳,不代表要順著妳,;要求妳,是希望妳往好的方向走 我努力了,但結果不如預期,未來,妳就纂著老媽曾經的碎念往前走吧 我要試著放下,我也有我剩下的人生要過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面對困難抉擇時的善良和正確之間的抉擇。作者分享了她和家人的一些個人事例,並提出了一些對於教導孩子和與年長家人相處的感悟。藉由這些真實生活中的例子,希望能啟發讀者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抉擇時,選擇善良。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先照護好自己、愛自己,難題將有機會解決。
Thumbnail
只要家長真心想陪伴孩子,不管多忙碌,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方法,而且,孩子也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愛,這將會是他們長大後面對挑戰與困境的力量。
Thumbnail
我總想不清楚,養女孩跟養男孩究竟有什麼不同? 女兒總是說,「媽~我長大後,都要一直跟你住,才不要搬出去住。」 兒子總是說,「媽~我長大後,找到老婆結婚,就要搬出去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