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篇50*—換位置,就換了一個人/樣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以前在種籽學苑—父母自己辦的學校,講究自主學習—流行的一句「名言」是:「我希望我的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不要對我。」
2。你將兒子教成聽媽媽的話,結婚後,就聽老婆的。
3。有位親戚,聽起非常弱勢,有4個小孩,先生沒什麼作用,非常窮,過得十分辛苦。她來我家時,我感覺到她有些地方是強勢的,不像我想像的弱勢。
4。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是:「多年媳婦熬成婆」,當年可憐的小媳婦,後來成為惡婆婆。
5。我看過一位工友或工人之類的男人,在工作上的職位是最小的,有時候會被不客氣的對待,但是回到家後,在家人面前,是很有權威,很有威嚴的。
6。我哥哥和弟弟們,以前在家裏都不做家事,結婚以後都會做,看起來做得理所當然的樣子。
7。有的先生在太太面前,還有在外面是有頭有臉的,很有顏面、架式的,在他的媽媽面前是個什麼都不會的小兒子。
8。以前,聽一位我覺得她什麼都不懂的媽媽說,她的孩子不聽話,我心中自動響起:「妳的話也沒多高明,孩子為什麼要聽妳的話?」

我說的

1。這真是好笑,只是有人聽得出來好笑嗎?就是聽得出來,做的時候呢?
你要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的意思是,不一定會聽爸媽的話,這樣的孩子,爸媽樂意接受嗎?
2。這是我二女兒說的,真是「名言」啊!
3。當年我覺得很疑惑,怎麼這樣呢?這幾年才想通那個道理。
4。大家知道為什麼嗎?她只有這個典範可以學,沒有別的,如果本人沒有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的話,會不知不覺複製前人的做法。
5。我當年也被這種情形搞混了,怎麼有這種事呢?
6。我也不懂,他們為什麼不用被教,就去做了,難道是太太教/叫的嗎?不知道。我心裏有微微的不平,為什麼在家的時候都不分擔媽媽和我的家事呢?也是我媽的問題啦!當年沒男生也要/可以做家事的想法/做法。長大後,變成另外一個世界了。
7。以前我也被這種情形弄糊塗了,他的太太和小孩要怎麼看待這種情形呢?他們的心情轉換可真快又順喔!
8。我當時忘了,她是媽媽啊!要求孩子聽她的話是理所當然的。

結論:原來是

「相對論」和「絕對論」的不同—我發明的說法啦!

篇名中的數字後面加「*」是表示新浮出來的想法,從33篇2021.3.30(含)之後生出來的。沒加「*」的是那之前就寫好的草稿。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9會員
668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媽媽講話都很肯定,我都相信她說的,以為事情就是這樣。 過了很久,我才想到,那個資料來源是哪裏來的呢?根本有問題嘛!我沒有注意話的內容,只因為她的神情就相信。 2。「我對於將不一樣的意見說出來這件事情,覺得很困難,因為說出來的話,會吵架。」 「妳認為是因為妳說了不一樣的意見而吵架?妳仔細想想看,是
1。以前,股長要分工作給我(叫我做某事)時,都會加一句:「因為妳會做。」 2。以前的單位開放時間比較長,假日要輪班。有時候該到班的同事有狀況,我臨時被找去上班,因為:「妳住得比較近。」 3。以前小時候,大表妹常被外婆和她家裏的人說:「妳比較大,要讓弟弟妹妹。」 4。家裏有幾個小孩,有的小孩不做事,有
1。夫妻要出門,一個說:「趕快,來不及了。」 另一個說:「還早,不要那麼早出門。」 最後熬不過緊張的那人的催促,出門了。2個人到了車站,發現車子還沒來,要再等一陣子,抱怨:「跟你說不用那麼早出門,你看,還要等。」 2。A主張要準備這,準備那,防護這,防護那。B說不用,還是在A的要求下做了。 事情做完
1。N最近跟女生在一起,我建議她去參加活動,或看看資料,了解一下女同志的文化。熱線出版的<拉子性愛寶典>我有2本,送了一本給她,她馬上要送給M:「M妳先看。」 「我是要送給妳的,M不用看。」要她將書拿回來。 2。和我一起做居家打掃的伙伴去年底出版了一本打掃的書,她送給一位客戶時,那位客戶翻了一下,馬
1。我上捷運,看到坐在博愛座的一位中年女人,正在請站在她前面的年輕女孩坐她旁邊的博愛座,女孩沒動,我走過去,坐下來。 2。一堆人上車,一陣混亂,大致坐下後,有人說:「我跟妳換位子,你們夫妻坐一起。」她站起來,位子在我的前面,我坐下去。 3。排隊中,顯然某人的朋友來了,那朋友張望了一下,有些猶豫,某人
1。親家母(嫂嫂的媽媽)中風,是深度中風,完全沒反應的。我媽去療養院看她,對她說:「趕快好起來,我們再一起去美國。」 2。「等你考上台大,......」 3。「再等幾年,等我的事業再好一點,我們再結婚。」 4。「等我存到多少錢,我們再結婚。」 5。「如果哪天我的病痛全部好了的話,那該有多好。」每天都
1。媽媽講話都很肯定,我都相信她說的,以為事情就是這樣。 過了很久,我才想到,那個資料來源是哪裏來的呢?根本有問題嘛!我沒有注意話的內容,只因為她的神情就相信。 2。「我對於將不一樣的意見說出來這件事情,覺得很困難,因為說出來的話,會吵架。」 「妳認為是因為妳說了不一樣的意見而吵架?妳仔細想想看,是
1。以前,股長要分工作給我(叫我做某事)時,都會加一句:「因為妳會做。」 2。以前的單位開放時間比較長,假日要輪班。有時候該到班的同事有狀況,我臨時被找去上班,因為:「妳住得比較近。」 3。以前小時候,大表妹常被外婆和她家裏的人說:「妳比較大,要讓弟弟妹妹。」 4。家裏有幾個小孩,有的小孩不做事,有
1。夫妻要出門,一個說:「趕快,來不及了。」 另一個說:「還早,不要那麼早出門。」 最後熬不過緊張的那人的催促,出門了。2個人到了車站,發現車子還沒來,要再等一陣子,抱怨:「跟你說不用那麼早出門,你看,還要等。」 2。A主張要準備這,準備那,防護這,防護那。B說不用,還是在A的要求下做了。 事情做完
1。N最近跟女生在一起,我建議她去參加活動,或看看資料,了解一下女同志的文化。熱線出版的<拉子性愛寶典>我有2本,送了一本給她,她馬上要送給M:「M妳先看。」 「我是要送給妳的,M不用看。」要她將書拿回來。 2。和我一起做居家打掃的伙伴去年底出版了一本打掃的書,她送給一位客戶時,那位客戶翻了一下,馬
1。我上捷運,看到坐在博愛座的一位中年女人,正在請站在她前面的年輕女孩坐她旁邊的博愛座,女孩沒動,我走過去,坐下來。 2。一堆人上車,一陣混亂,大致坐下後,有人說:「我跟妳換位子,你們夫妻坐一起。」她站起來,位子在我的前面,我坐下去。 3。排隊中,顯然某人的朋友來了,那朋友張望了一下,有些猶豫,某人
1。親家母(嫂嫂的媽媽)中風,是深度中風,完全沒反應的。我媽去療養院看她,對她說:「趕快好起來,我們再一起去美國。」 2。「等你考上台大,......」 3。「再等幾年,等我的事業再好一點,我們再結婚。」 4。「等我存到多少錢,我們再結婚。」 5。「如果哪天我的病痛全部好了的話,那該有多好。」每天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只有不懂事的兒子,沒有孝不孝順的媳婦。 這是我最近在FB看到一直反覆的一句話。 兒子們呢,總以為把媳婦娶進門,就什麼事...都是媳婦的事。 而兒子都以上班為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為上班很忙,很累,很辛苦... 難道..就只是先生在上班嗎? 常在路上聽到婆媽們最常說的一句話,這是我公公
Thumbnail
婆媳相處一直是家庭中的熱門話題,但抱怨無助於解決問題。正確的溝通才是正解
原生是母親的天性。現在的母親和以前的母親不一樣,因為我們這一代的母親有夢想,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樣了。所以你們不要說原生活法是永遠的教育,雖然原生是母親的天性。母親想什麼?就是要孩子贏,這是次生活法。因此有沒有想過,贏就要贏一個更好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末法時代,有母愛還是法。原生母親知道世
Thumbnail
我們與孩子約莫有三十歲的人生差距,現在人晚婚晚生,恐怕拉距會更大,差個四五十歲比比皆是。孩子三十歲,我們也就六七十歲了,觀念就變成老觀念,在孩子眼中我們就成了那個缺乏與時俱進不思進步的老人。 有一個婦人跟婆婆三觀不合,自從嫁進婆家,每天上演婆媳大戰,她嫌婆婆的裹腳布又長又臭,所以不管婆婆說什麼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我總想不清楚,養女孩跟養男孩究竟有什麼不同? 女兒總是說,「媽~我長大後,都要一直跟你住,才不要搬出去住。」 兒子總是說,「媽~我長大後,找到老婆結婚,就要搬出去住了。」
Thumbnail
不管我以前是如何信誓旦旦不要像我媽,但我終究還是像我媽,從基因、從想事情與看事情的方式、從對自己的要求,都是。理解了這一點,我也突然知道,這不是從老祖宗開始的基因決定論,而是經過一代代的遺傳與面對環境而產生的變異。「如果可以像我媽」成為現在的我所想。
Thumbnail
○ 印光大師法語 : --- 龍鳳子女來自於(父)母親修身修德,篤行其職責。 ○男人為一家之主的角色,對於女子的言語要謹慎思考分辨,以免不孝父母,使家庭崩毀。 ○人類習慣喜新厭舊的愚行,對一切物質應該要節儉惜物,對於親友要長情珍惜故舊。 ○善人表裡如一,誠信待人;惡人是口是心非,表裡不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只有不懂事的兒子,沒有孝不孝順的媳婦。 這是我最近在FB看到一直反覆的一句話。 兒子們呢,總以為把媳婦娶進門,就什麼事...都是媳婦的事。 而兒子都以上班為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為上班很忙,很累,很辛苦... 難道..就只是先生在上班嗎? 常在路上聽到婆媽們最常說的一句話,這是我公公
Thumbnail
婆媳相處一直是家庭中的熱門話題,但抱怨無助於解決問題。正確的溝通才是正解
原生是母親的天性。現在的母親和以前的母親不一樣,因為我們這一代的母親有夢想,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樣了。所以你們不要說原生活法是永遠的教育,雖然原生是母親的天性。母親想什麼?就是要孩子贏,這是次生活法。因此有沒有想過,贏就要贏一個更好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末法時代,有母愛還是法。原生母親知道世
Thumbnail
我們與孩子約莫有三十歲的人生差距,現在人晚婚晚生,恐怕拉距會更大,差個四五十歲比比皆是。孩子三十歲,我們也就六七十歲了,觀念就變成老觀念,在孩子眼中我們就成了那個缺乏與時俱進不思進步的老人。 有一個婦人跟婆婆三觀不合,自從嫁進婆家,每天上演婆媳大戰,她嫌婆婆的裹腳布又長又臭,所以不管婆婆說什麼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我總想不清楚,養女孩跟養男孩究竟有什麼不同? 女兒總是說,「媽~我長大後,都要一直跟你住,才不要搬出去住。」 兒子總是說,「媽~我長大後,找到老婆結婚,就要搬出去住了。」
Thumbnail
不管我以前是如何信誓旦旦不要像我媽,但我終究還是像我媽,從基因、從想事情與看事情的方式、從對自己的要求,都是。理解了這一點,我也突然知道,這不是從老祖宗開始的基因決定論,而是經過一代代的遺傳與面對環境而產生的變異。「如果可以像我媽」成為現在的我所想。
Thumbnail
○ 印光大師法語 : --- 龍鳳子女來自於(父)母親修身修德,篤行其職責。 ○男人為一家之主的角色,對於女子的言語要謹慎思考分辨,以免不孝父母,使家庭崩毀。 ○人類習慣喜新厭舊的愚行,對一切物質應該要節儉惜物,對於親友要長情珍惜故舊。 ○善人表裡如一,誠信待人;惡人是口是心非,表裡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