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應該是什麼樣子?從「尋找甜秘客」談起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臺灣,觀眾所能看到的紀錄片題材,大概有下列幾種:

a. 社會議題紀錄片-創作者關心某個社會議題而產生的紀錄片。無論是災後重建、勞工議題、原住民族議題、核能問題、SARS與禽流感、死刑議題等等。創作者長期「蹲點」或是「跟拍」,透過紀錄片,創作者反映出自己的立場;

b. 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 所放映的紀錄片。歷史、動物、世界知識....當然,臺灣也有人製作傳記類的紀錄片。

臺灣看得到的大概就是這兩類了。

以上這兩類紀錄片,觀眾其實都得不到「觀後愉悅感」,國家地理頻道與 Discovery 的紀錄片令觀眾得到的是一種「知識充滿」的感覺,還談不上「看完會開心」。而近年來,我看到會開心的紀錄片,有《青春啦啦隊》與《不老騎士》,那是因為那些高齡的老太太老先生,在鏡頭前面毫不扭捏,展現天真無邪的一面,他們認真生活的模式,鼓勵了所有觀眾。但無論如何,台灣的紀錄片製作模式,都脫離不了「跟拍」「蹲點」「社會議題」。這次看到了201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尋找甜祕客》,我覺得對台灣所有的紀錄片工作者而言,會是一項很重大的啟發。

首先,這個故事根本無法跟拍,無法蹲點。片中主角首次發片的時間,那年我才兩歲,這樣根本不會有任何動態畫面。歌曲流傳到南非是1991年,而主角首次受邀到南非演唱的時間點是1998 年,本片導演知道這個故事的時候,都已經是2008 年了。看到了嗎?這位紀錄片導演從不曾在事件現場出現過,導演也只是「聽說」了這個故事。如果導演決定要拍攝這個故事,那麼他面臨的風險大不大?素材夠不夠?

素材本身就是一個決定影片成功與否的要素,本片最強的素材應該就是音樂了,但是缺畫面,不過現在都可以用動畫、訪問、歷史畫面補齊。那麼需要哪些素材,怎麼處理影片結構,最後一整個事情就是「如何讓影片有強烈的說服力」。我相信本片的所有一切結構都是透過設計撰稿而得,首先說明南非的時空環境,然後兩個大粉絲出來說明主角有多紅,接著介紹他的製作人出場,他的女兒出場。就這麼樣抽絲剝繭般,總算最後是主角在家中,緩緩打開窗戶,本尊現身....

我忍不住「哇!」了一聲。主角還在!但我知道,這些都是「戲劇結構」。即便是主角在街頭緩步走路,在雪地裡走路,那都是設計過的。導演早就設計好一切的一切,導演早就去拜訪當事人好幾次。這樣的製作過程,我想臺灣的紀錄片工作者是很難想像到的。

我看完這部紀錄片,從戲院出來的時候,情緒是愉悅且開心的。我不是因為關心某個社會議題而去看了紀錄片,而導演的動機也只是「我想要告訴觀眾一個很棒的傳奇故事」,如此而已。倘若各位去查閱 2013 年奧斯卡所有入圍的紀錄片,除了「尋找甜祕客」之外,其他都帶有很深的社會議題色彩。我想「看完會快樂」這件事情影響了影藝學院的會員,對這部片奪魁肯定加分不少。

順帶我想要提及紀錄片當中的「作者論」與「社會議題」之間的關係。各位都知道麥可摩爾的紀錄片有很強烈的導演印記,即便他是搞社會議題,但反諷式的剪接手法變成是他最強烈的「導演印記」。2004 年奧斯卡的最佳紀錄片《戰爭迷霧》內容只是對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美國國防部長做了25小時的訪問,然後剪成兩個小時,但表現手法有絕對的「作者方式」。可是台灣的紀錄片創作者都把「議題」放在作者之前;結果就變成「拍原住民議題的紀錄片導演」或是「拍災區的紀錄片導演」「拍新移民議題的紀錄片導演」。「作者標記」反而跟議題連結在一起。如果在沒有任何外界資訊之下跑去看某部臺灣紀錄片,首先可以從議題來猜猜看導演是誰,再來只好等到結束時候的字幕表,才會認識導演。所以,臺灣的紀錄片工作者,是否也能夠跳出自己擅長的議題,再多加強一些個人獨特的表現手法?

站在觀眾的立場,我衷心期待有更多「看了會開心」而且「有作者印記」的臺灣紀錄片;而站在「曾經是紀錄片導演」的立場,這當然也是我要努力的目標。在此把這部「尋找甜祕客」推薦給臺灣所有紀錄片工作者,各位都可以從此片當中找到紀錄片更廣的面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各位讀者對南韓的印象是什麼?內部競爭激烈的國家,大財閥林立,亮麗的女子表演團體特別多,醫美盛行,專門製造偶像;化妝品、成衣超便宜... 那麼,各位讀者對韓國歷史的印象是什麼?大概只有《大長今》吧。再者,對於南韓鄉村的印象,臺灣觀眾也只有《牛鈴之歌》與《有你真好》這兩部電影可供參考。 我在毫無防備的情
看這篇文章的人,應該是紀錄片的愛好者吧。若是如此,各位應該知道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的入學考必考的名詞解釋: 「何謂"直接電影"?何謂"真實電影" ?」 歡迎各位去估狗搜尋,這裡不再贅述;不過我想說的是,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市面上以「直接電影」的方式,用 "牆壁上的蒼蠅" 這種精神,去製作一部紀錄片
去年在北藝大影展看了一部2020第五十七屆金馬獎最佳短片《夜更》,以一位在香港深夜開計程車的司機視角,講述一個小小市民的心態轉變。當然大家都想要平安的生活,穩定的收入,當他在深夜載到年輕的抗爭者,也載到靠攏香港政府的資本家,他開始思考這場抗爭與他的關連性⋯ 昨晚(2022/2/25)上映的的這部紀錄
從張婉婷導演《給十九歲的我》到 《KJ 音樂人生》的主角發聲明,香港正在嚴肅地談論紀錄片倫理。台灣可能是因為紀錄片活動開創得早,我們知道什麼是紀錄片倫理,所以這樣的熱烈討論在台灣已不復存在。 不過在台灣拍攝紀錄片,我的確有感覺到 "日益困難"。通常拍紀錄片時候,導演的立場大部分都與被攝者相同,才能
1992 年有兩位北韓間諜,『被關三十年』刑期屆滿被釋放,接著由韓國慈善團體安排,住到南韓首都附近的傳統社區之中。如果有關注韓半島局勢的人就會理解:從半島分裂以來,兩個政治實體始終都是在對立的狀態,無論北韓間諜在南韓,或者南韓間諜在北韓,因為政治氛圍的關係,他們在刑期結束後都很難回到自己的陣營。
各位讀者對南韓的印象是什麼?內部競爭激烈的國家,大財閥林立,亮麗的女子表演團體特別多,醫美盛行,專門製造偶像;化妝品、成衣超便宜... 那麼,各位讀者對韓國歷史的印象是什麼?大概只有《大長今》吧。再者,對於南韓鄉村的印象,臺灣觀眾也只有《牛鈴之歌》與《有你真好》這兩部電影可供參考。 我在毫無防備的情
看這篇文章的人,應該是紀錄片的愛好者吧。若是如此,各位應該知道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的入學考必考的名詞解釋: 「何謂"直接電影"?何謂"真實電影" ?」 歡迎各位去估狗搜尋,這裡不再贅述;不過我想說的是,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市面上以「直接電影」的方式,用 "牆壁上的蒼蠅" 這種精神,去製作一部紀錄片
去年在北藝大影展看了一部2020第五十七屆金馬獎最佳短片《夜更》,以一位在香港深夜開計程車的司機視角,講述一個小小市民的心態轉變。當然大家都想要平安的生活,穩定的收入,當他在深夜載到年輕的抗爭者,也載到靠攏香港政府的資本家,他開始思考這場抗爭與他的關連性⋯ 昨晚(2022/2/25)上映的的這部紀錄
從張婉婷導演《給十九歲的我》到 《KJ 音樂人生》的主角發聲明,香港正在嚴肅地談論紀錄片倫理。台灣可能是因為紀錄片活動開創得早,我們知道什麼是紀錄片倫理,所以這樣的熱烈討論在台灣已不復存在。 不過在台灣拍攝紀錄片,我的確有感覺到 "日益困難"。通常拍紀錄片時候,導演的立場大部分都與被攝者相同,才能
1992 年有兩位北韓間諜,『被關三十年』刑期屆滿被釋放,接著由韓國慈善團體安排,住到南韓首都附近的傳統社區之中。如果有關注韓半島局勢的人就會理解:從半島分裂以來,兩個政治實體始終都是在對立的狀態,無論北韓間諜在南韓,或者南韓間諜在北韓,因為政治氛圍的關係,他們在刑期結束後都很難回到自己的陣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除了選定主題,我常被問到一個問題: 「你如何避免自己的影片變成主題報導?」 我認為最大的差異在於影片中情感的呈現。 紀錄片不僅是在講述一件事,而是透過畫面與情感,讓故事真正被感受。 如果我們要將這兩者做成比較圖,除了篇幅長短,我認為重點不在秒數,而在於是否能完整敘述主題的故事。主
Thumbnail
撇除藝術美學、經濟價值的探討,現行台灣紀錄片的創作是相對自由的。「真實再現」賦予它有別於其他電影體裁的公共價值,成為社會邊緣人的代言者——為老者發聲,為孤獨者發聲,為移工發聲,而我們的眼睛,也得以看見過去、現在和未來。
Thumbnail
繼《 種土》省思紀錄片的吸收方式後,隔沒兩天又看到一部完全跟以前不一樣的作品,我想就跟好脆友沛倫大哥講的一樣:「看紀錄片是一種很私人的體驗,它可以脫離拍片者與客觀的真實。我想可能是因為它不可能也不可以像劇情片那樣鋪天蓋地把故事、畫面填滿,於是大家在孔隙中看到自己。」就讓我拾人牙慧一下當作開頭的引言。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覺得紀錄片是我難以熟悉的領域,近年除了被《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自我頗析的過程所感動,看過許多作品,都因為作者的風格、拍攝的手法及議題的多元性等因素,常常進入戲院出來後,帶了更多的問號出來,總的來說,我更重視的是紀錄重要社會議題的內容,對於片子本身的藝術表現比較難以解讀,譬如《戰場日記
Thumbnail
本文為讀書筆記,書中該章節探討了影像意義的產生過程,以及在社會脈絡中觀看實踐的多樣性。了解影像召喚觀看者的作用條件、影像製作者的企圖、美學與品味的權力關係,最後再談收藏、展示和機制批判,並舉例證說明。筆者也在閱讀中以延伸自己所能想到的例子,以呼應該章節概念。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大會上,我是男主持人,我訪問一位外國人。我好像問他為什麼會選擇來台灣。我忘了他講什麼,反正他講完以後,全場就是熱烈拍手。 然後場景變成我在訪問海事會的 Cindy 和一位男老導演,這導演頭上還綁著布條。 這位老導演在台上講述他拍電影的熱情,好像想要表現出台灣文化什麼的。 此時我的腦
Thumbnail
2024/05/15看了最長的電影,廖克發導演的新電影《由島至島》。導演延續過往關心東南亞華人的議題,用290分鐘,講述了二戰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及國家,怎麼去記得這場戰爭?以及作為當代人,我們怎麼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
Thumbnail
從《平行世界》、《由島至島》到《一座桃花洞》,私密如母女日記,宏觀至國族史觀,同時關照正發生的現況奇觀──我們在這些紀錄片中宛如多一份視角,使望見的事物更加立體,從中接近真實,也「再見」真實的各異樣貌。
Thumbnail
文/陳婉伶 「愛情」是從古到今電影中最常出現的題材之一,從我國小第一次自己去看電影,一直到二十多年後的現在成了影展從業人員,進入紀錄片領域,多數時候的觀影內容都被戰爭、難民、移工、殖民、貧窮等議題包圍,漸漸地少在電影中追逐那些愛情故事,也讓人不禁要想:「難道真實生活中沒有愛情?紀錄片中的愛情會呈現
Thumbnail
一向喜歡看紀錄片,透過紀錄片總是可以感受一幕幕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中獲取更多視角,突破自身侷限。這篇文章,則想透過兩部紀錄片,分享紀錄片中的無家者處境;並進一步延伸討論城市空間治理政策上,針對無家者議題,台灣還有哪些努力的可能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除了選定主題,我常被問到一個問題: 「你如何避免自己的影片變成主題報導?」 我認為最大的差異在於影片中情感的呈現。 紀錄片不僅是在講述一件事,而是透過畫面與情感,讓故事真正被感受。 如果我們要將這兩者做成比較圖,除了篇幅長短,我認為重點不在秒數,而在於是否能完整敘述主題的故事。主
Thumbnail
撇除藝術美學、經濟價值的探討,現行台灣紀錄片的創作是相對自由的。「真實再現」賦予它有別於其他電影體裁的公共價值,成為社會邊緣人的代言者——為老者發聲,為孤獨者發聲,為移工發聲,而我們的眼睛,也得以看見過去、現在和未來。
Thumbnail
繼《 種土》省思紀錄片的吸收方式後,隔沒兩天又看到一部完全跟以前不一樣的作品,我想就跟好脆友沛倫大哥講的一樣:「看紀錄片是一種很私人的體驗,它可以脫離拍片者與客觀的真實。我想可能是因為它不可能也不可以像劇情片那樣鋪天蓋地把故事、畫面填滿,於是大家在孔隙中看到自己。」就讓我拾人牙慧一下當作開頭的引言。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覺得紀錄片是我難以熟悉的領域,近年除了被《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自我頗析的過程所感動,看過許多作品,都因為作者的風格、拍攝的手法及議題的多元性等因素,常常進入戲院出來後,帶了更多的問號出來,總的來說,我更重視的是紀錄重要社會議題的內容,對於片子本身的藝術表現比較難以解讀,譬如《戰場日記
Thumbnail
本文為讀書筆記,書中該章節探討了影像意義的產生過程,以及在社會脈絡中觀看實踐的多樣性。了解影像召喚觀看者的作用條件、影像製作者的企圖、美學與品味的權力關係,最後再談收藏、展示和機制批判,並舉例證說明。筆者也在閱讀中以延伸自己所能想到的例子,以呼應該章節概念。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大會上,我是男主持人,我訪問一位外國人。我好像問他為什麼會選擇來台灣。我忘了他講什麼,反正他講完以後,全場就是熱烈拍手。 然後場景變成我在訪問海事會的 Cindy 和一位男老導演,這導演頭上還綁著布條。 這位老導演在台上講述他拍電影的熱情,好像想要表現出台灣文化什麼的。 此時我的腦
Thumbnail
2024/05/15看了最長的電影,廖克發導演的新電影《由島至島》。導演延續過往關心東南亞華人的議題,用290分鐘,講述了二戰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及國家,怎麼去記得這場戰爭?以及作為當代人,我們怎麼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
Thumbnail
從《平行世界》、《由島至島》到《一座桃花洞》,私密如母女日記,宏觀至國族史觀,同時關照正發生的現況奇觀──我們在這些紀錄片中宛如多一份視角,使望見的事物更加立體,從中接近真實,也「再見」真實的各異樣貌。
Thumbnail
文/陳婉伶 「愛情」是從古到今電影中最常出現的題材之一,從我國小第一次自己去看電影,一直到二十多年後的現在成了影展從業人員,進入紀錄片領域,多數時候的觀影內容都被戰爭、難民、移工、殖民、貧窮等議題包圍,漸漸地少在電影中追逐那些愛情故事,也讓人不禁要想:「難道真實生活中沒有愛情?紀錄片中的愛情會呈現
Thumbnail
一向喜歡看紀錄片,透過紀錄片總是可以感受一幕幕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中獲取更多視角,突破自身侷限。這篇文章,則想透過兩部紀錄片,分享紀錄片中的無家者處境;並進一步延伸討論城市空間治理政策上,針對無家者議題,台灣還有哪些努力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