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 我是森妮 👋🏻👋🏻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書「朋友原來是天生的」📖,如何用科學及統計的方式改善自己的社交與交友能力😆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社群媒體、通訊軟體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而社交看似簡單卻又很不簡單
讀國小時跟同學的聯絡只有市話、生日與節日用手寫卡片、上課都靠傳紙條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更多的時間是面對面的👭🏻
直到高中智慧型手機上市,開始有 Facebook、LINE 的軟體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社交腳步加快可以快速的接收訊息,人之間的距離看似縮短,實則卻變遠了
不需要主動問候就能得知朋友的近況,社群媒體中每個人都努力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當然那時的我也不例外,使用社群大約3年的時間我開始感到疲乏😔
光鮮亮麗的人生並不是我的全貌,我開始斷開社交的束縛,刪除所有的社群媒體、刪除及退追遠離我的朋友,迎來人生中最少社交的時間😯,漸漸對社交感到生疏,形成常見的「社恐」
📍為什麼人需要朋友?
文中提到經過20年的醫學文獻探討朋友越多受病痛折磨的機率就越小,朋友交流會讓你減輕壓力,「友誼和寂寞是一體兩面,在人生的旅程上,我們總在兩者之間徘徊」,友誼是雙向的過程,需要雙方理性的相互適應,彼此包容,願意留給對方時間
在我徹底斷開社群媒體的幾年,我每天多出3~5小時的時間,卻讓我感到相當的孤獨😔
每天睜眼就是工作或學習,我沒有人可以溝通,但也因為過度投入工作導致免疫力出現許多不同的疾病,內分泌失調⋯等等🤕
我不知朋友們的近況,而朋友連我退追都全然不知,我開始重新定義我的朋友圈,只留下平時有交流的朋友,並且主動保持聯繫
📍鄧巴數字與朋友圈關係
書中圍繞著鄧巴數字的原理,其中朋友的數量大部分的人在150-200之間,而極少數的人擁有大量的朋友,與我們最有相關的是以下四層
➡️5層的至交—提供情感、實質、經濟的協助與建議的朋友 每周至少接觸一次
➡️15層的密友—日常與社交朋友 每月至少聯絡一次
➡️50層的好友—聚會朋友 每半年至少接觸一次
➡️150層的普通朋友—喜喪聯絡的朋友 每年至少連絡一次
看過鄧巴數字的原理後,我試著統計我的朋友圈數量,我個人的社群軟體(FB、IG)好友13個人,LINE 平時見面的朋友5人,工作上會接觸及聯絡到的人大約47人,統計到這邊我很震驚,完全符合朋友圈的原理
📍如何用科學交朋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有過一種感覺「這個人跟我特別聊得來!🤩」 經過科學的研究,有七項能夠成為朋友的契機,共同之處越多,投入的時間越多,感情就越親近
- 相同語言
- 同一個地方成長
- 相同的教育或職業經歷
- 相同的嗜好跟興趣
- 相同的世界觀及道德觀
- 相同的幽默感
- 相同的音樂品味
我統計過我的至交及密友,基本都有符合三項以上👍🏻
交友其實與個性也息息相關,個性內向、外向經過研究,外向擁有比內向更大的朋友圈,交友就是盡可能選擇意氣相投的人!
➡️內向的人集中精力在少數人身上 偏愛情感上的支持、安慰
➡️外向的人普遍分布在許多人之中 偏愛更寬廣外界的資訊、對人際關係的渴望
📍維持友誼的因素
人在清醒的時間內花20%的時間社交互動,大約每天3.5小時 基本上有40%的社交時間都在5層的至交身上 20%則為構成15層的密友
那該如何維持友誼呢?
➡️女生最有效的方式是聊天
➡️男生則是聚集在一起的行動
除了聊天與行動,可以再加上四項活動與八項利益⬇️
🔺四項活動 積極正面的一起歡笑、表達謝意 面對難關的支持、接受對方的本色 發人深思的對話、分享自己的想法、坦承開放 共同活動、共度時光、彼此互訪
🔺八項利益 陪伴、情感、指導與建議、意義、價值的肯定、傾訴心聲、實質的協助、情感支持、可靠的結盟
維持友誼又可稱為患難見真情,共度的時光越長,伴隨著陪伴、傾聽,可以有效的維持友誼,好比我至今的密友基本都是讀書時期比賽的戰友
感謝聯經出版公司邀約,在閱讀的過程中觀察實際生活中是否存在相同原理的過程很有趣,每當我與書中理論重疊時都相當驚喜! 利用科學跟大型統計解析「交友的方式」,給予社交障礙及社恐的人新的社交選擇,讓社交不再是問答題而是選擇題💪🏻 在工科的幾年時常跟朋友開玩笑我們是自產自銷的科系,因為不擅長社交所以找相近的人交往,但自產自銷其實也是遵循著「相同教育、職業」的原則在進行,那朋友或許真的是天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