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生命不是手段 而是意義本身《人生四千個禮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知道你有沒有經歷過以下情況

每一天都很忙,結果最後發現事情卻越來越多?
覺得人生只是為了工作或是讀書,好痛苦
為什麼我想耍廢時卻停不下來?腦袋就像是壞掉的機器一樣一直運轉

希望你看完了我的文章時,也可以從以上的情況中脫身

本篇文章取自:

本篇作者奧利佛柏克曼從哲學的角度思考「時間」對於我們人生的意義。重新的爬梳我們對於資本主義灌輸給我們的利益脈絡中,可能淺移默化被影響的部分


生命不是手段,而是意義本身

作者指出,現代人陷於忙碌的生活當中,我們就像是在輸送帶上面的老鼠,以為做完更多事情,實際上只會有更多事情冒出來,就像是在一個無限輪迴中重複

但是大家不知道,當你做完一件事情,永遠會有其他工作或是事務冒出來

經濟學家凱因斯在1930年代的「我們孫輩的經濟可能性」中說到因為科技進步、富裕,人們會有時間去想如何面對這份自由,可以學習新的思想,開始去思考人生的意義

顯然,大錯特錯

我認為,凱因斯忘了人類的本質

慾望無窮

書中舉了以前美國尚未發明洗衣精時,當時大家的衣服都髒兮兮的,美國的家庭主婦們要花大把的時間去洗衣服。等到洗衣精發明之後,大家認為

現在美國主婦應該可以鬆一口氣了吧

然而,之後的狀況非大家所想。因為衣服乾淨了,大家開始要求家庭要整潔、乾淨,實際上家庭主婦還是每天都要忙東忙西,只不過「更有效率」

有時候我們想說新發明有助於文明進展,可以解決問題,實際上並沒有參考人類的天性:一件事做完後,就更加要求做下一件事情

所以,永遠有比自己更有錢的人、開更好的車子、更好的工作,人逐漸陷於「內捲」的狀態,還無法自拔,認為會有結束的一天

與其讓自己變成只追求效率的機器,不如嘗試換個心態,把生命的過程當作意義本身,這樣至少才不會讓自己覺得非常痛苦

話說我高中時準備當時的學測,只要我考到頂標(25%),老師就會要求我考到滿級分。只要我滿級分,老師就會要求我其他科也要滿級分。我就在這樣陷入「過勞倦怠」的狀態。後來才發現,老師就是一種欲求不滿的生物XD,假設我在過程中能夠放掉持續要求的心態,可能當初也不會這麼痛苦吧?



要把握當下,你必須先躺下

那要如何能夠把握當下呢?

孟福德在1930年「技術與文明」中提到

要是少了時鐘,工業革命大概也不會產生

話說以前工業革命發生前工匠的生活就是這樣:一天工作7小時,其他時間就是看城鎮的演出或是酒館等等。當初的人也沒有想說「下班時還要工作」這種鬼東西,他們只是認為工作跟生活是分開的

但是,工業革命改變了一切

工業革命讓一大群人困在工廠中,任由機器聲響在耳邊徘徊,只求一小部分的工資。也因為有時鐘,工廠老闆開始去要求效率,認為「你在工作時休息就是偷我的時間」

看到這裡,有沒有似成相似?

考試時,老師會認為上課睡覺就是偷他的時間。工作時,上班偷懶就是偷老闆的時間。

那你自己的時間去哪了?

乃至於下班時,都還要去做公司的事情,放棄了人際關係,你的妻小感到覺得非常生氣,認為你不愛這個家庭;你的健康狀況也每況愈下,因為你每天都處於高工作狀態的壓力下

但是你當初工作,不就是為了有好的生活嗎?怎麼把工作當成生活了?

所以作者希望,大家不要把時間當成「可消耗品」而是一個抽象的事物,他沒辦法被使用,例如「每30分鐘就可以創造什麼樣的產值」之類的,應該反過來問自己的內心「我真正想要在這時候作什麼」

也就是說,你越想管理時間,越不可能你必須要擺脫所謂的「fear of missing out」,也就是fomo,能夠活在當下,所以問問自己「我現在想要幹嘛」比什麼都重要

像我有時候也會繞遠路到某家沒吃過的餐廳吃飯,雖然很浪費時間,但是吃到新事物的感覺讓我覺得「我覺得人生非常有趣」那就那段時間就花得值得了

生命本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面--英國文學家莎士比亞

不是做多少,而是做什麼

看完這本書,我也開始去取捨我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有些人看完這本書會說「因為工作對我人生沒有意義,所以我不工作」但是我認為作者想要表達的是

生命苦短,你不可能做完全部的事情

他希望我們在做一件事前可以問問自己,「這件事情真的重要嗎」會不會拒絕無謂的飯局,我能夠去陪伴自己的家人?

我現在對時間的態度是這樣

快速做完該做的事情,其他時間去過我的生活

我會非常有效率的讀完大學的書,然後出去玩、去跟朋友吃飯等等,這讓我感受到我的人生不會太廢,但是也不會過勞

我也去除了不必要的社群媒體,因為崔斯坦 哈里斯說

「每當你打開APP,螢幕的另一頭就有一千人拿到錢」

研究顯示,社群媒體完全無法取代社群的連接。也就是說,你在社群媒體上面得到的讚數無法取代你跟朋友吃一頓飯

不必要的朋友、社群、金錢都可以捨去,只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們就不負此生。書中帶給我的哲學思考,也開始讓我慢慢解決人生中的大部分課題

最後給大家一句話:

人生的意義不是在於不是獲取地位、權力或是其他事物,重點在於能夠開心的過好生活。並且在過程中享受它。重點不是能夠獲取什麼,而是在過程中活在當中,享受人生。共勉之
raw-image



avatar-img
77會員
81內容數
「高手不是因為你能,而是因為你敢!」是我寫作的座右銘。今年19歲,來自桃園,現在就讀醫學系大二。以大學生身分分享自己覺得有用的讀書方法、理財知識。同時希望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幫助身邊的人,同時希望能夠弭平教育落差。#理財#讀書 想要斗內問題可以直接私訊:hys921031@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麵包箴言 的其他內容
何謂12週計劃?12週計劃又有什麼好處?要如何執行呢?
幫你投資?幫你存錢?與其為人魚肉,不如主動出擊為自己規劃!
5/5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
為何房價居高不下? 房價未來會是跌還是漲? 究竟需要多少錢才可以買房子?以人生的長期規劃來看,你不需要太猶豫!
退休真的必要嗎?或許你可以有不一樣的思考方式!
何謂12週計劃?12週計劃又有什麼好處?要如何執行呢?
幫你投資?幫你存錢?與其為人魚肉,不如主動出擊為自己規劃!
5/5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
為何房價居高不下? 房價未來會是跌還是漲? 究竟需要多少錢才可以買房子?以人生的長期規劃來看,你不需要太猶豫!
退休真的必要嗎?或許你可以有不一樣的思考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人為何而活?」「我為何而活?」 也許是漫漫長夜起的頭,抑或是為了擺脫失眠焦慮,我開始思考起這道無解之題。 「想那麼多幹嘛?」「思考人生才真正沒意義?」 不知從何開始,探究 "人生價值",被視為無病呻吟、EMO、自討沒趣的行為。 思考是我們的本能,但如何運用取決於個人。若哪天,我們不再為
Thumbnail
這個問題激發了我對於人生意義的深思。擁有這些資源可能帶來短暫的快樂,但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擔憂,如失去所愛之人的痛苦。我的夢想是環遊世界,幫助家人和參與科學研究。然而,經過深思,我發現擁有適度的資源反而更能讓我珍惜當下,追求真實的幸福。分享你的想法,讓我們一起探索人生的無限可能!
Thumbnail
最近在思索著「生命是什麼?」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相同,經歷與思考的事情都不同,所以我們所定義的意義也不相同。我在我的人生中的歷程中,所體認出來的「生命」有三種意義: 捫心自問 意識地看見 過去現在未來 不愧對於自己與他人,是心念的自問,我們有時候會滯留在原地,是因為我們的思維
完整地體驗人生、體驗自己, 你就會在每個當下,發現人生的意義, 透過賦予意義,再次向內整合、向外擴展自己。
Thumbnail
直至讀了《人生4千個禮拜》,才明白箇中道理。原來,專心做自認重要的、在乎的事,例如你所重視的創意計畫,或處理難解的婚姻問題,皆會感覺不自在,甚或感覺沉悶到無以復加,是因你被迫面對了自身的極限:你得體驗自己的力量有限,人的生命有限,且你無法控制人生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人活到一個階段, 常開始思索人生意義: 「我是誰」、「我為什麼來」、「我天命是什麼」
Thumbnail
今天不聊職涯,想和換個話題和大家聊聊,分享我的人生哲學。 不曉得有什麼事情、物品、興趣、活動…,在沒有人要求的情況下,你/妳是主動去做的?不需要和其他人交待的? 又有哪些事是你/妳曾經或正在持續進行、研究、嘗試、調整或精進的? 很幸運的,我有!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他在這書中結合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導師的見解,呈現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接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書中假設人的一生活到80歲,這80年間大約是四千個禮拜,並提出許多有關於時間的建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人為何而活?」「我為何而活?」 也許是漫漫長夜起的頭,抑或是為了擺脫失眠焦慮,我開始思考起這道無解之題。 「想那麼多幹嘛?」「思考人生才真正沒意義?」 不知從何開始,探究 "人生價值",被視為無病呻吟、EMO、自討沒趣的行為。 思考是我們的本能,但如何運用取決於個人。若哪天,我們不再為
Thumbnail
這個問題激發了我對於人生意義的深思。擁有這些資源可能帶來短暫的快樂,但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擔憂,如失去所愛之人的痛苦。我的夢想是環遊世界,幫助家人和參與科學研究。然而,經過深思,我發現擁有適度的資源反而更能讓我珍惜當下,追求真實的幸福。分享你的想法,讓我們一起探索人生的無限可能!
Thumbnail
最近在思索著「生命是什麼?」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相同,經歷與思考的事情都不同,所以我們所定義的意義也不相同。我在我的人生中的歷程中,所體認出來的「生命」有三種意義: 捫心自問 意識地看見 過去現在未來 不愧對於自己與他人,是心念的自問,我們有時候會滯留在原地,是因為我們的思維
完整地體驗人生、體驗自己, 你就會在每個當下,發現人生的意義, 透過賦予意義,再次向內整合、向外擴展自己。
Thumbnail
直至讀了《人生4千個禮拜》,才明白箇中道理。原來,專心做自認重要的、在乎的事,例如你所重視的創意計畫,或處理難解的婚姻問題,皆會感覺不自在,甚或感覺沉悶到無以復加,是因你被迫面對了自身的極限:你得體驗自己的力量有限,人的生命有限,且你無法控制人生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人活到一個階段, 常開始思索人生意義: 「我是誰」、「我為什麼來」、「我天命是什麼」
Thumbnail
今天不聊職涯,想和換個話題和大家聊聊,分享我的人生哲學。 不曉得有什麼事情、物品、興趣、活動…,在沒有人要求的情況下,你/妳是主動去做的?不需要和其他人交待的? 又有哪些事是你/妳曾經或正在持續進行、研究、嘗試、調整或精進的? 很幸運的,我有!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他在這書中結合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導師的見解,呈現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接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書中假設人的一生活到80歲,這80年間大約是四千個禮拜,並提出許多有關於時間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