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3/1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一些文筆不夠好、沒錢二刷再研究、造詣不夠無法分析或是沒什麼好說的電影心得大集合 Pt.1]

《仇恨謎林》導演精妙的帶出自己家鄉對於外來移工的歧視和敵意,尤其是在公聽會上精彩的長鏡頭,透過一來一回的爭執,讓觀眾理解這些敵意完全毫無邏輯,不管是任何階級的人都一樣,有失業的鎮民,同時也有醫生、神父。但是我覺得男主角的在本片中的定位相當模糊,除了展現他優柔寡斷,面對妻子的冷漠和兒子的狀況的無所適從,到後來他想挽回舊愛的失敗,整部電影對他的呈現沒有什麼方向,頂多就是舊愛發現他是欺負移工的幫兇有跟劇情的連結有關。也有可能導演只是想要純粹的嘲諷,諷刺那些將日常生活不如意便將問題全部往移工發洩的可憎之人。至於兒子魯迪失語的真相,給了整部電影一種穿越時空的魔力,彷彿就是在說報應會回來自己。但片尾的隱喻我就不太理解,對應前面所呈現的「驅趕危險」,或許導演用很強烈的手段去敘述那種「哈哈,你要殺也殺不完啦」的那種憤怒。這部電影光是呈現何謂「惡意」就非常推薦去看,從上到下的階級,只要有外來者,人類的排外就像是本能一般。《伊尼舍林的女妖》這部對我的距離實在過於遙遠,縱使去看過其中對於愛爾蘭戰爭的隱喻,我還是沒辦法有任何共鳴,但我得承認劇本相當精妙,甚至帶有文學性的氣息在。這是一部拍得相當好的電影,四大主角都演得相當棒,尤其是Colin Farrell和Barry Keoghan,他們在肢體動作和語氣的詮釋都讓角色像是活的一樣。導演用男人之間的愚蠢諷刺戰爭,給予觀者一段可以說是「毫無意義」的怪誕旅程,從爭吵理由到派瑞試圖挽回康姆的倔強過程,都相當好笑。電影中最大的曲線,是透過派瑞從善良到逐漸變得跟伊尼舍林島的其他人一樣冷漠、毫無禮貌,並和詩凡和多明尼克的從始至終的善良做對比,闡述善良的重要性並給予諷刺性的悲劇結局。本作在看之前建議瀏覽過愛爾蘭內戰的歷史會明朗一些,單純就去看部電影一定會覺得「我看了三小」的困惑,但肯定會是一個相當有趣的故事。P.S.比起湯唯和朴海日,Collin Farrell和Brendan Gleeson更需要「分手的決心」《巴比倫》巴比倫的性質比較屬於傳記片,紀錄的不是特定某個人,而是好萊塢在電影前期快速發展的時代,一路探討了無聲電影到有聲色彩電影的輝煌歷史,導演透過的是「明星」這項美國的制度去談論整個電影產業,也透過兩位明星的興衰去代表電影的崛起、衰落與重生。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貪心到想要什麼都講,但整體看下來會相當雜亂,一下要談產業、一下要談角色的心理掙扎、一下又要談黑暗面等等,導演甚至還想談移民對於好萊塢的影響,節奏相當迅速,情緒比較緩和的橋段都像是前一的宿醉。產業部分,可以看到一開始在奇藝影業的片場,是多個虛構場景多次拍攝,因為當時還是默片時代,片場不論多麼吵雜都沒有關係,造成現場就像是一場戰爭一樣。對比之後進入片廠時期,所有安排都必須精準,一丁點多餘的聲音都不可以發出,甚至考驗起演員對於聲音的演技,這樣的轉變對默片時期的演員相當不友善,導致是事業下滑。妮莉拿不到角色,被定型在瘋瘋癲癲的瘋狂女人,時代選擇的是清秀大小姐;傑克一貫的演技和劇情讓觀眾疲乏,只能接一些爛片來維持生計,片商也將他的名氣榨得一乾二淨,最終兩者都無法承受生涯衰退的事實,離開大銀幕和人生。時代也伴隨著代價,像是薛尼因為不夠黑要羞辱性地上黑粉和妮莉染上毒癮的後果。導演也不斷強調電影的「魔幻時刻」,強調一顆鏡頭背後片場所有人齊心齊力和辛酸,為的是拍出心目中的理想畫面。導演同時也呈現出獲得財富與名聲所帶來的荒淫和孤獨,傑克和妮莉參加大大小小的派對,但卻沒有人真正愛他們,傑克唯一在乎的是他的好友,而妮莉最後才感受到曼尼的真誠。至於這部電影最大的缺點是在Tobey Maguire的地下俱樂部,從前面飛快又明朗的節奏突然來到一段意義不明的隱喻稍嫌突兀,我在猜想導演可能試圖在強調產業背後的嗜血和背後的角力,但實際拍出的成品像是一段冗長的鬧劇,如果單就劇情表面(曼尼為了幫妮莉還錢,為了不讓麥坎發現是假鈔的懸疑橋段),又做的不夠緊張,導致節奏混亂。最後,導演用了一段剪輯,表達出他對電影的愛,並透過曼尼的眼睛,看穿電影不斷的死亡與重生,在形式上永遠變化多端,所有的魔力就在一塊銀幕當中。這部電影給電影愛好者一段相當好的體驗,但就如開頭所述,過於雜亂的方向使得整部電影有記憶點的只有配樂,配樂是值得獲得奧斯卡獎的。夠好、沒錢二刷再研究、造詣不夠無法分析或是沒什麼好說的電影心得大集合 Pt.1]《仇恨謎林》
《仇恨謎林》
導演精妙的帶出自己家鄉對於外來移工的歧視和敵意,尤其是在公聽會上精彩的長鏡頭,透過一來一回的爭執,讓觀眾理解這些敵意完全毫無邏輯,不管是任何階級的人都一樣,有失業的鎮民,同時也有醫生、神父。但是我覺得男主角的在本片中的定位相當模糊,除了展現他優柔寡斷,面對妻子的冷漠和兒子的狀況的無所適從,到後來他想挽回舊愛的失敗,整部電影對他的呈現沒有什麼方向,頂多就是舊愛發現他是欺負移工的幫兇有跟劇情的連結有關。也有可能導演只是想要純粹的嘲諷,諷刺那些將日常生活不如意便將問題全部往移工發洩的可憎之人。
至於兒子魯迪失語的真相,給了整部電影一種穿越時空的魔力,彷彿就是在說報應會回來自己。但片尾的隱喻我就不太理解,對應前面所呈現的「驅趕危險」,或許導演用很強烈的手段去敘述那種「哈哈,你要殺也殺不完啦」的那種憤怒。
這部電影光是呈現何謂「惡意」就非常推薦去看,從上到下的階級,只要有外來者,人類的排外就像是本能一般。
《伊尼舍林的女妖》
這部對我的距離實在過於遙遠,縱使去看過其中對於愛爾蘭戰爭的隱喻,我還是沒辦法有任何共鳴,但我得承認劇本相當精妙,甚至帶有文學性的氣息在。這是一部拍得相當好的電影,四大主角都演得相當棒,尤其是Colin Farrell和Barry Keoghan,他們在肢體動作和語氣的詮釋都讓角色像是活的一樣。導演用男人之間的愚蠢諷刺戰爭,給予觀者一段可以說是「毫無意義」的怪誕旅程,從爭吵理由到派瑞試圖挽回康姆的倔強過程,都相當好笑。
電影中最大的曲線,是透過派瑞從善良到逐漸變得跟伊尼舍林島的其他人一樣冷漠、毫無禮貌,並和詩凡和多明尼克的從始至終的善良做對比,闡述善良的重要性並給予諷刺性的悲劇結局。
本作在看之前建議瀏覽過愛爾蘭內戰的歷史會明朗一些,單純就去看部電影一定會覺得「我看了三小」的困惑,但肯定會是一個相當有趣的故事。
P.S.比起湯唯和朴海日,Collin Farrell和Brendan Gleeson更需要「分手的決心」
《巴比倫》
巴比倫的性質比較屬於傳記片,紀錄的不是特定某個人,而是好萊塢在電影前期快速發展的時代,一路探討了無聲電影到有聲色彩電影的輝煌歷史,導演透過的是「明星」這項美國的制度去談論整個電影產業,也透過兩位明星的興衰去代表電影的崛起、衰落與重生。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貪心到想要什麼都講,但整體看下來會相當雜亂,一下要談產業、一下要談角色的心理掙扎、一下又要談黑暗面等等,導演甚至還想談移民對於好萊塢的影響,節奏相當迅速,情緒比較緩和的橋段都像是前一的宿醉。
產業部分,可以看到一開始在奇藝影業的片場,是多個虛構場景多次拍攝,因為當時還是默片時代,片場不論多麼吵雜都沒有關係,造成現場就像是一場戰爭一樣。對比之後進入片廠時期,所有安排都必須精準,一丁點多餘的聲音都不可以發出,甚至考驗起演員對於聲音的演技,這樣的轉變對默片時期的演員相當不友善,導致是事業下滑。妮莉拿不到角色,被定型在瘋瘋癲癲的瘋狂女人,時代選擇的是清秀大小姐;傑克一貫的演技和劇情讓觀眾疲乏,只能接一些爛片來維持生計,片商也將他的名氣榨得一乾二淨,最終兩者都無法承受生涯衰退的事實,離開大銀幕和人生。時代也伴隨著代價,像是薛尼因為不夠黑要羞辱性地上黑粉和妮莉染上毒癮的後果。
導演也不斷強調電影的「魔幻時刻」,強調一顆鏡頭背後片場所有人齊心齊力和辛酸,為的是拍出心目中的理想畫面。導演同時也呈現出獲得財富與名聲所帶來的荒淫和孤獨,傑克和妮莉參加大大小小的派對,但卻沒有人真正愛他們,傑克唯一在乎的是他的好友,而妮莉最後才感受到曼尼的真誠。
至於這部電影最大的缺點是在Tobey Maguire的地下俱樂部,從前面飛快又明朗的節奏突然來到一段意義不明的隱喻稍嫌突兀,我在猜想導演可能試圖在強調產業背後的嗜血和背後的角力,但實際拍出的成品像是一段冗長的鬧劇,如果單就劇情表面(曼尼為了幫妮莉還錢,為了不讓麥坎發現是假鈔的懸疑橋段),又做的不夠緊張,導致節奏混亂。
最後,導演用了一段剪輯,表達出他對電影的愛,並透過曼尼的眼睛,看穿電影不斷的死亡與重生,在形式上永遠變化多端,所有的魔力就在一塊銀幕當中。
這部電影給電影愛好者一段相當好的體驗,但就如開頭所述,過於雜亂的方向使得整部電影有記憶點的只有配樂,配樂是值得獲得奧斯卡獎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