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從與家人的爭吵中,我悟出了寶貴想法 - 【人性兵法EP01】鳥籠效應

這系列文章主要在從事件中探討人際關係與情緒管理的更多可能性, 並不針對家庭成員貶低或哄抬自己的正確性。 事情是這樣, 在前天晚上半夜兩點,我打了個噴嚏意外吵醒家姐, 隨後我聽到一陣低吼聲,就是那種拉長的「吼優」的「吼」, 第一時間我感覺到很害怕,那是什麼鬼聲音? 那是什麼動物? 家裡有鬼嗎? 接著我想到是否是家姐發脾氣所發出的吼叫? 我打開房門查看,大概幾秒後看見家姐氣沖沖打開她房門, 走進廁所並用力關上門發出巨大聲響,這是我一直以來都非常厭惡的甩門動作。 我認為打噴嚏非故意吵鬧,加上長久以來家姐這種處理情緒的方式讓我很厭惡, 於是我也爆發,我大力走下樓梯再大力走回三樓,然後用力關上房門。 但我仍然非常不悅,整晚我翻來覆去,氣到發抖時大罵了幾聲"瘋子", 是的,我也是在報復家姐。 一陣發洩之後我入睡了,但莫約早上7:30左右家姐大力上樓梯,再大力關門, 我從熟睡中驚醒,得知被報復了,心想已經過幾個小時了竟然還報復, 於是我失控了。 我大喊「好啊,要玩就都來玩啊!」 說到這裡我覺得我報復的方式還是偏向有幽默感的, 撂下一句狠話感覺是要砸東西踹門了, 但我打開門開始用力掃地,然後大力拿出吸塵器開始吸地板, 對,我報復的方式就是這麼的戲劇化, 不知道的人還可能覺得很好笑。 我不會砸東西也不會打人, 東西都是錢買的,人打了心就死了,所以萬萬不可。 家姐也打開房門爭吵,家父上樓關切, 一陣爭吵之後,各自回到各自房間,爸爸下樓吃早餐。 讓我相當在意的是,爭吵過程中家姐提到要「報警」, 後來我上網查法律,如果家人要把我趕出房子,我該怎麼做。 客觀因素就是, 我因為經營自媒體4年收入不穩定,未受雇期間並沒有給家裡錢, 除了兩年前短暫任職於一家公司時正逢過年,有包紅包給父母和小朋友, 以法律來說,如果同住的父母和家姐都認為我該搬出去, 證據也足夠的話,是的,我會需要搬出去。 可是,心念一轉, 這麼想這麼做,我會把自己推入更深的深淵, 與家人決裂絕對是不歸路, 所以這類的防禦性思考我必須要轉化它。 以我的觀察,家姐是老二, 她也曾表示過她覺得父母早年偏愛大姊,又長年「縱容」我這個么弟, 偏愛大姊的部分我和母親聊過,她說是沒有的事, 但對我的包容確實是非常之多, 邏輯上我能理解二姐為何長年對我容易不耐煩,並在爭吵之中總說出傷人字眼。 可是,一直去想著這些恨對我又有什麼幫助? 就在查找法律資料時我頓悟了,我陷入了自我孤立當中。 一直以來我厭惡父親早年的情緒管理問題,加上他長年在外工作不在我身邊, 我對他的感覺一直相當陌生。 家中的溝通方式非常不良,要嘛忍著不說,要嘛就大吵, 讓我一直對這個家沒有歸屬感。 確實是,恨都有它的理由。 我和父親不熟又如何?這並不會解決問題, 家姐容易對家人(除了父親)不耐煩,對我更是如此, 但硬碰硬並不會解決問題。 家姐的情緒壓力,想必有部分來自於我, 目睹我並未受雇、感情狀態,以及她對於家中的出心出力, 相較之下我較無作為,她想必既心急如焚又忿忿不平。 我想起了「鳥籠效應」, 若認為一個人令自己厭惡便拒絕和他互動, 那隔閡和仇恨只會更加加深, 即使我認為對方處理事情有不對之處, 我是否能改以循循善誘? 而非以強力壓制紛爭,或是感受到敵意時就「以眼還眼」。 我是否能四兩撥千金? 打不開的結正是因為心急地用力拉扯,才越結越深, 我是否能用溫和的方式化解衝突、軟化矛盾? 因為一個人過往的錯誤就合理化自己的仇恨, 這就是落入深淵的一念之差, 父親總使有他過去的錯誤,家姐或許有處理方式上的問題, 但都不是我去合理化仇恨的理由。 因為他對我不好,我便對他還以顏色, 因為A就一定要導向B,因為對方錯,恨就合理了, 這就是「鳥籠效應」, 原來以往的我被關在這樣的鳥籠之中, 因為成長時父親不在我身邊,以及諸多糾紛和隔閡,就讓我合理化討厭他, 我試著和他聊過他在異地時的工作與生活嗎? 我試著了解過他的成長過程嗎? 我沒有,我只是合理化自己「因為他沒了解過我,所以我也不用瞭解他」。 為了一個空鳥籠而去養了一隻本來不想養的鳥, 這也可以用在情緒管理上, 仇恨和發怒並不會讓我開心,這種沒有正向回饋的情緒是我不想要的, 所以仇恨發怒是我該捨棄掉的情緒, 可我為什麼抓著它這麼多年不放, 因為它可以用來合理化自己付諸暴力、宣洩情緒的行為, 也就是說, 仇恨發怒是一個籠子,而仇恨的對象就是那隻鳥, 把仇恨對象放進那鳥籠,就是一個完美的籠子了, 但我需要那個籠子嗎? 縱使有人傷害過自己,也不是把自己關在仇恨和悲觀中的理由。 這是一個非常寶貴的經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