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工作體悟﹞那些年,個案教會我的事—「結婚生子會讓一個人變得負責任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個系列Delay了許久,終於有靈感寫下當初規劃的最後一篇了,如果你想要知道前兩篇的故事,歡迎先點選以下連結收看:)

第一集:「在性愛面前,我可以如何成為更負責任的大人?」
第二集:「有了小孩,就一定要結婚嗎?」
過去大多數的人知道我是家暴社工時,多半會出現驚訝的反應,接著有很高的機率他們會問:「看了那麼多負面的案例,你會不會就不敢結婚了?」
這題我不知道其他家暴社工的回答是什麼,但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至於為什麼,我想留到最後再分享。
今天想來跟大家聊聊,那些年我在跟個案會談中經常聽到的某些信念,不過我要先強調,以下這些想法很常聽到,並不會只出現在遭遇親密關係暴力的人身上,每個人其實都值得好好思考一下。
那些年,我經常聽到個案說的話:第三句:「我想說有了家庭、有了小孩,他就會變得比較負責任。」
言下之意就是,先生的行為讓我的個案認為不夠負責任,可能是將收入大多用在自己的興趣,只願意提供少部分作為家用,又或是完全不負責任,像是下班之後還到處去玩樂,將家務跟照顧小孩的責任完全丟給個案;
這句話同樣來自我許多女性個案(男性個案也有,佔少數),而這句話的內容我想在某個層面上來說是合理的;
當我們從一個人自由自在的身份,進一步走入家庭,甚至有了小孩、成為父母親,我們體悟到身上的角色與任務增加,應該是會變得更負責任的,但有些人卻好像不是如此,為什麼呢?
我想關鍵有兩個,一個是,這個人是否是主動決定,並做好心理準備迎接新的身份與責任?
另一個是,這個人在單身的時候,是否就能對自己的行為與人生負起責任呢?
第一個關鍵比較容易發生在「非預期懷孕」的情況下,當對方原本只想維持輕鬆的交往關係,沒有想要進入家庭或成為父母時,「非預期懷孕」就會變成他的挑戰;
而這時候對方如果囿於年齡跟身體限制,擔心自己這時候不生、未來可能會不容易生育,或受到社會價值觀的影響,認為生小孩就是要給小孩完整的家庭、就是要結婚,因而決定結婚生子的話,就有可能在自己身體、心理都還沒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就被趕鴨子上架;
而這個決定隨之而來的改變或責任如果非常巨大、超乎對方的預期,就有可能讓他產生逃避的不負責任行為;
女性在面對非預期懷孕的時候,其實身心受到的衝擊相對男性是更加劇烈的,但因為懷胎十個月的生理及情感連結,外加母性的照顧本能,在生下小孩之後,相較男性總是比較能夠承擔起母親的角色;
但也不諱言,我也是有男性個案,在孩子生下來之後擔起了所有的照顧責任,太太沒有分攤家庭照顧的事務,從此回到有如單身的生活,總之,各種情況都是有的。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人生不會所有的事情都等我們準備好才發生,宇宙總是會在不預期的時候,為我們送上人生大(ㄎㄠˇ)禮(ㄧㄢˋ);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如何知道對方是不是一個能夠面對非預期挑戰、經得起考驗、進而跟自己一起努力經營家庭、照顧小孩的對象呢?
我想第二個關鍵:「這個人在單身的時候,是否就能對自己的行為與人生負起責任呢?」會是一個重要的評估指標。
如果在交往的時候,你發現對方上班經常一天打漁,兩天曬網、信用卡費繳不出來、無法做到曾經答應你的事情、面對問題大多覺得是外界人事物的錯,很少反思自己是否也有需要負責任的部分,那就代表對方還不是一個能夠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全責的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還一廂情願的認為:「他應該只要結婚、有小孩,就能夠變得負責任吧?」並根據這樣的想法決定跟對方走入家庭,那我們其實也需要為此負起責任;
因為是我們選擇忽略現實生活中,對方那些無法負責任的警訊,只憑江湖謠傳的想法就認定對方一旦結婚生子就會變得負責任,以此決定要跟對方走下去。
文章寫到這裡內容突然變得嚴厲,但這一系列的文章無非是希望藉由我經手過的這些真實人生故事,帶大家去反思一些我們原本覺得理所當然的想法或價值觀;
大部分的事物其實都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但如果我們沒有好好去看自己眼前所面對的人事物,或者忘了去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只是盲目的跟著主流價值觀去做決定,那人生就有極大可能性出現我們所不欲求的結果。
回到最上面我過去經常被問的問題:「看了那麼多負面的案例,你會不會就不敢結婚了?」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我認為,正是因為這份工作才讓我有機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個案,並藉由這些真實的人生故事,去反思自己未來也可能會遇到的考驗、提前做好準備,其實我很感謝個案們成為我的人生導師:)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夠透過覺察、了解自己,得到不被外在價值觀綑綁的做決定的自由,進而成為能夠為自己人生負責的成熟大人。
而如果你也有探索認識自己的需求,歡迎你來預約粉絲專頁【知心尋己─自我覺察陪伴諮詢服務】的體驗方案,讓我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與你好好聊一聊,陪你梳理情緒、整理情境、擬定行動方案,希望最後能夠讓你找到符合心之所嚮的方向、展露一絲微笑:)
avatar-img
53會員
1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秀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但個案來諮詢的時候卻表示,自己怎麼樣都無法採取行動去寫離職信,就算已經在網路上找到許多離職信的範例,個案還是寫不出來; 這樣理智上知道、但行動卻無法跟上的情況,讓個案非常矛盾,甚至讓個案對自己感覺很不好,但我卻跟個案說,這種矛盾的情況是很正常的,為什麼呢?
而在我想通前一篇文章的內容之前,雖然處於低潮,但我有試著跟朋友聊天、尋求意見,另外同時也剛好在學習占星; 在這些過程中,不管是朋友的分享或是占星課的內容,都在當下帶給我釋然的感覺,因此這一篇想跟大家分享這些觀點,如果你也有遇到類似的卡關,希望可以讓你跟我一起釋懷。
我有一段時間沒有寫〔日常自我覺察〕系列的文章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這段時間雖然粉專的文章有持續更新、諮詢服務的預約也有進展,看似一切正常無虞,但其實我在個人感情層面經歷了蠻大的內在混亂。
這位案主填寫預約表單的時候,只概略寫到「面對就業的抉擇」、「希望可以找到就業方向」,原本我以為會是單純就業選擇的問題,但實際到了現場跟案主諮詢後,才發現案主其實正面臨帶著孩子獨自離家、準備離婚的重大人生轉折;而在這樣巨大的人生變動之中,案主想要趕快確定後續的就業方向,這其實是非常大的挑戰!
在上一篇文章我分享到,有一名來找我諮詢的個案,因為不知道如何回應親友多次反覆的負面情緒而感到困擾,當時我分享了過去在擔任社工時期,所學習到的方法給個案,這次並透過文章分享給大家; 而大家還記得針對「如何回應親友反覆的負面情緒」我提到的第一步驟嗎?那就是:先關照自己!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什麼樣的情況會讓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需要不斷找人訴說呢? 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非常多元複雜,也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雖然單一,濃度卻非常高,因此需要透過不斷地訴說才能獲得釋放跟舒緩,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怎麼做才會對於身陷情緒漩渦的親友比較好呢?
但個案來諮詢的時候卻表示,自己怎麼樣都無法採取行動去寫離職信,就算已經在網路上找到許多離職信的範例,個案還是寫不出來; 這樣理智上知道、但行動卻無法跟上的情況,讓個案非常矛盾,甚至讓個案對自己感覺很不好,但我卻跟個案說,這種矛盾的情況是很正常的,為什麼呢?
而在我想通前一篇文章的內容之前,雖然處於低潮,但我有試著跟朋友聊天、尋求意見,另外同時也剛好在學習占星; 在這些過程中,不管是朋友的分享或是占星課的內容,都在當下帶給我釋然的感覺,因此這一篇想跟大家分享這些觀點,如果你也有遇到類似的卡關,希望可以讓你跟我一起釋懷。
我有一段時間沒有寫〔日常自我覺察〕系列的文章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這段時間雖然粉專的文章有持續更新、諮詢服務的預約也有進展,看似一切正常無虞,但其實我在個人感情層面經歷了蠻大的內在混亂。
這位案主填寫預約表單的時候,只概略寫到「面對就業的抉擇」、「希望可以找到就業方向」,原本我以為會是單純就業選擇的問題,但實際到了現場跟案主諮詢後,才發現案主其實正面臨帶著孩子獨自離家、準備離婚的重大人生轉折;而在這樣巨大的人生變動之中,案主想要趕快確定後續的就業方向,這其實是非常大的挑戰!
在上一篇文章我分享到,有一名來找我諮詢的個案,因為不知道如何回應親友多次反覆的負面情緒而感到困擾,當時我分享了過去在擔任社工時期,所學習到的方法給個案,這次並透過文章分享給大家; 而大家還記得針對「如何回應親友反覆的負面情緒」我提到的第一步驟嗎?那就是:先關照自己!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什麼樣的情況會讓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需要不斷找人訴說呢? 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非常多元複雜,也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雖然單一,濃度卻非常高,因此需要透過不斷地訴說才能獲得釋放跟舒緩,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怎麼做才會對於身陷情緒漩渦的親友比較好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現代人不婚不生,想要把所有時間都留給自己和家人。一旦婚與生,就是無止盡責任的開始,責任若能與得到成正比,也許還能勉強湊合,可惜現代人越加重視自我感覺,對責任已經不願無條件承擔。何謂責任,責任就是每個人都能安份守己,有守有為,不貪求不推卸,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本份。如果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婚不婚、生不生其
Thumbnail
結婚後是否要生小孩,這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小孩出生後的照顧、另一伴的家事分擔、性生活的改變,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在結婚或交往後,應該仔細觀察這些問題,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我和我老公是不生小孩派的,主要是我沒有想要生小孩,擔心得太多了,擔心自己教不好,擔心自己養不好,擔心以後會是小孩的負擔等等的問題,而我老公也很尊重我的決定,他覺得如果他有小孩肯定會為小孩操心一輩子。我問老公說:「你確定不生小孩真的不會後悔嗎?」
不時總有同輩問我,對於生育小孩有何心得或建議?我常說,我不會給任何建議,重點是,你要想清楚做出每一個決定後所承擔的權利義務,並為此負責。這樣的心態,無論套用在任何問題上,應該都不太會出錯。 只不過,近來我逐漸感覺到,生育小孩的權利義務,其實沒那麼簡單就能想清楚。 生理保健、安全維護這類基本照顧事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身為一名女工程師,面對工作忙碌,家庭照顧兩頭燒的情況時,我一直感到無奈。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對婚姻的看法以及婚前和老公的故事,並表達了對於家庭成員互相尊重和自由的重要性。這篇文章強調了在現代社會中重視家庭平等分工和維護個人自由的價值觀。
Thumbnail
隨著時代演變,談戀愛、結婚、生子已經不再是一生中必然的過程。為此,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也並非少數。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樂於當個母單。為什麼不知不覺就走到這一步了呢?這次將介紹母胎單身男女特質,以及擺脫母單的方法。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現代人不婚不生,想要把所有時間都留給自己和家人。一旦婚與生,就是無止盡責任的開始,責任若能與得到成正比,也許還能勉強湊合,可惜現代人越加重視自我感覺,對責任已經不願無條件承擔。何謂責任,責任就是每個人都能安份守己,有守有為,不貪求不推卸,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本份。如果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婚不婚、生不生其
Thumbnail
結婚後是否要生小孩,這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小孩出生後的照顧、另一伴的家事分擔、性生活的改變,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在結婚或交往後,應該仔細觀察這些問題,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我和我老公是不生小孩派的,主要是我沒有想要生小孩,擔心得太多了,擔心自己教不好,擔心自己養不好,擔心以後會是小孩的負擔等等的問題,而我老公也很尊重我的決定,他覺得如果他有小孩肯定會為小孩操心一輩子。我問老公說:「你確定不生小孩真的不會後悔嗎?」
不時總有同輩問我,對於生育小孩有何心得或建議?我常說,我不會給任何建議,重點是,你要想清楚做出每一個決定後所承擔的權利義務,並為此負責。這樣的心態,無論套用在任何問題上,應該都不太會出錯。 只不過,近來我逐漸感覺到,生育小孩的權利義務,其實沒那麼簡單就能想清楚。 生理保健、安全維護這類基本照顧事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身為一名女工程師,面對工作忙碌,家庭照顧兩頭燒的情況時,我一直感到無奈。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對婚姻的看法以及婚前和老公的故事,並表達了對於家庭成員互相尊重和自由的重要性。這篇文章強調了在現代社會中重視家庭平等分工和維護個人自由的價值觀。
Thumbnail
隨著時代演變,談戀愛、結婚、生子已經不再是一生中必然的過程。為此,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也並非少數。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樂於當個母單。為什麼不知不覺就走到這一步了呢?這次將介紹母胎單身男女特質,以及擺脫母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