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小記事﹞該如何回應親友反覆的負面情緒呢?(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先前諮詢的個案提到,自己是個較為理性、實事求是的人,如果遇到問題或困難會趕快想辦法去解決,不會讓自己耽溺在情緒裡面太久;

但個案身邊的親友卻跟個案非常不同,經常因為各種大小事情陷入擔心、焦慮、害怕等等的情緒中,久久難以自拔,個案表示自己通常都會先傾聽親友的情緒之後,再給出可以怎麼樣採取行動、改善狀況的建議;

親友在聽取個案建議後通常會緩和一段時間,只是不久之後,親友可能會再出現類似的情況,個案一樣給予傾聽及行動步驟,親友在當下感覺獲得解套,但一段時間之後卻會再捲土重來;

面對這樣的情況讓個案覺得頗為無奈,因為個案不喜歡一直待在負面情緒中,卻會不斷被身邊親近的人影響,而且個案提供給親友的建議似乎無法真的幫上他們,這讓個案感到困擾,不知道如何是好?

raw-image

聽到個案提出這樣的困擾令我心有戚戚焉(?),我想起過去我當社工的時候,也經常遇到個案不斷來回往返在衝突的關係中;

每次在當下給予個案傾聽及建議,個案都覺得好像獲得了改變的勇氣及方向,但一段時間過後,可能類似的情況會再度發生,每次都會讓我懷疑,自己的服務是否沒辦法真的幫到個案呢?

回到諮詢個案的困擾上,雖然我們面臨的對象跟情境不太一樣,但我想到或許可以把我們在

助人專業訓練中學習到的方法分享給個案,現在也順便寫成文章分享給你們:)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什麼樣的情況會讓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需要不斷找人訴說呢?

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非常多元複雜,也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雖然單一,濃度卻非常高,因此需要透過不斷地訴說才能獲得釋放跟舒緩,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怎麼做才會對於身陷情緒漩渦的親友比較好呢?

#步驟一:先觀照自己

看到這點大家應該會傻眼,想說現在不是要幫助卡在情緒中的親友嗎?怎麼變成要先關心自己了?有沒有誤會什麼?

沒有誤會唷~因為在我們要傾聽、成為他人的情緒支持之前,我們本身的狀態其實也有很大的影響;

今天如果我們自己也處在疲累、心情不太好的情況下,其實就不適合也不需要勉強自己再去成為他人的情緒出口,

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大概很難再有足夠心力可以去好好關心親友,而且如果我們狀態不好還去承接親友的情緒,就很有可能會造成自己心理上的overloading,導致自己也需要他人的協助;

所以在我們成為親友的情緒支持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先確認自己處在心情平靜、腦袋清晰、能量穩定的狀態,這樣才有機會真的協助到親友,然後也可以保護自己、避免受到親友太大的影響;

如果身邊有親友向我們求助,但發現自身狀態也不太好的話,請記得不要勉強自己,好好向親友表達自己目前的狀態及需求,然後可以約定時間再陪親友聊聊,我相信他們都是可以理解的。

接下來還有兩個步驟,可以讓我們更有方向,知道如何去回應親友反覆的負面情緒,讓我留待下次再跟你分享。

而如果你也有想被好好傾聽、了解的需求,還是你覺得自己被困在情緒泥淖之中、不知道該如何爬出來?或者你對於目前的工作感到迷惘,不曉得接下來要往哪裡去?

歡迎你來預約粉絲專頁的體驗服務,讓我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與你好好聊一聊,陪你梳理情緒、整理情境、找到答案,希望最後能夠讓你展露一絲微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秀慧的沙龍
53會員
131內容數
秀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幫他承接情緒,自然也會反映情緒,有點像是幫忙過濾的感覺 情緒有傳染性,他這樣做也會引起你的能量反應(同理、共鳴、共感),你也會感到辛苦甚至痛苦,才會急著想幫他解決問題 傾聽前,先分辨一下[對方是你的誰?] 關係是有親疏遠近的,對不同的人反應自然有別
Thumbnail
你幫他承接情緒,自然也會反映情緒,有點像是幫忙過濾的感覺 情緒有傳染性,他這樣做也會引起你的能量反應(同理、共鳴、共感),你也會感到辛苦甚至痛苦,才會急著想幫他解決問題 傾聽前,先分辨一下[對方是你的誰?] 關係是有親疏遠近的,對不同的人反應自然有別
Thumbnail
情緒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情緒,從開心到難過,從生氣到驚喜,情緒就像是一個五顏六色的彩虹,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然而,當我們面對他人的情緒時,有時候我們可能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應該如何回應。
Thumbnail
情緒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情緒,從開心到難過,從生氣到驚喜,情緒就像是一個五顏六色的彩虹,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然而,當我們面對他人的情緒時,有時候我們可能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應該如何回應。
Thumbnail
當我們在面對他人焦慮時,先接住情緒再處理問題非常重要。我們可能會試著提供解決方案或鼓勵,但效果卻不如預期,因為當人們在情緒中時,他們更需要的是被理解和接納,因此如何同理對方,比給答案還更重要。
Thumbnail
當我們在面對他人焦慮時,先接住情緒再處理問題非常重要。我們可能會試著提供解決方案或鼓勵,但效果卻不如預期,因為當人們在情緒中時,他們更需要的是被理解和接納,因此如何同理對方,比給答案還更重要。
Thumbnail
找朋友傾訴,並不是倒垃圾的意思,應該沒有人喜歡被倒垃圾,而是「一起整理」,所以你說的時候要稍微整理過。 情緒的原始狀態倒給朋友,那就好像拿一桌打翻的湯湯水水給朋友看,他是你朋友,當然會急著去收拾;或許你說,「我說我的,你不要在意」,那很難啊,朋友關心你,本就會下意識去承受跟你一樣的負面感受啊。 。
Thumbnail
找朋友傾訴,並不是倒垃圾的意思,應該沒有人喜歡被倒垃圾,而是「一起整理」,所以你說的時候要稍微整理過。 情緒的原始狀態倒給朋友,那就好像拿一桌打翻的湯湯水水給朋友看,他是你朋友,當然會急著去收拾;或許你說,「我說我的,你不要在意」,那很難啊,朋友關心你,本就會下意識去承受跟你一樣的負面感受啊。 。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我分享到,有一名來找我諮詢的個案,因為不知道如何回應親友多次反覆的負面情緒而感到困擾,當時我分享了過去在擔任社工時期,所學習到的方法給個案,這次並透過文章分享給大家; 而大家還記得針對「如何回應親友反覆的負面情緒」我提到的第一步驟嗎?那就是:先關照自己!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我分享到,有一名來找我諮詢的個案,因為不知道如何回應親友多次反覆的負面情緒而感到困擾,當時我分享了過去在擔任社工時期,所學習到的方法給個案,這次並透過文章分享給大家; 而大家還記得針對「如何回應親友反覆的負面情緒」我提到的第一步驟嗎?那就是:先關照自己!
Thumbnail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什麼樣的情況會讓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需要不斷找人訴說呢? 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非常多元複雜,也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雖然單一,濃度卻非常高,因此需要透過不斷地訴說才能獲得釋放跟舒緩,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怎麼做才會對於身陷情緒漩渦的親友比較好呢?
Thumbnail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什麼樣的情況會讓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需要不斷找人訴說呢? 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非常多元複雜,也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雖然單一,濃度卻非常高,因此需要透過不斷地訴說才能獲得釋放跟舒緩,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怎麼做才會對於身陷情緒漩渦的親友比較好呢?
Thumbnail
什麼是真正會照顧自己的情緒?如何取用情緒真正的力量? 我們其實無法「壓抑」情緒,因為它是會越積越多。我們只能好好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嘗試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委屈,甚至大家都歡喜的方式。 而那個起點是,我們把自己的情緒當作一回事,並開啟溝通與討論,一塊找方法解決。
Thumbnail
什麼是真正會照顧自己的情緒?如何取用情緒真正的力量? 我們其實無法「壓抑」情緒,因為它是會越積越多。我們只能好好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嘗試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委屈,甚至大家都歡喜的方式。 而那個起點是,我們把自己的情緒當作一回事,並開啟溝通與討論,一塊找方法解決。
Thumbnail
我們普遍認為負面情緒不好、必須盡快處理, 而最快的處理方式就是強迫自己忘掉、不去想, 但是,這樣暴力而簡單的方法,真的有效嗎? 會不會只是讓人暫時遺忘, 反而將情緒壓抑到內心深處了呢?
Thumbnail
我們普遍認為負面情緒不好、必須盡快處理, 而最快的處理方式就是強迫自己忘掉、不去想, 但是,這樣暴力而簡單的方法,真的有效嗎? 會不會只是讓人暫時遺忘, 反而將情緒壓抑到內心深處了呢?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際現象,有某一種人,他總是找你抱怨,說東說西,說他的感受跟想法,並且會充滿了對這個外在世界的評論跟批判,可是當你要對他說關於自己生活的遭遇時,他卻立刻地畫出界線,一副不想聽的樣子,並且不給予回應,彷彿你在說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際現象,有某一種人,他總是找你抱怨,說東說西,說他的感受跟想法,並且會充滿了對這個外在世界的評論跟批判,可是當你要對他說關於自己生活的遭遇時,他卻立刻地畫出界線,一副不想聽的樣子,並且不給予回應,彷彿你在說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際現象,有某一種人,他總是找你抱怨,說東說西,說他的感受跟想法,並且會充滿了對這個外在世界的評論跟批判,可是當你要對他說關於自己生活的遭遇時,他卻立刻地畫出界線,一副不想聽的樣子,並且不給予回應,彷彿你在說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際現象,有某一種人,他總是找你抱怨,說東說西,說他的感受跟想法,並且會充滿了對這個外在世界的評論跟批判,可是當你要對他說關於自己生活的遭遇時,他卻立刻地畫出界線,一副不想聽的樣子,並且不給予回應,彷彿你在說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