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都做不到的四件事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佛陀都做不到的四件事情?!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陀都做不到的四件事情!
因果不可改,智慧不可賜,
真法不可說,無緣不能度。

第一,因果不可改:
自因自果,別人是代替不了的。
佛陀說:
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若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業力因果是真實不虛的,一個人善根福德因緣的果報,源於自己往昔因地修行的善業行為,未來的安樂,來自當下的斷惡行善。要了脫輪迴,佛陀教授;就必須要從12因緣的根本著手,去除「無明」的開端,「行」的開始,斷離八種苦惱及六識六塵,解脫生死。

第二,智慧不可賜:
任何人要開智慧,離不開自身的磨練,時間的淬鍊,經驗的養成,精進的修行~~住三摩地,最終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境界,佛菩薩稱:般若慈悲!
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
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

第三,真法不可說:
宇宙真相;用語言講不明白,只能靠自己實證。世間法從願-信-行著手。唯有自身相信,才可以真實的得證!
世俗間一切都是自己的擇覺;
淨土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第四,無緣不能度:
無緣之人,他是聽不進你的話的。眼見非實,耳聽非真,世俗的眾生因我執,成見,妄心深重而不能證得。故!地藏經:難化剛強罪苦眾生?
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
佛法無邊,難度無緣之人。

貪慾搶占,強摘的瓜不甜,
瞋恨妄想,強用的情不深,
癡迷依戀,強求的緣不圓。

~~~~~***
感謝!!諸大同修這半年的陪伴與支持,如家人般一樣的親切及熱情,使妙行先生於修行的道路上永不孤單,相互打氣、互助扶持。先生當不負南無本師阿彌陀佛的教悔,繼續於Facebook內推行「彌陀正法」與同修佛友雨露均霑,常以清旦,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登高望遠時;
有良友陪伴,便不知路遙。
精進修行時;
有佛友護念,便不覺行難!
人生三大幸事:
遇良師、得良友、握良機。
生命三大光輝:
得幸福、增智慧、圓成就。

PS!!至此之後,南無本師阿彌陀佛莊嚴肅誡:妙行先生便不再逐一Messenger中傳送法喜文章(一切隨緣不變),如同學習騎腳踏車時,在後面輔助的那雙手,要懂得適時的放開(這就叫做放下)!!也免得大眾在無明之間謗佛,若無互動者盼將機會讓出給需要的同修!!“先生”願同修們:但精進;莫放逸!繼續接引眾生,續佛慧命!能幫助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修佛友們,可以自我發心,成就菩提,直至極樂淨土。並且能自我主動在網頁中Google搜尋(妙行先生)或在Facebook中(陳勇如)妙行先生的本名,點擊圖片打開法喜文章,植眾德本!廣為布施、分享流傳。
(願):同修們法喜充滿,善根福德因緣俱足。
(望):眾生將「勸世」娑婆世界,立定志向(極樂淨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蒙佛接引,見性成佛,同升極樂!祝褔大家:一切如意;究竟圓滿!
妙行先生座右銘:
時時去分享,經常在幫助,總是大慈悲。
~~~~~***

佛有三能、三不度、三不能!
佛菩薩的三能:
一.佛能空一切相:
成萬法智而不能即滅定業。
二.佛能知群有性:
窮億劫事而不能化導無緣。
三.佛能無量無邊:
度化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

佛渡有緣之人,若與佛無緣,佛想要渡也都拿你沒有辦法?所以佛菩薩有三不渡:
一、無緣者不渡。
二、無信者不渡。
三、無願者不渡。

佛菩薩有三不能:
一、不能即滅定業;
二、不能化導無緣;
三、不能盡眾生界。
佛菩薩不能改變人的意識,
眾生皆有個人的自我擇覺!

一、不能即滅定業;
不能除去眾生既定的業報,據《大智度論》記載,即使是佛陀自己,由於過去世所造之業障,成道後仍要受木槍麥馬等9種果報。(神通不敵業力)

二、不能化導無緣;
不能度無緣之人,度無緣之人猶如潤無根之草,是徒勞無功也是不起作用的。
(佛不度無緣人)即“大悲之心”所至,避免眾生;於無心中犯五逆之重罪。

三、不能盡眾生界;
不能度盡所有的眾生,盡管佛陀有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誓言,總有不信之人,佛陀拿他真的沒有辦法。(佛菩薩不改變眾生的自由擇覺意識)只能期盼種下善根的種子,一時能見萌芽的福德因緣。

佛陀的三不能,佛教中多有演繹。
舉例:南懷謹先生說的是:
一、不能轉定業。
二、不能度無緣。
三、不能度不信。等等~~

佛陀為我們請轉法輪,佛弟子應要時時溫故知新!彌陀正法是先生所述,但是!你們所聽到的;都是你們自己的故事!諸大同修:聽聞正法要經常的憶苦思甜,若自已能法喜充滿,自我得利,當應快快接引家人、好友一起來(妙行先生方格子文章)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常隨佛學,請轉法輪,雨露均霑,究竟圓滿,同升極樂!如是罪垢眾生而為說法!同修們:切莫流逝了,這莫大“見聞受持”的機緣啊!同修們要跟緊了。
(願):佛菩薩,天龍護法,為今天到場的諸大同修,護念加持!
(望):同修們善根福德因緣俱足!但精進,莫放逸,直至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免除五濁惡世,無明,無常的種種煩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本師阿彌陀佛(十念)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再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妙行先生
祝褔:福慧增長!萬事如意!究竟圓滿!
avatar-img
222會員
96內容數
佛陀千年以來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歡迎進入到(妙行先生),祝福:性德圓滿,萬事如意!www.miau-sin.blogspot.com(先生不受匯款;請勿受騙上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妙行先生 的其他內容
來到了娑婆你還有什麼好不平衡的?! 娑婆世界算是十法界眾生,修行者的天堂,俱足三昧,幸褔不已,你已經是善根福德因緣俱足,來到了修行者最高的殿堂(蓬萊仙島)你到底是還有哪一點兒心裡好不平衡的?! 一杯二鍋頭 嗆得眼淚流 生旦淨末丑 好漢不回頭 在京劇中,各種角色;都需要有不同的人來扮演,如何做好自
續佛慧命是需要千年萬代不斷的共同努力! 福慧傳家,安家天下, 修福修慧,安心安家; 六度萬行,傳心傳家。 創造生命的價值: 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為何? 如何建立生命的真實(止;觀)? 妙行先生何以專注“無給職”的大志業? 「彌陀正法」志業有四: 1-續佛慧命 2-因緣果報 3-斷除輪迴 4-眾
(觀)法界眾生與世俗眾生的觀點!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修行的本質: 是修靈的(真)或是修身的(假)。 常聽到說:借假修真?最終搞得越修越假,何以故?(迷)! 太在意世俗眾生的觀點 太在意世俗眾生的臉面 太在意世俗眾生的儀軌 太在意世俗眾生的體見 太在意世俗
(兵法的幻術與佛法的慈悲 !) 自古以來君主上位多是“口是心非”?!舉例: 1-諸葛亮弔唁周瑜(三國鼎立)。 2-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以箭射死李建成。(成唐太宗)。 3-朱元璋弔唁郭天敘(取金陵城)。 4-越王勾踐何以對范蠡動了殺心? 越王勾踐夫婦受過什麼樣的恥辱、明白越王的日常生活喜好、洞襲越王
關卡都是你自己設的!? 是你自己;過不了自己的這一關? 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裏人; 萬般帶不去, 唯有業隨身。 世俗常聽人家說:“本來”就是要這樣? 所謂:不成文的規矩?都是莫名的自我束縛?! 不成文規定又稱: 不明文規定(Unwritten rules) 行業內規、“潛規則”、慣例、暗規,是指各
瘋世棒(世界棒球)談修行! 台灣2023年世界棒球大賽的主軸是以「世代交替」為主!大膽起用年輕一輩的球員來接棒,為中華隊努力。淘汰賽中華隊以「4戰5轟」全壘打,算得上超狂!這次打線威力令外界驚嘆,高居A組之冠,打擊率最高;但?排名為何卻墊底?中華隊雖然打線火力強大,但因為“得失分率”最高,最終落居墊
來到了娑婆你還有什麼好不平衡的?! 娑婆世界算是十法界眾生,修行者的天堂,俱足三昧,幸褔不已,你已經是善根福德因緣俱足,來到了修行者最高的殿堂(蓬萊仙島)你到底是還有哪一點兒心裡好不平衡的?! 一杯二鍋頭 嗆得眼淚流 生旦淨末丑 好漢不回頭 在京劇中,各種角色;都需要有不同的人來扮演,如何做好自
續佛慧命是需要千年萬代不斷的共同努力! 福慧傳家,安家天下, 修福修慧,安心安家; 六度萬行,傳心傳家。 創造生命的價值: 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為何? 如何建立生命的真實(止;觀)? 妙行先生何以專注“無給職”的大志業? 「彌陀正法」志業有四: 1-續佛慧命 2-因緣果報 3-斷除輪迴 4-眾
(觀)法界眾生與世俗眾生的觀點!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修行的本質: 是修靈的(真)或是修身的(假)。 常聽到說:借假修真?最終搞得越修越假,何以故?(迷)! 太在意世俗眾生的觀點 太在意世俗眾生的臉面 太在意世俗眾生的儀軌 太在意世俗眾生的體見 太在意世俗
(兵法的幻術與佛法的慈悲 !) 自古以來君主上位多是“口是心非”?!舉例: 1-諸葛亮弔唁周瑜(三國鼎立)。 2-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以箭射死李建成。(成唐太宗)。 3-朱元璋弔唁郭天敘(取金陵城)。 4-越王勾踐何以對范蠡動了殺心? 越王勾踐夫婦受過什麼樣的恥辱、明白越王的日常生活喜好、洞襲越王
關卡都是你自己設的!? 是你自己;過不了自己的這一關? 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裏人; 萬般帶不去, 唯有業隨身。 世俗常聽人家說:“本來”就是要這樣? 所謂:不成文的規矩?都是莫名的自我束縛?! 不成文規定又稱: 不明文規定(Unwritten rules) 行業內規、“潛規則”、慣例、暗規,是指各
瘋世棒(世界棒球)談修行! 台灣2023年世界棒球大賽的主軸是以「世代交替」為主!大膽起用年輕一輩的球員來接棒,為中華隊努力。淘汰賽中華隊以「4戰5轟」全壘打,算得上超狂!這次打線威力令外界驚嘆,高居A組之冠,打擊率最高;但?排名為何卻墊底?中華隊雖然打線火力強大,但因為“得失分率”最高,最終落居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安樂行品第十四的教義,強調菩薩應於後末世安住四法,以慈悲之心說法,並且避免與世俗及邪道近親,以保護自身及信仰的純淨。透過文殊師利的問答,文本清晰闡明菩薩的行處和親近處,引導修行者於滅後時期如何恪守信仰,並持續修習佛法。這些教誨對當代信徒實為重要指引。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菩薩勇健相,謂菩薩為度眾生,於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不生退卻。」這個世間有些事情是很難做,現代話:「很難搞定。」有的聽到這個事就很痛苦:「完了!做不成了。這事不要找我,行不行?拜託又是找我......」菩薩不能這樣。為了度眾生,饒益有情「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
Thumbnail
對治邪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佛住世。《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說:「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于世,莫般涅槃。」憑藉勸請的因緣,此後佛陀轉法輪以及眾生因了知法理而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有我們的一分正因,所以請轉法輪的功德非常大,能迅速積累資糧。
Thumbnail
什麼叫做「共」與「不共」?很多的神通、很多的神變,外道跟佛法都是共通有的,你有天眼,外道有天眼;你有天耳,外道有天耳;你有宿命通,外道有宿命通。但佛陀的「漏盡通」,斷盡一切的煩惱,涅槃寂靜的境界,這就是不共的、獨步的,超絕、超勝於外道,最究竟的所在,這才是佛陀最殊勝的地方。 文殊菩薩為眾生演說,佛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經文導讀:   【無為法】:離因緣造作之法,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第四十一大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于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祂說:「祂成佛的時候,他方國土中所有的菩薩,不是極樂世界而已,他方國土所有菩薩聽聞我的名號,一直到成佛......」「諸根沒有任何的缺陷。」就是諸根如果有缺陷,或者醜陋,或者不具足,祂就不成佛。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安樂行品第十四的教義,強調菩薩應於後末世安住四法,以慈悲之心說法,並且避免與世俗及邪道近親,以保護自身及信仰的純淨。透過文殊師利的問答,文本清晰闡明菩薩的行處和親近處,引導修行者於滅後時期如何恪守信仰,並持續修習佛法。這些教誨對當代信徒實為重要指引。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菩薩勇健相,謂菩薩為度眾生,於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不生退卻。」這個世間有些事情是很難做,現代話:「很難搞定。」有的聽到這個事就很痛苦:「完了!做不成了。這事不要找我,行不行?拜託又是找我......」菩薩不能這樣。為了度眾生,饒益有情「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
Thumbnail
對治邪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佛住世。《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說:「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于世,莫般涅槃。」憑藉勸請的因緣,此後佛陀轉法輪以及眾生因了知法理而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有我們的一分正因,所以請轉法輪的功德非常大,能迅速積累資糧。
Thumbnail
什麼叫做「共」與「不共」?很多的神通、很多的神變,外道跟佛法都是共通有的,你有天眼,外道有天眼;你有天耳,外道有天耳;你有宿命通,外道有宿命通。但佛陀的「漏盡通」,斷盡一切的煩惱,涅槃寂靜的境界,這就是不共的、獨步的,超絕、超勝於外道,最究竟的所在,這才是佛陀最殊勝的地方。 文殊菩薩為眾生演說,佛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經文導讀:   【無為法】:離因緣造作之法,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第四十一大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于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祂說:「祂成佛的時候,他方國土中所有的菩薩,不是極樂世界而已,他方國土所有菩薩聽聞我的名號,一直到成佛......」「諸根沒有任何的缺陷。」就是諸根如果有缺陷,或者醜陋,或者不具足,祂就不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