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書與植物:漂泊中的家園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書天堂

有書就是天堂,有植物就是故鄉。
半生漂泊,搬家總是扛著幾千本沈重的書,以及一大串纏繞脆弱的植物,這是生活兩大支柱,其他東西因陋就簡,隨時可以出發,踏上旅程。
後來,看到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說,他一段時間會把書架的書全部清空,重新上架他想看的書,蠹書蟲深受啟發,從此,每年歲末,就會清出一批書,讓朋友挑選,或是送給舊書店,才有空間容納新書。
近十年從文學跨界藝術和哲學,需要深度閱讀,習慣用Readmoo電子閱讀器,邊看書邊劃線,再用Hepta軟體整理成讀書筆記,想看的書盡量買電子書,比較不會有堆積如山的問題。當然,這是理想,目前大部分新書只有紙本,讓人回頭享受捧讀的快樂,看新書如端詳一只彩繪龍蝦的古早碗,欣賞編輯的創意與工藝。

園藝有機生長

至於園藝,則隨著居住空間有機生長,記得寫完《單車環球夢》訴說旅程的驚天動魄,下一本從青春的詩開始,寫《候鳥返鄉》回顧內心旅程,在簡陋公寓的陽台,種了黃金葛,細心維護,花了好幾年,讓心型葉子旋轉垂到地上,朱簾的根血紅,一整片細密鋪展開來,真的像紅色簾子。窗外,生氣盎然,鐵窗也有春天。屋內,天花板漏水,我一字一句,召喚躲在逐夢邊緣的幽微,痛哭失聲,疲憊的靈魂與植物一起受到洗滌。
東飄西蕩,總是帶著大批的書與植物,直到三年前搬到山居,竟然實現院子有棵大樹的夢想。
夢想源起於南義大利臨地中海的莊園,那天,接近熱那亞,騎單車趕路,風塵僕僕,經過開門就可以看海的莊園,那寬廣的院子,空無一物,只有一棵枝繁葉茂的老樹,幾個小孩在樹下玩,那一幕,就像夢境,深深刻在心上。
成長在老台中熱鬧的中山路,騎樓辦家家酒、玩紙牌,車水馬龍的路上學會騎單車,標準的城市小孩,自家院子有大樹,是一個太奢侈的夢,遙不可及,虛無縹緲的夢,竟然成真了。位於中橫入口的山居不僅有無敵的視野,如置身山水畫,看到庭院四層樓高的五葉松,就像中樂透,不敢多看,深怕好運會消失。

實現院子有大樹的夢想

院子的大樹,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存在。
清晨,從閣樓的窗外望出去,五葉松樹梢籠罩在晨霧中,中午,在二樓書房臨帖,渾然不覺時光消逝,陽光在松枝間移動,下午,在一樓畫室揮灑,趴在畫上,很少抬起頭來,五葉松在外面默默陪伴。
偶而,整個人如氣球快要爆炸,跑到五葉松樹下練氣功,吸氣,連結大地的能量,身體自然迴旋,纏絲,吐氣,章佞老師教導「導引功法」將近一年,經過鍛鍊,從一開始的僵硬緊繃,到現在的身隨意走,鬆要到最鬆,才有無限可能。一舉手,視線隨之遠望,從指尖望向天際,一投足,腳要踏入地心,移動才會穩。氣動,把所有壓力產生的濁氣從腳底排出,從頭頂引入清涼的松風。練完,神清氣爽,感謝大樹的加持。
或者,偶然的偶然,搬來一把台檜躺椅,躺在樹下,閉眼聆聽風吹過松針的濤聲,一陣又一陣,穿過樹梢灑落在身上的陽光,一點一點地,格外溫柔。睜開眼睛,視線在佈滿天空的青松中游移,不需構圖,疏密虛實,何必筆觸,濃淡乾濕,渾然天成的美。

蘇東坡與孟克

此時此刻,想到蘇東坡傳世的真跡〈枯木怪石圖〉,畫面構圖簡潔,左有造型怪奇的石頭盤據,往右延伸為蒼勁枯木,不落前人窠臼,表現自我風格,一股鬱鬱不平之氣,充斥天地之間。
忽然覺得蘇東坡的〈枯木怪石圖〉與七百年後的表現主義畫家孟克的〈吶喊〉,兩張畫作的旋轉扭曲線條,驚人地相似,就連沉鬱用色也不謀而合。曾在孟克美術館看過〈吶喊〉真跡(蛋彩畫紙本和石版畫),深為畫面正中央那張絕望到極點的臉孔震撼。畫家靈感來自生活的體驗:
「我跟兩個朋友一起迎著落日散步,突然間,天空轉為血紅。我停下腳步,靠著欄杆,感覺火紅的天空像鮮血,刺向藍黑色峽灣和城市,我的朋友繼續前進,我站在那裡焦慮得發抖,感覺到大自然那劇烈而又無盡的吶喊。」
孟克曾經夢想當作家,與劇作家易卜生是相知相惜的忘年之交,孟克為易卜生設計舞台、燈光和服裝,易卜生的詩、小說和戲劇則是孟克的文學養分,孟克說過:「我的每一幅畫都是劇本的草稿」、「我不畫我所看到的東西」。
無意發現畫作有相似之處,深入探索,蘇東坡和孟克兩人都有文學內涵。蘇東坡從寫實到寫意,開啟文人畫濫觴,孟克則是自然主義進入表現主義的巨匠,引領觀者從寫實的寧靜氛圍,進入畫家驚恐的內心世界。

回到本心就超越了

最近,受嘉大視覺藝術系的謝其昌主任邀請參加當代藝術座談會,劉豐榮教授學貫中西,解析在當代多元藝術的現況下,如何看待『媒材、技術、形式、內容』以及觀念學習與超越。他以「超越」破題:
越是把習慣的心放下,回到真正的自己,把因學習或被層層制約的心放下,當下就超越了,如西方藝術家盧里說,要找的東西就在腳下,腳下站的位置就是基礎點。你就算讀過西方很多理論也是為心所現,人自在,才能展現真空妙有。
回到本心-這句話如當頭棒喝,這陣子為今年兩大展產生的焦慮,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身為藝術愛好者,踏入藝術是偶然,創作一向無心以為之,展覽不是給別人看,是給自己看的,看一路的過程。心被成敗制約了才會煩惱,不計代價,不問得失,立即超越了,自由自在。
劉教授說康德的審美有四個範疇。
質:美是無利害關心的。
量:美有普遍性。
關係:美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
程態(或模式):美有必然性。
牟宗三則用儒釋道的智慧去消化和超越康德的美學思想。例如,第三項「無目的之合目的性原理」可以「無相」原則來取代。無相可通於如或空如,藝術可藉相而悟到如,由技進於藝,藝進於道。
康德認為在上述的純美以外,有一種是屬於充實的、綜合的依存美,真善美合一。而東方的哲學、美學或藝術最高處,即是真善美聖合一的,文人畫不只表現視覺現象,更在呈現人生智慧。
東西方美學在觀念與境界上是可會通的,蘇東坡的〈枯木怪石圖〉和孟克的〈吶喊〉都是真善美聖合一的作品。十一世紀的〈枯木怪石圖〉表現蘇東坡熱情豪邁,高尚不媚俗的靈魂,呈現宋代士大夫追求的疏易平淡境界;一八九五年創作的〈吶喊〉是孟克敏感憂鬱的自畫像,燃燒、發熱,極端不安,傳達西方文明在宗教倫理哲學發生劇烈變化時,人們的心理狀態。
借鏡取見,當代藝術百花齊放,打破所有規則,看似多元發展,但因缺乏主流論述,容易造成自戀式局限。想要創作全新、能反映個人內心世界與時代精神的作品,中西哲學與文學涵養是藝術家的豐富泉源。
早上,在露台面對五葉松,看到枝葉隨風搖曳生姿,打開筆電,本想隨手寫幾句,就要到畫室完成將近五米的長卷,卻從院子有棵大樹開始,欲罷不能,談到藝術哲學,可能離題太遠,內容太沈重,請各位見諒,就此停筆,日已西斜,時間總是不夠用。
至於賞夜松的妙處,就等以後再說了。

我是感謝按愛心、留言、追蹤、收藏或訂閱《半山抱雲》#山居靜筆記作家首度深沈自剖,解開文字魔咒,真誠分享。
一本從身體深處湧出來的書,書寫幽微心靈以及山居生活情趣,露台擁抱雲霧,撿拾成熟爆開的石榴,散步遇到藍腹鷴,仰頭凝望翱翔的大冠鳩,海闊天空⋯⋯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江心靜 Hsinching 當代藝術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叛逆少女,不良文青,無法無天的藝術家。 叛逆,騎單車跑了全世界。文青,出了17本書。藝術,辦了11次個展。 當代藝術沙龍的關鍵字 #旅行 #文學 #藝術 #讓天賦自由 #夢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夜雨,早上起來果然雲霧繚繞,大甲溪的水氣,上升,化成輕飄飄的雲⋯⋯心靜描述山林的生活體驗,包括感受天氣的變化、觀察植物的生長、品嚐水果的滋味以及享受大自然的氣息。通過細膩描寫,展現了山林中豐富多彩的生活,並且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文中還提到了水墨畫中「留白」的技巧,以及它所蘊含的東方哲學理念。
詩,不能吃,也不能用, 你走後,一根羽毛墜落, 有背的溫度。 生命的信仰,輕如鴻毛, 不為所得,不為所求, 在不斷的失落中追尋。 詩,不能換錢,不能得名, 與靈魂共舞,一根羽毛揚起, 有風的味道。 詩,永恆存在,如暗夜的光, 想要寫詩想要寫詩想要寫詩 直到世界的盡頭。
初春迎接德國白瓷赫昀柏林創辦人Stefanie Hering來抱雲齋,昨天在《演化-Evolution》赫昀柏林30週年相談甚歡,展覽追溯Stefanie 作為工匠、、設計師、企業家和藝術生涯,並和抱雲齋創辦人江心靜進行當代水墨和當代瓷器的交流,呼籲女性創意人需要結盟。
春天萬物復甦,他與幾個好朋友,帶上小孩,到解凍的河水中沐浴,身心煥然一新,走到祈雨的舞雩台,享受春風吹拂,與天地一起迎接蓬勃的開始,完成心靈的儀式,開心地唱歌回家。 魯鈍如我,來到知天命之年,終於體會到-曾皙的內在充盈豐沛,對人真心相待,讓萬物各得其所,與一般人追求事業的成就相比,是更高境界。
如果要為2022年選擇一個成長的關鍵字就是#家族記憶,面對原生家庭的創傷,為阿媽盡心,與母親和解。 首度回顧原生家庭創傷,29歲逃過鬼門關,向死而生,狂奔追尋生命意義,完全無法放鬆,直到母後一年,透過文字梳理內心最脆弱最黑暗的母親陰影,解除一生的魔咒,整個人輕盈起來,分裂的文學和藝術整合在一起。
隱身嘉義東市場巷弄,在從荒廢四十多年的老房子改造的「蘭井三合院」廳堂,法蘭克・伯納德 博士以一把 1680年英國製造的大提琴,傾心演奏。 法蘭克強調他兩年來透過臉書關注,我的當代水墨作品深深觸動了他。聽到演奏,清晰感知線條在空中自由飛舞,如電腦動畫,流暢的線條在平面延展變化,又飛起在立體空間中變形
一夜雨,早上起來果然雲霧繚繞,大甲溪的水氣,上升,化成輕飄飄的雲⋯⋯心靜描述山林的生活體驗,包括感受天氣的變化、觀察植物的生長、品嚐水果的滋味以及享受大自然的氣息。通過細膩描寫,展現了山林中豐富多彩的生活,並且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文中還提到了水墨畫中「留白」的技巧,以及它所蘊含的東方哲學理念。
詩,不能吃,也不能用, 你走後,一根羽毛墜落, 有背的溫度。 生命的信仰,輕如鴻毛, 不為所得,不為所求, 在不斷的失落中追尋。 詩,不能換錢,不能得名, 與靈魂共舞,一根羽毛揚起, 有風的味道。 詩,永恆存在,如暗夜的光, 想要寫詩想要寫詩想要寫詩 直到世界的盡頭。
初春迎接德國白瓷赫昀柏林創辦人Stefanie Hering來抱雲齋,昨天在《演化-Evolution》赫昀柏林30週年相談甚歡,展覽追溯Stefanie 作為工匠、、設計師、企業家和藝術生涯,並和抱雲齋創辦人江心靜進行當代水墨和當代瓷器的交流,呼籲女性創意人需要結盟。
春天萬物復甦,他與幾個好朋友,帶上小孩,到解凍的河水中沐浴,身心煥然一新,走到祈雨的舞雩台,享受春風吹拂,與天地一起迎接蓬勃的開始,完成心靈的儀式,開心地唱歌回家。 魯鈍如我,來到知天命之年,終於體會到-曾皙的內在充盈豐沛,對人真心相待,讓萬物各得其所,與一般人追求事業的成就相比,是更高境界。
如果要為2022年選擇一個成長的關鍵字就是#家族記憶,面對原生家庭的創傷,為阿媽盡心,與母親和解。 首度回顧原生家庭創傷,29歲逃過鬼門關,向死而生,狂奔追尋生命意義,完全無法放鬆,直到母後一年,透過文字梳理內心最脆弱最黑暗的母親陰影,解除一生的魔咒,整個人輕盈起來,分裂的文學和藝術整合在一起。
隱身嘉義東市場巷弄,在從荒廢四十多年的老房子改造的「蘭井三合院」廳堂,法蘭克・伯納德 博士以一把 1680年英國製造的大提琴,傾心演奏。 法蘭克強調他兩年來透過臉書關注,我的當代水墨作品深深觸動了他。聽到演奏,清晰感知線條在空中自由飛舞,如電腦動畫,流暢的線條在平面延展變化,又飛起在立體空間中變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五條悟覺得自己大概是做夢了。   在這個夢裡他又回到幼時在五條本宅裡住的那個小院。   與現今只有無趣的枯山水與石燈籠的模樣不同,在他模糊的記憶裡,那個院子的中央長著一棵巨大的櫻花樹,而他無論如何也無法靠近樹底下,也看不清家裡那個煩人的老頭子到底站在樹旁跟誰說話。   這對擁有六眼的他來
Thumbnail
遊走在古木參天的構樹林下,蒼翠欲滴的蔥鬱林葉,在大雨的沖洗下顯得格外耀眼,腳下踩著構樹成熟落下的紅色果實,鋪滿了人行道上色彩單一的木板。 這是我的休閒時間,也是我最愛的地方,每當心情不好,或是有著複雜情緒時,我總是離開塵囂的世界,來到這繁華落盡的無人問津地帶,享受著翠綠般的霧氣。如果說夢想是靠無限
「倘使你沒有一座農場,那麼你將面臨兩個精神上的危險:其一是,以為早餐來自雜貨店;其二是,以為暖氣來自暖氣爐。」 -------------------------- <沙郡年紀>是我上班之後最喜歡的一本書,如果都市人太少接觸大自然會像太陽曬不夠一樣缺乏某種維生素,本書或許能作為營養品代打一下。
Thumbnail
摘要:書店是提供一個場所讓人與書相遇,喚起閱讀的渴望。同時在這一場所讓人與人因為書而有意想不到的互動,提升閱讀的樂趣。 為什麼我們的書房要命名為「戀風草書房」呢?其實這是是有故事的,有圖像的。 一株名為戀風草的小草,愛戀著風,愛戀著風來帶他飛向天空,他想像的風是溫柔的微風,他想像的天空就是無
Thumbnail
  小鎮上有一家老式書店,門面破舊,但藏書豐富。我最喜歡在那裡浪費時光,靠在舊木書架前,隨手翻開一本陌生的書。   那天,我拿起一本精裝的詩集,打開後,一片樹葉隨風飄落。樹葉已經枯黃,幾乎透明,但形狀完整,仿佛剛從樹上脫落。我將它拾起,細細端詳,樹葉邊緣處有幾個小洞,大概是蟲蛀過的痕跡
Thumbnail
會搬到山上住,很大的原因跟梭羅有關。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像我住在台北近郊的山上,就如同他的湖邊小屋雖然說是在森林,其實離城鎮不遠;也如同他常常讚頌獨處一般,我也需要大量獨處時間,但我家裏也像他的小木屋,常常高朋滿座。   
Thumbnail
最近從老家書櫃上,發現自己似乎有買一本書,是樹木希林的120則人生語錄匯集而成的書籍〈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滿心歡喜地帶著這本書到台北植物園,找一個舒適的角落,在陽光灑落的植栽旁開始翻看......
Thumbnail
濃密的森林環繞著溪頭,樹木參天,遮蔽了陽光,讓人彷彿走進了一個神秘的秘境。在樹間漫步,聆聽著鳥兒的歌唱,感受著樹葉的沙沙聲,彷彿與自然融為一體。這裡的生態豐富多樣,各種植物與動物在這片自然的樂園中和諧共生,展現了大自然最美的模樣。 遊走在溪頭,彷彿穿越了時空的隧道,來到世外桃源。這裡不僅是追求自然
Thumbnail
聽說林風眠先生喜歡畫鳥,因為那總讓他想起兒時在山林裡遊玩,與大自然親密相連的記憶,我初聞時,心裡暗自竊喜,因為我喜歡樹,也喜歡畫樹,大抵如此。可他還說,畫鳥要像人,畫花要如畫少女。難怪,我成不了大師,因為我的樹總是樹,只是樹。
五條悟覺得自己大概是做夢了。   在這個夢裡他又回到幼時在五條本宅裡住的那個小院。   與現今只有無趣的枯山水與石燈籠的模樣不同,在他模糊的記憶裡,那個院子的中央長著一棵巨大的櫻花樹,而他無論如何也無法靠近樹底下,也看不清家裡那個煩人的老頭子到底站在樹旁跟誰說話。   這對擁有六眼的他來
Thumbnail
遊走在古木參天的構樹林下,蒼翠欲滴的蔥鬱林葉,在大雨的沖洗下顯得格外耀眼,腳下踩著構樹成熟落下的紅色果實,鋪滿了人行道上色彩單一的木板。 這是我的休閒時間,也是我最愛的地方,每當心情不好,或是有著複雜情緒時,我總是離開塵囂的世界,來到這繁華落盡的無人問津地帶,享受著翠綠般的霧氣。如果說夢想是靠無限
「倘使你沒有一座農場,那麼你將面臨兩個精神上的危險:其一是,以為早餐來自雜貨店;其二是,以為暖氣來自暖氣爐。」 -------------------------- <沙郡年紀>是我上班之後最喜歡的一本書,如果都市人太少接觸大自然會像太陽曬不夠一樣缺乏某種維生素,本書或許能作為營養品代打一下。
Thumbnail
摘要:書店是提供一個場所讓人與書相遇,喚起閱讀的渴望。同時在這一場所讓人與人因為書而有意想不到的互動,提升閱讀的樂趣。 為什麼我們的書房要命名為「戀風草書房」呢?其實這是是有故事的,有圖像的。 一株名為戀風草的小草,愛戀著風,愛戀著風來帶他飛向天空,他想像的風是溫柔的微風,他想像的天空就是無
Thumbnail
  小鎮上有一家老式書店,門面破舊,但藏書豐富。我最喜歡在那裡浪費時光,靠在舊木書架前,隨手翻開一本陌生的書。   那天,我拿起一本精裝的詩集,打開後,一片樹葉隨風飄落。樹葉已經枯黃,幾乎透明,但形狀完整,仿佛剛從樹上脫落。我將它拾起,細細端詳,樹葉邊緣處有幾個小洞,大概是蟲蛀過的痕跡
Thumbnail
會搬到山上住,很大的原因跟梭羅有關。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像我住在台北近郊的山上,就如同他的湖邊小屋雖然說是在森林,其實離城鎮不遠;也如同他常常讚頌獨處一般,我也需要大量獨處時間,但我家裏也像他的小木屋,常常高朋滿座。   
Thumbnail
最近從老家書櫃上,發現自己似乎有買一本書,是樹木希林的120則人生語錄匯集而成的書籍〈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滿心歡喜地帶著這本書到台北植物園,找一個舒適的角落,在陽光灑落的植栽旁開始翻看......
Thumbnail
濃密的森林環繞著溪頭,樹木參天,遮蔽了陽光,讓人彷彿走進了一個神秘的秘境。在樹間漫步,聆聽著鳥兒的歌唱,感受著樹葉的沙沙聲,彷彿與自然融為一體。這裡的生態豐富多樣,各種植物與動物在這片自然的樂園中和諧共生,展現了大自然最美的模樣。 遊走在溪頭,彷彿穿越了時空的隧道,來到世外桃源。這裡不僅是追求自然
Thumbnail
聽說林風眠先生喜歡畫鳥,因為那總讓他想起兒時在山林裡遊玩,與大自然親密相連的記憶,我初聞時,心裡暗自竊喜,因為我喜歡樹,也喜歡畫樹,大抵如此。可他還說,畫鳥要像人,畫花要如畫少女。難怪,我成不了大師,因為我的樹總是樹,只是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