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美特行銷帶你了解:碳費徵收與碳權交易藍圖 – 企業如何把握綠色商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氣候變遷因應法》已在日前公布施行,確定將啟動碳費徵收機制|撰文:MAT美特行銷 日期:2023-04-21

企業如何把握綠色商機?

面對《氣候變遷因應法》實施所帶來的碳費徵收碳權交易,企業需關注潛在痛點,了解相關法規,並尋求綠色商機。將氣候議題融入綠色成長策略以應對挑戰,並藉由發展交易平台和國際合作來達成減碳目標,成為企業面對氣候變遷時的重要策略。

《氣候變遷因應法》碳費與碳權交易企業透過減碳取得碳權成為新商業模式

碳費與碳權交易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中扮演關鍵角色,企業需適應碳訂價時代,透過減碳取得碳權,並關注碳權價格變動
  • 歐盟碳權價格每公噸飆破100歐元,凸顯碳權經濟價值
  • 企業透過減碳取得碳權成為新商業模式
  • 需了解相關法規,把握綠色商機
無論是Allowance或Credit,量體是平台活絡重要關鍵。

全球碳權交易標的分為allowance和credit兩種型態

全球碳權交易標的分為「排放額度」Allowance「減量額度」Credit,歐盟ETS以allowance交易為主,臺灣則採取碳費先行並搭配自願減量額度交易,也就是先推動Credit的碳權交易,與歐盟路徑不盡相同。建立交易平台與國際合作對達成減碳目標至關重要。
  • 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TS)以「排放額度」allowance交易為主要架構
  • 歐盟允許企業自願減量取得「減量額度」credit
  • 臺灣《氣候變遷因應法》採取碳費先行,搭配自願減量額度交易

減量額度的概念與應用

減量額度自願減量專案能為企業減少碳費支出,企業需依據自身條件選擇適當的減量方案。同時,控管減量額度品質亦是重要課題。
  • 減量額度用於:扣除計算碳費的直接排放量及間接排放量,以及減免進口商品排碳代金
  • 減量途徑包括改良生產方式、汰換老舊設備、降低耗能、使用低碳能源等
  • 需區分減量額度與再生能源憑證的概念與用途


建立減量額度交易平台與擴大量體

  • 氣候變遷因應法勾勒出減量額度交易平台雛形
  • 可能與國際建議雙邊或多邊合作,達成減碳目標

企業需盤點自身優勢與風險,轉化為綠色成長策略

碳權交易市場為企業帶來綠色商機,非受管制企業可透過自願減量專案取得減量額度,並將其轉移給有減碳需求的企業。企業需將氣候變遷議題轉化為綠色成長策略,把握市場機遇。
  • 非受管制企業可執行自願減量專案,取得減量額度,移轉給有減碳需求的企業
  • 碳費及碳交易成交價越來越高,強制碳盤查及碳管制對象範圍擴大為大勢所趨
  • 企業需將氣候變遷議題轉化為綠色成長策略
淨零排放新征程| MAT美特行銷 為您提供專業支持
台灣發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
提出 四大轉型策略 兩大基礎
引導產業永續接骨並接軌國際趨勢
迄今屆滿一週年
我們將檢視台灣的淨零轉型成績單
以及方向是否正確
淨零排放新征程

MAT 美特行銷為您提供專業支持

我們將為您深入剖析如何跨越轉型門檻
建構低碳商業模式並進一步創造綠色生活產業鏈
氣候時鐘正在分秒倒數
面對迅速變化的 零碳戰場
您,準備好了嗎?
avatar-img
2會員
15內容數
《SDGs實踐手冊:邁向永續發展的全方位指南》是一本結合工具書概念的出版專題,旨在為讀者提供關於聯合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深入解析和實踐建議。本書涵蓋了SDGs的歷史背景、目標解析、行動方案、以及評估方法,幫助讀者在不同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T美特行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碳相關議題對中小企業主來說不僅是常識,更是痛點。從碳定價、碳交易,到碳稅等,這些政策都可能影響企業營運成本。此外,碳中和和淨零的目標也需要企業主在經營過程中關注碳排放。瞭解這些詞彙有助於企業制定應對策略,降低未來的風險。 為了幫助中小企業主更好地了解這些詞彙,我們將在這裡簡單整理,讓您能在幾分鐘內掌
特斯拉獲利神助攻|碳權交易成為企業轉型的關鍵 「碳權」是否是未來的黃金? 在2020年特斯拉轉虧為盈之前,收入來源之一靠的就是創辦人馬斯克搶先布局的碳權。這讓很多低碳產品、設備和技術服務企業主感到興奮,尤其是電動車商、電動機車商、腳踏車零件製造商、電池製造商、節能設備商和材料進口商等。顧問紛紛上門
台灣綠電短缺,碳權交易平台不見蹤影,國外碳權市場暗藏機遇與挑戰。但碳權品質、認證和價格等挑戰接踵而至,中小企業其實更急需創新解方 資料來源:資料整理:MAT美特行銷 跨國碳交易新時代! 八大金融巨頭攜手推出碳市平台,為企業解鎖減碳排之路 台灣企業面臨碳排放挑戰,求助無門。綠電供應緊張,碳權交易平台
為了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全球各國都在積極採取行動。歐美國家紛紛推出綠色補貼,吸引綠色產業。歐盟提出的《綠色新政產業計畫 Green Deal Industrial Plan》是什麼?它能不能跟美國的《降低通膨法案 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簡稱IRA》抗衡呢
若我們假設將推銷、促銷和營銷,這一個完整的商業策略,各譬喻成在戀愛市場上的絕世高手,試著想像: 在繁華的城市裡,有三位男士分別代表著推銷、促銷和營銷,在戀愛市場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名為【推銷】男子帥氣十足,但他總是直接向女孩子表白:"親愛的,嫁給我好嗎?"雖然有時候能得手,但大多數女孩子被他的直接
這項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法案投入高達4370億美元,預計未來十年將增加7370億美元稅收,同時助力美國經濟脫離通膨泥潭。該法案主要針對氣候變遷、稅制改革和醫療保健進行改革,以期全面提升美國社會的福祉。 資料來源:中小企業綠色環保資訊網,資料整理:MAT美特行銷 大型企業面臨稅制改革 《降低通膨法案》
碳相關議題對中小企業主來說不僅是常識,更是痛點。從碳定價、碳交易,到碳稅等,這些政策都可能影響企業營運成本。此外,碳中和和淨零的目標也需要企業主在經營過程中關注碳排放。瞭解這些詞彙有助於企業制定應對策略,降低未來的風險。 為了幫助中小企業主更好地了解這些詞彙,我們將在這裡簡單整理,讓您能在幾分鐘內掌
特斯拉獲利神助攻|碳權交易成為企業轉型的關鍵 「碳權」是否是未來的黃金? 在2020年特斯拉轉虧為盈之前,收入來源之一靠的就是創辦人馬斯克搶先布局的碳權。這讓很多低碳產品、設備和技術服務企業主感到興奮,尤其是電動車商、電動機車商、腳踏車零件製造商、電池製造商、節能設備商和材料進口商等。顧問紛紛上門
台灣綠電短缺,碳權交易平台不見蹤影,國外碳權市場暗藏機遇與挑戰。但碳權品質、認證和價格等挑戰接踵而至,中小企業其實更急需創新解方 資料來源:資料整理:MAT美特行銷 跨國碳交易新時代! 八大金融巨頭攜手推出碳市平台,為企業解鎖減碳排之路 台灣企業面臨碳排放挑戰,求助無門。綠電供應緊張,碳權交易平台
為了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全球各國都在積極採取行動。歐美國家紛紛推出綠色補貼,吸引綠色產業。歐盟提出的《綠色新政產業計畫 Green Deal Industrial Plan》是什麼?它能不能跟美國的《降低通膨法案 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簡稱IRA》抗衡呢
若我們假設將推銷、促銷和營銷,這一個完整的商業策略,各譬喻成在戀愛市場上的絕世高手,試著想像: 在繁華的城市裡,有三位男士分別代表著推銷、促銷和營銷,在戀愛市場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名為【推銷】男子帥氣十足,但他總是直接向女孩子表白:"親愛的,嫁給我好嗎?"雖然有時候能得手,但大多數女孩子被他的直接
這項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法案投入高達4370億美元,預計未來十年將增加7370億美元稅收,同時助力美國經濟脫離通膨泥潭。該法案主要針對氣候變遷、稅制改革和醫療保健進行改革,以期全面提升美國社會的福祉。 資料來源:中小企業綠色環保資訊網,資料整理:MAT美特行銷 大型企業面臨稅制改革 《降低通膨法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碳權作為應對氣候變遷的經濟工具,成為了被廣泛討論的焦點。從環境、道德及經濟等角度深入分析碳權制度的挑戰與潛力,探討其是否真正能促進減排,或僅僅成為企業的「贖罪券」。未來的改進空間、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將影響碳權市場的有效性。本文不僅概述碳權的運作機制,也關注其對發展中國家的倫理影響及經濟層面的挑戰。
Thumbnail
碳權和碳抵換是碳交易市場中兩個重要概念,前者關聯於強制性碳交易市場,後者則是自願性碳市場的產物。碳權用於抵消超過政府設定排放上限的碳排放,而碳抵換則幫助企業或個人自願抵消其無法避免的碳排放。隨著全球對溫室氣體減量的關注,這兩個市場將持續增長,並為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做出貢獻。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臺灣碳費執行機制的相關內容,包括碳費兩種徵收方式的詳細說明、徵收對象及申報繳費流程等,最後還提出了企業可以採行的減碳措施,旨在協助產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Thumbnail
環境部最近宣佈了碳費共有兩種自主折抵方式,第一種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者可獲得最優惠費率。第二種是企業採取環境部的指定項目進行自主減碳,同樣可享優惠費率,但折扣幅度較小。這兩種方式對於企業減少排放量有不同的影響和折扣幅度,並且需符合特定的條件。
Thumbnail
大家都在談論「碳金」,它是怎麼賣的?企業只要減少碳排放就能賺錢嗎?碳值是多少錢? 碳交易是怎麼產生的?機制是什麼? 什麼機制可以防止漂綠跟炒碳金? 碳費跟碳稅傻傻分不清楚?
Thumbnail
文/頤德國際 ESG Com資深顧問鍾筱敏 圖/COP28 UAE 官方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是簽署《巴黎協定》以來第一次的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 GST),同時也是首次將推動擺脫化石燃料納入協議文本的會議。無論COP28的決議
Thumbnail
碳交易手續費5%引起業者不滿,氣候署指出這不同於一般規費,反映業者的減碳責任,並非金融商品。草案中也禁止碳權轉售,每筆碳權只能交易一次。環境部提出的碳費規劃中,業者可扣減2.5萬公噸排放量再計算,但遭環團批評形同給予業者2.5萬的免費排碳配額。未來碳權買賣將實施每筆交易買方需支付5%的手續費。透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碳權作為應對氣候變遷的經濟工具,成為了被廣泛討論的焦點。從環境、道德及經濟等角度深入分析碳權制度的挑戰與潛力,探討其是否真正能促進減排,或僅僅成為企業的「贖罪券」。未來的改進空間、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將影響碳權市場的有效性。本文不僅概述碳權的運作機制,也關注其對發展中國家的倫理影響及經濟層面的挑戰。
Thumbnail
碳權和碳抵換是碳交易市場中兩個重要概念,前者關聯於強制性碳交易市場,後者則是自願性碳市場的產物。碳權用於抵消超過政府設定排放上限的碳排放,而碳抵換則幫助企業或個人自願抵消其無法避免的碳排放。隨著全球對溫室氣體減量的關注,這兩個市場將持續增長,並為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做出貢獻。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臺灣碳費執行機制的相關內容,包括碳費兩種徵收方式的詳細說明、徵收對象及申報繳費流程等,最後還提出了企業可以採行的減碳措施,旨在協助產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Thumbnail
環境部最近宣佈了碳費共有兩種自主折抵方式,第一種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者可獲得最優惠費率。第二種是企業採取環境部的指定項目進行自主減碳,同樣可享優惠費率,但折扣幅度較小。這兩種方式對於企業減少排放量有不同的影響和折扣幅度,並且需符合特定的條件。
Thumbnail
大家都在談論「碳金」,它是怎麼賣的?企業只要減少碳排放就能賺錢嗎?碳值是多少錢? 碳交易是怎麼產生的?機制是什麼? 什麼機制可以防止漂綠跟炒碳金? 碳費跟碳稅傻傻分不清楚?
Thumbnail
文/頤德國際 ESG Com資深顧問鍾筱敏 圖/COP28 UAE 官方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是簽署《巴黎協定》以來第一次的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 GST),同時也是首次將推動擺脫化石燃料納入協議文本的會議。無論COP28的決議
Thumbnail
碳交易手續費5%引起業者不滿,氣候署指出這不同於一般規費,反映業者的減碳責任,並非金融商品。草案中也禁止碳權轉售,每筆碳權只能交易一次。環境部提出的碳費規劃中,業者可扣減2.5萬公噸排放量再計算,但遭環團批評形同給予業者2.5萬的免費排碳配額。未來碳權買賣將實施每筆交易買方需支付5%的手續費。透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