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試射火箭:從失敗中學習,決策思考背後的人生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作者:陳瀚森 Marcus
最近,社群最夯的議題莫過於特斯拉暨SPACEX創辦人馬斯克的團隊試射火箭的新聞。火箭在離開基地台後四分鐘就墜毀,團隊成員卻大聲歡慶任務成功。但也有一派網民認為這是不折不扣的失敗。
關於成功和失敗的論述競合,永遠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思考。在歷史舞台上,只以結果論英雄很簡單粗暴,我卻覺得決策背後的思考歷程更有價值。
我想到了一個朋友他升學的故事。
當時,他是一個對社會科學很感興趣的高職生,生平無大志,但長久以來對於政治相關科系有憧憬。
因為是高職生,所以升學的選擇上,明顯較普通高中受限許多。當初他精心自己花了五千元做了備審,投了東吳、東海、世新、文化、台南、中興、中正、義守大學,總共八間學校。
結果,一間學校都沒錄取。
他覺得他的人生怎麼那麼失敗,只能透過教育部的「技優甄審」計劃,靠著文書處理大賽第35名的成績,勉強擠進「屏東大學休閒事業經營學系」。
進去的第一天,第一次離鄉背井,本來滿懷興奮,上了第一堂課,就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因為他是一個高敏感特質的人,不擅長社交,卻又在一個需要極具外向特質的休閒事業經營學系,總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地方。
於是,他的生命牌桌上出現了兩個選擇:「留下來」或者「離開」。
他給自己的兩個選項:
1.「直接放棄入學,準備重考」。
2.「一邊上學,一邊重考」。
為了分析這兩種選擇的優劣,他在筆記本分別寫下決策的考量點:
「直接放棄入學,準備重考」的優點
1. 專心補習不受外界干擾,不用花大學學費,專注資金在補習。
2. 不用適應屏東的新生活,在家就好。
「一邊上學,一邊重考」的優點
1. 有基本的保底,即便重考不如預期。
2. 不需因考量未來新學校不可抗力因素而焦慮,專注當下即可。
3. 如果不放棄入學,家裡會提供補習費金援。
最後決定前掙扎糾結的過程
當時他的心態非常的游移,擔心會不會是自己的觀念導致對這個系的誤解,進而做出錯誤的決定。也怕一邊念大學、一邊重考,會被校園生活的美好誘惑,反而會沒有讀書動力。
另外,對於要重新適應新環境並建立新社交圈,尤其是和陌生人說話,因為高敏感的心理特質感到極度忐忑。「會不會有機會可以錄取」的懷疑念頭在他腦中徘徊了數千次不曾停歇,造成身心內耗。
最終決策背後的情感念頭
1. 從小認為不要屈就於自己不喜歡的環境,覺得讀書要快樂才能獲得人生競爭力,覺得學費要花的有意義,因為是父母的辛苦錢。
2. 為了在屏東騎車,拖著從小肢體不協調的身軀,花了3個月、遠赴離家10公里的練習場,每天苦練機車才考到駕照,卻也因練習機車燙傷小腿,留下無法抹去的傷疤。
所以他特別重視交通意外的風險。
3. 如果讀的不是自己真心鍾愛的學問,人生又有什麼意義。
最後的決定:一邊上學,一邊重考
歷經三個月的舉棋不定,他決定不顧一切的往夢想邁進,但理性衡量自己的籌碼與風險後,他覺得自己可以承擔的風險就是「一邊上學,一邊重考」。
即便最後結果不如預期頂多回到原點屏東,不會因為放手梭哈從此賠了人生。
世事如棋,人生如局。人生每一個決策就是一場博弈。唯有在牌桌上看清自己的籌碼,認清各種風險的樣態,衡量自己的資產和成本,才能讓自己的勇敢不是有勇無謀。
人生的牌桌暗藏機關冷箭,上牌桌前請詳閱成熟人生研究所。
我是瀚森,希望你有個自由人生。



-----------------------------------------------------------------------------
【半熟大人:成熟人生研究所】

在這裡,每週我都會更新一篇文章。請追蹤我,讓系統自動提醒您,才不會錯過了免費觀看的機會。
👉如果你喜歡文章請按下愛心❤️
👉想隨時複習請按下收藏】✅
👉如果你想供寶貴的意見請留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父親想要我去做穩定的公司行政,我回:「我們這世代不是在跟其他人競爭,要跟機器人競爭。我得要找出機器人做不到的事才行。」我畢業早超過十年了,但人的焦慮本不會輕易消失。
Thumbnail
人生總是面臨很多需要決策的時刻。 要不要投資這個股票? 升遷後薪水更多,但是與伴侶身處異地,要不要去呢? 到底如何才能做出好決策呢?
Thumbnail
「人生課題」 人生中,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回頭看看,今天的我們就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有些人因為不滿意原來的工作,選擇到國外念書,成為了“海歸”。這個決定需要提早進行,只有早早準備,才能在學成歸國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慢慢升遷。 說到爸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老去。以前能夠
Thumbnail
「選擇比努力重要」這句話應該是從「互聯網時代」開始,流行了好多年,其實在沒有網路以前,也有一句話:「男(女)怕入錯行」 看到現在世界頂尖企業的CEO或創辦人們,最年輕的可能只有20多歲,大家彷彿都覺得人生的重點在「選對賽道」,選對了一飛沖天,選錯了打入凡間!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升空四分鐘後就爆炸的星艦試射被SpaceX是為一次值得慶祝的成功。對於「點著全部的發動機並讓他進入預定軌道」這項目標而言,它當然的的確確是一次失敗。但從科學實踐和統計的意義來說,每一次的試射都是重要的可觀測事件,無論怎樣的結果都能帶來大量對改進整體計畫有所幫助的數據。
Thumbnail
最近有個年輕朋友向我諮詢,他是今年清華大學研究所的畢業生,目前正在國外進行交換學習,也已經獲得了最高的山銀行的PM工作機會。但他在選擇科技業或金融業發展時感到煩惱,這裡提供了一些工具和建議幫助他更深入地瞭解自己和做出決定。
Thumbnail
對於將「堅持到底」奉為圭臬的華人而言,我們渴望成功、不想輸,甚至沒人教我們如何「失敗」。這篇文章整合了科技公司和人生的關係,以及運用貝佐斯的遺憾最小化框架,設想我們如何面對重大抉擇。
Thumbnail
男人困境 35 長遠決策若沒有成功要怎麼辦? 沒成功,就接受失敗囉,但是先前你要想清楚,就算失敗後,你過程中學到的能力在市場上是否有高價值?   多數人選擇現有職業的因素,不乏以下條件: 1、錢很多 2、太輕鬆 3、未來的巨額報酬 4、抱持理念 5、能夠累積能力   1、錢很多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父親想要我去做穩定的公司行政,我回:「我們這世代不是在跟其他人競爭,要跟機器人競爭。我得要找出機器人做不到的事才行。」我畢業早超過十年了,但人的焦慮本不會輕易消失。
Thumbnail
人生總是面臨很多需要決策的時刻。 要不要投資這個股票? 升遷後薪水更多,但是與伴侶身處異地,要不要去呢? 到底如何才能做出好決策呢?
Thumbnail
「人生課題」 人生中,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回頭看看,今天的我們就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有些人因為不滿意原來的工作,選擇到國外念書,成為了“海歸”。這個決定需要提早進行,只有早早準備,才能在學成歸國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慢慢升遷。 說到爸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老去。以前能夠
Thumbnail
「選擇比努力重要」這句話應該是從「互聯網時代」開始,流行了好多年,其實在沒有網路以前,也有一句話:「男(女)怕入錯行」 看到現在世界頂尖企業的CEO或創辦人們,最年輕的可能只有20多歲,大家彷彿都覺得人生的重點在「選對賽道」,選對了一飛沖天,選錯了打入凡間!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升空四分鐘後就爆炸的星艦試射被SpaceX是為一次值得慶祝的成功。對於「點著全部的發動機並讓他進入預定軌道」這項目標而言,它當然的的確確是一次失敗。但從科學實踐和統計的意義來說,每一次的試射都是重要的可觀測事件,無論怎樣的結果都能帶來大量對改進整體計畫有所幫助的數據。
Thumbnail
最近有個年輕朋友向我諮詢,他是今年清華大學研究所的畢業生,目前正在國外進行交換學習,也已經獲得了最高的山銀行的PM工作機會。但他在選擇科技業或金融業發展時感到煩惱,這裡提供了一些工具和建議幫助他更深入地瞭解自己和做出決定。
Thumbnail
對於將「堅持到底」奉為圭臬的華人而言,我們渴望成功、不想輸,甚至沒人教我們如何「失敗」。這篇文章整合了科技公司和人生的關係,以及運用貝佐斯的遺憾最小化框架,設想我們如何面對重大抉擇。
Thumbnail
男人困境 35 長遠決策若沒有成功要怎麼辦? 沒成功,就接受失敗囉,但是先前你要想清楚,就算失敗後,你過程中學到的能力在市場上是否有高價值?   多數人選擇現有職業的因素,不乏以下條件: 1、錢很多 2、太輕鬆 3、未來的巨額報酬 4、抱持理念 5、能夠累積能力   1、錢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