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很愛腦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在看《尚書》關於周公東征平定三監之亂這一段,由漢代到清代的經學家試圖解釋為什麼聖人周公要殺死自己的親兄弟。
有人說周公存着徬徨不忍之心殺死叛亂的兄弟們;有人說三監造遙周公要自立為王,周公絕不會立刻就出兵親征並且殺死兄弟們(聖人心胸不會這麼狹窄,會先嘗試談判化解謠言)。
《尚書》文辭簡奧,基於上面兩種想法,對〈金縢〉的「辟」字就有三種解讀:
1.辟,避也。避居東都,避去篡位嫌疑。
2.辟,法也。不法辦兄弟們就不足以維護周的統治。
3.辟,誅也。是第二種解釋的激進版,立刻就要誅殺兄弟們。
古人對經典的解讀就是這麼多樣化、這麼自由、這麼喜歡腦補。現代人也是一樣。
2022.5.28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8會員
855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心居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不知道看的人對於周處,究竟是對他年少時殺白虎、斬蛟龍的故事比較注意,還是他後來入朝為官,成為一個與權威作對、為國捐軀的人臣比較有興趣。雖然不避權貴、驍勇善戰的作為令人敬佩,但他上山殺白虎、橋下斬蛟龍的形象,更是深植人心啊!
Thumbnail
鄭厲公與大夫雍糾合謀殺死祭仲,祭仲的女兒雍姬知道後向父親告密,祭仲先下手為強,殺死雍糾,把屍體拋棄在周氏之池⋯⋯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左 傳 【展喜犒師】     齊侯出兵攻打魯國北部。魯國派展洗去犒賞齊兵。     齊侯問展喜:「魯國人害怕嗎?」     展喜說:「老百姓怕。士大夫不怕。」     齊侯說:「為何不怕?」     展喜說:「依靠著周成王的話,所以不怕。當年周成王將齊魯二國結盟,並說『世代子孫,都不要相害
左 傳 【陰飴甥對秦伯】     秦國攻晉,擄晉惠公。     晉國大夫陰飴甥前往秦國求和。     秦伯問:「晉國內部和睦嗎?」     陰飴甥說:「不和睦。平民認為一定要為晉惠公報仇。士大夫們知道晉惠公的過失,認為秦國一定會放回惠公,要報答秦國的恩德。因此不和。」     秦伯又問:「
Thumbnail
鄭莊公聽從兒子公子突的計謀,大敗北戎以後,鄭莊公就重新以不朝覲天子的罪名討伐宋國,更找來齊國和魯國幫忙。
Thumbnail
從周平王晚年打算削減鄭莊公的權力以來,到周桓王執政的第五年,終於任命虢公忌父為卿士。鄭莊公自然知道桓王想以虢公來取代自己,同年,鄭莊公就引領齊僖公一起朝覲天子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不知道看的人對於周處,究竟是對他年少時殺白虎、斬蛟龍的故事比較注意,還是他後來入朝為官,成為一個與權威作對、為國捐軀的人臣比較有興趣。雖然不避權貴、驍勇善戰的作為令人敬佩,但他上山殺白虎、橋下斬蛟龍的形象,更是深植人心啊!
Thumbnail
鄭厲公與大夫雍糾合謀殺死祭仲,祭仲的女兒雍姬知道後向父親告密,祭仲先下手為強,殺死雍糾,把屍體拋棄在周氏之池⋯⋯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左 傳 【展喜犒師】     齊侯出兵攻打魯國北部。魯國派展洗去犒賞齊兵。     齊侯問展喜:「魯國人害怕嗎?」     展喜說:「老百姓怕。士大夫不怕。」     齊侯說:「為何不怕?」     展喜說:「依靠著周成王的話,所以不怕。當年周成王將齊魯二國結盟,並說『世代子孫,都不要相害
左 傳 【陰飴甥對秦伯】     秦國攻晉,擄晉惠公。     晉國大夫陰飴甥前往秦國求和。     秦伯問:「晉國內部和睦嗎?」     陰飴甥說:「不和睦。平民認為一定要為晉惠公報仇。士大夫們知道晉惠公的過失,認為秦國一定會放回惠公,要報答秦國的恩德。因此不和。」     秦伯又問:「
Thumbnail
鄭莊公聽從兒子公子突的計謀,大敗北戎以後,鄭莊公就重新以不朝覲天子的罪名討伐宋國,更找來齊國和魯國幫忙。
Thumbnail
從周平王晚年打算削減鄭莊公的權力以來,到周桓王執政的第五年,終於任命虢公忌父為卿士。鄭莊公自然知道桓王想以虢公來取代自己,同年,鄭莊公就引領齊僖公一起朝覲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