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閱讀【風格是一種商機】第一章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創業一段時間以後,期間在執行專案或是公司事務之間遊走,有些東西可以透過閱讀的方式獲取經驗,來構築自己的框架,從而去不斷推敲明白自己的定位以及相信自己建構的事物。
這次閱讀的書籍和創業有關,是日本很有名的蔦屋書店創辦人增田宗昭所著,內容有許多商業經驗的思考與心法。

銷售最基本的概念

提出讓客戶表示「我也想要」的提案 → 合約成交
這點應該一般人都非常的認同,在過去不盡理想的業務經歷,其中的經驗也應證了這句話,當初我沒有對這個概念有很深的植入,只會以我自己的觀點來認為對方有需求,因為對對方有好處,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除了產品本身,還有其他的隱形成本也會被帶入這次的交易裡面。
顯然,如果只有產品本身一定可以賣得很好,但是加入隱形成本後,也篩掉了許多有顧慮的客戶,這也是沒有站在顧客的立場或是心情去思考,像本書所舉例,想像此時此刻客戶在書店的這個空間,會是什麼心情,而且白天和晚上的心情又不相同,若是連這樣的細節都做到了,那客人在這個空間一定會是舒適的,有被照顧到的感覺,基本離成功八九不離十。
這個概念,無論在什麼產業,讓自己投入並且理解那個產業的顧客需求以及體驗,通常離成功不遠了,在看完這篇後有了這樣的想法,其實就跟換位思考一樣,遇到你很疑惑為何對方會這樣想的時候,站在他的角度思考,你就會發現原因。也是因為這樣,重點就在於理解那個產業的顧客需求以及體驗,是需要投入非常多的時間調查以及資料搜集,才能站在顧客的角度,檢視自己遺漏的部分,文字敘述看似簡單,實際上是需要漫長時間的觀察。

一個人的成長

才華、能力、環境、企圖心、決心
說到投入,就會想到在創業過程中的成長,對我來說付出的代價很大,但是也值得。增田宗昭說,一個人要成長需要具備才華、能力、環境、企圖心、決心,才華和能力是我也能夠想到且同意的事實,不過環境、企圖心和決心,是我比較沒有意會到的,因為這三個點已經很低調地融入在生活與行為當中,於是當我看到這些被點出來時,點頭如搗蒜!
願意挑戰能力以外工作的人一定會有所成長,這句話到現在我非常的同意,因為創業後我所負責的技術內容就有這樣的例子,我原本是做遊戲內的美術建模貼圖等等,但是創業後特效與粒子特效的空缺沒有人負責,於是身為特效與粒子特效小白的我就填補上了這個職位,剛開始做都會進入一段痛苦的時期,長期下來後,已經能夠去自己從零建構出一個小作品,到現在已經可以納入自己獨立作業的流程,所以當我看到這樣的話時,是非常有共鳴的。
公司的成長不會帶動人的成長,一個人的成長看他有多大的企圖心,願意挑戰不會的事情,因為公司的價值取決於人的價值總和,你的團隊與人員有什麼樣的背景或是技術,就大大的增加了公司的價值,若學習了新的技術,也就可以理解為公司可以拓展新的業務,增加了公司的成長。現在的我也是喜歡挑戰未知的事物,除了增加自己的見聞,也提升了自我的能力與經驗。

相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重視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並且去實踐它
這個是近幾個月才漸漸釐清的觀點,在創作新作品的過程有許多疑惑與不安,一直在這樣的狀態中度過,直到夥伴有提出這樣的觀點以及我看到此書的內容後,對自己有了比較大的信心,也透過過往的經驗來矯正和優化作品。
作者提到,經過他的觀察,有許多創業者做的東西大多都不是消費者想要的東西,而是創業者想要的,這個觀點在「爆品的設計法則」一書裡有提到,讓自己的產品從內心的宇宙或是烏托邦,在這個世界化為現實
看到這樣的說法其實會想說,這樣不就跟站在客戶立場去思考有相互矛盾了嗎?如果是以在你內心的宇宙和烏托邦,消費者人人都使用你的產品或可以很習慣的使用,其實已經經歷過為客戶或是消費者思考的步驟了,也就不存在矛盾的問題,所以當產品問世時,消費者可以很快的接受且上手。

公司的成長

賺錢是努力的結果,而不是動機
公司的成長能夠探討許多方面的問題,因為公司的價值取決於公司內人才的的能力,所以要看公司成長的話,人才能力是一個衡量的方式。
通常在計畫公司目標時,都會有年收益或是規模化成長的預估,於是會去思考,究竟是要先規模化公司經營還是人才的培育,哪一個更為重要,本書強調說,公司擴大與人才培育皆不可放過,因為本書是經營生活提案產業的公司,所以這個概念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產業,像是新創的科技業的話,可能短暫的時間公司規模不大但是人才能力很強,然後依據案子的規模會調整人才投入的數量。
創設公司最重要的,是思考我想變成什麼?要做到什麼程度才好,並訂立出明確的公司目標,有目標後才了解上升空間有多少,該如何去達成。

公司文化個構築

創造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事業家的職責
會用文化這個詞,是因為文化能夠涵蓋一間公司的多個領域,像是溝通的文化、工作的文化等等,在公司建構初期,原始成員的想法非常重要,因為會成為這間公司的準則與規定,也間接地造成了新進員工是否適應與喜歡這個公司環境,所以成員的想法很重要,與公司的進步有很大的關係。
以工作的文化來說,因為人數是比較小的公司,所以在資訊的交流上是比較透明的,每個成員也是身兼多職的狀態,本書提到,在資訊方面,若分工的越細,公司內部成員的資訊有落差,會造成產品產出時無法完全的站在顧客角度著想,原因是若無法讓全體員工共享資訊,並站在「供給者」的立場去思考,無法同理顧客內心,會沒有辦法抓住真正的顧客,我認同這個觀點,因為某個環節不是為顧客服務而想的話,那麼整個產品的完整性,與當初企劃的願景是會有部分搭不上的,也就偏離了原本的軌道。
增田宗昭的願景除了想讓公司成為最厲害的企劃公司之外,也想讓公司成為能令人獲得自由的地方
最後補充第一章的重點:
1.需求是被創造出來的。
2.忙著應對變化 → 失敗 / 自己創造變化 → 成功。
3.推出東西前了解顧客的想法,客戶處於何種狀態? / 客戶現在和未來需要什麼? / 什麼東西對他們有益處?
4.顧客願意購買,產品價值 > 價錢。
5.營業額只是結果,不是創造成長的原因。
感謝您完整的看完本篇文章,如果覺得不錯的話可以給我鼓勵,或是有不同的想法也可以留言討論。祝您有美好的一天!
avatar-img
6會員
15內容數
本專題為書籍閱讀類,分享閱讀【風格是一種商機】後的經驗與想法。期望我的分享能讓你對本書激發興趣,以及透過內容認識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分享了自己創立品牌的初衷與艱辛的過程。從家庭環境的影響到創業路上的挑戰,作者不斷探索自己的興趣與方向,並最終決定以調香課程為品牌的核心。這個過程充滿了掙扎與成長,同時也映射出追求理想生活的勇氣與堅持。來看看作者在創業過程中的真實心情與所學到的寶貴經驗。
Thumbnail
講述如何在職涯發展中將自己當作一個商品來經營。我將提到定位自己的重要性,以及投資自己和營造自身價值的觀點,藉由活用商業思維,讓個人職涯發展得以突破預期,提供更多價值,並引發讀者反思自身的職涯態度。
Thumbnail
想要文章有人看,想想做產品時怎麼發想的。 以產品思維比喻,作者開了一家店(公眾號),店裡陳列各式產品(不同觀點的文章),而賣點是擊中讀者的痛點,引起情感共鳴。商業行銷上說「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道理不約而同。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Thumbnail
創業初期,每一筆訂單,我總是優先衡量自己的利益。這個時期的我,比起商品是否真正適合對方,是否能替對方生活帶來改善,我更加重視自己的利益,希望能盡可能把服務或產品用推銷的方式賣出去。 我只在乎要怎麼包裝說話的方式,才能把缺點隱藏起來,讓對方買單,沒有考量到如果自己站在客人的角度會是什麼感受。 後來
Thumbnail
在選擇商品銷售區域及商品定價時需要謹慎,透過瞭解市場需求和競爭情況,以及掌握商品成本毛利,才能找到最適合你的商品銷售區域和甜蜜定價。
Thumbnail
書名:《解構顧客價值鏈:拆解消費者決策流程,發現商機切入點,用需求驅動設計新商業模式》 本書吸引我的地方是,談到許多零售業遇到的挑戰與現況,也曾經是我所遇到的!​主題談的是顧客價值鏈運,作者舉了非常多零售產業的真實案例,但是往下深入挖掘,在談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
Thumbnail
《只賣我想要的》作者野崎亙是成功經營日本多個人氣連鎖品牌的幕後推手。他認為與其藉由市場調查來了解消費者的偏好,不如先從釐清自己的需求與想法開始。品牌主必須重視「假如自己是消費者,真的能夠接受那個產品或服務嗎?為什麼會想購買呢?」的答案。只有深入去挖掘消費者的想法作為產品或服務的起點,才能夠引起共鳴。
Thumbnail
「到底要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大約是行銷學習社團最常出現的問題,行銷方式百百種,且消費者心理千變萬化,作為行銷人,該怎麼屢戰屢勝呢?如果你也是正在學習中的行銷菜鳥,閱讀《峰值體驗》或許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靈感!
Thumbnail
閱讀就像是在尋寶,因為「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這個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 ​ 《去書店買個好人生》的作者 千田琢哉,原本是個只看漫畫的問題學生。偶然因為迷上商業書,決定在大學期間,挑戰讀完一萬本書。透過閱讀,奠定了他日後開展財富自由的人生基礎。後來,不
分享了自己創立品牌的初衷與艱辛的過程。從家庭環境的影響到創業路上的挑戰,作者不斷探索自己的興趣與方向,並最終決定以調香課程為品牌的核心。這個過程充滿了掙扎與成長,同時也映射出追求理想生活的勇氣與堅持。來看看作者在創業過程中的真實心情與所學到的寶貴經驗。
Thumbnail
講述如何在職涯發展中將自己當作一個商品來經營。我將提到定位自己的重要性,以及投資自己和營造自身價值的觀點,藉由活用商業思維,讓個人職涯發展得以突破預期,提供更多價值,並引發讀者反思自身的職涯態度。
Thumbnail
想要文章有人看,想想做產品時怎麼發想的。 以產品思維比喻,作者開了一家店(公眾號),店裡陳列各式產品(不同觀點的文章),而賣點是擊中讀者的痛點,引起情感共鳴。商業行銷上說「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道理不約而同。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Thumbnail
創業初期,每一筆訂單,我總是優先衡量自己的利益。這個時期的我,比起商品是否真正適合對方,是否能替對方生活帶來改善,我更加重視自己的利益,希望能盡可能把服務或產品用推銷的方式賣出去。 我只在乎要怎麼包裝說話的方式,才能把缺點隱藏起來,讓對方買單,沒有考量到如果自己站在客人的角度會是什麼感受。 後來
Thumbnail
在選擇商品銷售區域及商品定價時需要謹慎,透過瞭解市場需求和競爭情況,以及掌握商品成本毛利,才能找到最適合你的商品銷售區域和甜蜜定價。
Thumbnail
書名:《解構顧客價值鏈:拆解消費者決策流程,發現商機切入點,用需求驅動設計新商業模式》 本書吸引我的地方是,談到許多零售業遇到的挑戰與現況,也曾經是我所遇到的!​主題談的是顧客價值鏈運,作者舉了非常多零售產業的真實案例,但是往下深入挖掘,在談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
Thumbnail
《只賣我想要的》作者野崎亙是成功經營日本多個人氣連鎖品牌的幕後推手。他認為與其藉由市場調查來了解消費者的偏好,不如先從釐清自己的需求與想法開始。品牌主必須重視「假如自己是消費者,真的能夠接受那個產品或服務嗎?為什麼會想購買呢?」的答案。只有深入去挖掘消費者的想法作為產品或服務的起點,才能夠引起共鳴。
Thumbnail
「到底要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大約是行銷學習社團最常出現的問題,行銷方式百百種,且消費者心理千變萬化,作為行銷人,該怎麼屢戰屢勝呢?如果你也是正在學習中的行銷菜鳥,閱讀《峰值體驗》或許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靈感!
Thumbnail
閱讀就像是在尋寶,因為「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這個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 ​ 《去書店買個好人生》的作者 千田琢哉,原本是個只看漫畫的問題學生。偶然因為迷上商業書,決定在大學期間,挑戰讀完一萬本書。透過閱讀,奠定了他日後開展財富自由的人生基礎。後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