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當打工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理想:自由開心上下班,不為了錢而工作,兼職投資人,剩餘的時間可以用來學習閱讀與旅行。
現實:以目前狀況來說,理想正在慢慢的成為現實。

故事的起點

在2016年初入職場的我,重來沒想過我的第一份工作餐飲業,會一直做到現在,起初只是為了一個人在外地生活,所以先隨便找了一間小餐廳想打工,所以我本身的工作經驗其實我個人覺得不多,因為我的履歷表上就只有這一份唯一的工作。
由於工作時間過長,我也不停的思考,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職場經歷

隨著責任、經歷、資歷、職位的提升,我從打工仔變成正值,漸漸的成為一個班別的領班,後來因為一些機緣我成了這間店的股東,最後老闆將這間店交給我來管理,成為這間店的店長,薪水也慢慢的增加,由於股東的身份,在職場總是盡心盡力,因為對我來說,每一位顧客都屬於我的老闆,沒有這些顧客,當然也沒有現在的我,然而看似一帆風順的職場生活,我在去年底卻選擇了退場,退出公司的股份與我的職務,現在我又成了這間店的打工仔了。

追求自我價值與成長

其實這些時間我想了很久,我覺得我的生活重心,似乎有太多太多的心力都用在經營這間永遠都不會真正屬於我的店鋪,疫情最嚴苛的時候也熬過了,業績也持續的成長,甚至也打造出一個員工上班開心的環境,許多顧客都喜愛我們的用餐氣氛,但我失去的時間也越來越多,缺少一些可以自我學習與成長的機會,所以我選擇淡出。
現在的我上班也越來越開心,我也漸漸的認識到屬於自己的一些定位,職場是一個人的全部嗎?肯定不是,對我來說職場是我用來累積成就與學習的地方,這段全職過程,我也幫我們老闆訓練出了三位不同店鋪的店長,其中包含我自己現在的店長,那麼我現在都在做些什麼?

我所追求的打工人生

現在我只為了自己打工,什麼是為我自己打工呢?每天起床吃完早餐我就會習慣性的到咖啡廳或是我的讀書間報到,每天都會花點時間從頭學習英文,學習英文結束後就會開始讀與理財相關的書籍,閱讀也成了我現在最大的興趣,中間空檔會聽聽喜歡的音樂。
閱讀與學習就是我最主要的打工,因為知識是無價的,我也樂在其中,每天不斷的學習與增長知識,隨著時間的增長累積,我越來越喜歡我現在的生活了,偶爾找找不同的咖啡廳,每天的感受又多了一些新鮮感,這種生活持續了幾個月了,當然我期許,我能繼續找到更好的生活方法與品質。

短暫的財務自由

你所想像的財務自由是不是每天都閒閒的想去哪就去哪,花錢再也不用考慮,甚至去環遊世界等等之類的,其實財務自由的型態有很多,像我認為我現在正處於一個短暫的財務自由的階段。
我依然有在工作,每天也有幾個小時的時間在炒菜給客人吃,依然繼續在教導現任店長該注意的事,陪同事講講廢話或是分享一些理財觀念,現在的我是處於一個開心在工作的階段,隨著自己的知識與財務能力的提升,資產並沒有隨著我的收入減少而跟著減少,反而緩慢的持續增長。
不為錢而工作,是我認為財務自由的一種型態,我自己也深刻體會到,當一個人工作不在只是單純為了錢,而是為了成就與學習甚至是更高的理想,那麼工作會變得比你想像的越來越開心,也更容易找到歸屬感,生活品質也會一天比一天更好,而且會越來越好。

心裡話

不過職場其實是很現實的啦,哈哈哈,我現在是公司的高薪計時人員,即便你跟老闆在這麼好,當利益衝突來臨時,爭執也必定出現,所以千萬不要安逸於現狀,我選擇提早為了我自己打工,也是為了提升我接下來能承受更多風險的能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學習體驗生活分享生活,充實人生、投資人生,分享我覺得好的觀念,我的文筆不好,但我很用心,用詞白話不喜歡文縐縐又複雜的感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想法,在借貸前請先評估自身條件,這裡的評估指的並不是銀行的信用,而是你自身對於金錢的掌控能力。 你平時對於金錢的控管,是否都有在你的能力範圍?如果你連原有的小錢都管控不好,那麼你千萬不要借貸,對於你而言,借貸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借貸前,先看看自己的消費能力。
透過槓桿與借貸,報酬率確實能放大,不管「正向報酬」還是「反向報酬」,都能有效率的放大,這也是我認為投資最有趣的部份,我自認為我能算是一個「半指數化」投資人,我一樣是伯格的信仰者,但我並非單一信仰。
對於理財規劃,許多人都沒有一定的方向,我依然在學習,但我想把一個我認為好的方法方向,分享給所有人,當然我也還在努力學習這門深奧的課題。
如果財務是人的話他大概會這樣說 財說:「你都不理我了,我幹嘛理你」
隨著數位帳戶的發展,越來越多銀行開戶變得越來越簡單,在網路上手點一點就能開戶辦理信用卡以及貸款,然而科技的便利似乎也伴隨著風險與反效果,資金的管理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今天我收到一個讓我震驚的消息,看過許多投資詐騙案例,我以為很多事情都是只會發生在網路上。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想法,在借貸前請先評估自身條件,這裡的評估指的並不是銀行的信用,而是你自身對於金錢的掌控能力。 你平時對於金錢的控管,是否都有在你的能力範圍?如果你連原有的小錢都管控不好,那麼你千萬不要借貸,對於你而言,借貸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借貸前,先看看自己的消費能力。
透過槓桿與借貸,報酬率確實能放大,不管「正向報酬」還是「反向報酬」,都能有效率的放大,這也是我認為投資最有趣的部份,我自認為我能算是一個「半指數化」投資人,我一樣是伯格的信仰者,但我並非單一信仰。
對於理財規劃,許多人都沒有一定的方向,我依然在學習,但我想把一個我認為好的方法方向,分享給所有人,當然我也還在努力學習這門深奧的課題。
如果財務是人的話他大概會這樣說 財說:「你都不理我了,我幹嘛理你」
隨著數位帳戶的發展,越來越多銀行開戶變得越來越簡單,在網路上手點一點就能開戶辦理信用卡以及貸款,然而科技的便利似乎也伴隨著風險與反效果,資金的管理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今天我收到一個讓我震驚的消息,看過許多投資詐騙案例,我以為很多事情都是只會發生在網路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現實那有這麼美好!) 我是一個無名的打工仔,在這座喧囂的城市中奮力打拼。每天清晨,我都要在擁擠的地鐵上與陌生人擠擁,匆匆趕往上班的地點。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你的工作是你熱愛的嗎? 我一邊做著餐飲內場兼職,一邊畫插畫和閱讀,為什麼選擇內場兼職呢?我大二時也有做過一年的內場兼職,當初在找打工時,覺得最不需要有經驗的工作就是餐飲,但本人很內向,心裡的想法又會寫在臉上,我怕遇到奧客會一整個臭臉+翻白眼,然後被客訴之類的,我完全不想接觸客人,所以選擇做內場,做
Thumbnail
從打工仔開始,接著到公司行號上班, 後來跑去嘗試創業,最後又回到公司上班一邊做副業。 就這樣經過了好幾個年頭,每件事情都有留下不同的感受。 打工族 首先從打工開始說起, 打工並沒有不好,但幾乎比較偏向勞力的部分。 也要看看行業別,有些老闆或客人會覺得是打工的並不太尊重你。 曾經我去過一個展覽,
我也知道書店不賺錢的,但是如果你要找人打工一定要事先講清楚是免費的還是有時薪的,我自己也錯在沒有先問清楚,覺得跟文青談錢就是俗。我一直活在工作就有時薪跟勞健保是正常的,原來之前得到的那些理所當然的福利,現在都是必須要靠自己去爭取才有的。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Thumbnail
能在充滿愛的環境中上班,是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我之所以喜歡工作,是因為我有個很不錯的Boss!聽說我沒吃到冬至湯圓,特地買給我吃;怕我自己住會擔心浪費食物沒買水果,削了一袋袋水果讓我帶回家吃;知道我怕冷,買了三年的外套讓我騎車穿…能在第一份正式工作就遇見這樣的Boss,是真的真的需要爆棚的運氣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現實那有這麼美好!) 我是一個無名的打工仔,在這座喧囂的城市中奮力打拼。每天清晨,我都要在擁擠的地鐵上與陌生人擠擁,匆匆趕往上班的地點。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你的工作是你熱愛的嗎? 我一邊做著餐飲內場兼職,一邊畫插畫和閱讀,為什麼選擇內場兼職呢?我大二時也有做過一年的內場兼職,當初在找打工時,覺得最不需要有經驗的工作就是餐飲,但本人很內向,心裡的想法又會寫在臉上,我怕遇到奧客會一整個臭臉+翻白眼,然後被客訴之類的,我完全不想接觸客人,所以選擇做內場,做
Thumbnail
從打工仔開始,接著到公司行號上班, 後來跑去嘗試創業,最後又回到公司上班一邊做副業。 就這樣經過了好幾個年頭,每件事情都有留下不同的感受。 打工族 首先從打工開始說起, 打工並沒有不好,但幾乎比較偏向勞力的部分。 也要看看行業別,有些老闆或客人會覺得是打工的並不太尊重你。 曾經我去過一個展覽,
我也知道書店不賺錢的,但是如果你要找人打工一定要事先講清楚是免費的還是有時薪的,我自己也錯在沒有先問清楚,覺得跟文青談錢就是俗。我一直活在工作就有時薪跟勞健保是正常的,原來之前得到的那些理所當然的福利,現在都是必須要靠自己去爭取才有的。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Thumbnail
能在充滿愛的環境中上班,是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我之所以喜歡工作,是因為我有個很不錯的Boss!聽說我沒吃到冬至湯圓,特地買給我吃;怕我自己住會擔心浪費食物沒買水果,削了一袋袋水果讓我帶回家吃;知道我怕冷,買了三年的外套讓我騎車穿…能在第一份正式工作就遇見這樣的Boss,是真的真的需要爆棚的運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