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心得│發現你的天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也是在人生道路上迷茫的人嗎?面對每一個職涯的十字路口,總躊躇著怎樣的工作適合我?又或者,好不容易進了理想的企業,卻拔劍四顧心茫然,不知道為什麼總還是覺得不踏實、不快樂,你聽到心底的聲音告訴你:「這不是我想要的。」但自問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卻又抓破頭也想不出個答案?如果你卡在這種進退維谷的困境中,誠摯推薦翻開《發現你的天職》這本小書,作者八木仁平先生長年研究自我理解術,透過淺顯易懂的筆觸,以及提供可操作性的公式,帶你逐步發掘只屬於你的那個人生答案。

何謂自我理解術?

首先,作者簡介自我理解的三大要素:喜歡的事、擅長的事、重視的事,定義分別如下:
一、喜歡的事(熱情):有興趣,能讓你感到好奇、有趣的領域。
二、擅長的事(才華):做起來很愉快,自然而然就能比別人容易學會的事。但在此強調,所謂擅長的事,並非後天學習的知識技能,而是更偏向你與生俱來的個人特質,例如懂得體貼他人、喜歡秩序等行為方式。
三、重視的事(價值觀):指自我希望成為的狀態。對內在自我,是指為了什麼而生的人生目的?想過怎樣的生活?對外在世界,是指希望讓周遭的人、社會變成什麼狀態?你是為了什麼而工作?
由以上三要素,作者推導出兩大公式:
公式一:喜歡的事(熱情)X擅長的事(才華)=想做的事(做什麼及該怎麼做)
公式二:喜歡的事(熱情)X擅長的事(才華)X重視的事(價值觀)=真心想做的事
「喜歡的事」如同What,探問你要做什麼?「擅長的事」是How,詢問自己該怎麼做?「重視的事」則是Why,了解自己為何要做的緣由。應用在工作上,也可適用相同邏輯問自己:
What(為何是這個業界?)X How(何種職業?該怎麼做才能在這份工作拿出成績?)X Why(為什麼是這間公司?你為了什麼而做這份工作?)
作者提醒,要找到真心想做的事,上面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但在摸索三大要素的旅途上,有著定位的先後順序:首先,必須先從「重視的事」中找出工作目的;第二,在尋找「喜歡的事」之前,要先找出「擅長的事」,也就是自己擅長的工作方式,這樣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能善加發揮你的長處。當你對自己「擅長的事」有自信,便能使用自己的方式將「喜歡的事」變成工作。簡言之,要找到真心想做的事,請按照「重視的事→擅長的事→喜歡的事」這樣的順序去追尋。

定位你的工作目的:「重視的事」是指引人生的羅盤

作者指出,只有做自己不會覺得厭煩的事情,以及思考如何透過該事對他人帶來幫助,這件事便能成為真正的工作。但須進一步釐清的是,價值觀是指引人生的方向,不能與目標混為一談,目標充其量是追求人生方向的過程中,每個階段的查核點。若不先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就訂立一大堆目標,只會讓自己陷入十里迷霧。
作者也提醒,你真心「想做」的才是真價值觀,覺得「該做」的,則是社會框架灌輸的意識,必須不斷提醒自己時時審視自己「重視的事」的價值觀純度,是否有受外界價值的干擾,才能讓自己真正透觀你所在意的人生目的。
本書很棒的功能是,在個別介紹三大要素的章節中都附有自我提問練習,協助大家拷問自己的心靈。例如在「重要的事」章節,可思考自己尊敬的人、朋友、喜歡的角色有誰?尊敬這些人什麼地方?我自己欣賞的人,通常是那些勇敢擺脫社會主流眼光的包袱,追隨自己的興趣或使命,並且能為他人或社會帶來價值的人。又或者,可以想想養育孩子或對別人提供建議時,最想(或最不想)告訴對方的是什麼行動?我的話,假想自己若身為一名教師,會希望孩子在能養得活自己的前提下,自由追尋所愛,並為此負責。溫柔堅定,選擇做個善良,但有原則的人。

找到想做的事第一步:了解自己「擅長的事」

根據作者進一步闡明,「擅長的事」是指能創造成果的潛意識、情緒與行為模式,也就是未察覺的習性。既然是習性,便是中性存在,一體兩面。或許受到許多宣揚成功典範的資訊影響,我們總是習於將自己的特質從缺點的面向切入檢視,希望盡力改善、調整後,我們會變得在職場上更有競爭力或人見人愛。但作者建議大家請從「為了改變自己而努力」轉型成「為了發揮才華而努力」,也就是請正視自己原有的特質,善用它們。要有效率地強化原本就很拿手的事,琢磨專長,把特質的優點面發揮到出類拔萃,這樣才能找出專屬自己的致勝模式。
例如我個人特質較為內向、謹慎、專注細節、自律、負責等,曾有諮商師評價我對自我建立的心理規範嚴苛到一絲不苟,無堅不摧,從缺點面而言,我可能就缺乏彈性,有時做事效率也無法走速戰速決的路線;但反言之,我會盡可能確保所有事物都走在正軌上,希望將成果的錯誤率降到最低,並願意堅忍不拔、不計代價地在時限內完成任務。(但導致疲乏就又是另一個課題,暫且按下不表)所以或許我便需要找尋適合我這樣特質的工作環境及業務性質,才能優遊自得些。

找到想做的事第二步:做有興趣的事,才能全心投入

興趣就像一個永動機,當興趣變成工作,較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擁有源源不絕的動能,也因而較易取得成功的果實。但作者也提醒,將興趣當成工作時,務必釐清「到底喜歡這個興趣的哪個部分」,將之與「擅長的事」結合,才有可能獲得成功。另外,也請放下功利主義的思想,不要總想著實不實用,若派得上用場才喜歡的心情去找尋興趣,那只會偏離航道,越漂越遠。
要找尋真正的興趣,可以想想有什麼是你花錢也想學習的事物?你自家書架上都陳列何種書籍,或逛書店時總會莫名在哪樣的書名前停下腳步?又或者,你目前對社會是否有任何憤怒不平的議題?這些思考,都有助於找尋自己內心深處對於興趣的解答。
《發現你的天職》有許多練習,為了刺激大家思考,本書附錄還提供幫助人們個別找尋三大要素的30個問題,以及100個範例清單。鼓勵大家及早透過「興趣X專長」盤點可能「想做的事」,並利用「工作目的(價值觀)」篩選出那些「真心想做的事」。本書易讀好操作,但非常需要時間與耐心去自我省思書中所有提問的解答。或許就如同韓劇《鬼怪》所述,命運是神提的問題,答案,得每個人自己找尋。本書最終提到,成功並非目標達成,而是在每個瞬間活出自我特色。祝福看到這裡的每個人,在人生的每個當下,都能成就璀璨奪目的生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2會員
71內容數
🌏 小小的國家與島嶼 💼 微型事業與職涯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喬安小室 的其他內容
自由工作者縱然有著彈性的工作時間,讓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好生羨慕,但彈性的背後,也時常意味經濟來源的波動。《一個人工作聖經》出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當許多公司採取WFH模式,似乎也讓如何因應一人工作的生活成為課題。本書做為一人工作的指南,鼓勵人們建立屬於自我的工作方式,讓宅工作者能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自由工作者縱然有著彈性的工作時間,讓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好生羨慕,但彈性的背後,也時常意味經濟來源的波動。《一個人工作聖經》出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當許多公司採取WFH模式,似乎也讓如何因應一人工作的生活成為課題。本書做為一人工作的指南,鼓勵人們建立屬於自我的工作方式,讓宅工作者能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第一步:找出自己的核心興趣 🔶️第二步:經由自己當前的角色身份,發現讓自己感到有活力與有價值的事。 🔶️第三步:找出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 💠利用具體又明確的問題認識自己,讓自己盡量能夠在職涯上,朝著符合自己興趣又擅長,且能夠為他人提供價值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不是成功會讓你感覺良好,而是感覺良好會讓你成功。 而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是讓我們把全部能量都集中在那個讓自己感覺最良好的方向上。 《如何找到想做的事》這本書的書名直接點出了其核心主題:幫助讀者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索瞭如何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並將其融入工作中。作者強調,找到喜歡的事不僅是簡單的興趣,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和反思。透過自我提問和分析,讀者可以更清楚地識別出符合自身興趣與優勢的職業方向。文章還指出,興趣並不是唯一的指標,選擇工作時應考量的篩選條件同樣重要,這樣才能長期享受工作的過程。
Thumbnail
如何尋找和理解自己的專長,從潛意識中察覺自然而然的行為和情感模式出發,並且強調「擅長的事」並不是毫無缺點的能力,而是每個人獨特平衡的一面。成功的定義也由此而來,應該基於自身的卓越追求,而不僅僅是社會的標準。透過作者的經驗分享和深刻反思,希望能幫助更多讀者找到自己的真實內心和生活目標。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透過自我理解術來釐清人生方向的要素,探討了三大支柱:喜歡的事、擅長的事及重視的事。內容涵蓋如何運用這些概念幫助個人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以及在現代職場中應對迷茫感的策略。讀者能更深入理解自我內心的需求,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作者介紹瞭如何從『為了改變自己而努力』轉型成『為了發揮才華而努力』的過程。他分享了一些重要的公式和圖解,幫助讀者更容易地找到想要做的事。同時,書中提到了找出喜歡的事和擅長的事之前,先找出『擅長的事』的重要性,並且強調瞭如何將興趣轉為收入進而進入無限成長迴圈。這篇文章充滿豐富而有系統的內容,值得一讀。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實際且邏輯性的方法規則,讓讀者依循自我理解公式去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作者在書中清楚定義了「喜歡的事」、「擅長的事」與「重視的事」,讓讀者更好地釐清自我,找到人生公式,實際在生活中執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第一步:找出自己的核心興趣 🔶️第二步:經由自己當前的角色身份,發現讓自己感到有活力與有價值的事。 🔶️第三步:找出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 💠利用具體又明確的問題認識自己,讓自己盡量能夠在職涯上,朝著符合自己興趣又擅長,且能夠為他人提供價值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不是成功會讓你感覺良好,而是感覺良好會讓你成功。 而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是讓我們把全部能量都集中在那個讓自己感覺最良好的方向上。 《如何找到想做的事》這本書的書名直接點出了其核心主題:幫助讀者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索瞭如何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並將其融入工作中。作者強調,找到喜歡的事不僅是簡單的興趣,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和反思。透過自我提問和分析,讀者可以更清楚地識別出符合自身興趣與優勢的職業方向。文章還指出,興趣並不是唯一的指標,選擇工作時應考量的篩選條件同樣重要,這樣才能長期享受工作的過程。
Thumbnail
如何尋找和理解自己的專長,從潛意識中察覺自然而然的行為和情感模式出發,並且強調「擅長的事」並不是毫無缺點的能力,而是每個人獨特平衡的一面。成功的定義也由此而來,應該基於自身的卓越追求,而不僅僅是社會的標準。透過作者的經驗分享和深刻反思,希望能幫助更多讀者找到自己的真實內心和生活目標。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透過自我理解術來釐清人生方向的要素,探討了三大支柱:喜歡的事、擅長的事及重視的事。內容涵蓋如何運用這些概念幫助個人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以及在現代職場中應對迷茫感的策略。讀者能更深入理解自我內心的需求,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作者介紹瞭如何從『為了改變自己而努力』轉型成『為了發揮才華而努力』的過程。他分享了一些重要的公式和圖解,幫助讀者更容易地找到想要做的事。同時,書中提到了找出喜歡的事和擅長的事之前,先找出『擅長的事』的重要性,並且強調瞭如何將興趣轉為收入進而進入無限成長迴圈。這篇文章充滿豐富而有系統的內容,值得一讀。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實際且邏輯性的方法規則,讓讀者依循自我理解公式去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作者在書中清楚定義了「喜歡的事」、「擅長的事」與「重視的事」,讓讀者更好地釐清自我,找到人生公式,實際在生活中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