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筆記│《逆思維》:退一步重新思考,渾沌中或有新的天空

2024/02/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2024總統大選剛落幕,選舉的激情尚未消化完畢,社群媒體上開始湧現的是對於農曆新年親戚百問的焦慮。兩者疊加,讓原本餐桌上的辯論題庫,從政治選舉百態,擴大至傳統民俗、社會階級、性別平等甚至身心健康,可謂全方位議題都讓大家必須就戰鬥位置預備。究其癥結,農曆年假之所以讓成年人疲困,除了發出去的紅包會讓人心痛外(?),也包含社交互動中,面對世代立場不同卻必須進行交流的碰撞。 

《逆思維》作者Adam Grant畢業於哈佛大學,並獲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博士,不到30歲即成為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本書副標「The Knowledge of Knowing What You Don’t Know」揭示「重新思考」的核心精神,從個體、人際、集體三個層面,鼓勵人們抱持自信的謙遜,打破慣性的假設、直覺與習慣,面對既存現實或問題時,以懷疑、好奇的心情去探其根本,傾聽異議,方能促進理解與思維的新陳代謝。 

不哭、不笑、也不恨,就只是理解:用科學家的眼光懷疑所知,察覺自身理解的限制

閱讀本書的過程,作者強調的「科學家護目鏡」,總讓人想起哲學家史賓諾莎的名言,因此借用來當本節標題。面對各種議題,無論是不表態或中立,都是一種立場,唯一不會有立場的只有死人。但問題在於,太多時候,人們仰賴「感覺」而非「實際」做判斷。作者指出,人們在思考或談話時,容易進入3種不同心態:

  1. 傳教士:當我們的信念受到威脅時,會試圖保護及宣揚自身理想。
  2. 檢察官:針對不同意見,找出對方論據的缺失,開始攻擊,以捍衛自身論點。
  3. 政治人物:遊說他人同意自身論點,爭取擴大認同。

然而,這三種心態都讓我們忙於站穩自身立場,無暇去顧及不同論點的合理性,最終喪失重新思考的機會,進而陷入過度自信的惡性循環中。因此,作者建議換上「科學家」的視角,質疑既有觀點,審慎理解不同聲音的內涵,將注意力放在尋求共同點上,更有助於共識的產生。 

聆聽的藝術:利用引導提問點燃他人改變的動機

所以,到底如何利用「重新思考」與他人展開對話,達到互有啟發的溝通目的?個人很喜歡作者分享的「動機式晤談」。作者認為,我們很少能直接改變他人,比較可能的是協助他人找出改變的動機。對此,作者提出動機式晤談的3個關鍵技巧:

  1. 提出開放式問句。
  2. 反應式傾聽。
  3. 確認對方改變的欲望及能力。
  4. 若行有餘力,協助對方完成目標。

在本書引用的案例故事中,我更傾向將整套模式理解為,對他人論點帶著好奇的同理心,不試圖評論,不妄加指教,只是傾聽並透過好奇的開放性提問,讓對方思索新的可能性,也讓他人保有自由選擇的空間。沒有人喜歡被強硬施加某種價值觀,也沒義務要為此買單。畢竟,回到科學家視角,你如何能認定你所相信的,就是正確的呢? 

計畫總趕不上變化,與其執著按表操課,倒不如時時覆盤

我從小就是個喜歡做規劃的人,若沒計畫,就彷若失去羅盤,怎樣都不安心。但作者提及,計畫的隱憂在於,它限縮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失去探索其他替代方案的可能,就像他優秀的表弟,自小夢想成為醫生,也背負家族的期許,卻數次在人生的交叉口聽見內心猶疑的聲音,每次他都選擇按照計畫往醫生之途邁進。而後的發展,縱然表弟成為主流成功故事裡會出現的精神外科醫師,但長工時與繁文縟節,終究削弱他的熱忱。「若是重新來過,會選擇不同的道路。」書中,作者如此轉述表弟的肺腑之言。(但表弟後來去創業了,可喜可賀。) 

作者因此提醒,人常言「恆毅力」是成功的關鍵,但與其義無反顧地堅持原先計畫走到底,或許有時候適時的斷捨離才是聰明之舉。若發現自己總走在一條不舒心的道路上,請定期安排「人生檢查」,評估自己在這條道路上學到多少?自己的信念與目標又進展多少?是否該重新思考你目前的定位與方向?這時,你或許會突然發現,哪家嬸婆的三兒子的四女兒年薪3,000萬但每天工時20小時,不一定會是你所期望的模範人生。(聲明:純屬虛構,本文沒有任何親戚遭遇這種過勞傷害。)

71會員
61內容數
🌏 小小的國家與島嶼 💼 微型事業與職涯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