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我讀「老人與海」-海明威

    今天我把老人與海這本書聽完了,連著聽了兩部海明威的作品,如果不是譯者翻譯太差,那就是我的文學造詣不足吧!所以我上網查了一下,海明威為什麼會得諾貝爾文學獎。
    海明威於195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是他在文學領域的卓越成就,包括他的多部小說和短篇故事集,以及他對現代文學的重要貢獻。
    海明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是他的整體文學成就,而非單一作品。他以其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人類經驗的洞察力,對現代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使得他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
    老人與海這部作品,大部分都在描寫老人補抓一條大魚的過程。最後雖成功殺死大魚了,但卻在返航時被鯊魚吃光到只剩骨架。
    大多數人認為作品中的名句「人不是生來失敗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人不是生來失敗的」這句挺好理解的,但「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我看不懂!人被毀滅了不就是最高等級的被打敗嗎?如果這句是:人可以被毀滅(被打敗),但不應輕易放棄!是不是比較合理些?
    還是原文的寫作手法有壓韻、對句什麼的?這就是我不愛讀外國文學的原因。因為不懂他們的鋪陳手法、不懂他們的梗。不懂為什麼他的作品會對文學產生深遠的影響?!
    老人在和魚搏鬥的過程,充滿了永不放棄的精神充滿了希望。老人連續80多天没補到魚,但他還是懷抱希望的出海了。憑藉著經驗,他補到大魚;也用他的經驗與智慧和大魚糾纏了3天!即使雙手抽筋或被魚線割傷,他也不放棄、堅決的和大魚纏鬥下去!如他所說:補魚是為了生存下去,他尊敬這條大魚。當他把大魚殺死,綁在小船上時,懷抱著希望的返航回家。這些才是我看到的重點;但好像很少有文章提到⋯⋯反而一直在講「人不是生來失敗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Why?
    也許是那個年代的作家⋯⋯寫不出好作品?我覺得這樣的寫作手法,紅樓夢都比他更高明更棒!當年讀紅樓夢時我都覺得他描述的也太鉅細靡遺了吧?看得我都覺得累贅;想不到外國人覺得這是一種獨特的寫作方法。只怪曹雪芹出生在没有諾貝爾文學獎的年代^^"
    以上純粹個人心得,不喜勿噴;感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