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學英文的機構都在強調語感,但要如何增進語感?有些可能是說只要多講多練習就會了,有些則說要多聽多看。到底什麼是比較客觀的答案呢?
其實,學英文要建立語感,首先要看學習者的所在環境。如果人隻身國外,週遭的人事地物都是英文,環境的壓力自然會迫使學習者快速地建立語感,但如果在台灣,在沒有充份的環境條件下,要建立語感就必須有方法。
大家試想一下,我們是如何學習中文的?小時候在父母的引導下從呀呀童言開始,一直到漫長的求學階段,我們除了會話之外,在學習裡更從文字之中學到更多的使用方式,無論是照樣照句、抄寫課文、作文等,這些都是建立語感很重要的來源。
在非英語環境裡要學的好,我們可以參考外文系的教學方法:了解文法、大量閱讀、會話練習、簡報、演講,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方式,尤其是大量閱讀,可以更有效率地吸收。
中、初階學習者在建立語感時,腦袋裡由於已有深厚的母語系統,因此用"邏輯"方法來學習,其實效率更好。比方說,日文的父親是"おとうさん",發音為"歐豆桑",對你我而言,我們無論是從發音還是中譯文,很快都可以記下來,就算是明天再問你,你應該也記得起來。但嬰兒光是學中文的"爸爸"兩個字,至少需要數個月的時間,所以從母語去學英文,只要從邏輯下手,學習起來並不會太難,在加上全世界除了中文外,大部份都是屬於符號語言,符號語言通常也具有很高的規則性,這也是為何學英文,從文法與閱讀下手,會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如果閱讀量不高,光是從會話練習開始,則容易詞窮,文法也容易搞混,一般的外國人其實也不太清楚英語的文法,就如同我們雖然會講中文,但我們大多數人也搞不懂中文的文法為何是一樣的狀況,除非你我受過專業的華語講師訓練。
跟外國人學英文,建議是中階程度以上的學習者較為適合,因為你已經建立了文法與詞彙基礎,需要的是更大量的實戰經驗,因此外師會比較適合你,但如果你是初階或是還是沒有太大信心,建議不如選擇中師,比較好溝通,而且中師是過來人,比較容易知道你的問題在哪,另一方面,你平時也應自修加強文法、閱讀與詞彙能力。
另外很多人說學英語,腔調就應該跟老美一樣,其實是沒有必要這麼苛刻。像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中東、歐洲等世界上很多國家,講英語都會有不同的腔調,但他們跟外國人還是能溝通無礙。就算是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紐西蘭,不同地區講話的語調也不同,沒有一定的標準。
講英語要像母語人士那樣的腔調當個加分題沒問題,但它並非是一個必要條件,能更精準的使用文法、辭彙、注意時態的用法,比講話像外國人但文法錯誤百出或是用字錯誤來的更有意義,就像外國人學中文,我們並不會要求他們講的字正腔圓,表達清楚正確才是避免誤會的良好溝通方式,更何況全球華人分散不同地方,即使是中國講中文的腔調至少好幾十種,只有文字才是最大公約數。
想要增進自己的英語語感嗎?先從文法與大量閱讀開始,相信你會進步神速。
下一次有時間,我們來聊聊如何有效閱讀。
Fran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