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東西是不用還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沒有東西是不用還的,只差別在哪時還與怎麼還,這就是謹言慎行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大家的命與運都不相同的原因。

而這之中有很大的變動空間,當你種下了一顆種子(善業或惡業),不論你記得或不記得你曾種下的種子,當條件成熟它就會開花結果,人就會受到果報,好的壞的都是,否認因果就好像否認一顆果子來自一顆種子,所以...

1.一定有業力的種子,來自一個人這幾輩子與這輩子曾做過、想過的事情。
2.條件俱足,善業的種子以善緣灌澆它就容易熟善果、惡業亦然。
所以謹言慎行的原因是因為這個人了解了因果,而不是他相信這是某種形而上的罪與罰,我們都希望自己過得開心,所以不希望惡果熟,而以佛法來說,"貪嗔癡慢疑"這五毒讓惡果容易熟,

就好像你在開著名為"人生"的一輛車,當你憤怒駕駛的時候,出車禍的機率一定更高,但也不一定會出車禍,看你是否有相關的業力,而"憤怒駕駛"這件事情也可能造成新的業力,可能讓你種下新的因等等...

業力的變化繁複且紛亂,眼花撩亂的同時目不暇給,一百個人活出一百種人生,並且生生世世跟著你走,所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沒有東西是不用還的,不論是你的身體終要還給地球、或是你欠別人的終究會被追討,更糟糕的是,被討到的那個時候你可能根本就不記得你欠過別人,我們的世界就是這樣,大家互倒垃圾互相追討,生生世世永不止息,

今生你追討他、他不甘心下一世也來追討你、你也不開心繼續追討到下一世,這是沒完沒了的,而且也不公平,你是你、上一輩子造業的人不是你,為何替那個上一輩子的他還?

這是業報身的困境 (根據業報投胎的身體),你的父母兄弟姊妹、家境、遇到的人等等都是根據業力而形成的....重點就是,我們的起點來自於我們的業報,或是有人說的"靈魂藍圖",或神的意志,沒有差別,你的靈魂就是神就是空性的一部分,根據你的業報來調整你的生命藍圖....都是一樣的,沒有差別,你既是被迫的、也是自願的,你自願的讓自己感覺是被迫的,了解並掙脫的過程實質上都是戲劇,你無法不演,因為你說你要演,而你也無法真的後悔辭演,你只能拖延時間,但你能夠演得很好,讓角色有所成長,戲劇的目的就達到了。

想像兩個小朋友在演戲,只是為了體驗一下演戲的感受,一個演好人一個演壞人,結果壞人演得太用力而好人較真了,於是下一場立場對調的戲,換成演壞人的小朋友決定演得更用力來私心報復,最終兩個人開始鬧來鬧去,心裡留下的印象就是業力,這心裡留下的印象太強所以這兩個小朋友永遠無法下戲,誰先起頭的早就沒關係了,

這太玄了嗎? 觀察一下情侶吵架或你爸媽吵架的模式,你會知道其實跟這個差不多,只是規模放大到幾輩子來看,

你想自由你就必須原諒,你需要原諒的事情或許早已消失,你只是要原諒並放下那個不斷認同過去的自己,你需要原諒的事情或許還在發生、或是發生不久,但你不願意再繼續被絆住了,你根本不知道這是誰起的頭,但你終於清楚知道這只是奧戲拖棚,你就決定 "FUCK IT! 我們演不完了! 所以我要放下了!",藉由原諒胡搞瞎搞的對方與自己,就放下了,這聽起來或許很難或很弔詭,但想想哪個對你比較重要,報復的爽快感還是自由?

因為這個選擇是自由的,
所以才會有這麼多人選擇了不自由。

真理就藏在悖論中。

沒有東西是不用還的,只差別在哪時還與怎麼還,了解這一點之後,你不會想再用偷拐搶騙的方式占別人便宜或傷害別人,宗教也不用再勸你向善,更不用再浪費時間爭論什麼是善惡,你只是單純的去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也就是同時對他人也有利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摩訶不思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空性,啊 空性,終於要講空性了... 這很難講,所以我會講一大堆, 我在講的東西要不是真理不然就是胡言亂語,或都是。
不要去擔別人的業, 怎麼擔的? 著相就擔、自動的就會擔... 另一個人做了什麼事, 不論你是直接看到、或間接知道, 當你說"這是惡。" 你心中分別了善惡,你著了"惡相", 你就替人擔了惡業, 擔了什麼樣的惡業? 會怎麼樣? 你說這是惡,於是你必須憤慨、 產生了憤怒的情緒、產生了心
講心法, 主要講"著相"與"心漏", 也是很實用的佛學知識, 著相,"著"音同"著魔"的著, 意思是執著住了某個相, 若你執著住了某種相, 就會被這種相給牽制住, 在宗教或法上也是許多人著相, 例如"著聖人相",你若認為只有聖人能講法, 那你便無法得到正知見, 你會不斷在眼前錯過真理, 因為
永遠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的意思,不是他人的問題是你的問題, 而是,他人的問題會引發你的問題, 有時候甚至是被逼出來的, 你的問題必須被逼出來, 這叫"觸緣",觸發你業力的條件出現, 不然大家如果都過得舒舒服服的, 那哪來的問題? 有什麼是不能去玩遊戲、 去吃一頓大餐不能解決的嗎? 就是要有這種不能
你可以訓練自己完全活出另外一種可能性, 或更正確的, 你能夠把這個已訓練成你本能的東西... ...給完全去掉, 藉由正確的知見與智慧, 恢復你本來的面貌--- 這個面貌用佛法的方式說, 稱作"如來"。
緣與業 "緣"是因緣,意旨"條件",條件達成的緣份, "業"是業力,意指"行動",行動造成的因果, 業力不是玄學, 業力是自然定律, 否定因果,就像手上拿著果實時, 卻否認這顆果實的源頭來自一顆種子。
空性,啊 空性,終於要講空性了... 這很難講,所以我會講一大堆, 我在講的東西要不是真理不然就是胡言亂語,或都是。
不要去擔別人的業, 怎麼擔的? 著相就擔、自動的就會擔... 另一個人做了什麼事, 不論你是直接看到、或間接知道, 當你說"這是惡。" 你心中分別了善惡,你著了"惡相", 你就替人擔了惡業, 擔了什麼樣的惡業? 會怎麼樣? 你說這是惡,於是你必須憤慨、 產生了憤怒的情緒、產生了心
講心法, 主要講"著相"與"心漏", 也是很實用的佛學知識, 著相,"著"音同"著魔"的著, 意思是執著住了某個相, 若你執著住了某種相, 就會被這種相給牽制住, 在宗教或法上也是許多人著相, 例如"著聖人相",你若認為只有聖人能講法, 那你便無法得到正知見, 你會不斷在眼前錯過真理, 因為
永遠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的意思,不是他人的問題是你的問題, 而是,他人的問題會引發你的問題, 有時候甚至是被逼出來的, 你的問題必須被逼出來, 這叫"觸緣",觸發你業力的條件出現, 不然大家如果都過得舒舒服服的, 那哪來的問題? 有什麼是不能去玩遊戲、 去吃一頓大餐不能解決的嗎? 就是要有這種不能
你可以訓練自己完全活出另外一種可能性, 或更正確的, 你能夠把這個已訓練成你本能的東西... ...給完全去掉, 藉由正確的知見與智慧, 恢復你本來的面貌--- 這個面貌用佛法的方式說, 稱作"如來"。
緣與業 "緣"是因緣,意旨"條件",條件達成的緣份, "業"是業力,意指"行動",行動造成的因果, 業力不是玄學, 業力是自然定律, 否定因果,就像手上拿著果實時, 卻否認這顆果實的源頭來自一顆種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在地球上的基本法則。所謂的擺脫因果,不是說要如何遠離,而是要如何「善用」。
Thumbnail
日前於社交媒體頻頻看到一段話,「只要你發現這個人心性不對,就不要跟他對話,一個字都不要說,放生即可,交給因果。因為,無論你的修為有多高,都會有你渡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會拉低你的能量,讓你好久都緩不過來,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渡人不如渡己,他渡不如自渡。」據說出自弘一法師。 乍見交給因果,我心頭一
人生就如一場戲,我們在每一世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經歷不同的命運。 我們必須學習未完結的業力功課,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與特定的人有特定的關係。這些未了結的情感糾葛需要我們在這一世重新體驗並解決。如果我們能從中覺悟並提升自己,靈魂的進化速度就會加快。 因果業力法則告訴我們,播下什麼種子就會收穫什麼果實。
最近這種講法甚囂塵上,意思是別去管任何閒事! 我在一段時間前,曾聽過有位易學教授講這句話,但他的本意是別過度左右別人的想法。有人執意要做某件事,如果自己覺得不妥,勸一下,點一下就好了。對方如果不聽,那就是他的因果了。不是說有人掉下河了,不去救也不報消防隊,那人會生會死都是他個人的因果! 實際上,
根據佛經,前世的因將造就今世的果,我們應該遇到問題就嘗試解決, 解決不了就止念,不要讓自己產生更多情緒及因果的種子。 坦然接受,並心無波瀾的面對這些業力。
我們都想要快樂 然而 當我們認為自己的命運 是掌握在某些神祇手中 或認為 一切的發生都是隨機的 那我們就會失去 對人生的控制權 於是就沒有機會 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 佛法中展現了 關於因果報應的法則 也就是所謂的「業」 這是最基礎的關鍵 來讓我們了解 自己是如何
★以後種種都從今日生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從「三世因果」的角度來看,「今生」何等珍貴,既可承受前世的福報,亦可彌補前生之罪愆,並且可創造來生——「來生」之吉、凶、禍、福不繫之於前世、而是繫之於眼前今生! 冥冥之中的「三世因果」因為吾人生命之有限,未必看得見;不過,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施與捨,能得「福報」; 🫲🏻而拖和欠,不論有形 或無形、 是情 還是錢、是人際 還是物質, 甚至是生活日常種種, 任何形式的拖和欠,都是一種「虧欠」。 🫲🏻拖和欠,在能量的平衡上來說,會種下愈來愈多, 未來需要再平衡的所謂「償還」。 🫱🏻施與捨,同樣
Thumbnail
"財佈施" 命運無法拘束的兩種人"極惡之人"跟"極善之人"極惡先不談,因為這邊沒有人想成為這方向的果 意思就是想要改變命運的人,要嘛就作惡多端或是積極行善 一定沒這麼簡單就扭轉命運,所以大概說明極善的意思 先從行為上去改變,例如開始計劃如何做善事當開始計畫,心態就會跟著改變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在地球上的基本法則。所謂的擺脫因果,不是說要如何遠離,而是要如何「善用」。
Thumbnail
日前於社交媒體頻頻看到一段話,「只要你發現這個人心性不對,就不要跟他對話,一個字都不要說,放生即可,交給因果。因為,無論你的修為有多高,都會有你渡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會拉低你的能量,讓你好久都緩不過來,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渡人不如渡己,他渡不如自渡。」據說出自弘一法師。 乍見交給因果,我心頭一
人生就如一場戲,我們在每一世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經歷不同的命運。 我們必須學習未完結的業力功課,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與特定的人有特定的關係。這些未了結的情感糾葛需要我們在這一世重新體驗並解決。如果我們能從中覺悟並提升自己,靈魂的進化速度就會加快。 因果業力法則告訴我們,播下什麼種子就會收穫什麼果實。
最近這種講法甚囂塵上,意思是別去管任何閒事! 我在一段時間前,曾聽過有位易學教授講這句話,但他的本意是別過度左右別人的想法。有人執意要做某件事,如果自己覺得不妥,勸一下,點一下就好了。對方如果不聽,那就是他的因果了。不是說有人掉下河了,不去救也不報消防隊,那人會生會死都是他個人的因果! 實際上,
根據佛經,前世的因將造就今世的果,我們應該遇到問題就嘗試解決, 解決不了就止念,不要讓自己產生更多情緒及因果的種子。 坦然接受,並心無波瀾的面對這些業力。
我們都想要快樂 然而 當我們認為自己的命運 是掌握在某些神祇手中 或認為 一切的發生都是隨機的 那我們就會失去 對人生的控制權 於是就沒有機會 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 佛法中展現了 關於因果報應的法則 也就是所謂的「業」 這是最基礎的關鍵 來讓我們了解 自己是如何
★以後種種都從今日生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從「三世因果」的角度來看,「今生」何等珍貴,既可承受前世的福報,亦可彌補前生之罪愆,並且可創造來生——「來生」之吉、凶、禍、福不繫之於前世、而是繫之於眼前今生! 冥冥之中的「三世因果」因為吾人生命之有限,未必看得見;不過,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施與捨,能得「福報」; 🫲🏻而拖和欠,不論有形 或無形、 是情 還是錢、是人際 還是物質, 甚至是生活日常種種, 任何形式的拖和欠,都是一種「虧欠」。 🫲🏻拖和欠,在能量的平衡上來說,會種下愈來愈多, 未來需要再平衡的所謂「償還」。 🫱🏻施與捨,同樣
Thumbnail
"財佈施" 命運無法拘束的兩種人"極惡之人"跟"極善之人"極惡先不談,因為這邊沒有人想成為這方向的果 意思就是想要改變命運的人,要嘛就作惡多端或是積極行善 一定沒這麼簡單就扭轉命運,所以大概說明極善的意思 先從行為上去改變,例如開始計劃如何做善事當開始計畫,心態就會跟著改變就